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型教育論文:旋律中的課堂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作者:陳麗清單位:四川省高縣中學
巧設音樂引入課題,激發學習的興趣
語言須通過視覺器官進行再創造方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和想象,而音樂卻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聽覺和心靈。音樂的情感基調學生很容易把握,因此在課前收集與課文相匹配的音樂作為引入的工具將會起到很好的渲染氣氛。在學習《我有一個夢想》的時候,我選擇了學生非常熟悉、喜歡的黃家駒的《光輝歲月》作為引入,在深沉、高亢、充滿悲憤而又堅信未來的歌聲中,許多學生都不由自主地跟著唱起了歌。然后在這首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歌曲中,學生帶著激動而又敬佩的心情去學習課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當然歌曲的選擇不論是從正面還是反面引入,都要注意它的感情基調。這需要教師平時多下工夫留意。如:《林黛玉進賈府》可用電視連續劇《紅樓夢》中的《枉凝眉》、《葬花吟》引入,《孔雀東南飛》可用屠洪剛的《孔雀東南飛》或者曲調《梁祝》引入,《衛風.氓》可以用瓊瑤根據《蒹葭》改編的歌曲《在水一方》引入,《再別康橋》可以根據電視連續劇《人間四月天》的主題曲引入學生在音樂的流動中很容易受到熏陶和感染,不知不覺中產生了審美的欲望。
放聲演唱,感受詩詞曲調之美,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我國是詩歌的國度,詩的輝煌、詞的燦爛、曲調的優美在語文新教材中都有很好的體現,而且成為了一個很好的體系。學習詩詞固然可以從它的平仄、輕重、聲韻、調式去感受它的節奏美感;但是若我們充分抓住“詩”“歌”本是一體的特點,以演唱的方式去解釋,則不僅可以更為形象生動地感受到詩歌的節奏美,還能從歌曲本身的節奏、快慢、高低中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教材中有許多篇章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去嘗試。比如學習的《沁園春.雪》便采用了美聲唱法的原唱,歌聲高亢,氣勢恢弘,學生聽后談自己的感受,仿佛置身于遼闊無邊的茫茫雪地,通過這種想象,再讓學生跟著學唱,僅用了30分鐘的時間,學生就能背誦課文和理解詞中所表達的壯志豪情。從學習和理解課文的角度來說,我們還可以根據《沁園春.雪》來演唱同一詞牌同一風格的《沁園春.長沙》。試唱歌曲:一是現成的唱本,如李煜的《虞美人》,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二是根據以上的歌曲演唱相類的詞調或者詩歌,如《虞美人.紅藕香殘玉簟秋》、李煜《錦瑟》等;三是以相關的歌曲來體會課文的美,在學習《再別康橋》時,為了體會詩歌“三美”中的“建筑美和音樂美”,我引用了《情深深,雨蒙蒙》中的插曲,而這一插曲恰好是根據徐志摩代表詩作《偶然》改編,插曲保持了原詩作為歌詞,并且是學生特別喜愛的電視劇插曲,課堂上學生爭先恐后的表現自己,將音樂和詩歌教學結合,起到了事功的效果。當然,我們所說的課文以音樂的方式處理,并不是把語文課上成音樂課,不必把音樂旋律和節奏都能準確無誤地表達,而是借助音樂的旋律從情感氛圍入手感受文學的音樂美。
配樂朗誦,表達情感,體會語言音樂之美
文學作品是作者對生活的獨特感受,與作者所處的時代、生活背景、人生經歷、審美情趣密切相關;而學生的年齡、閱歷、認識水平的限制往往不能更深刻的理解。音樂卻可以以它直接深刻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情感有機地結合,從而觸動學生的內心。教學《念奴嬌.赤壁懷古》時配以氣勢雄渾的古箏曲,讓學生體會浪卷千濤、直逼長空的氣勢;學習《鴻門宴》時播放琵琶曲《十面埋伏》來突出事件的兇險和雙方的劍拔弩張;學習《荷塘月色》在《春江花月夜》中感覺月夜的清新、靜美和恬靜,在緩緩的轉折中體會作者心中難以排解的淡淡憂傷。配樂朗讀除了單人、分角色朗讀外,如果在戲劇教學中安排課本劇,根據不同的劇情、不同的內容進行排演則可以把主人公的性格和作品的主題表現得更為形象。
沐浴音樂,讓心靈在放飛中文思泉涌
音樂在課堂中激發著學生的激情,學生會在此時將聽覺轉化成各種各樣的畫面,把自己的人生體驗和對作品的理解、自己的生活結合起來構成了一幅全新的畫面,這實際上是審美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審美鑒賞。具體到詩歌教學中就是能夠理解詩歌所創造的形象。在學習《山居秋暝》時給學生播放《二泉映月》的精選樂段,聽后學生閉上眼睛想象,有許多學生都能再現出月夜空山人靜心靜的畫面。通過想象很快就進入了詩人所創設的意境。學生在音樂的氛圍中往往會乍現靈感,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在學習《長亭送別》的時候,有的學生把唱詞改編成歌詞再配以《來生緣》的曲調要求在班級演唱,受到學生的歡迎。盡管改編之后可能有不恰當的地方,但大家在評述之后,通過對比更深刻地理解了課文。近年來作文在高考中勝出的滿分佳作,很多都是運用了奇特的聯想和想象,而想象是直接與音樂有關的機能。在一次作文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聽鋼琴曲《秋日思語》,在優美舒緩的音樂中,有不少學生寫出了美麗的句子。有一個寫作水平并不高的學生寫道:我在你的輕扣中醒來/等待了一個季節的話語/便在金色的陽光中/向你靠近/楓葉如舟/清溪如鏡/幸福就這樣溢滿江流。我想是音樂的魅力,牽引著她的心靈找到了心中最美麗的詞語來表述她彼時的感動。如果說語文帶給我們的是生活的感動,音樂則是使我們靈魂的歸依。音樂表述著人類的悲喜,碰撞著我們的靈魂,啟迪著學生的智慧,陶冶著學生的情操。我們應該在文學的殿堂里打開音樂之窗,讓學生在她那跳躍的音符中、動人的旋律里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為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超越時空,進入美麗的語文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