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灌溉技術的特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胰腺炎/流行病學;,廣東
摘要: 【目的】了解急性胰腺炎在廣州地區的發病規律和特點。【方法】采用回顧性調查方法對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1996年至2004年9年間所有住院治療的27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發病時間、季節,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的分布以及疾病轉歸和證候特點等方面進行分析,以了解廣州地區急性胰腺炎的發病規律和特點。【結果】從時間分布上看,廣州地區的急性胰腺炎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從發病季節上看,夏季急性胰腺炎的發病率相對較少,而冬季的發病率明顯升高;從性別分布上看,廣州地區急性胰腺炎的性別比例接近1∶1,男女沒有明顯差別;從年齡分布上看,20歲以下青少年發病率很低,20~39歲年齡段的發病率最高,40~79歲相對處于一個平臺期,發病率有所下降,80歲以上發病率急劇下降;從病程來看,其頻數峰值在1周左右,即大多數1~2周內可好轉出院;從疾病轉歸來看,經過中西醫結合及時救治,72.9%痊愈,病死率為2.9%;從中醫證候特點來看,廣州地區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大多表現為肝膽濕熱(69.9%),其次為肝郁氣滯(11.7%),痰瘀阻絡、中臟虛寒和陽明腑實證型最少(分別為7.8%、7.3%和3.4%)。【結論】廣州地區急性胰腺炎在近10年中發病呈逐年上升趨勢;發病年齡集中在中青年;中醫證候大部分表現為肝膽濕熱型;發病的季節多在冬春寒涼及節假日集中的季節,表明該病發病與地區經濟發展后飲食不節的生活方式有關,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關鍵詞: 胰腺炎/流行病學; 廣東
急性胰腺炎是因胰液分泌異常亢進或胰酶在胰管內被激活引起胰腺組織自身消化而引起的急性局部炎癥反應 [1] 。其輕癥屬于中醫“胃脘痛、腹痛、脅痛、嘔吐”范疇,重癥屬于中醫“結胸、厥逆”的范疇。為了解急性胰腺炎在本地區的發病規律及特點,以利于采集證據來完善和調整今后的防治對策,我們采用回顧性調查方法對273例患者進行了全面分析總結。
1 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用的原始資料均來源于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1996年1月至2004年9年間所有住院治療的273例急性胰腺炎病例。 1.2 研究方法 在病案室進行檢索及查閱,資料完整。共收集到急性胰腺炎病歷273份。參加人員均為在校研究生,包括外籍研究生,進行國內外學生共同合作。他們均接受過專業基礎課程的培訓和考核。使用軟件為SPSS,所有原始資料均有數碼照片存檔。
2 結果
2.1 時間分布 結果見圖1。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1996年至2004年9年間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中,1996年累計發 1997胰腺炎發病時間分布圖病8例,占2.9%;1997年累計發病10例,占3.7%;1998年累計發病15例,占5.5%;1999年累計發病27例,占9.9%;2000年累計發病33例,占12.1%;2001年累計發病36例,占13.2%;2002年累計發病26例,占9.5%;2003年累計發病69例,占25.3%;2004年累計發病49例,占17.9%。
2.2 季節分布 在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住院的27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季節分布極為明顯。1月發病29例,占10.6%;2月發病24例,占8.8%;3月發病32例,占11.7%;4月發病21例,占7.7%;5月發病16例,占5.9%;6月發病17例,占6.2%;7月發病16例,占5.9%;8月發病17例,占6.2%;9月發病25例,占9.2%;10月發病18例,占6.6%;11月發病31例,占11.4%;12月發病27例,占9.9%。結果見圖2。
2.3 性別分布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在1996年至2004年9年間病房收治的27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男性患者135例,占49.5%,女性患者138例,占50.5%,男女性別在發病率上無顯著性差異。結果見圖3。
2.4 年齡分布 收入本院的273例病人中沒有10歲以下者,其中10~19歲13例,占4.8%;20~29歲49例,占17.9%;30~39歲54例,占19.8%;40~49歲33例,占12.1%;50~59歲36例,占13.2%;60~69歲40例,占14.7%;70~79歲35例,占12.6%;80~89歲10例,占3.7%;90歲以上3例,占1.1%。結果見圖4。
2.5 病程 從病程統計圖可以看出,急性胰腺炎的病程呈偏態分布,7d的累計百分比為35.2%
2.6 疾病轉歸
2.6.1 療效標準 [2] 治愈:急性胰腺炎癥狀、體征消失,淀粉酶正常;好轉:急性胰腺炎經治療后腹痛減輕,淀粉酶正常;未愈:急性胰腺炎癥狀、體征及淀粉酶均無好轉;死亡:生命體征消失。 2.6.2 預后結果 治愈199例,占72.9%;好轉61例,占22.3%;未愈5例,占1.8%;死亡8例,占2.9%。
2.7 證型特點 除去以手術為主者外,在以中醫為主治療的病例中,證型特點規律如下:
2.7.1 證型類型及分型標準 [3] (1)肝郁氣滯:腹中陣痛或串痛,有惡心或嘔吐,腹脹,舌質淡紅,苔薄白或薄黃,脈弦細或緊;(2)痰瘀阻絡:脘腹疼痛,嘔惡納呆,痛處固定不移,或腹中有痞塊,疼痛拒按,堅硬或固定不移,肌膚粗糙失潤,或伴有身體黃染,舌質紫黯或有瘀斑,苔白膩,脈滑或澀;(3)肝膽濕熱:上腹脹痛,拒按,納呆嘔惡,口干而粘,肢體沉重,或發黃疸,大便不爽或干結,尿短赤,多有黃疸,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或數;(4)陽明腑實:脘腹痞滿脹痛而拒按,腹脹,大便不通,可伴有身熱、口干渴、小便黃赤,舌紅,苔黃燥或厚膩,脈洪大或滑數;(5)中臟虛寒:面色蒼白,口唇無華,呼吸微弱,肢冷汗出,舌淡苔白,脈沉微細。
2.7.2 證型分布 肝郁氣滯27例,占11.7%;痰瘀阻絡18例,占7.8%;肝膽濕熱160例,占69.9%;陽明腑實8例,占3.4%;中臟虛寒17例,占7.3%。 3 小結與分析 既往研究認為急性胰腺炎多見于青壯年或50~59歲男性和60~69歲女性,發病率女性高于男性(約2∶1),但重癥胰腺炎則男性高于女性(4∶1) [4] ,病情兇險,并發癥多,死亡率高 [5] ,可達25%~40% [6] 。而本組病例的發病特點與上述統計數據有很大差異,從病例數據我們總結出廣州地區急性胰腺炎患者特有的發病規律:其發病自1996年以來呈逐年上升的趨勢,這可能與隨著廣州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飲食消費不斷增加,以及暴飲暴食和嗜酒的不良生活習慣誘發該病有關,這點與其他文獻報道相符,如趙芝蓉 [7] 報道飲酒占急性胰腺炎發病因素的37%。李淑增 [8] 也認為脂質在胰腺內沉積及血脂增高可引起血液粘稠度增加而致胰腺微循環障礙,使胰腺灌注量減少,血流量下降甚 至缺血,破壞細胞膜功能,使腺泡膜穩定性下降,血管通透性增加,氧自由基增加,從而激活血小板活化因子,血小板聚集,血栓素A釋放而導致發病;酒精及暴飲暴食所引起的急性胰腺炎近幾年亦有增加。因此,避免大量飲酒及暴飲暴食是減少急性胰腺炎的有力措施之一。在我院住院的27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季節分布極為明顯,夏季的發病率相對較少,而冬季的發病率明顯升高。從10月末開始到第2年3月是一個高發時間,從3月氣溫升高開始,發病率便急劇下降,在5、6、7月天氣最炎熱的夏季達到一個低谷,形成一個平臺期,在夏秋交界的8、9月份開始上升,到冬季再次達到一個高峰,形成一個循環。廣州夏季氣候炎熱潮濕,食欲下降致使暴飲暴食和酗酒等現象減少,從而急性胰腺炎發生率也相應減少。而當氣溫寒涼時,不良的飲食習慣又會出現,加上主要節日多集中于冬季,所以急性胰腺炎的發病率也明顯升高。本組27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性別比例接近1∶1,男女性別在發病率上差別不大,這與文獻報道中年組女性多見發病,年齡以40~60歲為多不符 [7] 。這可能因為廣東男女飲食習慣基本相似,社交狀況趨于平等,從而導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性別比例接近1∶1。在發病年齡方面,20歲以下青少年發病率很低,20~39歲年齡段發病最高,40~79歲相對處于一個平臺期,發病率有所下降,而80歲以上急性胰腺炎發病率急劇下降,這種趨勢符合社會和經濟學的一般規律。20歲以下發病率很低,是因為青少年受到經濟上的限制,極少有暴飲暴食、酗酒等現象。20~39歲年齡段社會應酬多,食欲旺盛,極易成為急性胰腺炎的誘發因素,故其發病率最高。40~79歲相對處于一個平臺期,發病率有所下降,因為此年齡段自制力強,保健意識提高,能維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而80歲以上急性胰腺炎發病率急劇下降,是因為老年人不再有過多的社會活動且具有強烈的自我保健意識。急性胰腺炎發病急而且嚴重,但經過及時治療治愈也快,大部分1~2周內好轉出院,其頻數峰值位于1周左右;而且經過及時救治,轉歸良好,大部分可以痊愈。本組資料顯示,急性胰腺炎的病程呈偏態分布,7d的累計百分比為35.2%,13d高達68.5%,15d高達74.4%。也就是說,高于1/3的病人7d內出院,高于2/3的病人13d內出院,接近3/4的病人15d內出院。這體現了急性胰腺炎發病快而嚴重,經過及時治療治愈也快的特點。張喜平 [9] 認為在急性階段,針對肝郁氣滯,郁久化熱,中焦實熱,采用通腑導滯、疏肝退黃等攻邪措施,有助于疾病趨緩;在炎癥消退階段則多采用活血化瘀和益氣養陰藥物而取效。但我院絕大部分患者的中醫證型以肝膽濕熱為主,故治療也以清肝利膽、通腑瀉下為最多,這可能是廣州氣候炎熱潮濕和飲食甘肥厚膩,易于生濕化熱之故。我院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取得較好療效,治愈率達72.9%,病死率僅為2.9%。以上資料對今后廣州地區急性胰腺炎的診療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更確切的結論有待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
[1]葉任高.內科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0:487.[
2]黃慶道,鐘南山.廣東省常見病基本診療規范[S].廣州:官橋印刷廠,2003:75.
3]王永炎.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215-219.
[4]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第1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832.
[5]李浩,周建良.內科急癥臨床診斷與治療[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9:209.
[6]蔣數棟.消化內科專題講座[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5:325.
[7]趙芝蓉.不同年齡組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特點[J].華西醫學,2001,16(3):348.
關鍵詞:農村;水利灌溉;工程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S2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076
引言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農村經濟隨之快速增長,同時農業灌溉的情況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灌溉技術有了明顯的提升。農村水利灌溉工程的施工質量直接影響農作物的產量以及質量,為此,需要更加重視農村水利灌溉技術的施工,使之符合現代化農業的發展需求,為廣大農戶帶來更為豐厚的經濟效益,同時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 農村水利灌溉工程施工技術的方法與特點
1.1 農村水利灌溉工程施工技術方法
就目前我國農村水利灌溉工程施工技術的發展情況而言,灌溉方法有很多種,滿足了多樣化農業的生產需求。在實際的農田灌溉中,通常使用的技術方法有3種:低壓管道輸水灌溉,主要就是通過輸水管道連接水泵形成低壓水,其優點為不易發生泄露或者蒸發的現象,但是該方法主要應用于北方的井灌區,對于南方比如云南來說并不太實用;噴灌,也可將其稱之為人工降雨,這種技術方法的優點是不受地形條件的限制,缺點是受風力影響較大,并且蒸發較快,不適合使用在風力大的地區,由此可見,這種技術適合應用于云南地區的農田灌溉;微灌,這種技術方法主要是通過專業的設備進行灌溉,其水流量相對較小,多用于農田的局部灌溉,同時該技術的成本相對較高,因此該技術目前只應用于特殊的經濟作物[1]。
1.2 農村水利灌溉工程施工特點
與其他工程設施相比,水利工程建設的施工地點有著十分明顯的特征,那就是要選在河流、山澗等環境周圍,由此可見,自然環境對于水利工程的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同時為了不斷優化我國農村水利灌溉工程的施工技術,相關研究者對其進行了一系列的鉆研,制定了節水灌溉策略,有效避免浪費。此外,水利灌溉工程不僅可以實現農田的高效管理,還可以為人提供一定的電能。
2 農村水利灌溉工程施工技術的應用分析
2.1 根據實際情況選用水利灌溉施工技術
云南省境內河流眾多,并且水量充沛,資源十分豐富。但是由于云南的水利基礎較為薄弱,因此就使得水資源的利用率相對較低。為了有效改善這種情況,施工人員就需要根據云南省農村的實際情況,對施工技術進行合理的分配以及管理,同時還要對農村農田灌溉的現狀進行仔細的分析,以此來明確水利灌溉工程施工過程中重難點與管理方法,從而有效保證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比如在施工過程中為了防止滲水現象的出現,相關施工人員就應該事先對施工地點以及施工路徑進行現場勘查,檢查土質情況,對途徑的河流進分析,以此來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計劃,以及相應的應急預案,從而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與損失,確保農村水利灌溉工程的施工質量。同時,施工的現場調研還可以不斷提高我國農村水利灌溉工程的施工技術,從而促進水利灌溉工程的不斷發展[2]。
2.2 完善水利灌溉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和測評
為了進一步確保農村水利灌溉工程的施工質量,相關施工單位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技術管理方案,以此來加強施工過程中對施工技術的監管,從而不斷完善水利灌溉工程施工技術的測評體系,為工程施工質量帶來有效保障。比如在輸送水資源管道的建設上,施工人員應該明確施工技術中的各類注意事項,同時還要建立系統的施工技術數據管理庫,定制明確的規章制度,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現因數據和參數的缺失導致工程質量存在安全隱患的現象。不僅如此,相關人員還要及時的優化施工隊伍的組織結構,明確每一個崗位的具體職責,然后通過相應的測評體系,及時發現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做到快速解決問題,以此來確保施工質量,使水利灌溉工程為廣大農戶帶來幫助[3]。
2.3 強化施工隊伍的管理
在實際的建設過程中,由于農村水利灌溉工程的施工時間相對較長,并且作業面積相對較大,因此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就會有多個施工隊伍的參與。因此為了有效保證施工質量,管理人員需要強化施工隊伍的管理,制定科學、合理的斷面尺寸比例,然后讓施工人員嚴格按照要求施工;在制作施工模具的時候要對其進行統一管理,避免出現誤差,影響施工質量以及施工進度。
3 結論
綜上所述,農村的水利灌溉工程不僅可以為廣大農戶帶來便利,同時還可以促進我國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為此,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就應該根據云南省農村的實際情況,選用合理的水利灌溉施工技術,促進水利灌溉工程的有效應用,為我國農業經濟的增長帶來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趙靜.關于農田水利灌溉工程規劃設計與灌溉技術的核心分析[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6(7):26-27.
【關鍵詞】灌區;節水灌溉;技術要點
雖然說我國的水資源相對匱乏,但是在水資源消耗的排行榜上,我國卻是穩居第一位。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不僅是因為我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需要大量的農作物來滿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還因為我國農業灌溉的技術落后,采用的灌溉技術對于水資源的消耗非常巨大。所以我國想要保持一個良好的發展狀態,就必須要改善水資源消耗的問題,不僅要在生活中提倡節約用水,在農業灌溉方面的技術也需要進行改良,從而達到節約水資源的目的。
一、灌溉節水的現狀
自從農業被發現后,人類采用的澆灌技術都是地面灌溉。不管是古代還是近代,農業灌溉的方式對于水資源的消耗都非常的巨大,而且水資源的利用率都極低。這種灌溉方式不僅與人類智慧水平的發展有關,還與當地的一些特定條件有無法分割的關系,比如地質、氣候等。
但在英國的工業革命發生后,整個世界的生活模式和生活環境都產生了變化。工業的出現后,水資源也從農業及生活用水變為了農業、生活和工業用水,工業的產生無疑讓水資源的消耗量又增加了非常大的一部分,導致現在世界的水資源都處于一種匱乏的狀態。可用水資源總量的快速下降,對于農業的發展也出現了很大的影響,比如農業灌溉技術等。使農業在農作物灌溉的技術上不得不進行改革創新,在不影響生產量的情況下減少水資源的使用。
通過研發人員的不斷努力,以及我國對國外新型技術的引進與吸收,我國的農業灌溉技術得到了改善,使傳統的地面灌溉改變為節水灌溉的方式,這種技術不僅為我國農業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還對我國的節水事業帶來了新的活力。經過多年的實踐操作和不斷的改良完善,我國的節水灌溉技術以及日漸成熟,目前將會把重點放在如何讓節水灌溉技術在全國進行實施。但是在實施全面推行的過程中,會根據該地區的特點,進行分類推行,比如農作物的耕地大面積是平原,可以選擇推行噴灌的方式;處于山地類的話可以選擇微灌的方式等。根據特點使用合適的技術,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最大力度的促使農作物的生長,及農業的發展。
二、未來發展趨勢
節水灌溉技術主要是因為我國水資源的匱乏以及全球倡導節約用水的情況下產生的,這種技術不僅符合當前社會的需求,還能夠促使農業的良好發展,可以說在農業灌溉中使用這一技術是百利無一害的。而且社會發展越來越快,科學技術的發展也是越來越成熟,在各行各業的發展中也在不斷的引進更好的高科技技術,從而達到更高的生產效率,更低的生產成本。既然如此,農業發展也應該要與時俱進,不拘泥于傳統的方式,積極采用新型的技術,讓農作物的生長變得更好,在節約成本的同時提高產量,滿足人民對農作物的需求。
過去在農業部的號召下,對農業的研究重點放在了農作物生物研究方面,雖然說經過研究,得到了豐碩的成果,但是在實踐的時候發現能夠使用的只有理論研究成果的一小部分。如果當時在對農業生物研究的時候,將一般的研究出成果卻無法實際應用的一小半時間用到對節水灌溉技術的研究上,那今天我國的農業灌溉技術可能已經達到了另一個高度,而且農作物生物研究從成果和節水灌溉技術結合起來,不僅能夠節約水資源,還能讓農作物生長的更好,擁有更高的生產量,這可謂是一舉多得的效果。雖然,在之前的研究過程中并沒有出現同時對多個方面進行研究,但是現在我國可以在研究農作物的同時將節水灌溉技術加以完善,或者是研究比節水灌溉更有效的灌溉技術。促使我國農業的發展,和節水事業的發展。
三、節水灌溉技術
節水灌溉的內容主要包括:噴灌技術、微灌技術、低壓管道灌溉技術、地面灌溉節水技術等。地面灌溉,是讓水從地表面進入農田,并借助自身的重力等作用來達到灌溉的目的;噴灌主要是利用專業設備的壓力,將水噴到空中形成雨水一樣的效果,進行灌溉;微灌,需要利用相應的設備然后將水送到農田,直接對農作物的根部進行小流量的灌溉;地下灌溉是用地下水進行灌溉,需要對地下水的水位進行控制,才能夠達到效果。其中主要的灌水方式分為4種,最常用的是地面灌溉和噴灌的方式。我國的地下灌溉的技術還不完善,正處于研究實驗的階段,因為地下灌溉需要結合當地的地質等問題,導致無法大面積推廣使用。輸水的方式有兩種,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采用恰當的方式,從而使水資源能夠節約的更多。
節水灌溉的技術,雖然給我國的農業和節水事業都帶來了不同的良好的影響,但是對于它的整體的研究還不是非常的完善,就好比我國的地下灌溉技術就還處于研究的階段。如果說我國能夠完全的掌握這項節水灌溉的技能,并且再次的研究提高,在充分對其灌溉原理和核心技術的了解和掌握后,對原有的技術上進行結合改造等,爭取把節水灌溉技術的用水量降到最低,增大農作物的產量,使這項技術的發展空間能夠更為寬廣。
四、結論
節水灌溉技術的而出現,使我國的農業灌溉技術的發展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同時也一定程度的緩解了我國水資源匱乏、水資源消耗巨大的問題。變相的是促使我國保持良好健康的發展狀態,在滿足人民生活需求的同時,節約了資源。國家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改變,而國家發展的需求又是技術改變的前提,所以,技術和國家是相互促進的關系,擁有良好的技術,能夠促使國家更好的發展,國家發展更好,才能夠為技術的研發提供更完善更優質的品臺。
【參考文獻】
[1]朱興曦. 寧夏引黃灌區水稻節水控灌技術應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3.
[2]沈利勤. 渠灌區低壓管道輸水灌溉系統技術要點探討[J]. 浙江水利科技,2015,03:38-40.
[3]張文淵. 灌區水稻節水灌溉技術分類調查研究[J]. 灌溉排水,2000,01:71-74.
[4]張身壯. 灌區節水農業問題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2007.
我縣現有水源11196處,其中鐵管井5757眼,大口井5143眼,方塘256座,提水站3處,截潛5處,塘壩32座,全縣現有水庫10座,其中中型水庫2座,小一型水庫5座,小二型水庫3座,興利庫容3130.13萬立方米,現有能發揮作用的水源8217處。
2農業生產現狀及灌溉方式
義縣農田以旱田為主,2013年糧食總產量14.85萬噸。由于農業基礎條件差,土地產出率低,抗旱能力差,作物產量受降雨多少及時空分配差異的影響很大。雖然近幾年來興建了一些水利工程使農業生產條件有所改善,但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雨養農業,靠天吃飯”的現狀,農業的主要灌溉方式是漫灌,漫灌受地形、地勢的影響很大,并且在灌溉過程中水分蒸發、滲漏的損失嚴重。目前各鄉(鎮)沒有有效的灌溉設施,一直以雨養農業為主。
3節水灌溉工程的可行性和迫切性
2009年遼寧省遇到了百年未有的大旱,義縣遭遇特大旱災,致使義縣農作物產量大幅減少,許多村、屯由于水源工程的缺乏出現了大面積絕收的局面。當地政府和群眾對發展現代農業有了明顯的認識。同時,縣政府和水利局大力宣傳節水灌溉工程優勢,提高了當地農民對節水灌溉工程項目的認同,對節水灌溉工程的實施起到推動作用。各鄉(鎮)近年來通過政府、群眾積極參與,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一些鄉(鎮)已經實施節水灌溉的地塊,出現了“旱年不旱”增產增收的喜人局面,提高了農民對節水灌溉意識,有效推動了節水灌溉工程項目的實施。
4節水灌溉技術的優點及應用
節水灌溉灌溉技術包括滴灌、管灌和噴灌。滴灌技術,具有省水、節能、適應性強等特點,且對地形要求不高。義縣的果樹、花生、大豆等經濟作物基本種植在規整、地形起伏不大的地塊,即使稍有坡度,也可以順坡方向鋪設滴灌帶,受地形限制因素相對較少。同時結合滴灌技術的特點又可以根據果樹的生長進行適時適量的灌溉控制,與傳統的灌溉技術相比能有效降低灌溉用水量,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因此,在義縣果樹種植區大規模的推廣果樹滴灌技術可以提高果樹結果率,保證水果的質量。噴灌具有節水、省工、節地、增產、適應性強等特點。幾乎適用于除水稻外的所有大田作物,對地形、土壤等條件適應性強。與地面灌溉相比,大田作物噴灌一般可節水30%~50%。管灌:管灌輸水是以管道代替明渠,采用較低的工作壓力將灌溉水輸送到田間地塊的一種形式。其特點是輸水時所需壓力較低,出口流量較大,不易發生堵塞。因此具有較高輸水效率、節能、節省渠道占地、省工、成本低等優點。我縣的大田作物種植的主要是玉米、大豆和花生,根據我縣的氣候和玉米種植結構,玉米采用微噴灌與低壓管灌結合灌溉方式。微噴灌溉主要集中在玉米播種期和出苗期,低壓管灌主要在玉米拔節期和抽穗期。利用噴灌技術對地形、土壤適應性強,易于自動化控制的特點,依次對項目區地塊進行均勻噴灑灌溉。噴灌技術灌水均勻,土壤不板結,有利于搶季節、保全苗,有利于改善作物局部生長條件。并且與地面灌溉相比,玉米噴灌一般可節水30%~50%,水資源節約效果明顯。水灌溉示范項目糧食作物灌溉采用微噴灌與低壓管灌結合灌溉方式,經濟作物采用滴灌方式。
5結語
【關鍵詞】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技術;水資源
前言:我國的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占全球水資源的6%,但我國的人均水資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1]。所以就我國目前水資源狀況而言,節約水資源和保護水資源,是我國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我國農田水資源使用量占全國水資源使用量的70%,因此如何能夠使農田水利工程中水資源用水量達到最小,但又能滿足我國農田水資源用水量是當今農田水利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節水灌溉技術方式
(一)渠道防滲技術
渠道防滲技術可可分兩類:①通過使用物理機械法和化學法改變原渠床土壤滲透性能,以實現渠床土壤的不透水性;②使用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塑料薄膜、砌石、砌磚、瀝青、三合土、水泥土和粘土等各種不同材料進行渠道襯砌。渠道防滲技術的特點:①減少渠道輸水滲漏損失;②能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土壤次生鹽堿化;③通過加快水流速,提高疏水的能力,從而減少渠道坍塌的可能性;④減少占地面積,使工程費用和維修管理費用降到最低[2]。
(二)噴灌技術
噴灌是通過水泵加壓或自然落差形成的有壓水,再把有壓水通過壓力管道送到田間,通過噴頭噴射到空中,形成細小水滴狀。噴灌技術的特點:①可以節約用水量;②通過半機械化進行農田灌溉,減少人工費用[3]。
(三)微噴灌技術
微灌是利用微灌系統設備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過低壓管道系統與安裝在尾部(末級管道上)的特制灌水器(滴頭、微噴頭、滲灌管和微管等),將水和作物生長所需的水和養分以較小的流量均勻、準確地直接輸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層中,使作物根部的土壤經常保持在最佳水、肥、氣狀態的灌水方法。微灌的特點:①灌水流量小,周期短,且用水壓力小;②精確度高,可以準確的把水直接運輸到農作物的根部[4]。
(四)滴灌技術
滴灌是可以將壓力水過濾后經管網和出水管道(滴灌帶)或滴頭以水滴的形式水水慢慢滲透到植物根部附近突然,從而達到給農田進行灌溉的目的。滴灌的特點:省水省時,減少人工;提高農作物產量。但滴灌式灌溉技術成本較高,應用普遍性低[5]。
二、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灌溉區域調度不合理
我國現階段節水灌溉系統的水資源多數是由水庫進行供應的,哪片罐區需要水資源便進行水資源運輸,這樣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灌溉區域水資源浪費,嚴重影響了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效果。而且,我國水資源調度方式繁瑣,不能夠及時解決地區缺水問題。只有將灌溉區域進行合理的調度和使用,才能將節水灌溉技術廣泛應用農田水利工程中。
(二)灌溉量和灌溉時間不合理
傳統的節水灌溉模式只將灌溉技術引用到農田的水利工程上,并未對其進行具體的研究。我國現有節水灌溉模式大多是噴灌技術,在新疆等地使用的是渠道防滲技術,但其對灌溉時間和對農作物灌溉量未進行合理的規劃,都實施定期、定量的進行農作物灌溉,沒有考慮到作物本身的需水量和需水時間。有時作物對蓄水量的要求較低,但灌溉量不變,會造成的水資源的浪費;有的時間段,農作物吸收水分的效率比較低,水資源不能充分利用,這樣也造成水資源的損失。
(三)灌溉方式選擇不當
我國現階段農田水利工程中的節水灌溉模式基本選用的是噴灌技術。農民或政府在進行農田水利工程中節水灌溉技術的選擇方面缺乏根據。有的地方甚至是聽說某地采用的灌溉技術很好用,便開始進行大面積的使用,不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進行考慮。由于灌溉技術的使用不合理,造成我國農田水資源利用率低。
(四)節水灌溉規劃性差
我國傳統的節水灌溉模式不能夠及時、準確的了解農田水利需求。傳統的節水灌溉管理模式多數是由人工進行管理,由于農田土地范圍比較廣,人力不能及時的掌握每一個區域節水灌溉系統的狀況,想要了解的更加準確就必須加大人力資源的投入,造成了經濟和人力的浪費。為符合我國節約型社會發展和節水灌溉應用的基本理念,我國應對節水灌溉進行系統性規劃。
三、如何能夠更好地實施節水灌溉技術
(一)運用新型模型,調整灌溉區域調度
如何能夠更好地實施農田節水灌溉技術,我們可以通過對灌溉區域進行重新調整,通過引進線性二次高斯模型對灌溉區域進行合理化調整。首先我們應掌握灌溉區域的水土情況,通過對水土情況進行分析,從而將一個完整的大型灌溉區域分成若干個不同水土情況的灌溉區域;其次,將每一個小型灌溉區域內的植物土壤看成一個小型的土壤水庫;最后,運用線性二次高斯進行模型的求解,從而得到新型的灌溉區域調度法,已達到水資源優化使用,更好地實施節水灌溉技術。
(二)根據農作物生長階段,進行合理灌溉
①農作物的生長階段分為四個階段,不同時期需水量不同,可以進行不同時期需水量計算,從而進行分段式灌溉,以減少水資源的損失;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每片灌溉區域進行土壤的調查分析,研究其不同作物在不同土壤中的需水量,針對不同灌溉區域進行不同水量的灌溉,以減少水資源損失;③根據農作物的生長需求及水分吸收情況對農作物進行分時間段灌溉,這樣可以增加農作物的吸收效率,較少用水量,實現水資源合理利用。
(三)引進新型理論,選擇灌溉方式
對于灌溉方式的選擇可以通過運用可變模糊理論進行實際選擇。首先,通過對不同的節水灌溉模式進行總結,進行數學集合的建立;其次,確定農田水利工程目標的方向,即數學權重向量;再次,根據隸屬度計算公式計算節水灌溉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對每個方案的相對優屬度進行平均值計算,選擇最大優屬度的節水灌溉方案為該農田區域的節水灌溉方式。通過新型理論模型的建立,以選出最有利的結束灌溉模式。
(四)對農田節水灌溉進行統籌規劃
首先,可以通過網絡系統的使用來減少人力操控。通過互聯網進行檢測,人員在監控室中就能看到每個灌溉區域的現狀;其次,可以合理的利用自然資源進行結構調整。例如使用太陽能進行系統性調配灌溉的時間,或者通過太陽發電或風力發電為整個灌溉系統提供電力輸出,已達到統籌規劃;最后,政府加大灌溉區域管理力度,制定系統、規范的職能制度,明確各部門的功能,使農田節水灌溉工程能夠可持續發展。
結論: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我國農田水利中節水效率,在保障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能夠效利用水資源,從而節約我國農田水資源的使用量。因此我國在未來農田水利工程應用中更應注重節水灌溉方式的選擇,通過對農田水利的統籌管理,加大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為緩解我國水資源短缺做貢獻。
參考文獻:
[1]韓殿超.淺談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發展思路[J].民營科技,2015,03(12):207-208.
[2]佟哲.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發展思路探討[J].吉林農業,2015,07(18):85-87.
[3]劉妍萍.創新節水灌溉技術促進農業發展的建議[J].南方農業,2015,06(02):17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