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建筑垃圾管理措施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房地產 施工 固體廢棄物 分類 管理
我國房地產開發尚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房地產開發在工程建設階段大量消耗資源、影響環境,國家積極倡導實施綠色施工1。在施工過程中固體廢棄物的有效管理和處置是體現綠色施工的重要方面。
1、施工過程中固體廢棄物的分類
固體廢棄物的合理分類是實現固體廢棄物有效管理、合理處置的前提,能夠針對不同類別的固體廢棄物提出不同的減量化、資源化措施,采取不同的收集、儲運和處置方法。
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糞便、危險廢棄物和建筑垃圾,其中建筑垃圾占固體廢棄物數量的絕大比例。
1.1 生活垃圾
施工過程是大量人員參與的過程,有人參與則必然產生生活垃圾。雖然與建筑垃圾相比占比不大,但是由與現場每日均有數量可觀的人員生活、工作在施工現場,造成生活垃圾產生的絕對數量不容忽視。按照人均0.5kg/人.日估計,對于一個建筑面積在10萬平方米的住宅小區,日均工人數約在300人,則日產生生活垃圾約150kg,若按2年建設周期計算,則施工期內將產生一百余噸的生活垃圾。
在施工過程中的生活垃圾可以按以下方式分類:
(1)廚余垃圾:主要包括于職工生活區施工人員剩飯、剩菜以及食堂剩余的食材;
(2)植物殘枝:辦公生活區綠化植物的落葉、殘枝、枯死植物等;
(3)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辦公區產生的廢紙、職工廢舊衣物鞋帽、各類飲料瓶罐等;
(4)其他垃圾:主要是辦公與生活區衛生清潔時產生的渣土。生活辦公區產生的少量廢舊電池、燈管、廢舊電子類產品等可以不按危險廢物處理2,歸入生活垃圾處理。
1.2 糞便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職工生活與辦公區周邊市政設施不完善,為解決各類人員的“方便”問題而建設的臨時廁所的排水無法排入市政排水管道,需要單獨建設糞便的臨時收集設施。
1.3 危險廢棄物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危險廢棄物主要包括:
(1)施工機械設備運行、維修保養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礦物油;
(2)機電設備安裝、調試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礦物油;
(3)施工過程中各類廢棄的含石棉的建筑材料
(4)施工過程中各類廢棄的油漆、涂料、有機溶劑、發泡膠以及其他有污染、含毒性的化學材料等。
1.4 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3指人們在從事拆遷、建設、裝修、修繕等建筑業的生產活動中產生的渣土、廢舊混凝土、廢舊磚石及其他廢棄物的統稱。建筑垃圾是施工過程中主要的固體廢棄物,對于一個1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的新建住宅小區可產生約4000-5000噸的建筑垃圾,數量驚人!
在建筑施工的不同階段產生的建筑垃圾主要有:
(1)舊建筑拆除階段:分為磚和石頭、混凝土、木材、塑料、石膏和灰漿、鋼鐵和非鐵金屬等幾類;
(2)土地開挖階段:分為表層上和深層土,前者可用于種植,后者主要用于回填、造景等;
(3)道路開挖:分為混凝土碎塊和瀝青混凝土碎塊;
(4)建筑工地垃圾:分為剩余混凝土(工程中沒有使用掉的混凝土)、建筑碎料(鑿除、抹灰等產生的舊混凝土、砂漿等礦物材料)以及木材、紙、金屬和其他廢料等類型。
從便于管理的角度,建筑垃圾按照資源屬性進行分類:
(1)可就地利用的垃圾:土地開挖階段的表層土、土地開挖階段的深層土。
(2)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廢舊木材、廢金屬材料、廢塑料、包裝材料、玻璃、陶瓷碎片等。
(3)有資源化可能的垃圾:廢混凝土、廢砂漿及磚渣、廢瀝青等。
(4)其他垃圾:渣土,未混有生活垃圾及危險廢物的混雜材料等。
2、施工過程中固體廢棄物的管理
2.1 制定固體廢棄物管理規劃
按照分類收集、分類處理、源頭減量的原則建立固體廢棄物的管理規劃,設定固體廢棄物管理目標,建立固體廢棄物減量、分類、收集與處理技術的培訓制度,成立專門的固體廢棄物管理的組織機構,明確固體廢棄物管理的具體實施方案以及考核方法,列出固體廢棄物管理費用專項預算。
2.2 生活垃圾的分類管理
(1)垃圾分類習慣的養成
應通過培訓和教育,首先讓每位職工從建立清潔的生活辦公環境角度不能亂扔垃圾,其次讓每位職工均能夠正確分類和投放各類生活垃圾。
在初期,對亂扔垃圾的以處罰為主,未按垃圾分類要求投放垃圾的職工以批評教育為主;經過一段適應時間后,對未按垃圾分類要求投放垃圾的職工采取一定的處罰措施。
(2)垃圾減量化措施
建筑施工過程中容易實現減量化且減量后能大幅降低垃圾最終處置難度的生活垃圾主要是廚余垃圾。食堂應根據就餐人數采購合理數量的食材,并對食材妥善保管,防止食材的腐敗變質造成浪費;其次應號召職工開展“光盤行動”,減少剩菜剩飯的產生。
(3)垃圾分類收集設施的建設
垃圾分類收集設施的設置應便于職工分類投放垃圾。根據服務人數,在工地生活辦公區設置多組垃圾分類收集箱,每個收集箱應有明顯標示用以標明可以投放的垃圾種類。在職工食堂門口設置廚余垃圾收集桶,專門用于收集剩菜、剩飯等。應安排專人定期對垃圾箱及垃圾箱放置地點進行清掃,保證衛生環境條件。
(4)垃圾分類運輸與處置
應與環衛部門聯系,定期將分好類的生活垃圾及時分類清運出工地現場。
2.3 危險廢棄物的分類管理
根據工程施工實際需要,建立危險廢棄物的管理制度,列出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危險廢物種類,估計各類危險廢棄物的產生量,設置合理的危險廢棄物儲存容器和儲存場所。
危險廢棄物應本著“誰產生、誰收集、誰負責”的原則,由產生危險廢棄物的部門或施工班組按照有關技術規范完成危險廢棄物的收集,在危險廢棄物儲存容器上貼上標簽,而后送入工地現場統一的危險廢棄物臨時儲存場所,并辦理入庫手續。危險廢棄物儲存場所應設置專人負責管理和巡查,建立危險廢棄物的登記臺賬,及時聯系專業公司外運和處置危險廢棄物。
2.4 糞便
臨時廁所的建設應滿足相關的環境衛生規范,定期請環衛部門清運糞便。
2.5 建筑垃圾
2.5.1建筑垃圾減量化
(1)提高建筑壽命,充分利用舊建筑
首先應保證建筑在設計使用年限內能夠充分發揮使用功能,防止因功能不匹配對建筑大拆大建;其次應防止因政府相關規劃的變更導致“短命建筑”的出現;最后應是盡量通過利用舊建筑改造以適應新的建筑功能需求。由此盡量減少舊建筑的拆除,從而減少建筑拆除垃圾。
(2)建筑施工階段,充分利用建筑工業化生產技術,減少現場施工作業
提高建筑部品的工廠化生產水平,增加建筑部件預制化比例,減少現場施工作業,以減少施工階段各類建筑垃圾的產生。
通過全面落實建筑工地使用預拌砂漿和預拌混凝土,減少施工現場廢棄水泥、砂等廢棄建筑材料。
通過鋼筋加工的工廠化生產,可以提高鋼筋的利用率,減少廢棄鋼筋的數量。
使用工具型定型模板,提高模板的周轉率,減少廢棄模板的產生。
采取精裝修交房的方式,減少裝修的二次拆改,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
(3)合理設定各類建筑物料的損耗,實現建筑物料的定量管理
建筑物料的損耗中有很大一部分通過各種方式變成了建筑垃圾。因此通過管理措施和技術方法減少物料的損耗對建筑垃圾的減量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建筑施工階段,首先通過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減少損耗;其次設定合理的損耗率基準,對低于損耗基準的給予獎勵,超過合理損耗的給予懲罰。由此通過降低損耗達到減少建筑垃圾的目的。
大宗物料的合理損耗可以參考以下數據4:
現場鋼筋加工損耗率≤4%,預拌混凝土損耗率≤1.5%。
(4)合理簡化建筑物料的包裝,物料供應商回收部分包裝物
建筑部品、建筑物料的包裝物也是建筑垃圾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采取合理簡化建筑部品與物料的包裝(比如通過使用散裝水泥而不是袋裝水泥以減少包裝袋產生量)、供應商回收包裝物(比如各類托盤、電纜盤等)等措施可有效減少現場廢棄包裝物
2.5.2建筑垃圾分類收集
(1)設置建筑垃圾分類收集設施
在施工現場合理劃定建筑垃圾堆放及回收點,各類材料回收點采用有明顯標識(包含顏色、文字、負責人)和堆放區域界限(擋板、圍墻),對于有防水、防雨要求的材料應加蓋頂板。
在每個作業面須配備分類垃圾收集筐,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須將分類垃圾收集至筐中,待當日施工完后,由專人拉運至垃圾堆放區進行統一分類堆放,做到現場工完清完,保持現場整潔。
(2)建筑垃圾的分類記錄
根據現場調研,為建筑垃圾收集單位制定填寫表格,由專人負責記錄各類垃圾的產生量并保持記錄的連續性、準確性。
2.5.3建筑垃圾分類處置
(1)可就地利用的垃圾
開挖階段的表層土可用于現場小區的園林綠化,開挖的深層土可用于室內外回填。
(2)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廢舊木材、廢金屬材料、廢塑料、各類包裝材料、玻璃、陶瓷碎片等可定期由資源回收部門收運。
(3)有資源化可能的垃圾
對施工現場周邊有廢混凝土、廢砂漿及磚渣、廢瀝青等建筑廢棄物的資源化企業的,可由資源化企業回收利用;周邊無資源化企業的,可以運往政府指定的建筑垃圾消納場所。
(4)其他垃圾
若現場或周邊具備渣土利用條件,渣土可以進行室內外的回填作業;不具備利用條件的,渣土可運往政府指定的渣土消納場所。
對未混有生活垃圾及危險廢物的混雜材料等可以直接運往政府指定的建筑垃圾消納場所。
3、結論
對房地產開發施工過程中固體廢棄物的合理分類是實現固體廢棄物有效管理的前提。同時針對不同種類的固體廢棄物制定不同的減量化措施,采取不同的收集方式和處置方式,可以有效減少固體廢棄物的產生量,提高固體廢棄物的再利用率,真正實現“綠色施工”。
參考文獻:
1. 綠色施工導則. 建質[2007]223號
2. 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修訂稿)(征求意見稿). 環辦函[2014]1111號
關鍵詞:建筑垃圾 減量化措施 資源化利用
0 引言
經濟的快速發展加快了城市建設速度,建設市場空前繁榮,伴隨拆遷改造和不斷開工的建筑工地產生了巨量建筑垃圾,如何消化和處理這些建筑垃圾是擺在人們面前的一道難題。以石家莊為例,建筑垃圾處理主要有填埋、筑壩和堆山造景三種方式,其中大部分以填埋為主,需耗用大量的垃圾清運、土地征用費等建設經費,資金投入逐年增加且無任何產出回報,在清運和堆放過程中的遺撒和揚塵又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同時部分車輛在運輸過程中為減少運輸成本而隨意的進行傾倒,已成為城市發展的一大障礙。本文通過對建筑垃圾利用現狀的調研,為建筑垃圾的有效管理和綜合利用提供參考。
1 國外建筑垃圾利用現狀
建筑垃圾處理是全世界都面臨的問題,一些發達國家的處理效果比較好,其途徑都是對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
德國是最早開展循環經濟立法的國家,1978年推出了“藍色天使”計劃,之后制定了《廢物處理法》、《循環經濟和廢物清除法》等法規,將建筑垃圾分成土地開挖、破舊建筑材料、道路開挖和建筑施工工地垃圾,按不同用途再循環利用達70%以上。美國是最早進行建筑垃圾綜合處理的發達國家之一,自1915年至今已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管理措施和政策法規,使資源化利用率接近100%。日本認為建筑垃圾是“建筑副產品”,要求施工現場不排出建筑垃圾,而是盡可能重新利用,不能隨意丟棄,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取得了明顯的效果,1995年再生利用率超過65%,2000年達到90%。
2 國內建筑垃圾處理現狀
我國對建筑垃圾的管理起步較晚,始于上世紀80年代末,由政府進行露天堆放或填埋。隨著產量的急增,1995年通過了《城市固體垃圾處理法》,要求產生垃圾的部門必須繳納垃圾處理費,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建筑垃圾的產生,但取費偏低,垃圾總量仍然有增無減。2009年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將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列為重點投資領域,給予優先貸款等信貸支持,實行垃圾排放收費制度,為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利用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立法依據。目前已開始利用建筑垃圾進行新型建材的制備和開發,建筑垃圾中的主要組分如渣土、廢舊混凝土、廢舊磚石等具有抗沖擊、耐磨損的良好物理性能,可以制作砌塊、鋪道磚、墻體磚等建材制品,但規模和數量還非常有限,再生利用率不到5%,雖尚未形成—套與本國國情相符的建筑垃圾資源化長效機制,但業界已有學者開始在這方面的研究。如上海二建曾將結構施工垃圾分揀處理后,將可循環利用的廢渣碎塊粉碎,以1∶1的配比與標準砂混合作為細骨料,充當抹灰砂漿、砌筑砂漿。北京城建將建筑廢渣用于砌筑砂漿、細石混凝土樓地面和混凝土墊層,利用了大量建筑垃圾并節約了建設資金。
3 建筑垃圾的治理措施和綜合利用
結合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首先實行建筑垃圾減量化措施,控制建筑垃圾排放量;其次對已產生的建筑垃圾實施資源化利用,將建筑垃圾的處理和利用結合起來,使“資源”得以重復利用。
3.1 建筑垃圾的減量化措施 從源頭上加以控制,設計過程中,采取將來維修、改造和拆除時建筑垃圾產生量少的結構設計,使用環保型建筑材料,同時減少施工時的設計變更,減少產生垃圾的環節。
施工過程中,嚴把質量關,提高建筑施工質量和構筑物的耐久性,嚴格控制維修加固成本,通過科技手段將廢料加工再處理。比如碎磚、混凝土塊經破碎后,可以充當砂料用于施工建設,這樣就大大減少了建筑垃圾產生量。
3.2 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利用 目前的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已經有了一定的技術基礎,首先,建筑垃圾經集中分揀進行循環再利用,徹底轉變傳統的“建筑原料-建筑物-建筑垃圾”的生產模式,建立“建筑原料-建筑物-建筑垃圾-再生原料”的新的循環利用模式。政府機構的參與和支持是該生產模式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因此,政府應該在政策上向該生產模式傾斜,鼓勵建筑垃圾循環再利用,并對從事建筑垃圾二次加工的企業基于資金扶持,鼓勵其開發和推廣再生材料產品。
另一方面,加大建筑垃圾再利用技術、設備的研發力度。建筑垃圾屬于無毒或輕微產品,只需經過集中分揀和簡單的處理便可二次利用,但是需要一套完整的設備才能維持生產活動。建筑垃圾新型建材的開發和利用,就是將功能不同的破碎設備、篩選設備、傳送設備和祛除雜質的設備有機整合的一種生產工藝??蓪⑵扑楹蟮幕炷令w粒、磚石碎片等重新作為建筑骨料,作為建筑業的第二資源。
4 結語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不僅降低了垃圾排放量,而且解決了資源短缺問題,符合節能環保的要求,在建筑過程中讓“材料”得到最大的利用,從而形成高利用、低排放的新型建筑模式,在保護環境的同時也取得了更大的經濟利益。
參考文獻:
[1]馮李貞,馮慶革,周維等.廣西建筑垃圾資源和處理現狀研究[J].混凝土,2011,3:77-79.
[2]CJJ134-2009.筑垃圾處理技術規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3]張義利.利用建筑垃圾免燒免蒸制備標準磚的研究[D].南京:南京工業大學,2006.
一、寧波市建筑垃圾管理情況
寧波市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模式為市、區(縣)分級管理模式,城市管理局是全市建筑垃圾處置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門,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機構具體負責組織實施管理工作。各縣(市)、區城市管理(建設管理)部門是本行政區域內建筑垃圾處置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建筑垃圾的處置管理工作。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建設部139號令)頒布實施以后,寧波市城市管理局(甬城管一[xx]232號)依法對城市建筑垃圾的運輸、處置及經營服務企業實行許可管理;寧波市建設委員會(甬建市發[xx]402號)對城市建筑垃圾的運輸、處置及經營服務企業實行市場準入管理,凡從事城市建筑垃圾經營服務企業,必須取得城管部門頒發的《城市建筑垃圾經營服務企業資格證書》;對建筑工地市容環境衛生管理采取簽署責任書和預收衛生保潔費用的措施。對全市渣土運輸車輛的實施密閉改裝管理工作,目前其相關政策正在報批。在建筑垃圾消納處置管理工作方面,主要以調劑利用回填為主,目前寧波市還沒建設有專用建筑垃圾消納場地。
二、鎮江市建筑垃圾管理情況
鎮江市(地級市)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模式為統一管理模式,城市管理局是全市建筑垃圾處置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門,其直屬單位鎮江市特種垃圾管理處(全民事業單位)具體負責組織實施管理工作。在管理體制上從有利于建筑垃圾管理出發,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機制: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隊機動大隊成立四中隊,6名干警與渣土管理處合署辦公;市城管行政執法支隊成立直屬三大隊也與渣土管理處合署辦公。這種管理體制,加大了管理力度,融管理、服務和執法于一體,提高了行政管理效能。
鎮江市建筑垃圾處置管理的地方性法律法規相對比較健全,制定了《鎮江市城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管理的暫行辦法》、《鎮江市城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和特種垃圾管理規定》、《<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準運證><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處置證>使用暫行規定》、《鎮江市建筑垃圾處置核準業務工作規定》、《鎮江市渣土運輸行業行為規范》、《建筑垃圾、工程渣土運輸車輛安裝使用gps全球定位系統暫行規定》等10多個規范性文件。對建筑工地的監督管理方面,要求各施工工地出入口路面必須硬化處理,配備洗車(洗輪機)設備,并確定一名衛生監督員,不經監督員同意,車輛不準出場。同時采取預收一定數量的衛生保潔費用,以利于開展監督考核。
xx年,鎮江市對從事建筑垃圾運輸車輛實行密閉裝置的改造,由市政府辦公室牽頭,市城管局、執法局、公安局、交通局、環保局、質監局聯合下發通告,提出具體工作要求。為推動這項工作的開展,市政府還決定,采取優惠的鼓勵政策,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車輛改造的,市政府給予經費補貼。全市120余輛建筑垃圾運輸車輛,市政府共補貼40多萬元。同時為了遏制建筑垃圾運輸車輛亂棄土偷倒行為,對車輛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統實施全程監控。
在建筑垃圾消納處置管理工作方面,主要以調劑利用回填為主,目前鎮江市政府還沒建設有專用建筑垃圾消納場地。目前,鎮江市從事建筑垃圾處置施工單位有18家,其中主城區有5家。主城區有建筑垃圾棄置場4家。為了加強行業管理,鎮江市于xx年12月經市民政部門批準,成立了鎮江是建筑垃圾處置協會,經過2年多的引導和強化,其行業自律管理步入健康有序的發展軌道。
三、南京市建筑垃圾管理情況
南京市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模式為市、區(縣)兩級級管理模式,市市容管理局是全市建筑垃圾處置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門,南京市固體廢棄物管理處(全民事業單位)受南寧市市容管理局委托,依法按照《江蘇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南京市市容管理條例》、《南京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處置管理規定》、《南京市工程施工現場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的要求,負責對全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處置情況進行日常檢查、監督、指導、協調工作。主要包括:負責渣土的產生、運輸、消納和建筑垃圾綜合利用、處置的管理;制定全市渣土管理的發展規劃和日常工作計劃;負責全市渣土管理信息收集、統計及上報工作;指導、協調、檢查各區渣土業務管理工作;負責南京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處置核準,核發建筑垃圾、工程渣土運輸準運證;負責南京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處置場的設置審批;并依法對渣土處置違章行為進行查處。
南京市對市區建筑施工工地的監管力度大,對市區主要施工工地的出入口均安裝設置無線視頻監控設施,對施工工地出入口路面硬化、進出車輛沖洗和保潔行為實施監管。
在建筑垃圾工程渣土運輸車輛監管方面,南京市于xx年已經實施渣土運輸車輛密閉化改裝、和市場準入管理工作,相關的政策法規健全,渣土運輸行業自律管理規范。
xx年年11月22日,南京市政府頒布實施第262號人民政府令,進一步規范渣土設置場的審批和監管,以獎勵的措施鼓勵部門、單位和廣大市民對規定的實施進行監督,加大了建筑垃圾處置監管力度。與此同時,在建筑垃圾消納處置(調劑)管理方面,南京市固體廢棄物管理處制定了渣土(泥漿)處置場的審批條件及標準、渣土處置費補償標準及審批規定,使渣土(泥漿)消納處置場的審批和監管工作更加規范化。
意見和建議[/page]
四、意見和建議:
綜合這次考察的情況,3個城市在建筑垃圾處置管理方面的管理模式、體制合理,相應的建筑垃圾處置管理職能明確;建筑垃圾管理相關政策法規比較健全,都有一個互通的建筑垃圾核準信息監控平臺和有效的聯動機制。結合我們的工作實際,為逐步做好建筑垃圾處置管理工作,建議:
1、建立健全建筑垃圾處置核準信息互通監控信息平臺,同時制定出臺建筑垃圾運輸市場準入管理規定并組織實施。促使我市城市建筑垃圾排放、運輸、消納處置核準和監督管理工作進一步規范化。
一、市建筑垃圾管理情況
市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模式為市、區(縣)分級管理模式,城市管理局是全市建筑垃圾處置管理的行政主管,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機構組織實施管理工作。各縣(市)、區城市管理(建設管理)是本行政區域內建筑垃圾處置管理的行政主管,本轄區內建筑垃圾的處置管理工作。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建設部139號令)頒布實施以后,市城市管理局依法對城市建筑垃圾的運輸、處置及經營服務企業許可管理;市建設委員會對城市建筑垃圾的運輸、處置及經營服務企業市場準入管理,凡從事城市建筑垃圾經營服務企業,城管頒發的《城市建筑垃圾經營服務企業資格證書》;對建筑工地市容環境衛生管理簽署責任書和預收衛生保潔費用的措施。對全市渣土運輸車輛的實施密閉改裝管理工作,其政策正在報批。在建筑垃圾消納處置管理工作,主要以調劑回填為主,市還沒建設有專用建筑垃圾消納場地。
二、市建筑垃圾管理情況
市(地級市)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模式為管理模式,城市管理局是全市建筑垃圾處置管理的行政主管,其直屬市特種垃圾管理處(全民事業)組織實施管理工作。在管理體制上從有利于建筑垃圾管理,與之相的管理機制: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隊機隊成立四中隊,6名干警與渣土管理處合署辦公;市城管行政執法支隊成立直屬三大隊也與渣土管理處合署辦公。管理體制,加大了管理,融管理、服務和執法于一體,了行政管理效能。
市建筑垃圾處置管理的地方性法律法規健全,制定了《市城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管理的暫行辦法》、《市城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和特種垃圾管理規定》、《<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準運證><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處置證>使用暫行規定》、《市建筑垃圾處置核準工作規定》、《市渣土運輸行業規范》、《建筑垃圾、工程渣土運輸車輛安裝使用gps全球定位系統暫行規定》等10多個規范性文件。對建筑工地的監督管理,要求各施工工地出入口路面硬化,配備洗車(洗輪機)設備,并一名衛生監督員,不經監督員同意,車輛不準出場。預收的衛生保潔費用,以利于監督考核。
早在的時候,市對從事建筑垃圾運輸車輛密閉裝置的改造,由市辦公室牽頭,市城管局、執法局、公安局、交通局、環保局、質監局聯合下發通告,工作要求。為這項工作的,市還決定,優惠的鼓勵政策,在規定的內車輛改造的,市經費補貼。全市120余輛建筑垃圾運輸車輛,市共補貼40多萬元。遏制建筑垃圾運輸車輛亂棄土偷倒,對車輛gps全球定位系統實施全程監控。
在建筑垃圾消納處置管理工作,主要以調劑回填為主,市還沒建設有專用建筑垃圾消納場地。,市從事建筑垃圾處置施工有18家,主城區有5家。主城區有建筑垃圾棄置場4家。行業管理,市于12月經市民政批準,成立了是建筑垃圾處置協會,2年多的和強化,其行業自律管理步入健康有序的發展軌道。
三、市建筑垃圾管理情況
市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模式為市、區(縣)兩級級管理模式,市市容管理局是全市建筑垃圾處置管理的行政主管,市固體廢棄物管理處(全民事業)受南寧市市容管理局委托,依法《江蘇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市市容管理條例》、《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處置管理規定》、《市工程施工現場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對全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處置情況檢查、監督、、工作。主要包括:渣土的產生、運輸、消納和建筑垃圾綜合、處置的管理;制定全市渣土管理的發展規劃和日常整理工作;全市渣土管理信息收集、統計及上報工作;、、檢查各區渣土管理工作;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處置核準,核發建筑垃圾、工程渣土運輸準運證;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處置場的設置審批;并依法對渣土處置違章查處。
市對市區建筑施工工地的監管大,對市區主要施工工地的出入口均安裝設置無線視頻監控設施,對施工工地出入口路面硬化、進出車輛沖洗和保潔實施監管。
在建筑垃圾工程渣土運輸車輛監管,市于實施渣土運輸車輛密閉化改裝、和市場準入管理工作,的政策法規健全,渣土運輸行業自律管理規范。
11月22日,市頒布實施第262號令,規范渣土設置場的審批和監管,以獎勵的措施鼓勵、和市民對規定的實施監督,加大了建筑垃圾處置監管。與此,在建筑垃圾消納處置(調劑)管理,市固體廢棄物管理處制定了渣土(泥漿)處置場的審批條件及標準、渣土處置費補償標準及審批規定,使渣土(泥漿)消納處置場的審批和監管工作規范化。
四、意見和建議
綜合這次考察的情況,3個城市在建筑垃圾處置管理的管理模式、體制,的建筑垃圾處置管理職能;建筑垃圾管理政策法規健全,都有互通的建筑垃圾核準信息監控平臺和的聯動機制。的工作,為建筑垃圾處置管理工作,建議:
1、健全建筑垃圾處置核準信息互通監控信息平臺,制定出臺建筑垃圾運輸市場準入管理規定并組織實施。我市城市建筑垃圾排放、運輸、消納處置核準和監督管理工作規范化。
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是建設效益深圳、和諧深圳的重要途徑。我局高度重視創建工作,成立了由梁小群副局長任組長,各區建設局、市安監站及局辦公室、質安處、建管處、科教處、法規處等單位為成員的市建設局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工作領導小組,各區建設局也分別成立了領導小組,構建了兩級創建領導機構,為“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組織保障。
二、精心部署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工作任務
1、根據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制定并下發了《深圳市建設局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工作方案》,分階段落實工作任務:200*年2月至6月,為集中整治階段,全面開展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整治;200*年7月至8月,為鞏固階段,進一步鞏固整治工作成果,確保建筑工地達到創建的各項要求;200*年9月以后,為迎檢階段,加強文明施工管理,配合做好“生態園林城市”申報考核工作。
2、按照市委、市政府“城市管理年”、“基層基礎年”的統一部署,結合迎接國家衛生城市復查確認、迎接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復查、市容專項整治、清潔深圳月等活動,對建筑工地施工現場、宿舍、場容場貌進行重點整治,進一步優化城市環境,促進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工作的全面開展和深入落實。
三、制定有針對性的工作措施,落實創建工作任務。
根據《深圳市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工作方案》的要求,我局在創建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加強揚塵控制。建筑工地施工生產做到工完場清,建筑垃圾做到日產日清,禁止在施工現場焚燒有毒、有害和有惡臭氣味的物質;建筑工程采用密目式安全網封閉,減少粉塵影響;在土石方工程施工階段以及裝卸有粉塵的材料時,采取灑水濕潤或其他有效防塵措施,控制揚塵污染。
2、防治噪聲污染。施工現場的強噪聲設備設置在遠離居民區的一側,并采取降低噪聲措施。對因生產工藝要求或其他特殊需要,確需在夜間進行超過噪聲標準施工的,施工前建設單位向環保部門提出申請,經批準再進行夜間施工。運輸材料的車輛進入施工現場,嚴禁鳴笛,裝卸材料做到輕拿輕放。
3、加強建筑垃圾管理。施工單位不得將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不得將危險廢棄物混入建筑垃圾,施工現場的建筑垃圾及時清運,并按照城管部門的規定處置,不得隨意傾倒、拋撒或堆放建筑垃圾。
四、加強監督檢查,確保創建工作措施落實到位
1、將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工作融入到對建筑工地的日常監督管理中。市、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采取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檢查相結合、告知性檢查與飛行檢查相結合的管理模式,在日常每一次的監督工作中貫徹落實迎接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復查工作任務。全面加強施工現場密閉管理、工地出入口硬地化、施工現場揚塵控制、建筑垃圾處置管理等措施。今年前三個季度,市、區建設主管部門共檢查工地8916項次,發出整改通知書697份,及時發現和糾正了建筑工地存在的違規行為,確保了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工作措施落實到位。
2、在安全生產大檢查中,落實各項創建工作任務。在我局組織開展的200*年上半年全市地毯式安全生產大檢查、政府工程質量安全大檢查、節假日安全檢查工作中,將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工作作為重要的檢查內容,共檢查工程項目1535個,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書127份,對施工現場文明施工和環境衛生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重點整治。
五、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工作取得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