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簡述藥理學的性質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藝術實踐 舞蹈 藝術表現力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3(b)-0223-01
1 引言
舞蹈教學需要實現對學生表演能力的提升,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對舞蹈學習者而言需要在課堂以外來拓展自身知識,實現藝術潛力的開發,這關系到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教師要擔負起引導學生深入社會實踐學習的責任,將教學納入到社會實踐中,切實提升學生舞蹈表演的藝術感染力。
2 藝術實踐對學員藝術表現力提升的作用
舞蹈主要訓練和表演場地是在舞臺之上。但是不可否認,舞蹈藝術表現力的提升需要學員自身修養和對藝術領悟深度和廣度的良性配合,舞蹈教學包括的內容應該配合這種教學目標,即在,實際表演教學的同時加入論文、編導和創意培訓等的內容。這些都可以對進行舞蹈學習的學生增強對藝術的理解領悟能力,綜合而言這些藝術實踐鍛煉的正是學生藝術的表現力。
2.1積累知識,提升藝術表現力
對于過于側重實際教學指導的課堂,一般學生學習興趣較低,這主要源干學生主動學習機會的缺失。藝術實踐比賽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個機遇,可以提升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提升學生認識自我的能力。因此要鼓勵學生參考實踐比賽,將一些理論知識轉化為成表演能力,將知識通過實踐積累,不斷固化。
2.2增強模仿能力,提高其藝術表現力
藝術作品具有思想內涵,因此在表演中要飽含深情,融入感性思維。舞蹈藝術實踐可以增強對情感和自然生活的模仿能力,很多藝術作品均源自生活,一些動作也是從生活中的勞作動作演變而來的,風靡世界的騎馬舞,大多數動作就來自于騎馬動作,加入節奏音樂來實現表演性,一些類似舞蹈采風的實際,能夠增強學生對藝術作品原味思想的理解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激發靈感,增強學生表現力。
2.3提高學生創作、表演、欣賞能力,提升綜合藝術素養
對于一些思想性較深的舞蹈作品,僅靠講解很難使學生得到實際的藝術感受,需要使學生實際走向自然,增強表演能力。因此藝術實踐活動是學生開闊眼界的一個重要機會,可以實際提升他們的藝術欣賞水平,提升他們的個人品質,表演者自身的品質提升了,其表演固然藝術表現力更強,創作能力也能得到激發。
【關鍵詞】 肺纖維化 羥脯氨酸 祛痰 散瘀 軟堅
肺纖維化是一種以兩肺間質纖維化伴蜂窩狀改變為特征的疾病。近年來中藥防治肺纖維化的研究成為肺科學界關注的焦點,以期尋找更安全、有效的藥物治療本病。本研究采用博萊霉素A5(BLMA5)建立大鼠肺纖維化模型,觀察祛痰、散瘀軟堅中藥對肺纖維化大鼠病理形態學和肺組織羥脯氨酸(HYP)含量的影響,探討其對肺纖維化的治療作用。
1 材料與方法
1.1 動物、藥品及主要試劑 SD大鼠80只,體重,由浙江中醫藥大學動物實驗中心提供。批號:ScxK(滬)20040003。①復方中藥由蘇木12g,皂角刺9g,鬼見羽15g等組成,按比例常規水煎,60%醇沉后濃縮為含生藥1.82g/ml。所用中藥購于浙江省中醫院中藥房,由中藥制劑室制備。②博萊霉素A5由天津太和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 040310。③強的松(潑尼松)片劑由浙江仙居制藥廠生產,批號040406。④對二氨基苯甲酸由天津化學試劑研究所提供,批號020801。⑤ L羥脯氨酸標準品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廠提供,批號011207。
1.2 動物造模 80只健康SD大鼠,隨機選取16只為正常對照組(Ⅰ組),余64只為模型動物,參照文獻方法[2]將所有大鼠用硫噴妥鈉(劑量為3mg/100g體重)腹腔麻醉后,仰臥位固定于手術臺上,暴露喉頭,額鏡直視下趁動物吸氣瞬間,將與注射器相連的7號鈍頭腰穿針插入氣管內,模型動物注入BLMA5(劑量為2ml/kg體重),并注入0.2ml空氣,完畢后迅速將動物直立、順時針旋轉,動物清醒后隨意進食。
1.3 分組與給藥 造模結束后,隨機將64只模型動物分為模型組、中藥高劑量組(Ⅳ組)、中藥低劑量組、強的松組,每組各16只。正常對照組與模型組每天灌服無菌生理鹽水1ml/100g體重,1日2次;強的松組每天給予強的松0.6mg/100g體重灌胃(使用時將強的松片劑碾碎,加2ml無菌生理鹽水稀釋),1日1次,頓服;中藥高劑量組每天給予中藥1.1ml/100g體重灌胃,1日2次;低劑量組每天給予中藥0.55ml/100g體重灌胃,灌胃時加適量生理鹽水,稀釋至與高劑量組相同的灌胃量,1日2次;以上均喂服28d。
1.4 標本采集 分別于第7、28天放血,分批處死動物(每批每組8只)后,迅速開胸,取出心肺,制作病理標本和進行生化檢查。①分離出肺,夾閉右主支氣管,10%福爾馬林溶液經左支氣管灌注固定30min后,投入10%福爾馬林溶液中固定24h,石蠟包埋,常規切片,分別行HE及Masson染色,觀察肺泡炎及肺纖維化程序。②迅速從右肺切1mm×1mm×1mm組織兩塊,以冷卻2.5%戊二醛進行固定8h后,PBS(PH7.4、0.2mol/L磷酸緩沖液)沖洗,釕紅水固定24h,常規切片,進行電鏡觀察。
1.5 形態學分級 根據Szapiel[3]等方法確定肺泡炎及肺纖維化的程度。利用HE染色的病理切片將肺泡炎分為4級:0級:無肺泡炎(—);1級:輕度肺泡炎(+),肺泡膈因細胞浸潤增寬,病變范圍局限在全肺的20%以下;2級:中度肺泡炎(++),病變范圍占全肺的20%~50%;3級:重度肺泡炎(+++),呈彌漫性分布,病變范圍大于50%。利用Masson染色的切片將肺間質纖維化分為4級:0級:無間質纖維化(—);1級:輕度間質纖維化(+),病變范圍局限在全肺的20%以下;2級;中度肺間質纖維化(++),病變范圍占全肺的20%~50%,肺泡結構紊亂;3級:重度肺間質纖維化(+++),病變范圍大于50%,肺泡融合,肺實質結構紊亂。
1.6 HYP含量測定 余右肺,稱重后剪碎,每克肺組織加無菌生理鹽水4ml研磨,以3000r/min離心10min,過濾,得上清液,采用酸水解法測定[4]
1.7 統計方法 計量資料以x±s表示,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分析,多組間均數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卡方分析。
2 結果
2.1 肺組織形態學改變
2.1.1 肺組織整體外觀觀察 正常對照組肺外觀無明顯異常,呈粉紅色,表面光滑;模型組7d時,雙肺有散在灶狀出血點,28d時部分肺葉呈暗紅色,部分肺葉呈灰白色,有大小不等的白色小結節,部分體積縮小,硬度增加。中藥高劑量組第7d時,肉眼觀察肺表面出血點較模型組明顯少,28d時肉眼觀察肺臟表面較模型組光滑,瘢痕及陳舊出血點明顯減少;低劑量組和強的松組7d時,肺臟外觀與中藥高劑量組相近,但28d時,部分肺葉呈暗紅色,有少量大小不等的白色小結節。
2.1.2 肺組織切片光鏡觀察 正常對照組肺泡壁結構完整,肺泡腔內無分泌物,無炎性細胞浸潤,肺泡間隔無無增寬,無肺萎陷及血管壁增厚;模型組7d時可見肺泡腔內滲出物增多,肺泡腔及肺間質有大量炎性細胞浸潤。可見少量成纖維細胞,局部肺萎陷;28d時,肺泡炎減輕,肺泡壁顯著增厚,一部分肺泡腔消失,由膠原纖維、成纖維細胞占據,肺間質和胸膜層膠原纖維顯著增多;中藥高劑量組7d時肺間質炎性細胞滲出和炎性細胞浸潤較模型組少,肺組織結構較模型組完整,28d時肺泡間隔增厚及間質內成纖維細胞增殖較模型組減輕,低劑量組和強的松組7d時肺臟組織學病理與高劑量組相近,28 d時肺泡間隔增厚及間質內成纖維增殖亦較模型組減輕,各治療組間無明顯差別。各組大鼠肺泡炎和肺纖維化分級,經卡方分析可得同一時間段的不同組別肺泡炎和肺纖維化程度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1.3 肺組織切片電鏡觀察 正常對照組肺組織結構未見異常,肺泡腔開放,肺泡壁由Ⅰ型上皮細胞襯復,其間可見少量Ⅱ型肺泡上皮,兩型上皮細胞結構完整。模型組7d時可見Ⅰ型細胞受損,上皮基底膜水腫、裸露,甚至斷裂;Ⅱ型上皮細胞明顯增生腫脹,核增多,胞質內含大量板層小體,并含有豐富粗面內質網;28d時Ⅱ型細胞數目較前減少,僅輕度增生,但血管腔與上皮細胞間基膜明顯增厚、疏松,間質中膠原纖維及彈力纖維增生明顯。各治療組7d時,病變均較模型組輕,28d時,雖血管基底膜厚薄不均,但間質中膠原纖維的增生都較模型組少,各治療組間形態學變化無明顯差異。
(各組電鏡照片見下圖1~6)
圖1 正常組肺組織×6200(略)
圖2 模型組7d×12500(略)
圖3 模型組28d×12500(略)
圖4 中藥高劑量組28d×12500(略)
圖5 中藥低劑量組28d×12500(略)
圖6 強的松組28d×12500(略)
2.2 肺組織HYP含量的變化 造模后7d,模型組和各治療組的羥脯氨酸含量與正常對照組相比無差異,各組羥脯氨酸含量比較無差異;造模28d,模型組羥脯氨酸含量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P
表1 各組大鼠肺組織羥脯氨酸含量測定(略)
與正常組相比,*P
3 討論
本病為痰、瘀互結,氣血失調,正氣虛弱,五臟陰陽失衡的重疑之病,呈痰濁、瘀血及氣與陰津相合致病,連鎖推進的錯綜交互、纏綿難愈的病理效應,尤以瘀血痰濁、痰瘀交阻的內傷實邪更為突出。所以臨診多以除痰行氣、散瘀軟堅之品治療本病。本研究選取除痰散瘀軟堅之蘇木、皂角刺、鬼見羽組成中藥復方,其中蘇木味甘、咸,性涼,有入血行血,辛咸消散,亦兼有軟堅潤下之功,能祛一切凝滯留結之血[5];鬼箭羽,味苦,性辛寒,歸肝肺經,有清熱解毒、活血祛瘀、軟堅消癰的作用[5];皂角刺,辛溫,歸肺、肝經,有化痰、透膿、活血消腫的功效,是搜痰要藥,能祛聚于胸膈之上的膠固稠濁之痰[5]。三藥合用,共奏清熱祛痰、活血化瘀生新之效。
肺間質纖維化病理過程可分為早期的肺泡炎階段和肺間質纖維化的形成階段。肺纖維化以大量的成纖維細胞聚集、細胞外基質沉積、膠原形成并伴有炎癥和損傷所致組織結構破壞為特征[6]。膠原蛋白的合成與沉積是肺纖維化的基礎,膠原的含量可反映肺纖維化的程度。羥脯氨酸(HYP)是膠原蛋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膠原特有的氨基酸,通過測定羥脯氨酸的含量可反映細胞合成和分泌膠原蛋白的功能,因此作為肺纖維化的指標,可以判斷肺纖維化的程度[78]對肺纖維化的進展有重要意義。本實驗結果表明,造模7d后,模型組大鼠肺組織切片可見肺泡腔內滲出物增多,肺泡腔及肺間質有大量炎性細胞浸潤。可見少量成纖維細胞,局部肺萎陷,部分肺泡結構破壞;到28d時,肺泡炎減輕,肺泡壁顯著增厚,一部分肺泡腔消失,由膠原纖維、成纖維細胞占據,肺間質和胸膜層膠原纖維顯著增多,小血管壁增厚明顯;電鏡觀察亦如此,此病理改變符合肺纖維化的病理形態變化,而正常對照組肺組織結構正常無類似改變,說明本實驗復制肺纖維化模型是成功的,是符合實驗要求的。而中藥高劑量組、低劑量組7d時肺間質炎性細胞滲出和炎性細胞浸潤均較模型組少,肺組織結構較模型組完整,28d時肺泡間隔增厚及間質內成纖維細胞增殖亦較模型組減輕,和強的松組7d、28d時肺臟組織學病理改變相近。造模7d后,各組肺羥脯氨酸含量無明顯變化,這也符合肺纖維化早期以肺泡炎為主的病理變化,而造模28d后,模型組肺羥脯氨酸含量顯著升高,高于正常對照組(P
【參考文獻】
[1] 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第1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7301732.
[2] 褚宏偉.纖維連接蛋白和層粘連蛋白在大鼠肺間質纖維化中的變化[J].中華醫學雜志,1991,71(2):87.
[3] Szapiel SV,Elson NA,Fulmer JD, et al. Bleomycininduced interstitial pulmonary disease in the nude, athymic mouse[J]. Am Rev Respir Dis,1979,120:893899.
[4] 楊陟華[J].大鼠肺羥脯氨酸的測定方法及應用[J].軍事醫學科學院院刊,1995,19(1):4446.
[5] 南京中醫藥大學編著.中藥大辭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23692371.
[6] 孔琪.肺纖維化的發病機制及關鍵靶點[J].國外醫學呼吸系統分冊,2005,25(5):331333.
關鍵詞:藥學概論;公共選修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藥學概論”課程是一門藥學啟蒙課,在藥學類大學中,為大學一年級學生開設,屬于專業基礎課的范疇[1]。該課程是對藥學整體內容進行介紹,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其目的意義在于給出藥學相關學科的發展背景、特點和趨勢[2]。在藥學、中藥學類專業,其作為專業入門的一門課,已經在藥學類、中醫藥類、綜合性等高校如中國藥科大學、沈陽藥科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和四川大學都有開設[3]。對于非醫藥專業的學生來說,藥學知識是一個陌生的領域,但是藥品又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息息相關。藥學概論課程像一扇窗口,作為一門藥學啟蒙課,展示給學生藥學學科領域的全貌[4]。因此,對于非醫藥類專業學生,通過學習該門課程,能了解藥學各學科的基本概念、研究領域、范疇、沿革、主要成就與發展,還能在藥學分支學科中,初步地了解各學科間的聯系。為此,有必要在本校針對非醫藥類專業學生開設藥學概論校選課程。
1藥學概論校級公共選修課開設的必要性
藥品是特殊的商品,其具有兩重性,一方面它可以治病救人,另一方面,我們知道“是藥三分毒”,使用不當也可能會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關系到廣大用藥群眾的身心健康。所以,有必要普及藥學基礎知識、藥物的特性和合理用藥知識等[5]。如果藥物不能合理使用,就可能會造成一定的后果。如抗菌藥物,其不合理使用導致了細菌耐藥性,這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公共衛生問題了,它的影響在擴大,已經影響到了國際經濟[6]和社會其他領域。在我國,不合理的使用抗菌藥物的現象也比較突出,所以加強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非常有必要。如所有的臨床醫師都可能會用到抗菌藥物,是抗菌藥物潛在的處方者,所以醫師所需知識之間的不平衡,造成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這是普遍性問題[7]。抗菌藥物在使用前,首先要留取相應標本,明確病原菌和藥敏情況,明確是否是細菌感染,從而選用合適的抗菌藥物,另外還要考慮感染部位[8]。為此,有必要在大學生中普及藥物的特點、作用和使用方法以及藥學相關知識,降低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的風險,避免藥物不合理使用等,藥學概論校選課正是為適應這種情況,在綜合性大學除醫藥類專業外的學生中設置的一門藥學綜合性課程,目的是在短時間內,使非醫藥類專業學生掌握藥學各學科的發展、特點和體系,掌握藥學的基礎知識,進而對藥物的特性、使用及作用情況有比較系統的認識,促進藥物合理應用,避免藥物不合理應用。
2藥學概論課程的教學實踐
燕山大學校級公共選修課是為擴大學生知識面、開闊視野、推進文理滲透、理工結合、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而開設的面向全校不同專業(除藥學專業)學生的跨院、系的公共選修課,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藥學概論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其綜合性和應用性較強。校選課藥學概論學生人數限制為120人,選修的學生主要是大一和大二的學生,涵蓋全校各個專業,如電子商務、產品設計、工商管理、工業設計、會計學、經濟學、材料物理是、金屬材料工程等。
2.1課程的教學內容
最早是1998年,在沈陽藥科大學,給本科所有專業的大一學生開設了藥學概論必修課,是一門在全國范圍內創立的藥學專業教育先導性課程,共34學時,課程內容包括緒論、藥物化學、中藥與天然藥物、藥理學、藥物分析學、藥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與生物制藥和藥事管理幾個部分的先導性介紹[3]。我們學校的藥學概論作為一門校級公共選修課,是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而設置的,因此在此基礎上增加了與生活密切相關的藥物濫用與不良反應內容,以引起學生對藥物合理應用的重視,課程內容詳見表1。作為一所綜合性大學的公共選修課來說,重點介紹各學科性質、學習任務、學科歷史,發展現狀,與我們生活的關系等等,使學生初步了解藥學相關的基本知識,對藥學知識有一個初步的理解,重視藥品安全性的問題,合理理解、使用藥物。
2.2課程教學方法
該門課程共計32學時,2學分,以教師講授為主。為了有效利用時間,有利于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藥學學科的理論知識,采用板書與多媒體結合的方法進行授課,板書只寫總領性內容、推導和計算內容,其他相關內容制成PPT提前給學生,學生結合教師的板書能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授課過程中,經常引用藥學相關的案例進行案例式[9]教學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圍繞教學目標,使學生在對待特定案例的分析中掌握藥學相關知識,注重藥物的特性、使用及作用效果方面的簡述,引起學生對藥品質量的重視,進而合理、有效的使用藥物,避免藥物的濫用。這是一門校選課,各個專業的學生均有,所以同時把保證產品質量的理念折射到各行各業,讓學生們做誠實、守信的人。(1)關注熱點問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各大媒體能夠在第一時間及時報道國內外各類藥品事件、疾病的出現等。因此,要在課堂上與學生探討當前的藥品事件、疾病問題等。引導學生去查找資料、綜合問題、分析問題,進而討論如何避免藥物的不合理應用。(2)精心制作多媒體課件。參照其他學校藥學概論的課件,以本學校藥學概論需要講授的內容制作多媒體課件。同時,收集大量的藥學相關知識的影響資料(紀錄片、事件案例),在相應的知識點處有選擇地給學生進行講解,方便學生理解和接受所學知識。如,在講藥劑學的緩釋制劑的時候,可以利用動畫來演示一個片劑進入消化道,穿過口腔、胃,最終在小腸溶解吸收的過程[10],使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緩釋腸溶制劑的吸收過程,從而提高授課的效果。
3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建議
由于廣大學生對公共校級選修課本身不夠重視,多半是抱著修學分的初衷來的,只有少數同學是對藥學相關知識感興趣而選該門課程,使得課堂上認真聽課的學生較少。為此,教師應該在主體內容不變的基礎上,根據近期發生的一些藥品事件、新產品的出現、新疾病的出現等靈活加入相關的內容,給學生講述前因后果,以及造成的危害或者帶來好處等。同時考核要嚴格地進行,與必修課的要求一樣,同等對待校選課,要求學生不能無故曠課、逃課。改變過去單一的考核方式,增加考核環節,采取簽到、隨堂問答、章節測試、結課報告等多種方式進行考核,使學生掌握藥學相關知識,掌握如何學以致用。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