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補習班招生廣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到了德國,你根本看不到鋪天蓋地的教育公司和補習班招生的廣告,然而德國的教育水平卻是世界頂尖的,特別是它的職業教育和素質教育更是聞名世界。這里有條法規讓我感到很奇怪:德國的《基本法》第七條第六款明確規定,禁止設立先修學校(Vorschule)。就是說孩子們在上小學前,任何人都不可以對兒童進行所謂的學前教育,比如跳舞、體操、繪畫、鋼琴、外語、奧數等。那么小學前的孩子在幼兒園學什么呢?根據德國專家楊佩昌的總結,大致是如下三點:一、基本的社會常識,比如不允許暴力、不大聲說話等。二、動手能力,在幼兒園期間,孩子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參與手工制作,養成從小就主動做具體事情的習慣。三、培養孩子的情商,特別是領導力。
德國的小學生沒有什么功課負擔,每天只上半天課,上午上課,下午主要是根據自己的愛好,非強制性的,可以學習鋼琴、繪畫、手工和體育等有關素質修養的課。德國教育界的普遍觀點:如果太早強行教授所謂知識,小孩子各方面并不成熟,沒有思辨能力,最后會變成背書和讀書機器。另外,德國的中學對學生的職業技能培訓是非常重視的。德國中學(初中至高一)的勞動技術教育課要學這些課程:一般由“勞動學課”和“操作課”組成,前者講授生產勞動和就業的理論和知識,內容包括:勞動的含義(其中要講到馬克思的思想)、就業問題、勞動的法律(如違法的“黑工”問題)、生產、工序、工人的基本素質、安全保護、環保等。操作課又分必修和選修兩類,如有的中學7~10年級,必修內容包括:辦公技術、制圖、打字、財會、職業指導、銷售(消費);選修內容:縫紉、家政、電器類、護理類、商業類、管理類等。
另外,德國有8 800萬人口(其中600萬為常住外國人),卻有公立大學300多所。任何人在德國都可以上大學,因為德國沒有高考,只有申請和推薦制度(老師推薦),通過了申請就可以上大學,并且德國上大學是不用交學費的,這樣的福利也惠及外國留學生。在德國,老師和家長并不會緊緊盯著名牌大學。初三和高中階段,學校、家長和學生會根據自身的發展需要制定進一步的教育,這樣,會有一部分學生進入技工培訓學校和職業技術學院學習。這里有非常關鍵的一點:技校出來的畢業生的待遇不會比名校出來的畢業生的待遇低,至少不會有歧視性的用工制度。因此,孩子們不需要上很好的大學也能找到不錯的工作,獲得很好的收入,這正是德國有最好的職業教育的根源。另一部分學生則可以讀名校進一步深造。但是,能進去大學讀書,并不意味著誰都可以順利地拿到大學文憑,在德國混文憑是絕對不可以的,你只有老老實實并且勤奮努力才能畢業。
閱讀提示:
德國的安靜教育,其實就是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