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關懷的春風融化學生冰冷的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自信是成功的條件
2007年夏天,我接過一個新班,全班33名學生,有7名是超齡的,原因是前一年家長嫌孩子小,不愿入學。后來我發現這7名學生全是因有點小毛病而晚入學一年。如:史浩5歲多了還不會說話,張英因在幼兒園10以內的加減法不會算,楊志因智力太差沒能按年齡及時入學等等。當時我一看傻眼了,怎么辦?這對于我的班主任工作無形中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但是我相信自己有能力,相信我教的學生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做得很好。因為我記得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所過:“從本質上講,兒童個個都是天生的藝術家。”可見,任何一名后進生都不是天生就差,只要教育者因材施教,方法得當,他們同樣可以圓滿完成學習任務,成為社會的有用人才。因此,我對后進生從不歧視,同時我也取得家長的配合,不能動則訓斥,或是打罵,而是善于捕捉發現后進生身上的閃光點。其實,在他們身上總會有這樣那樣尚未被人發現的優點,總有一些異于其他同學之處。我們應該一全面的發展的眼光看待他們,不能帶有色鏡,只看到他們的缺點,卻發現不了他們心靈中的動人之處,要以特別的愛心,尋找他們身上哪怕非常細微的閃光之處予以大力表揚。如:蓋大偉同學剛人學時,打架罵人是他的看家本領,一提學習就好像與他無緣,什么都不會,什么都不懂,但我沒有放棄對他的關心輔導。有一次,在課堂上,我們用“可愛”造句,他破天荒第一次舉手,我連忙指名讓他造,他說:“我是一個可愛的孩子。”話音剛落,一部分學生笑了起來,我知道大家是笑他學習很差還是可愛呢。可我及時給他解圍,說:“對呀,你們看,蓋大偉同學肥頭大耳,眉清目秀不是很可愛嗎?如果他能把精力用在學習上那就更可愛了,你們說是不是呀?”大家回答:“是。”我走近他湊到他耳邊說:“你說老師說得對不對?”蓋大偉不好意思地說:“對。”然后我對全班同學大聲說:“同學們,我們生活在大干世界里任何事物都在不停的運動,不停地變化,我相信蓋大偉同學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好。”大家都高興地拍手鼓掌,好像在期待著他的進步。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我的耐心幫助,蓋大偉同學果然進步很大,到二年級下學期,他的學習成績達到語文87分,數學91分,誰能不為他高興呀!他的媽媽高興地寫下了“教子一得”論文,講了如何由對孩子的失望變為動力,與老師一起配合教育孩子的。由此可見,教育的失敗根源于缺乏信心,而自信是素質教育成功的條件。
二、愛心是教育的前提
夏丐尊先生曾說過:教育如何沒有感情,沒有愛,就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只有付出自己深沉博大的愛,才會贏得后進生的信賴和愛戴,使他們萌生奮發圖強的良好愿望,“脫胎換骨”,躍入好孩子的行列。固然,優等人見人愛,但后進生更需要教師的關懷,教師的情可以溫暖一顆冰冷的心。如我班的學生黃小蔚,語文、數學兩科的成績都很差,可偏偏在期末復習階段,他爸爸發生車禍住進了醫院,媽媽又去照顧爸爸,沒有人接送他,她只得一個人上學、放學。一天傍晚,正當放學是,天空中烏云密布,眼看就要下雨了,別的同學都被家長接走了,只有黃小蔚默默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當時我估計著,我騎上車子就回家,不會被雨淋著,可黃小蔚走不到家就會下雨。此時此刻,我的腦海里被“關注差生,用心去愛他們”所占據,我毅然掉轉車頭,追上黃小蔚,帶著他向家走去。黃小蔚感激地說:“老師,我學習不好,可你為什么還對我這樣好呢?”“小蔚,別問了,老師是不想讓任何一個學生掉隊啊。”“老師,我一定不讓您失望,努力學習。”以后,黃小蔚上課認真聽講了,課后也能按時完成作業了,經過努力,他的學習成績均達到了優秀。由此可見,教師只要誠摯地向學生奉獻一顆愛心,關懷的春風就一定能融化學生心靈上的冰雪,迎來一片明媚燦爛的春光。
三、耐心是教育之根本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獲得成功的,成功的背后要付出很多辛苦,教師要有滴水穿石地精神,用持之以恒的愛做疏導工作,堅持長久地做下去,才能使學生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對于后進生,教師不能過急,也不能過躁,要切實分析后進生后進的原因,個別施教,對癥下藥。智力差的學生,教師要耐住性子,慢講細點撥,逐漸使他們掌握學習的規律,學習的方法。在一次語文課上,我讓學生做練習題,其中有一個題是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學生大部分已經掌握了方法,可張旭卻把“潔凈”的反義詞寫成了“不潔凈”,當時我非常惱火,寫反義詞的方法不知講了多少遍了,怎么還出錯。可當我一轉頭看到張旭升那惶恐的神色時,我的心情馬上平靜下來,暗暗告誡自己,孩子本來就是來學習的,不可能人人都一學就會,他畢竟是個孩子啊,有不懂的地方是正常的,我為什么發火呢?于是,我調整情緒,和顏悅色地非常細心地給他再一次講起了寫反義詞的方法,他地改正了作業上的錯誤,我慶幸自己又一次戰勝了自我。由此可見,只要對后進生熱心幫助,耐心講解,并長期堅持,他們是可以跟上隊伍的。
總之,我作為一名班主任,始終做到用一顆火熱的心去溫暖后進生那失去信心和尊嚴的心,做到人格上多一些尊重,思想上多一些溝通,學習上多一些幫助,讓他們從內心深處放下包袱,信心百倍地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去。于是我狠抓了后進生的轉化工作,現在班級中打架、罵人的現象根本不存在了,濃濃的團結合作、互幫互學、自主探究是我班的特色,由于班主任的言傳身教,優等生不僅起到了帶頭作用、榜樣作用,還擔當起了新的角色——同學們的“小老師”。我為有這樣一個班集體而感到自豪,因為這里面包含著自己付出的點點辛苦、滴滴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