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電商管理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1電商物流企業崗位設置和人才需求分析根據對32家電商物流企業實地調研發現:①目前電商物流企業對不同類型人才需求如下:高層戰略型人才需求為15.7%,管理運營型人才需求為7.64%,技能實操型人才需求為76.66%。其中技能實操型人才培養正是高職培養的基本方向和目標,管理型人才培養則是高職院校在學生經過一定的工作鍛煉和積累后所要達到的高級目標。②電商物流崗位群主要包括:網絡營銷員、O2O門店業務員、倉儲運營人員(倉庫管理員、分揀操作員、包裝操作員、叉車操作員、質押監管員)、運輸調度員、客服、廠商采購員、數據分析員、系統操作員、單證文員等。③電商物流企業一般要求??埔陨衔幕潭龋貏e強調計算機應用和數據分析能力,以及對于現代化物流設備的操作能力,熟練掌握條碼技術、RF、EDI等。對于有海外業務的企業還需要有相關的英語能力,報關、報檢職業資格證書的要求。
1.2電商物流人才的培養目標作為高職院校,只有在準確定位電商物流企業的輻射范圍和專業化功能的基礎上,研究電商物流企業的基礎崗位設置,并根據電商物流企業基礎崗位的設置研究人才需求,按需制定人才培養方向、培養方式、培養目標,才能更好地為電商物流企業輸送合適的人才,從而促進電商物流企業健康有序的發展,并為電商物流企業的人才儲備做出貢獻。因此,電商物流人才培養目標應立足服務電子商務、電商物流等行業,培養熟悉電商物流的平臺建設、系統操作、網絡營銷、網上交易,以及滿足電商物流企業前期廠商采購,后期物流倉儲、配送、加工、包裝、供應鏈管理的需要,具備信息采集、信息分析、數據處理能力,既了解電子商務運營模式和流程,又能通過物流專業知識解決電商物流倉儲配送運輸等問題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
2電商物流崗位能力分析與課程設置
根據企業調研,高職院校畢業學生在電商物流企業主要從事網絡營銷、門店業務員、采購員、倉管員、信息員、調度員等工作崗位,針對這些崗位,專業課程設置具體如下表:專業課程中《物流運輸實務》、《倉儲管理實務》、《采購管理》、《電子商務實務》、《電商數據分析》、《物流信息技術》等六門課程為核心課程。公共基礎課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形勢與政策、大學英語、計算機應用基礎、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等。實訓課程除了運輸、倉儲配送、電商、ITMC、ERP、訂單生產模擬操作等,還可以將各類物流技能賽項作為實訓課程,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實訓既要在校內實訓基地進行,也要通過聯合辦學的校外實訓基地進行輪崗、頂崗實習,使學生能更充分的了解專業,了解企業所需和企業實際操作流程,縮短上崗培訓時間,為企業更加順暢地提供相關人才。課程設置時間安排為:大一開設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大二開設專業核心課,校內實訓課程;大三上學期開設《物流服務與營銷》、《供應鏈管理》等專業課;大三下學期進行校外實習。物流師、電子商務師、中國條碼技術資格、助理采購師、計算機二級、英語三級等職業資格證書和技能等級證書安排在大一下學期和大二進行。師資方面以專任教師和企業人員組成,專任教師要求具有雙師資格,要有較強的教學水平、業務能力、科研能力。專任教師要在寒暑假深入一線下企業頂崗工作,在工作中著重解決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問題,為企業解決問題,也為教學收集豐富的素材,改變原有教學與企業工作實際相脫節的問題。目前電商物流管理專業課程的教材大多對于電商物流針對性不強,還是較為寬泛的物流教材或者電子商務教材,尤其缺乏針對高職院校的電商數據分析等課程教材,因此電商物流專業核心課程教材還需要進一步補充完善。
一、抓住詩歌的題目
一首詩的題目往往就是這首詩的核心,一般都能體現詩歌的寫作緣由,概括了詩的主要內容,體現了詩人的情感。如:韋應易的《賦得暮雨送李胄》題中“送李胄:且在暮雨中,很明顯這首詩表現了作者送別友人時依依不舍的心情。再如讀唐人朱慶余的詩“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吧低眉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單看這首詩的內容好像是寫一個新媳婦準備第一次見公婆時精心打扮的心理狀態的,只有看了題目——《近試上張水部》,才知道是作者朱慶余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的好友張水部,表現自己在試前內心不安的心情的。再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思”字正是作者要表達的情感。
二、了解寫作詩歌的背景
詩人在詩里所寄寓的情感往往是詩作者內心的外露,真情的表白。詩的主旨思想與詩人的經歷有著密切關系,在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背景下,作者所表達的情感也不同。如;杜甫是我國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但是他在35歲以前是接觸到的是我國無比豐富的文化遺產和壯麗河山,這一時期的詩歌含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锻馈肥沁@一時期的代表作;35歲以后,由于詩人親自經歷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整個過程,以及自身受到的生活的折磨,詩人被礪煉成了一個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用杜甫自己的話就是“窮年憂黎元”“三吏三別”是他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宋代著名的女詞人李清照,前期在作品中多是流露出對愛情生活的向往和對大自然的喜愛,如《[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等等。從靖康元年起,李清照連續遭到國破、家亡、夫死的苦難,而導致這一詞時期的詞主要表達她個人的不幸遭遇和國破家亡的悲哀,情緒比較消沉,寫出的詩也比較凄婉,如《菩薩蠻》《含奴嬌》《聲聲慢》等。
三、準確把握“詩眼”
詩眼乃是詩詞中表現力最強和最能開拓意旨的關鍵詞句。抓住詩眼便可知詩歌的情感脈絡。如:
《過香積寺》《送李端》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故關衰草遍,離別自堪悲。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路出寒云外,人歸暮雪時。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少孤為客甲,多難識君遲。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掩淚空相向,風塵何處其。
《過香積寺》的詩眼是“咽”與“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巖石的阻攔,發出低吟,仿佛鳴咽之聲。照在青松上的月色,由于山林的幽暗,似乎顯得陰冷。兩字繪聲繪色,精煉傳神地顯示出山中幽靜孤寂的景象,把作者無煩擾的寂靜的心境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
《送李端》詩,詩眼是“悲”這一悲貫穿了全篇,統領了全詩,全詩圍繞“悲”展開寫了身世之悲,又寫了動亂社會漂泊這苦,給人以悲涼之感。
四、通曉“典故”
用典是古典詩詞中很常見的一種表達方式,有著特殊的表情達意功能,其特點有兩方面:一是以古說今,言在古、義在今。二是以少代多,下語簡、含義豐。依據掌握典故的寓意有助于我們理解詩的思想。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這里“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是用典《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載“廉頗免職后,跑到魏國。趙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體情況,趙使還報曰:‘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透矢(屎)矣,’趙王以為老,遂不用”。辛棄疾這是用此典,委婉地表達自己主動請纓想為國效力的愿望。
駱賓王《在獄詠蟬》:“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句中用“南冠”指代囚徒。語見《五傳•成公九年》:“晉侯觀守軍,見鐘儀,問之曰:“南冠而縶者誰也?”有司對曰:“鄭人所獻楚囚也。”駱賓王因上疏忤武后,遭到誣陷,以貪贓罪下獄,內心充滿冤屈,明顯此詩借“南冠”表達了自己凄惻的感情。
五、把握意象
詩歌創作十分講究含蓄、委婉、凝練,詩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說理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輸,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寫景則借景抒情,詠物則托物言志。這里的所寫之“景”,所詠之“物”,即為客觀之“象”;借景所抒之“情”,詠物所言之“志”,即為主觀之“意”:“象”與“意”的完美結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現實生活的寫照,又是詩人審美創造的結晶和情感的載體。所以我們只有領悟詩歌的意象,才能把握詩歌的思想內容。有些意象在古詩中反復的被使用,已經約定俗成成了某種情感的固定載體。如一提到,往往表達“不畏權貴,追求淡泊”的情感;一提到“楊柳”,往往指朋友依依惜別之情;一提到“鴻雁”,往往抒發羈旅傷愁或者思念親人的情感等等。
再如:杜甫《登高》中,“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秋”就寄寓了作者淪落他鄉,年老多病,生出的無限悲愁之緒。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作者借孤舟表現了漂泊無依,孤獨寂寞之感?!奥稄慕褚拱祝率枪枢l明”借月光表達了作者的濃濃的鄉思。通過意象的把握就可透析到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六、掌握詩歌所屬的流派
電子商務的發展,一方面使傳統的貿易減少,另一方面增加了電子商務的貿易,國家的稅收來源主要是一些企業,在傳統的貿易中,國家根據相關稅收法律制度,對于企業進行稅收管理,但是網絡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得傳統貿易減少,形成征稅盲區,進而使得大量的稅收流失。據統計,我國在2004年流失的稅收為100多億元人民幣。電子商務的發展,雖然從總體上來講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發展,但是它對稅收也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未來電子商務的發展,對于電商征稅這方面的管理還有待加強。電子商務納稅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大致形成了兩種觀點:①認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必然會導致一國稅收的大量流失,因而需要對其征稅;②認為電子商務現在還是一個新事物,對其征稅的話必然會損害其發展。但從社會經濟的發展來說,本文認為有必要對電子商務進行稅收管理。3電子商務的稅收問題分析
1對電子商務征稅的依據
1.1稅收法律的保障
我國法律規定,凡是在我國境內發生的任何交易,無論何種形式,都應該納稅。無論是從事實體銷售的公司和企業,還是從事網絡營銷的商家,只要是產生了交易,就應該征收一定的稅,我國的《稅收法》以及各地區根據自身發展情況制定的法律法規,都為電子商務的征稅提供了相關的法律依據,因此對于電商企業而言,也應該遵守相關的稅收法律制度,繳納一定的賦稅。
1.2電子商務導致了稅收的減少
現階段,由于電子商務的興起和發展,我國在電子商務稅收方面的法律法規還并不是很完善,造成大量的電商企業偷稅、漏稅,甚至逃稅,從而使稅收的流失風險加大。2005年是中國電子商務發展不平凡的一年,電子商務季度增長率維持在12%以上,2005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高達7400億元,戶數量達到2200萬戶,比上年增加600萬戶。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一方面擠占了傳統貿易的市場,另一方面又使國家的稅收面臨著大量流失的風險,網絡上的征稅盲區,已經成為了不少商人投機的地方,因此從這方面來說,電子商務減少了稅收。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的消費者市場巨大,電子商務的發展、信息技術的普及,并且我國的網絡用戶每年都迅速增加,使得網購成為了一種潮流和趨勢。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基本上都對電子商務征稅,以增加國家收入。
1.3破壞了稅收的公平性
目前,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熱衷于在實體店試穿試用,然后根據商品貨號到網店“淘寶”,實體店淪為了網店的“試衣間”。社會的公平正義體現在方方面面,對稅收的征管也是其中的一個方面,現行的稅收制度是以有形貿易為基礎制定的,對電子商務的納稅沒有明確具體的規定,從而給電子商務的稅收管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這主要體現在對于傳統的有形貿易征收一定的稅,而對于電子商務基本不征或很少征稅,從而使不同的地區和市場出現了稅收不公平。另外,對于電子商務和實體經營的企業按照不同的稅率進行征稅,從而形成同一種商品的不同稅率。就其不公平的原因而言,還是由于兩種商業模式根本上的差異。電子商務方便快捷,節約了成本,而傳統的交易則有較高的成本和風險,稅收的公平性原則,強調了對于不同的納稅主體,都應依法納稅。電子商務的崛起,在某種程度上破壞了該平衡,給稅收的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1.4第三方支付的支持
第三方支付的發展在最近兩年非常迅速,在第三方支付未出現之前,人們對于電子商務的成交額是無法做到準確估計的,因而稅收的征管也就無法進行。但是,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發展改變了這一格局,網絡上的大量商家和消費者基本上都是通過網銀、支付寶等平臺進行轉賬和支付結算等業務,第三方平臺對于相關的交易有一定的記錄,因此近年來崛起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也就有可能為相關的稅收征管部門提供相關的數據資料,從而為稅收的征管提供依據。
1.5電子商務發展的趨勢
推動電子商務在我國的發展非常迅猛,據統計,我國在2012年網購的人數達到了1.94億,每年新增的用戶多達幾千萬,特別是“雙十一”期間,一天的成交額就達到了幾百億元人民幣,因此可以說,我國的電子商務發展迅速。國家的收入主要來源于財政和稅收收入,而稅收又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電商業務的發展,使得國家相關管理部門開始關注到這一趨勢,加大了對電子商務的監管,認識到對于電子商務的征稅將在未來我國稅收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2電子商務稅收面臨的困境
2.1征收管理不到位
稅收流失嚴重由于電子商務的興起,大量的企業將交易轉移到了網絡上,傳統的實體交易受到了一定影響,在電子商務中由于稅務機關來不及研究相應的征稅對策,更沒有系統的法律法規來約束企業的網上貿易行為,因此出現了稅收征管的真空和缺位,使本應征收的稅款白白流失,減少了相應的稅收收入。
2.2征收監管難度大
在電子商務稅收的管理過程中,由于征稅需要對相關資料和數據的審核,而網絡上的交易基本上都是通過相關平臺進行交易,并沒有相應的實體資料和憑證,從而大大增加了稅收征管的難度,同時納稅單位如果不主動申報稅收,稅收工作的運作也會陷入困境,所以在對電子商務的征稅管理水平和力度還有待加強和提升。
2.3納稅人利用互聯網等新技術逃稅
互聯網的使用大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是也給一些納稅人提供了偷稅、漏稅的可能性。一些電子商務企業為了獲得更大的利潤,采用一些不法手段逃避義務,他們通過利用一些網絡技術,修改相關的資料和數據、隱藏相關信息、偽造資料等方式,逃避稅收責任。
2.4國際稅收糾紛頻發
國際稅收的管理,一般會涉及到稅收的管轄權問題。隨著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在全球的普及應用,電子商務的稅收管轄問題也愈來愈突出。電子商務的發展,網絡運用是前提,網絡的應用使得稅收的管轄權變得模糊,沒有較好的衡量標準。跨國貿易更加模糊了這種界限,在國際貿易中,對于稅收的管理問題,各國各執一詞,國際稅收管理工作面臨嚴峻的挑戰。
3進一步促進電子商務稅收發展的建議
3.1制訂相關法律法規
對于電子商務的管理,還得從法律方面出發,為相關稅收的征收提供依據。針對互聯網電子商務不同于實體交易的特點,制訂專門的法律法規,改革相關的稅收管理制度,確保建立公平的稅收法制環境,保證電子商務的稅收征管有法可依。
3.2建立稅收征收管理體系
電子商務的發展是信息技術與商業的結合,它是一種虛擬的網絡交易活動,其中大量的信息都是通過數據儲存在相應的文件當中。電子商務具有無紙化的特點,因此在稅收征管中存在著大量的漏洞,要提高現有征管效率,關鍵是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要通過建立高效的稅收征管體系,明確各相關主體的責任與義務,促進電子商務的有序發展。
3.3設置相應的優惠稅率,鼓勵電商發展
電子商務是一種新型的事物,具有較強的活力,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目前,我國電子商務與發達國家相比,規模還比較小、技術不健全、發展還比較落后,因此通過設定優惠稅率,可以進一步鼓勵電子商務的發展。
3.4加強國際的交流與合作
在當今全球化的趨勢下,任何國家如果想獨善其身是不可能的,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得相關的稅收問題不僅僅是一國的問題,它涉及到各國的利益,它的開放性、無國界性,使得一個國家的稅務當局很難全面掌握跨國交易的情況,所以應該加大各國的交流與合作,共同解決電子商務有關的稅收問題。
二總結
1.1與傳統的紙質文檔相比,電子商務文檔的管理相對復雜,加大了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難度
一是由于很多電子檔案管理人員的觀念落后,思想守舊,接受新事物速度較慢,沒有意識到電子商務檔案的重要性,還是認為紙質文檔才是主要的歸檔管理對象。二是心存顧慮,擔心加重自己的工作負擔,從思想上沒有主動的去注意電子商務文檔的管理。三是目前仍有部門檔案管理人員沒有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不會正常使用計算機,這就影響到電子商務檔案的管理,無法解決電子商務檔案管理中遇到的問題。
1.2對原始檔案屬性的影響
檔案管理的基本要求就是保證它的原始記錄性,主要表現在檔案的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正是因為檔案具有原始記錄性這個基本屬性,才使得檔案具有法律憑證小勇。但在電子商務活動中形成的檔案,不僅檔案內容容易被改動,而且其形式也可能發生變化,所以很難正確認定其原始性。主要原因如下:電子商務檔案容易被改動,并且不會留下痕跡,這是與紙質檔案相區別的地方。隨著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電子商務檔案依存的環境也在不斷變化,只有通過調整電子文件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這就導致電子檔案很難一直保持其原始記錄性。電子商務檔案可以根據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輸出。人們可以采用不同的字體、字號輸出電子文件,這樣也就失去了其最原始和最真實的字跡。目前,電子簽章技術尚未完全普及,在電子商務檔案文件上簽章依然難度較大,所以很難用簽章去鑒別電子商務文檔的真假。電子商務文檔的這些特點,使得我們無法用紙質文檔的標準和方法去判斷它的原始記錄性,必須為其建立新的原始性概念。
1.3對檔案學理論的影響
電子商務文檔出現,也增加了檔案學理論研究的內容。傳統檔案學的研究對象主要是如何管理紙質文檔。電子商務文檔的出現,不僅會補充和完善原先的檔案學研究內容,也會補充和完善檔案管理的原則和方法。原先檔案管理的相關理論和管理方式都將會被重新審計,將會出現許多與電子商務檔案管理相關的研究課題。比如:如何保證電子商務檔案的原始記錄性、如何維護電子商務檔案的來源原則、如何防止計算機病毒的侵入、如何利用網絡信息安全技術保護電子商務檔案以及如何對電子商務檔案進行歸集和整理等,這些都是檔案學理論面對的新的課題。
2電子商務檔案管理應采取的對策
2.1采取有效手段,保證電子商務檔案的原始記錄性
目前,保證電子商務檔案原始記錄性主要的技術手段有:信息加密技術、簽章認定技術、信息識別、身份認證、網絡防火墻等等。當然,僅僅依靠企業檔案管理人員利用這些技術手段是無法保證電子商務檔案的原始記錄性的,還必須依賴企業信息技術人員的支持和配合。與此同時,還應盡快建立和完善電子商務檔案相關的管理制度,并將電子商務檔案管理納入到企業的辦公自動化和信息管理系統,確電子商務檔案的及時歸檔和管理。因為在電子商務文件處理、形成、歸檔、保管以及利用的各個環節,其信息隨時都可能會被修改或者丟失,及時采取了先進的計算機網絡保護技術和手段,也必須有完善的電子商務檔案管理制度配合。實踐證明,只有建立并嚴格執行科學的電子商務檔案管理制度,才能從根本上保證企業電子商務檔案的原始記錄性。。
2.2提高企業的檔案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專業素質
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產生了大量的電子商務文件,這就要求企業的檔案管理必須進行變革,以適應電子商務檔案管理工作的要求。企業檔案管理人員必須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專業素質,學習電子商務檔案管理知識,熟練掌握計算機日常操作,這樣才能滿足電子商務檔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因此,企業的檔案管理部門應當通過各種途徑,更新企業檔案管理人員的知識體系和知識結構,培養現代企業檔案管理人才,以適應現代電子信息時代電子商務檔案管理發展的趨勢。
2.3建立科學、合理的檔案管理體制
一個文件是否生效,其主要標志就是是否具有有效的簽章。目前,具有法律憑證效用的文件,都是以紙介形式保存的。因此,企業應將重要的電子商務文檔備份存檔,這其中的原因在于電子文件容易修改,并且不穩定性。因此,將電子商務文檔備份是保證其原始記錄真實性的一種有效手段。目前,主要采取的方式是在電子文件轉化為檔案后,歸檔保存兩套內容相同、載體不同的檔案,把紙質文檔與電子文檔同時歸檔。檔案管理人員在實踐操作中,可以在紙質檔案的卷內目錄備注項標明相應的電子商務檔案的編碼及存放地址,同時在電子商務檔案目錄的備注項中注明相應的紙質文件的檔號及存放地址。
3結束語
自今年以來,宜春市袁州區城北工商所勇于創新,沖破傳統觀念束縛,加強信息化建設和應用,利用電腦進行業務管理,大大提高了監管效率,改變了傳統的監管模式。城北工商所的經驗對基層工商所不失為一種良好的啟迪。
一、城北工商所實施電腦收費及管理的投資
1、購置一臺電腦,不到5000元;
2、研究開發應用軟件。
袁州區工商分局晏江、城西工商所趙曉鴻同志自行開發了一套以基層工商所收費為主的、適應工商所使用的軟件。該軟件同時在城北工商所等四個工商所推廣,由于種種原因(主要是觀念問題),只有城北工商所使用較好并取得良好效果。
可以看出,一個工商所要實現“管理電腦化”,其投資并不大。
目前,省局正在研究開發一套工商所使用的“經濟戶口”監管軟件。
二、管理電腦化與監管模式的改革
實現管理電腦化后,城北工商所在監管模式上有以下改變:
1、變“上門收費”為“上門繳費”,有利于實行規費送交制。
在電腦管理以前,自覺上門繳納規費的經營戶為20~30%。今年以來,由于實現了計算機收費管理,在定費問題上做到了公平、公正和公開,減少了隨意性,上門繳費的經營戶上升到90%以上。這種變革產生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①用技術手段杜絕了收費中的腐敗現象,樹立了良好的工商形象。
收費系統有嚴格的程序管理。更改內容需程序管理員才能操作,而收費另有其人。就是說,既使所長要減免規費,也必須通過程序管理員和收費工作人員,這就使監督和制約機制得到加強。該所實行的是“外勤”巡查核報、所長把關、集體決定的定費制度,一經定費,執行中不易再作更改,減少了上門收費時的“彈性”。電腦收費系統的應用有力地杜絕了“人情費”甚至用收費權與經營戶做交易的腐敗現象的發生。
②提高了應收規費上繳率,基本上做到了“應收盡收”。
今年1--6月,該所規費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達48%,實收規費104萬元。近兩個月來,經營戶一般在每月1--10日主動上門,極少數未上門的,再上門催繳。有效地堵塞了人為因素造成的規費流失。
2、變“定任務、下指標”為統一窗口收費,有利于市場巡查制的到位。
一般而言,工商所收費是將有關收費目標分解到組室(按業務分組)甚至個人,并將完成任務的情況與個人利益掛鉤。如:個體、市場收費有穩定的“費源”且因經營戶及其經營狀況的不同,使定費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任務完成較容易;注冊登記、商標廣告、經濟合同的收費規定比較確定,變通余地不大;查辦案件相對較難、較辛苦而又無法與收費掛鉤……。由此造成容易完成收費任務的崗位大家搶,反之則互相推。這種矛盾牽制了所長相當大的精力,同時也不利于監管效率的提高。在實行電腦收費管理以前,該所人員的大部分精力集中在“上門收費”上,使工商行政管理的主要職能無法到位。
實行電腦收費,一個窗口對外后,改變了原有的“定任務、下指標”方式,使工商所的分工模式更加合理,市場監管效率大大提高。城北工商所將全所人員21名分為“內勤”和“外勤”兩大塊:“內勤”負責市場主體登記、規費征收、財務、消費者投訴、文書檔案、來信來訪、后勤服務以及信息收集整理等工作?!巴馇凇钡穆氊熓鞘袌鲅膊?,依據工商行政管理各項職責并結合當前的重點工作,對市場和經營主體實施監督、管理、服務,查辦案件,并全面實行執法責任制。由于收繳規費的效率提高了,使工商所有條件集中力量實行市場巡查制。
3、變“人腦記憶”及書式查詢為“電腦查詢”,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服務效能。
將市場主體的基本信息及管理信息輸入電腦,可以及時調閱經營者的基本情況及幾年來執行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規情況,其意義在于:
①便于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
②便于向經營者提供相關信息查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