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大學生開題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大學生作為一個成人學生群體,其個性的獨立與經濟的不獨立之間的沖突使得大學生的消費呈現出不合理的趨勢。在以往有關這一方面的文章中,視角多放置于消費形態的研究,本文在此基礎上加入了對消費具體行為的研究。在研究內容上是對以往研究的一個補充。
在實踐方面,大學生非理性消費作為一個關乎社會、家庭和大學生個體身心發展的問題,對它正確全面地認識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基礎。本文運用一系列量化指標對這一問題的各個方面作了充分的描述,這對于解決問題起到了鋪墊的作用。
二、 研究方向的動態及本文創新點:
當前,對于大學生非理性消費的文章并不多,撰文者多將視角放在大學生非理性消費的原因分析和消費引導方面,借助心理學方面知識進行分析的占多數。但這些研究的共性問題是對于大學生非理性消費的調查材料的收集和量化分析顯著的缺乏。這使得建立問題本身情況之上的一系列解決方案顯得蒼白無力。
本文基于以往研究的這種狀況,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收集了有關消費形態和消費具體行為的資料,并通過對材料的分析,對我校的非理性消費作描述,以期對這方面的研究作一點補充。
三、 主要研究內容及提綱:
一、 引論
二、 文獻回顧
三、 研究方法
四、 大學生為理性消費
(一) 大學生非理性消費的消費狀態描述
(二) 大學生非理性消費的具體行為描述
五、結論
四、 研究的方法與手段:
問卷調查
五、應收集的資料及主要參考文獻:
[1]劉佳剛、劉樂山. 非理性消費行為模型建構及啟示.經濟消費.XX(4)
[2]傅曉華.大學生非理性消費及其道德防范.云夢學刊.XX(6)
[3] 徐磊.當代大學生消費研究的路徑與方法 北京社會科學 XX(2)
六、畢業論文進度安排:
1.選題 XX年09月05日——XX年09月13日
3.收集資料及實施研究 XX年09月28日——XX年10月27日
4.完成初稿 XX年10月28日——XX年11月17日
5.完成修改稿 XX年11月18日——XX 年11月28日
論 文 題 目:
報 告 人 姓 名:
研 究 方 向:
學 科 專 業:
年 級:
指 導 教 師:
所 在學院 (所):
東北師范大學研究生院制
年 月 日
填表說明與要求
1.開題時,報告人應向開題報告審查小組提供一定數量與論文選題直接相關的參考文獻實物,具體數量由各學科專業自行確定。
2.文獻綜述一般應包括與論文選題相關的國內外研究的進展、現狀、問題與發展趨勢等。文科不得少于5000字,理科不得少于3000字。
3.參考文獻格式參照學位論文。
4.論文開題時間一般應不晚于入學后第三學期中。
5.開題報告通過后,由學院留存并作為畢業審核材料之一。
6.開題報告的格式和內容可根據學科專業特點作適當調整。
7.開題報告中的字體均用宋體五號字,用A4紙打印,于左側裝訂成冊。
一、研究問題與文獻綜述(研究背景與問題、相關文獻綜述、主要參考文獻)
二、研究意義(理論價值與現實意義)
三、研究目標與內容(研究目標;研究內容或框架;研究的重點與難點等)
四、研究方法與實施步驟
本人簽字:
年 月 日
五、指導教師對開題報告的意見
指導教師簽字:
年 月 日
六、審查小組意見
開題報告專家審查組成員名單姓 名職 稱工 作 單 位
審
查
結
論
1.合格
2.不合格,建議重新開題
組長簽字:
院所公章: 年 月 日
隨著社會的發展,旅游業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發展勢頭最快的產業,旅游業對城市經濟的拉動性、社會就業的帶動力、以及對文化與環境的促進作用日益顯現。調查顯示,2007年1-11月,中國主要城市接待旅游人數為近四千萬人次,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3.37%。其中接待外國游客23330404人次,接待香港同胞11176899人次,接待澳門同胞722831人次,接待臺灣同胞4740206人次。入境游客中外國人人數為23938139人。其中,入境舉行會議或商務活動的為6434616人,入境觀光旅游的為12049859人,探親訪友的為72866人,入境的服務員工為2122858人,其他入境人數為3257940人。預計到2010年,中國旅游業總收入將達到12260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10%左右,相當于GDP的7%。很顯然,旅游業將會成為我國第三產業的支柱產業。近幾年來文化旅游產業有了蓬勃的發展,據世界旅游組織調查報告,文化旅游在世界旅游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參加文化旅游的國際旅游者每年有兩億四千多萬。文化旅游因其獨具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文化氛圍而受到廣大游客的青睞,它以多樣的形式、深刻的內涵表現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又因它具有的文化性、變化性、可持續性和季節性不明顯等特點和優點而受到各國人民的普遍關注,可以說文化旅游己經成為當前世界旅游的一種潮流和趨勢,并將成為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全球旅游發展的亮點和主流。深層次、高品位的文化旅游因而成為個性化、知識化時代背景下最具有持續發展前景的一項旅游產品,可以說文化是旅游的靈魂和支柱。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旅游消費群體也在不斷的擴大中。傳統的旅游項目是針對一些城市白領以及有一定經濟基礎的退休人員。這群人的特點是有工作或者生活壓力,他們需要一種方式來釋放自己,而且他們有足夠的經濟能力來支付旅游費用。傳統的旅游模式是由旅行社組團出游,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觀念的改變,類似于自助游等旅游新模式逐漸出現。針對不同的旅游消費群體,制定不同的消費計劃,已經成為各個旅行社提高業績的重要手段。
大學生這一類群體在未來的十年內存在一個很大的旅游消費市場。他們所需要的旅游模式是打破傳統模式的。研究大學生旅游消費營銷策略是進一步發展我國旅游業的重要方面,也是旅行社存在與發展的關鍵。相對比上班族來說,大學生的空余時間要多出很多。也就是說大學生存在旅游時間的可能性。傳統的旅游消費群體又的僅是在假期或者是黃金周出游,除去這一周期,很多旅行社和景點都處在不飽和的狀態,而大學生這一消費群體恰好來填補這一不足。避開旅游高峰出游已經慢慢的成為大學生旅游新觀念。所以,開發大學生旅游市場,制定大學生旅游營銷策略,不僅可以給旅游產業帶來新的發展空間,增加新的盈利模式,而且也能緩解目前旅游業出現的假期爆滿,平時無人的現狀。
二、研究的基本內容與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1、研究的基本內容:
本篇論文研究的主要問題是針對大學生這一旅游消費群體,制定符合他們自身特點的旅游消費模式。對這一模式的推廣和運用制定一個營銷策略。基本內容分為以下幾點:
(1)從我國旅游事業和旅游政策入手,分析傳統模式的旅游消費模式成功的因素和不適應時展的原因;
(2)分析我們旅行社的營銷模式,尋找新的盈利模式;
(3)研究當代大學生特點,作為一個新的消費群體存在的商機和挑戰;
(4)綜合各方面的研究,提出一個以大學生為旅游消費群體的新的營銷策略。
2、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本研究解決的主要問題是針對大學生這一旅游消費群體制定的營銷策略。通過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的研究,作出具有針對性的營銷策略,打開大學生旅游消費這一道大門,促進我國旅游事業的全面發展。擬解決的主要問題是:
(1)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研究,了解大學生旅游存在的問題和優勢;
(2)通過對旅行社的調查分析,結合國家旅游政策,深入探究旅行社生存環境;
(3)通過調查研究,制定大學生旅游消費營銷策略。
三、研究的方法與技術路線:
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問卷調查法。針對大學生,作出一份調查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問卷調查,主要在在杭高校中做一次普遍的調查,了解大學生消費心理,可以給研究提供一份可靠的數據。
(2)文獻分析法。收集相關研究文獻、期刊、報紙,對文獻進行分類分析。
(3)案例分析法。尋找營銷成功和失敗的案例來證明研究的可行性和不可行性。作出正確的且具有創新性的營銷策略。
四、研究的總體安排和進度:
總時間:本屆畢業論文從2009年10月--2010年6月.
第一階段:確定選題階段
第二階段:畢業論文實施(2009年11月—2010年5月)
1.2009年11月20日(第12周周五)畢業論文指導教師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畢業設計工作要求下達畢業論文任務書。
2.2009年12月8日(第14周周二)前根據學院有關畢業論文的格式要求,完成任務書、開題報告撰寫等工作。
3.2009年12月8日(第14周周二)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答辯。
4.2009年12月22日(第16周周二)根據開題論證小組修改意見,將完善后的任務書、開題報告修改后交指導教師。
5.2010年1月中旬,上交經指導老師審核的論文提綱,提綱詳細至三級目錄。
6.2010年3月初(第二學期),學生完成畢業論文初稿;
7.2010年5月初(第二學期),完成畢業論文,將畢業論文提交指導老師。
第三階段:畢業論文答辯(2010年5月—2010年6月)
五、主要參考文獻:
[1]柴松,王洪武.大學生野外生存生活指南[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9:31.
[2]王婉飛.浙江鄉村旅游發展與創新[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46.
[3]劉丹平.旅游凝視[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87.
[4]張文.旅游影響[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56.
[5]陶虎.旅游廣告——遠離與創新[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68.
[6]羅明義.旅游經濟學[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21.
[7](澳)賴辛格(Reisinger,Y.),托納(Torner,L.W.).旅游跨文化行為研究[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65.
[8]耿步健.當代大學生心理學[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8:12.
[9]李浪.心理學從書-旅游心理學[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67.
[10]高舜禮.中國旅游業對外開放戰略研究[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4:25.
[11](英)摩根(Morgan,N.),安妮特•普里查德(Pritchard,A.).旅游休閑業的廣告創意與設計[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43
[12]張小紅,陳全.當代大學生旅游消費心理探討[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9,24,9
[13]洪燕,當代大學生旅游消費分析[J].南昌高專學報,2005,3.23
材料科學與工程類專業與工程應用聯系十分密切,國內幾百所高校設有此類專業。因此,材料科學與工程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質量對材料與材料成形產業的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目前對于大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質量,中外用人企業的共同反映是:上崗適應慢,缺乏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項目研究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實踐動手能力較差、敬業精神等人文素質薄弱等。反思目前的高等院校在大學生能力培養方面尤其是工程實踐能力培養方面還存在明顯的不足,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科技進步及社會發展對工科大學畢業生素質與能力的要求。
1.培養模式落后
目前材料科學與工程類專業大學生在培養過程中上基本是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講授為主,注重理論與知識的傳授,過于強調教材和教師課堂講授在培養過程中的重要性;學生基本上是在被動的學習,自我培養的意識和能力差;缺乏對學生實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生的理論學習和書面考試成績,缺乏對學生在培養過程中能力表現的評價。
2.大學生專業項目研究能力培養不夠
國內的工科院校比較注重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研究以及畢業設計訓練,一些科研條件比較好的工科院校還設立了大學生創新研究基金,支持學生開展科技創新研究。讓大學生結合實際科研項目開展畢業設計,這些做法在培養大學生動手實驗能力及科研能力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由于大多數的創新研究項目以及畢業設計題目僅是指導教師科研課題的很小部分內容,學生僅是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某一科研項目中的部分內容的實驗或驗證,缺乏對學生進行項目研究全過程的培養,尤其是對大學生從事專業項目研究能力的培養作用很小。
由于上述原因,畢業生就業后不能很好地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具體的生產問題,上崗適應慢;進行創新、改革及項目研究的能力差,發展后勁不足。
基于項目的學習是一種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方式,是一種通過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某一真實、復雜的問題,仔細設計某項任務等形式,培養學生學習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模式。基于項目學習的教學模式在國外已經得到較多研究和應用。例如在美國,基于項目的學習是其開展研究性學習的主要學習模式之一。英國、新加坡等國的一些高校也已經采用了基于項目的學習模式。
采用基于項目學習的培養模式,具有一些傳統培養模式不具有的特點。
首先,采用基于項目學習的培養模式,將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型培養模式改革為以學生為中心進行自主學習的學習型培養模式,學生可充分發揮其主動性和創造性,按照自己的興趣、特長及時間合理安排相關環節的學習和研究,非常有利于培養自主學習和進行探索研究的意識和能力。而這正是高等工科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
其次,可以采用小組的形式開展項目研究,同學之間通過分工合作、相互研討、相互學習,在提高學習效果的同時,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協作精神以及合作能力。
再次,通過典型項目的設計和研究,讓學生完整經歷問題提出、資料查閱、方案設計和論證、設計或實驗研究、中期報告、研究報告撰寫、結題驗收答辯等項目的全過程鍛煉,讓學生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并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具體實際問題,從而顯著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意識與能力、書面報告及口頭表達能力等綜合能力。
基于項目學習模式強調充分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創新精神、協作精神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符合國內高等工科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是國內高等工科院校在進行教育改革時值得學習和借鑒的人才培養模式。但是基于項目的學習模式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模式,沒有現成的項目供教師使用,可借鑒的案例也比較少。尤其是國內在大學教育中的應用很少。因此,在借鑒國外的先進培養模式進行教育改革時,結合學校特點和條件開展基于項目學習的應用研究,對于推廣應用該模式,提高材料科學與工程類專業大學生培養質量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二、哈工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基于項目學習培養模式
如何發揮各學校、各專業的優勢與特點,形成特色的培養模式是成功應用基于項目學習培養模式的關鍵。
多年來,哈工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非常重視大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素質的培養,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教育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2011年起,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作為哈工大試點學院之一,開展基于項目學習的培養模式改革,并制定了基于項目學習的培養方案,在學院已有的工作基礎上,通過進一步完善課內外培養計劃,以突出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自主學習和自我提高意識為中心,以突出培養學生的專業項目能力與素質為特色,初步形成了基于項目學習的材料科學與工程類專業大學生培養模式。
1.教學計劃外開設能力培養講座
第一學年在教學計劃外開設4次《綜合能力培養講座》,內容包括:專業介紹及發展、專業資料查詢、繪圖軟件使用、學術報告PPT制作等;第3學期開設2~3次《科技創新能力培養講座》;第5學期請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開設2~3次《項目工程能力培養講座》。
2.大學生創新項目訓練
第一學年在教學計劃外開展創新項目訓練,鼓勵學生自擬訓練題目,為學生配備指導教師。時間為2個學期,學生可以按照小組的形式進行,不要求進行實驗,但要經歷項目研究的全過程訓練,包括查閱資料、撰寫開題報告、開題答辯、方案制定及研究、中期檢查、結題答辯。
該環節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建立項目研究的基本概念,培養學生的項目意識與能力。
3.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研究
第二三學年在課題組、研究室、重點實驗室以及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平臺支撐下,鼓勵和支持學有余力和興趣的學生參加國家、學校及材料學院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研究,為學生配備指導教師,提供實驗經費支持。
該環節的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動手實驗能力。
一、課題的目的意義:
籃球運動起源于學校,并且在學校中迅速普及,尤其是在濱州學院發展更為迅速。大學校園籃球運動氛圍濃厚,有很多大學生都受當今籃球運動形勢的影響,喜歡參加籃球運動,為籃球運動在高校的開展提供了深厚的群眾基礎。濱州學院非體育專業大學生籃球運動也一步步的步入正規。而籃球運動本身就具有很好的教育與鍛煉價值,可以起到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作用。
濱州學院非體育專業大學生籃球運動中還存在著一系列不和諧的場面。而我國籃球科研領域卻極少有針對高校非體育專業大學生籃球運動的深入研究,缺少相關的理論研究和科學指導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它的發展。因此,我們非常有必要對高校非體育專業的發展現狀,比如學生自身、師資、教學狀況、課外籃球活動狀況、場地設施等方面進行分析,找到制約濱州學院非體育專業大學生籃球運動發展的癥結所在,為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對策提供可能。本文運用專家訪談法、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濱州學院非體育專業大學生籃球運動興趣、師資隊伍、教學狀況、場地設施、課余籃球運動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與分析,并提出相應的發展對策與措施,為今后濱州學院非體育專業大學生籃球運動的發展提供有益的參考依據。
二、文獻綜述(分析國內外研究現狀、提出問題,找到研究課題的切入點,附主要參考文獻,約2000字):
劉博在對我國高校開展籃球運動的研究與探討中談到高校的大學生們是祖國未來的棟梁之才,高校體育事關重大,而籃球運動因其易普及和趣味性強的自身特點,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是校園中最受歡迎的體育項目。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自1998年開展以來,以獨特的魅力迅速把學生、家長和學校融為一體,在大中小學校園內乃至整個社會都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使越來越多的人走到籃球場,加入到這一運動中來。籃球運動的進一步普及和開展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促進了學習、提高了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更進一步培養了學生們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團隊協作能力。
胡本東在山東省普通高校籃球選項課教師隊伍的現狀及發展對策指出籃球選項課師資隊伍建設是決定籃球選項課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直接制約著高校籃球教學深化改革的步伐。系統研究籃球選項課教師的現狀,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提出建議,旨在建立一支既有高深的籃球專業知識和技能,又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質量的籃球教師隊伍。
張凌在普通高校籃球選項課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中談到,在籃球選項課的教學中,可適當增加理論課的授課時數,使學生掌握籃球選項課的基本理論知識和籃球規則、裁判法;在籃球選項課理論課中增加健身知識,使學生正確認識籃球選項課的健身價值,對學生進行“健康第一”和“終身體育”的思想教育。
王榮森在高校普通系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現狀與對策在開展課外體育活動項目上要盡可能地符合學生的興趣,對那些場地設施要求不太高、學生又喜歡的運動項目要大力開展,在突出重點的前提下,課外活動的組織內容豐富,適應面要廣。
陸紅在《高校體育場館建設及管理》中提到,體育場地和設施緊張曾是高校普遍面臨的窘況,再加上高校急劇擴招,場館面積卻增長緩慢,設施更新緩慢,而學生們對場館設施的要求卻在不斷地提高。在前不久剛剛公布的“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數據”中,有這樣一組數據,在我國現有的850080個體育場地中,教育系統有558044個,占全國體育場地總數的65.6%。在教育系統中高等院校有28741個,占全國體育場地總數的3.4%,這個比例在龐大的全國大學生數量面前顯得太小。
金勝真在武漢市籃球消費現狀與對策研究中指出籃球消費是指人們為了滿足自身籃球運動方面的需要而消耗物質資料和勞務的,具有社會性質的經濟行為。一定量的經濟支出,不僅是人們參與籃球運動的前提條件,也是籃球消費市場得以發展、壯大的社會和經濟基礎。
綜上所述:
本文對我國籃球科研領域卻極少有針對高校非體育專業大學生籃球運動的深入研究,缺少相關的理論研究和科學指導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它的發展。因此,我們非常有必要對濱州學院非體育專業大學生籃球的發展現狀,比如學生自身、師資、教學狀況、課外籃球活動狀況、場地設施等方面進行分析,找到制約濱州學院非體育專業大學生籃球運動發展的癥結所在,為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對策提供可能。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方法和預期目標:
本文運用專家訪談法、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濱州學院非體育專業大學生籃球運動興趣、師資隊伍、教學狀況、場地設施、課余籃球運動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與分析,并提出相應的發展對策與措施,為今后濱州學院非體育專業大學生籃球運動的發展提供有益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