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新生兒醫生工作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于2003年10月1日―2008年9月30日,龍泉市婦幼保健院收集、整理、審核、登記,并經年終匯審后的全市16個鄉鎮3個街道監測上報的原始出生卡、死亡卡及補漏的出生卡死亡卡。分析對象為本市戶籍和非本市戶籍居住1年以上的5歲以下兒童。
1.2 方法
按《浙江省5歲以下兒童死亡監測方案》實施。死因診斷和分類,按國際疾病分類(ICD-10)進行分類。
1.3 統計分析
采用SSPS 14.0統計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死亡率變化
2004―2008年,全市活產總數13 516人,5歲以下兒童死亡155人,平均死亡率為11.48‰。其中嬰兒死亡127人,死亡率為9.40‰,新生兒死亡84人,死亡率為6.21‰。2008年的5歲以下兒童、嬰兒、新生兒死亡率比2004年分別下降了3.66‰、5.75‰、2.51‰,呈下降趨勢。2004―2008年5歲以下兒童的死亡情況及死因順位見表1、表2。
2.2 城鎮與農村5歲以下兒童死亡情況
5年來我市新生兒、嬰兒、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農村均高于城市,見表3。
2.3 兒童死亡前醫療保健服務情況
5年來我市70.12%的5歲以下兒童死前在縣級及以上醫院得到診治,13.65%在鄉鎮衛生院診治,5.82%在村級醫療室診治,但仍有10.41%的5歲以下兒童死亡前未得到有效治療。
3 討論
本資料顯示,我市2004―2008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總體有下降趨勢,但仍有波動。2008年與全省9.77‰的死亡率還有距離。我市各行政部門、相關醫療單位及全體婦幼及兒科工作者仍需積極努力探索降低兒童死亡率的路子,并加強兒科工作者與婦幼人員的密切配合。
5歲以下兒童死亡中以新生兒死亡數占首位,2008年新生兒死亡占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50%,與文獻報告相符[1]。提示當前兒科工作的薄弱環節是新生兒疾病的防治,要求產科、兒科醫生、婦幼保健人員努力掌握新生兒疾病的防治,產兒科、醫生密切配合提高新生兒窒息及早產兒的搶救成功率。
先天異常、早產、先天性心臟病、肺炎、意外死亡為主要死亡原因。因此,要加強孕期保健,降低嚴重先天異常的發生,加強孕婦管理,降低早產兒出生。意外死亡近5年來仍居死亡原因的第3、第4位。兒童期意外傷害已被國際學術界確認為21世紀兒童期重要的健康問題和兒童保健領域的一個前沿課題。托幼機構及家長應重視意外事故的防范,尤其是農村[2]。兒科醫生應重視肺炎的防治 ,適時注射“七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以提高嬰幼兒被動免疫力。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發展,死亡前兒童就診醫院的級別在逐年提高。但是,5年內仍有10.41%的兒童死亡前未得到有效治療。為此,加強保健知識的宣傳及健康教育工作,提高群體保健意識,也是我們今后工作的另一重點。
資料顯示,我市農村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明顯高于城鎮,鑒于我市的地域和經濟發展特點,各地最基層的兒科醫生還難以得到普遍輪訓,尤其是廣大農村地區兒童的健康狀況還存在著巨大隱患,各級兒科醫師任重而道遠。
4 參考文獻
[1]王佩茗.衢州市1995年五歲以下兒童死亡分析[J].浙江預防醫學,1998,11:681.
一、指導原則
(一)災害發生后,在轄區屬地管理、多部門合作的原則下,衛生行政部門應迅速組織一支由行政管理人員、婦幼保健人員、婦產科醫生、兒科醫生、助產士、護士組成的婦幼衛生工作隊伍,并確定負責人。
(二)采取切實可行的、有效的評估方法,對受災情況和災區婦幼衛生工作及服務需求進行快速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及時制定災后婦幼衛生應急救治及恢復重建計劃。
(三)利用災后可利用的資源,迅速有效地恢復婦幼保健服務的基本功能。
(四)建立快速有效的溝通機制,及時向上級匯報受災、評估及工作進展情況,并指導下級機構開展相應的工作。
(五)衛生行政部門應對工作進展情況進行全面的監督指導和評估,根據工作進展情況及時調整婦幼衛生工作計劃。
二、實施內容
(一)快速現場評估(詳見附件1)。
1.婦幼衛生資源評估
(1)當地婦幼保健機構醫務人員、房屋、設備、藥品等的受損情況。
(2)現有婦幼衛生保健網絡的功能狀況。
(3)現存醫療保健機構及人員開展婦幼衛生工作的能力狀況。
2.服務對象需求評估
(1)當地育齡婦女、孕產婦及兒童的人口數及傷亡情況。
(2)現存育齡婦女的生育及生殖健康狀況、孕產婦孕周及健康狀況、兒童健康狀況等。
(3)現存婦女兒童的營養狀況以及嬰幼兒的喂養狀況。
(4)水源、環境衛生及食物供應情況。
3.制定切實可行的災后婦幼衛生工作計劃
(二)設立臨時婦幼衛生機構。
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堅持合理布局、高效運轉的原則,既要立足當前需要,又要著眼于今后災后重建工作,恢復現有婦幼衛生機構或設立臨時婦幼衛生機構。
1.設置原則
(1)婦幼衛生服務點的設立應與安置區內的綜合醫療點相結合,婦幼衛生服務中心的設立應與臨時醫療衛生機構或戰地醫院的設立相結合。
(2)在安置區內,每3~4萬人的范圍內設立一個婦幼衛生服務點;每15~20萬人的范圍內設立一個婦幼衛生服務中心。
(3)婦幼衛生服務點覆蓋不到的地區,應設立流動產房。
(4)婦幼衛生服務中心負責對服務點進行技術指導和管理。
2.臨時婦幼衛生機構的功能
(1)婦幼衛生服務點
•正常分娩;
•產前檢查和篩查孕產婦危險因素;
•高危孕產婦和兒童的轉運;
•產后訪視和新生兒保健;
•計劃生育咨詢、提供避孕藥具、放置/取出宮內節育器術等計劃生育服務;
•兒童保健及免疫接種;
•婦女、兒童常見病及多發病的診治;
•健康教育;
•收集上報服務點轄區內婦幼衛生相關數據。
(2)婦幼衛生服務中心
除具有婦幼衛生服務點的功能外,還應具有:
•實施剖宮產等手術助產技術;
•孕產期并發癥/合并癥的診斷和治療;
•高危兒(早產、低體重、新生兒合并癥/并發癥等)的診治。
(3)轉診原則
•婦幼衛生服務中心難以診治的急危重癥孕產婦、新生兒應及時轉送到有條件的醫院進行進一步的治療;
•在危重孕產婦及新生兒轉診前,應進行初步處理;轉診時應派具備初步急救能力的醫師護送,并攜帶相關病情資料;
•對每位孕婦均告知發現危險因素后應聯系的醫療機構的名稱、地點、聯系方式等;
•對不能就診的孕產婦,應及時派有較豐富臨床經驗的婦產科醫生會診。
3.臨時婦幼衛生機構的設備和藥品(詳見附件2)
(三)社區動員和健康教育。
1.組織當地居民或志愿者對危重孕產婦和兒童進行轉運或集中管理。
2.利用當地廣播和發放健康教育材料等多種途徑,開展婦幼衛生方面的健康教育和宣傳活動。
健康教育內容包括:孕產婦及兒童危險癥狀的識別;心理支持;母親及兒童營養,特別是促進母乳喂養和食品安全;婦女經期、孕期、產褥期的衛生保健;兒童常見病的預防;生殖道感染及性傳播疾病的預防;選擇合適的避孕措施;性及家庭暴力的防范等。
三、預防保健要點
在提供常規孕產期保健和兒童保健基礎上,還應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強孕產婦和兒童營養、衛生及心理指導。
(二)確保孕產婦及兒童能夠獲得充足、安全的食品和飲用水,以保證孕產婦和兒童的營養需求。
(三)對所有6個月以下的嬰兒,均應鼓勵純母乳喂養,對人工喂養的嬰幼兒,應確保喂養用具和水源的衛生。
(四)加強兒童免疫接種。
(五)婦女生殖系統衛生保健及婦女常見病(生殖道感染/性傳播疾病)預防。
兒保個人述職范本尊敬的各位領導:
大家上午好!
我的本職工作是:兒童保健管理工作。我接任兒童保健管理工作以來,積極響應衛生局和婦幼保健院的號召,始終認真貫徹《母嬰保健法》的相關規定,各項工作落實到位。在履行醫師的職責中,我以規范兒童保健管理為重點,開拓兒童保健服務新技術,切實保障轄區兒童健康,圓滿地完成了兒保工作,全面履行了兒童保健醫生崗位職責。
第一、態度端正,愛崗敬業,恪盡職守。
1、態度端正,目的明確。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在思想上,我積極要求進取,一直以醫學骨干和楷模為榜樣,端正明確的行醫態度,樹立良好的工作理念。醫學是仁慈的,做兒保醫生要有一種發自骨子里的對兒童的喜愛,才能對工作充滿熱情,才能在服務中詮釋兒保醫生的神圣職責。兒保醫生的職責是為兒童的利益服務,關注兒童家長的衛生需求,誠信是重要方面,盡責是對兒童及家長的承諾。
2、愛崗敬業,樂于奉獻。兒童保健管理工作是窗口行業,愛崗敬業,樂于奉獻是對兒童及家長最美好的獻禮。在履行職責中,我一直奉行著我奉獻、我快樂的工作理念。我用樂觀健康的心態面對工作,自己快樂,工作效率高,身心有益。我博客的題目是《知道小孩子眼中是什么嗎? 是希望》,這充分表達出我對兒保工作真摯的愛。
歌德說過:一個真正有才能的人會在工作過程中感到高度的快樂。我首先是從工作中獲得樂趣,其次是在工作中創造性的挖掘、占有、獲取新的物質與精神源泉。人是為了快樂而生存,然而什么是快樂呢?從工作中能夠獲得樂趣是人生最大的樂趣,而其他快樂只具有從屬地位。
3、恪盡職守,無怨無悔。兒童保健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務是對新生兒的管理,尤其是新生兒的訪視工作。訪視工作是最苦最累的,無論是春風拂面的春天,還是氣候炎熱的夏天,或是秋高氣爽的秋天,或是嚴寒的冬天,訪視醫生都要按時騎車到新生兒家中進行訪視指導。每當我接到訪視信后,都用電話及時和產婦取得聯系,詢問新生兒概況、家庭具體住址、預約訪視日期。
在訪視過程中,我仔細為每一名新生兒做體格檢查,強調母乳喂養的重要性,宣傳早期智力開發的技能技巧,指導新生兒撫觸及護理知識,講解新生兒期常見病的預防措施及常見生理現象,并耐心解答家長所提的各種問題。
我通過細致到位的服務,深深地體會到贏得家長信賴和認可的重要。作為基層的訪視醫生,工作條件很辛苦。那是一個暑伏天,呆在有空調的辦公室里感覺非常舒服,剛一出門就仿佛進了蒸籠。
當我騎車到達產婦家時,汗水順著面頰往下淌,全身粘糊糊的,嗓子仿佛冒煙了。那位農村產婦的屋子更是酷熱難耐,家屬從冰箱拿出西瓜,讓我解暑,我婉言謝絕了,仍舊和往常一樣繼續工作。訪視結束后家屬一直送了我很遠,感激的心情無以言表。正是這種相互理解溫暖著我的心,使我更加堅信:為了孩子的健康,幾年來從事兒保訪視工作,再苦再累我也無怨無悔!
第二、強化管理,健康宣教,特殊管理。
1、強化管理,措施到位。我認為保健醫生對兒童的管理是一種嚴肅的愛。愛自己的孩子是母親的天性,但是愛所有的孩子卻是兒保醫生的神圣天職。對基層的兒童保健強化管理是對工作負責的集中體現,更是履行職責的棘手問題。這集中體現在體檢中篩查出異常兒童的轉診和追訪工作。轉診要求及時,追訪要求到位。
轉診和追訪小結:高危兒智力篩查轉診1人,經連續監測和追訪指導,患兒王某,目前智力篩查正常。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篩查轉診1人,患兒周某,目前患兒情況良好。先天性心臟病轉診4例,其中2例為周三門診時首次發現,蔣某已經進行手術,目前患兒體健。蔣某家長再三感謝,不斷地重復著說:李大夫,您真好!我們來北京能碰到您這樣的好醫生真是有福氣!
2、健康宣教,深入人心。一個人能被他人相信是一種幸福。健康宣教的重要性不僅在此,最重要的是為兒童家長--更新育兒理念,使他們做到8小時育兒,24小時思考科學育兒。健康宣教具有伸縮性強--要因人而異;健康宣教實施困難--需要不斷強化;健康宣教更需要保健醫師具有高度的責任心、睿智的頭腦、高超的設計。
首先,我實施了三個加強:加強與上級部門、與鎮政府、與村(居)委會的合作,拓寬健康宣教的廣度和深度。其次,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宣教。利用黑板報,明確主題,強調重點。張貼宣傳畫,廣泛宣傳,擴大宣傳范圍。把握周三門診,進行一對一的宣教,發放宣傳折頁。第三,加強流動兒童健康宣教。流動兒童是社會中在夾縫中生存的弱勢群體,他們很難真正地融入當地社會中。因此對流動兒童家長的宣教具有重要性、緊迫性和艱巨性。我一直在努力普及科學育兒知識,對家長在護理喂養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
3、重點兒童,特殊管理。體弱兒管理以貧血患兒為主,2004年至2009年共管理輕度貧血患兒208人,中度貧血12人,均進行專案管理。佝僂病以預防性投藥為主。對所有乳母宣傳母乳喂養知識、指導哺乳技巧,促進哺乳喂養成功。
第三、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績、獲得榮譽和證書。
XX
榮譽意味著責任,責任意味著行動,有付出必然有收獲。
【2017年預防接種工作計劃范文一】 一、工作目標
1.為全旗所有城鄉0-6歲兒童提供安全、有效、免費、均等化的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的預防接種服務,為重點地區的重大人群提供疫苗接種服務,有效預防和控制疫苗針對的傳染病。
2.一是做好免疫規劃工作,六苗接種率達到95%以上;旗疾控中心要定期對防保人員進行考核指導。
二、主要任務
(1)及時為轄區內所有居住滿3個月的0~6歲兒童建立《預防接種證》和《預防接種卡》等兒童預防接種檔案(含電子檔案),并做好預防接種資料管理。
(2)根據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免疫程序,確定受種對象。
(3)采取預約、通知單、電話、手機短信、網絡、口頭、廣播通知等適宜方式,通知兒童監護人,告知接種疫苗的種類、時間、地點和相關要求。農村交通不便的地區,可采取入戶巡回的方式進行預防接種。在流動人口相對集中的地區,可設立臨時接種點,適度增加門診開放的頻率和服務時間等,提供便利的接種服務。
(4)接種工作人員在接種前應查驗兒童《預防接種證》和《預防接種卡》或電子檔案,核對受種者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及接種記錄,確定本次受種對象、接種疫苗的品種,并填寫知情同意書。
(5)接種工作人員在實施接種前,應當告知受種者或者其監護人所接種疫苗的品種、作用、禁忌、不良反應以及注意事項,詢問受種者的健康狀況以及是否有接種禁忌等,并如實記錄告知和詢問情況。
(6)接種時的工作。接種工作人員在接種操作前再次查驗核對受種者姓名、預防接種證、接種憑證和本次接種的疫苗品種,核對無誤后嚴格按照《預防接種工作規范》規定的劑量、接種部位、接種途徑、安全注射等要求予以接種。
(7)接種后的工作。告知兒童監護人,受種者在接種后應留在留觀室觀察30分鐘。接種后及時在《預防接種證》和《預防接種卡》上記錄所接種疫苗的年、月、日及批號,有條件的地區錄入計算機并進行網絡報告。與兒童監護人預約下次接種疫苗的種類、時間和地點。
(8)處理、報告和登記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如發現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接種人員應及時診治,按照常見的預防接種一般反應處置原則進行處理。及時填寫相關記錄表,并向所在地的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藥品監督管理局報告。
三、工作要求
(1)接種單位要求。接種單位必須為旗衛生局指定的預防接種單位,并具備《疫苗儲存和運輸管理規范》規定的冷藏設施、設備和冷鏈管理制度并按照要求進行疫苗的領發和冷鏈管理,保證疫苗質量。
(2)接種人員要求。承擔預防接種的人員應當具備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護士或者鄉村醫生資格。
(3)主動發現預防接種對象。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要積極通過民政、公安部門等多種渠道,采取各種辦法,主動發現未建卡建證的兒童。
(4)接種服務。至少每半年對責任區內兒童的預防接種卡進行1次核查和整理。合理安排接種門診日,有條件的機構每周至少開展2次接種服務。
(5)接種單位的工作人員,在接種期間要及時對每名受種兒童填寫《預防接種門診日志》,必須填寫每個欄目。接種完成后要填寫《預防接種門診每日疫苗接種與鄉鎮疫苗管理情況匯總表》。
新生兒首劑乙肝疫苗接種單位要及時登記和轉發《新生兒首劑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種登記卡(三聯單)》。
(6)開展兒童預防接種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接種單位要及時錄入和上傳疫苗、注射器使用和接種等數據。
未開展兒童預防接種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接種單位要按月上報《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常規接種情況報表》和《第二類疫苗接種情況報表》。
(7)做好疫苗管理,確保國家免疫規劃疫苗1個月儲存量,同時避免疫苗過期失效,對儲存疫苗的冰箱須每日記錄2次溫度。
(8)所有參與接種的工作人員要接受國家免疫規劃技術的繼續教育。
【2017年預防接種工作計劃范文二】 為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以及參照上級20XX年考核目標責任書的分解,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技術指導下,以預防為主,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深化,動員全社會參與是控制和預防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的主要措施,為認真做好我區20XX年免疫規劃工作,現結合我區實際情況,特對20XX年計劃免疫工作計劃如下:
1.按照《預防接種工作規范》的要求,認真組織開展常規基礎和加強免疫接種工作主動搜集免疫工作薄弱區域和外來流動兒童,要保證兒童免疫接種率。
2.加大力度繼續組織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實施方案》,20XX年國家擴大免疫規劃在我鄉范圍內繼續實施,乙肝、卡介苗、脊灰、百白破、麻風、麻腮、白破、乙腦、流腦無細胞百白破等疫苗。
3.實行兒童預防接種證制度,嚴格按照上級要求,做好各種疫苗接種率的要求,即:使用省衛生廳統一印制的《兒童預防接種證》新生兒出生后一個月內應及時建證(卡)確保兒童規范建證(卡)率達100%每次接種時應核對卡、證并填寫;卡介苗、乙肝建卡率及建證率達90%以上;糖丸達、麻風腮、百白破建卡率及建證率達95%以上,各類疫苗達90%以上。
4.提高預防接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原有的基礎上認真完善資料的收集。
5.保證計劃免疫冷鏈正常運轉。認真檢查冷鏈設備的運轉情況,每天上午、下午都要進行運轉情況,檢查記錄冷凍、冷藏室溫度,損壞了要及時修理,報廢的應立即更新,確保冷鏈正常運轉,以保證疫苗的效價,使每名兒童都能得到有效的免疫接種。
6.強化兒童入托、入學預防接種證查驗工作。開展兒童入托、入學預防接種證查驗工作,防止計劃免疫針對傳染病在校園內發生流行的有效手段,我區計劃免疫配合學校的查驗工作,對學校的入學、入托兒童查驗預防接種工作的技術指導和培訓,安排好未種兒童的補證、補種工作。
7.加大力度,按質按量認真落實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管理錄入兒童預防接種基本信息,在要求的時間內完成信息報告管理系統的建設。
8.積極發揮社會各方面力量,大力宣傳國家免疫規劃政策和成就,開展了4.25預防接種日宣傳活動,廣泛普及預防接種知識,提高全社會參與國家免疫規劃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9.完善相關資料的整理。及時完成計劃免疫相關的整理上報,每次接種后要及時上報兒童計劃免疫常規接種率報表。做好3月10日前統計20XX年兒童出生數上報及建臺賬基本情況統計表。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剖宮產;護理模式
臨床路徑在上世紀90年代在西方國家迅速推行。我國臨床護理路徑(CNP)應用知識近幾年在為數不多的醫院應用于臨床。隨著科學技術、經濟的發展,護理學科的內容不斷拓展,臨床護理路徑在臨床上逐漸應用于各種不同的疾病。剖宮產率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日益增高,而人們對于妊娠、分娩等方面的知識仍很缺乏。從而影響剖宮產術的實施和術后的恢復。與此同時,促進教育在醫學各個領域廣泛的開展也需要護理上的配合和實施。我院從2011年1月開始,積極探討將臨床護理路徑、護理模式應用到剖宮產病人中,取得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1年1—12月選擇134例剖宮產病人。年齡21—24歲,孕38—40孕周。隨即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7例,對照組平均年齡(25.4±2.4)歲,孕(38.2±2.1)孕周,觀察組平均年齡(26.3±2.9)歲,孕(38±2.2)孕周。2組間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病人在傳統的護理模式上加用CNP護理模式。觀察組病人采用傳統的護理模式,對照組病人采用傳統的護理模式。從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和護理質量兩方面比較2組護理工作模式的效果。CNP由經過CNP知識培訓的責任護士實施,有護理部和科室護士長統一思路制定臨床護理路徑。⑴入院當天對病人介紹病區環境、住院須知、科主任、護士長、主管醫生、責任護士、病室設施及其使用方法。對病人進行入院護理評估,宣教母乳喂養的益處和情緒對分娩的影響,協助其做好準備,消除緊張情緒,對病人進行衛生處置,如更換病員服、修剪指(趾)甲等,抽血、藥物過敏試驗,佩戴腕帶標識,告知術前術后事項等,留下記錄病人的聯系電話。⑵手術當日排空膀胱,術前留置尿管,術后與手術室護士認真交接。術后去枕平臥6h,禁食6h后為流質飲食,抗感染等基礎治療,回病房1h內協助其皮膚接觸,吸吮,為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⑶術后6h可在床上活動,協助翻身,術后24h取半坐臥位,可在室內活動有利于產后恢復、增加腸蠕動,減輕腹脹,若無腹脹可改為半流質。排氣后進普食,飲食宜高蛋白富含營養。術后24h拔除尿管并囑其拔除尿管后1h內要排尿,防止發生尿潴留,觀察陰道流血,宮縮情況。保持會陰衛生。教會正確的哺乳或姿勢,告知應實行按需哺乳。⑷術后第二天鼓勵病人下床活動,有利于胃腸功能恢復、促進子宮復舊及惡露排除。飲食可適當加粗纖維食物。宣講乳房護理知識,如乳房皸裂、腫脹原因及處理方法。新生兒護理知識,如更換尿布,沐浴等。告知新生兒篩查的內容、時間、部位等。術后第三天宣講產后保健知識,如適當室內活動。飲食須知等,給病人送母嬰保健手袋,再次確認病人的聯系電話,以便回訪。⑹出院當日做出院指導。宣講計劃生育和性生活知識,領取出生證時間,程序,門診復查的時間。飲食宜高熱量、高蛋白、富含纖維等,保持大便通暢。新生兒要注意黃疸、臍部情況,按需喂養。告知新生兒預防接種的時間,出院帶藥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項,發放住院病人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
1.3 數據處理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對數據采用X?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病人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情況的比較
兩組總滿意度比較, P<0.05, 差異有統計意義。觀察組病人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2.2 2組母乳喂養情況比較
兩組母乳喂養率比較, P<0.0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病人母乳喂養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3 討論
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實現了醫療護理活動的程序化和標準化。護士每天必須對病人的病情、治療、護理措施到位情況及效果進行評估,調動和培養了護士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改變了護理工作以往的被動執行醫囑和觀察病情。在大力推行優質護理服務的今天,臨床護理路徑無疑是為服務對象提供最佳護理服務的一種護理工作模式,符合成本-效益規律的“管理式照顧”的一種新模式,使護理人員依據路徑對病人進行從入院到出院的系統動態,連續而又有針對性的一整套護理整體、工作計劃。應用臨床護理路徑教育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它體現了“團隊精神”和“整體護理“的現念,也賦予了護士更豐富的角色內涵和明確職責使病人能夠主動配合臨床護理工作。采用臨床護理路徑,改變了單一、抽象的傳統方法,增加了人性化的安排,以病人為中心,進行一對一的宣講。病人在住院期間每天有責任護士告知病人當天的安排和注意事項,幫助病人學會正確的哺乳方法,注意事項等,直至病人熟練掌握為止,使病人能夠更好的自我護理和照顧新生兒。觀察組采用CNP護理模式對剖宮產病人進行護理,提高病人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同時也提高母乳喂養率。與對照組比較,P<0.0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CNP護理,能夠使病人在整個住院過程中感受到護理人員細心、周到的照顧和無微不至的關懷,真正有舒適和被重視的感覺,在心理、生理上獲得安全感、滿足感和舒適感,同時激發和調動護理人員的工作熱情,完善和發展護理工作范疇,促進護理工作規范化、標準化和人性化,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聶貞,臨床護理路徑在急性腎衰竭患者治療中應用上的效果評價.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9):27-28.
[2] ]陳兆明,臨床路徑在擇期剖宮產產婦中應用的效果評價.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3):52-53
[3] ]陳兆明,臨床路徑在擇期剖宮產產婦中應用的效果評價.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3):52-53
[4] 吳新娟,臨床護理路程應用指南.北京:北京醫學出版社,2009:39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