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關于技能培訓的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目標任務
2017年,以全縣整村脫貧貧困村有培訓需求的勞動力為重點,同時統籌安排其他有培訓需求貧困勞動力,開展各類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5600人。其中職業技能培訓4650人,農村致富帶頭人示范培訓省級示范培訓600人(配套班500人),建檔立卡貧困戶產業脫貧培訓示范工程職業技能培訓100人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育250人。
二、培訓分類和資金來源
培訓分類為: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創業培訓、勞務品牌培訓、“兩后生”職業技能學歷教育培訓、農村致富帶頭人示范培訓省級示范培訓、建檔立卡貧困戶產業脫貧培訓示范工程勞務技能培訓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其中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創業培訓、勞務品牌培訓資金來源為就業專項資金。農村致富帶頭人示范培訓資金由省人社廳和縣財政共同籌集,其中省人社廳補貼10萬元用于省級示范培訓,配套班資金自籌解決。“兩后生”職業技能學歷教育培訓補貼資金來源為專項資金和扶貧資金。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資金來源為中央資金和省級配套資金。建檔立卡貧困戶產業脫貧培訓示范工程勞務技能培訓經費由省扶貧辦安排。
三、責任分工
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工作由縣人社局聯合縣扶貧辦、縣農牧局、縣教育局、縣婦聯共同組織實施。
(一)縣人社局負責實施全縣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創業培訓、示范培訓和建檔立卡貧困戶產業脫貧培訓示范工程勞務技能培訓。縣扶貧辦、縣教育局負責實施“兩后生”職業技能學歷教育培訓(雨露計劃)。縣農牧局負責實施貧困地區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縣婦聯負責實施省婦聯下達的勞務品牌培訓。縣扶貧辦負責向相關部門(單位)提供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基礎數據。
(二)縣人社局、扶貧辦、農牧局、教育局、婦聯等部門要結合本計劃制定本部門的培訓年度實施方案,健全培訓臺賬,定期向縣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工作實施辦公室匯總上報培訓進度情況,組織實施本部門的培訓工作。
(三)縣人社局、扶貧辦、農牧局、教育局、婦聯等部門要建立精準到人到戶的培訓臺帳,細化培訓計劃,負責本部門培訓人員大數據管理平臺信息審核錄入,組織實施精準培訓工作。
(四)承擔培訓工作的職業學校和民辦職業培訓學校,具體開展精準培訓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精準實施培訓。各部門要結合我縣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發展的需求,以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方面的技能和創業培訓為主,科學制定2017年精準扶貧培訓實施方案。按照實施方案,對照培訓進度和項目安排,根據貧困家庭勞動力培訓意愿和技能需求,開展現場示范、訂單培訓、定向培訓、校企聯合等培訓方式精準實施培訓,確保精準扶貧培訓取得實效(建檔立卡貧困戶產業脫貧示范工程職業培訓按照《省建檔立卡貧困戶產業脫貧示范工程實施方案》(甘農牧〔2017〕14號)執行。
(二)精準填報培訓數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大數據管理平臺建設和相關數據的填報工作,指派專人負責培訓信息的錄入審核和情況上報工作,主要領導要親自把關審核,確保大數據平臺數據精準客觀有效。根據培訓進度,各部門每月底填報《2017年縣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進度匯總表》(見附件2),經縣人社局匯總后,于每月底前報送縣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工作實施辦公室。
一、實習與培訓內容
該月第一周培訓各項技能與通信理論知識,培訓課程有:CAD繪圖技能培訓、EXCEL表格等應用培訓、通信網絡現狀及發展趨勢、通信工程建設強制性條文執行要點、電源專業勘察技能培訓、傳輸設備勘察技能培訓、光纜線路勘察技能培訓、無線基站勘察技能培訓、室分勘察技能培訓、查詢設計質量管理培訓、綜合管理介紹、市場業務介紹和溝通技巧等培訓課程。培訓學習結束后,接下來在設計院四所同事陳龍師傅的教導與指導下,為期一個周到東方實地學習如何勘察室外宏站傳輸信號的基本流程與技巧,勘察流程:第一步:用指北針找到方向指向北,記錄與實際向北的角度,并大致畫出天線安裝現場環境的草圖以便日后方便設計方案;第二步:用GPS導航出勘察地理位置并記錄下來;第三步:進行拍照(環拍30度各一張,最后全景拍兩張。注意:相片盡量能多拍就多拍)方便日后設計方案;第四步:記錄天線所能覆蓋地區的夾角;第五步:做好與甲方工作溝通交流,使得工程安全順利進行。
二、實習培訓收獲
實習培訓的這一個月,通過各項課程技能的培訓,學習與認識到了如何用CAD軟件去設計圖紙并大致了解了一個工程方案的設計從開始到結束各個工作流程。學習了通信網絡的發展歷史、通信網絡的基本架構及現狀和通信網絡的嚴禁趨勢。總體對通信工程設計員這一工作崗位的工作內容及工作環境有了一定的認識。本人認真遵守勞動紀律,按時出勤,有效利用工作時間;堅守崗位,保證工作能按時完成
一、就業創業政策落實情況。
1、制定了《縣推進“三創四建”活動大眾創業工作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并分發到各單位征求意見,方案確定了總體要求,總體目標、重點任務及分工和時間進度安排,成立工作專班保障實施。著力打造“就業創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宣傳不停歇”的線上春風行動,并為縣城企業做好用工服務,截止目前,招聘企業100余家,崗位信息3500余個,網上求職1300人,達成就業意向450余人。
2、草擬了《關于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下鄉創業的實施意見》等就業創業政策,完善了《縣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政策》,聯合郵儲銀行印制宣傳單,利用微信等載體大力進行政策宣傳,講解創業擔保貸款的貸款條件、辦理手續,促使更多的有創業意愿的人員了解這項惠民政策,得到政策的扶持,為廣大創業者提供更多的創業保障。其中第一批10筆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正在按照流程辦理相關手續,近期將發放到創業者手中。
二、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創業。
目前,正在安排對各鄉鎮(園區)100余家企業的用工需求情況進行全面摸底,形成精準用工臺賬,確定用工適用群體,為今后引進高校畢業生提供依據。
起草了《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扶持政策》和《關于2020年開發公益性崗位實施方案》,將相關就業創業政策梳理匯總,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創業渠道。
三、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
發揮縣技工學校、縣職教中心、民辦培訓機構、企業等多方力量,對企業職工和各類勞動者全面開展技能培訓,開展省三年百萬農民工大培訓和職業技能提升行動,依托“就業服務”微信公眾號,搭建線上培訓報名平臺,推行“創業+技能”培訓模式,實現網上報名,截止目前報名人數60余人。
同時正在通過招標確定2020年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培訓培訓機構。為著力提高貧困勞動力就業技能能力,繼續做好貧困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開展“扶貧先扶智”的引導性培訓,努力實現“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工作目標。
四、加強全方位就業創業服務。
1、完善公共招聘網和縣、就業服務公眾號以及公共服務信息,加強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和服務能力建設。疫情期間,為防止大范圍人員聚集,通過微信公共賬號,創業、培訓等相關信息,使廣大創業者能夠了解相關創業政策,為創業者和創業基地架起溝通橋梁。目前,已有一些有創業意愿的大學生、失業人員來咨詢,我們將創業擔保貸款和孵化基地的相關政策進行了詳細介紹,并積極鼓勵創業者來孵化基地通過電商等新型創業模式實現創業。
2、落實創業擔保貸款、房租物業水電費、稅費減免等鼓勵自主創業政策,優化創業政策環境。充分發揮農民工返鄉創業園的孵化作用,積極吸納企業入園發展,健全創業服務體系。
3、支持創業孵化園區、示范基地降低或減免創業者場地租金等費用,全方位提高服務質量。為充分發揮創業孵化基地的作用,提高創業者的創業積極性,目前對雙橋基地房租水電服務費和管理服務費補貼進行審核審計,審計結束后進行撥付。
五、下一步工作謀劃
1、依托創業孵化基地,創新就業新形式,努力將我縣創業孵化基地打造成“態度”新亮點,吸納更多的創業人才,同時帶動就業。將服務態度貫徹到服務小企業、個體創業者和貧困勞動力中,為企業由小變大變強服務保駕護航。
2、繼續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結合當前就業扶貧和職業技能提升行動,依托培訓機構,加大技能培訓和監管力度,督促各培訓機構按時按節點開展培訓,提高勞動力職業技能素質,從而拓寬其就業渠道。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檸民彥”為你整理了這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群眾意見建議整改情況報告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群眾意見建議整改情況報告
2020年以來,市人社局根據《賀州市督查考評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賀州市2019年度自治區績效考評群眾意見建議整改方案>的通知》(賀督考發〔2020〕2號)文件要求,認真對照本單位所承擔的群眾意見建議整改內容,堅持統籌謀劃與重點突破相結合,確保整改工作取得實效,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現將我局群眾意見建議整改情況報告如下:
一、整改事項
意見建議編號175,整改內容“希望對賀州市鐘山縣公安鎮這里的學員培訓了之后能夠安排就業。”
二、制定整改方案
市人社局按照全市統一部署要求,制定了《賀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2019年度自治區績效考評群眾意見建議整改方案》,針對該條群眾意見建議確定了整改內容、整改目標、整改步驟、整改措施及期限、分管領導、責任科室(單位)和責任人,進一步明確了工作職責。提出具體整改目標如下:加強培訓學員就業服務,加大就業信息宣傳力度,積極開展就業崗位推薦工作。
三、整改措施
(一)安排專人對接。認真做好公安鎮已參加職業技能培訓158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的就業服務跟蹤回訪工作,賀州市人力資源市場、鐘山縣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分別于6月、8月、11月安排專人電話聯系,充分摸清培訓學員基本情況及就業意愿,結合務工需求和就業經歷進行崗位推薦、就業指導,全力幫扶學員實現就業,暢通求職渠道。
(二)強化就業指導。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賀州電臺等線上渠道開展多種形式的信息宣傳,并開辟就業扶貧崗位信息、外出務工崗位信息、扶貧車間崗位信息等專欄進行推送。加強“一對一”精準服務,以培訓學員需求為導向,整合廚師、保潔等各類崗位信息,根據培訓學員意向開展針對性推薦。目前,共就業扶貧崗位信息21期及鐘山崗位合輯1期,提供就業崗位6300多個。
(三)加強政策宣傳。通過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加強就業政策宣傳,及時就業創業、技能培訓等優惠政策和信息,并轉發人社部門推出的對促進勞動者多渠道就業、支持創新創業帶動就業等方面政策進行全面解讀的就業政策微課堂,鼓勵引導培訓學員積極參與,主動就業創業,不斷提升穩定就業的能力。
四、整改完成情況
截至2020年11月,公安鎮已參加職業技能培訓158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中已就業124人;未就業34人(其中:上學或參軍5人;因身體原因或照顧家未就業23人;父母及幫扶人均無法聯系1人)。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服務民生、服務基層、服務群眾”,加強民生工程政策、進展和成效的宣傳,總結我區實施農民工技能培訓民生工程的經驗,宣傳報道實施民生工程中的典型事例,征集反映基層群眾的評價和期盼,引導和動員廣大干部群眾了解、參與、支持和監督農民工技能培訓民生工程,推進全區農民工技能培訓向深度拓展,向長效提升。
二、宣傳對象
(一)農民工技能培訓受益群眾。針對農民工技能培訓受益對象進行宣傳,特別是對基礎資料數據庫中的受益對象要重點宣傳,使每位受益群眾了解所享受的民生工程政策,從而提高知曉率和滿意度。
(二)社會公眾。要面向社會公眾加強農民工技能培訓宣傳,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引導和動員廣大干部群眾了解、參與、支持和監督農民工技能培訓全過程,推進全區農民工技能培訓向深度拓展,向長效提升。
(三)各鎮、街道和農民工技能培訓機構。各鎮、街道辦和農民工技能培訓機構加強農民工技能培訓宣傳,加強互相協調、配合,整體推進農民工技能培訓宣傳大格局,促進農民工技能培訓深入實施。
三、宣傳重點
(一)宣傳政策措施。重點宣傳農民工技能培訓民生工程有關政策內容、資金籌集和使用、培訓要求、培訓工種、培訓方式、補貼標準與申領程序等。
(二)報道惠民成效。積極反映農民工技能培訓民生工程實施過程中群眾受益和評價情況,深入挖掘農民工技能培訓民生工程給群眾帶來實惠的典型案例,通過具體鮮活事例和受益者現身說法來全面展示工作成效,努力讓民生工程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四、工作安排
1、設置農民工技能培訓宣傳欄和宣傳標語。設置農民工技能培訓大幅宣傳標語;各鄉鎮(街道辦)、社區(村)在宣傳欄張貼農民工技能培訓政策宣傳材料、標語、口號。
2、開展農民工技能培訓入戶宣傳。印制農民工技能培訓民生工程政策明白卡、一封信、政策調查問卷等宣傳材料,讓群眾了解農民工培訓民生工程為何實施,由誰實施,怎樣實施,有哪些權利和義務。
3、建立農民工技能培訓長效機制。在農民工技能培訓綱要中設置農民工技能培訓政策課程,將省、市、縣(區)農民工技能培訓政策、培訓時間、培訓補貼及補貼發放程序等內容作為農民工技能培訓必修課。
4、舉辦座談會。區、鎮、街道分別舉辦專題座談會,聽取各類群眾對農民工培訓工程的意見和建議。區、鎮、街道組織用工企業就農民工技能培訓進行座談。
5、開展網絡宣傳。充分利用區門戶網站、區政府信息公開網,農民工培訓民生工程的政策文件、辦事程序、實施工作流程圖、工作動態和典型事例,及時宣傳好的經驗和做法。
6、豐富宣傳形式。結合實際,積極鼓勵鄉鎮(街道辦)、社區(村)平臺創新開展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要充分利用公告欄、基層文化活動、上門走訪慰問等形式,深入開展宣傳,努力使群眾了解、熟悉并參與農民工培訓民生工程的實施,不斷擴大農民工培訓民生工程的影響,切實提高群眾滿意度。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為強化對農民工培訓宣傳活動的組織領導,成立區農民工培訓民生工程宣傳活動領導小組。
各鎮、街道辦、開發區要成立相應組織機構,明確責任分工,實行分片包干,精心組織安排,切實抓好各項活動落實。
(二)統籌兼顧。農民工技能培訓宣傳要統籌兼顧,根據不同對象采取靈活多樣的宣傳方式,既要加強對特定受益對象的宣傳,又要加強對社會群眾的廣泛宣傳。要從提高群眾知曉率和滿意率上下工夫,結合實際做好本地的宣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