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強化素描教學革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作者:葛紅剛姜宏偉單位:吉林大學應用技術學院
藝術設計專業素描訓練的目標
傳統素描基礎課所訓練的對客觀事物造型能力,對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基本素質培養和開發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對物象進行表現過程中體現出的審美感知、美學取向和人文個性,對未來的設計發展方向也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因此,高等藝術院校的素描基礎課改革不應是簡單的否定和肯定,而應根據學科發展的特點和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實施訓練。作為基礎課的素描訓練既要注重母體物象的形體和空間特征,又要有設計者自身情感意味的表達;既要有藝術一般法則的指導,又需有個性化語言和藝術靈性的表達;既要符合視覺性審美,又要有訓練的實用功能性。藝術設計專業素描訓練的核心更在于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培養,它是將造型基礎訓練的目標同專業設計進行有機結合,尋找造型和設計的結合點和突破點,構建科學的教學內容和訓練模式,培養出符合各種專業需要且具有創造力的設計人才。
藝術設計專業素描教學中創造力的開發
(一)專業性的全因素分解訓練素描訓練應擺脫常規的室內全因素寫生的方式,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在訓練內容、方向和表現技法上應有不同的側重點。如環藝設計專業的學生應多注重空間造型能力的把握和光影氛圍的表現,訓練的重點應放在對物象進行多角度的結構性分析上,并且布置多種角度的光影表現方面的內容。服裝專業的素描訓練應減弱光影調子的作用或對調子進行概括和簡化,以線性表現為主,也可適當安排一些不同材料的質感表現方面的內容。這種進行深化訓練,易使學生感受到專業訓練的課題內容和方向,并能全方位、深入地處理從物象上獲得的視覺信息,建立起一種多維、辯證的視覺思考模式。
(二)綜合媒介材料的應用現代設計對媒介材料的綜合運用無所不包,充分研究、認識不同媒介材料的美學價值和結構特性是現代設計素描教學訓練的一個重要環節。物品的質地、肌理是因一定物質材料而存在的,人的視覺心理作用具有一種極個性化的體驗,啟發著學生對畫面的內涵理解和主觀想像。收集各種自然紋理組織,如鐵皮、樹皮、照片等,也可以采用手工制作的方法,如熨燙、揉紙、燒灼、水印、編織等特殊手段獲得不同視覺效果的材料紋理。在對比觀察中體驗紋理組織的形象意味感,構想出能表達特定情緒的紋理空間結構,此過程增強了學生對設計語言的認識和領悟能力。
(三)形態重構能力訓練改變傳統素描的被動觀察,主動地對物象采取某種打破視覺常規的關照和思考,其中蘊含的圖形意象就會為我們想像提供有效的視覺刺激,從而會產生許多新穎、獨到、有意味的視覺形象。人類使用過的大多日常器具都具有明確的仿生痕跡,體現出對自然形態的審美思考和再創造。形態重構還包括對自然物象內在結構單位和組合規律的自覺簡化和抽離,在自然物有機組成的層面上獲得對生命體深層律動的想像,以便完成對自然形態的幻化、錯視、解構與重構的意象組合,創造出新的形態和生命。
(四)在基礎素描教學中融入設計理念在基礎素描訓練中,應用構成的語言和表現形式,來體現作者的審美理想和內在情感。課堂教學手段豐富多樣,可指導學生對收集到的資料照片中的形象進行夸張變形、平面抽象、打散重組等手法處理,對通過材料組合所產生的創意主題進行大膽、自由的表現。創作過程中要保持基礎素描訓練的特色,采用單一顏色的有限變化來對表現內容進行程式化的設計制作,講求工藝性、裝飾性、形式美。運用的工具材料不做限制,訓練過程中讓學生也明確一些觀念圖形的創作方法。
(五)新思想和新觀念的介入在現代社會里,對新事物、新觀念、新思潮的認識和接受是保持設計思維健康活躍發展的基本前提之一。高等藝術教育中的素描教學要與時代同步,保持本身的多變性和靈活性,要對新的設計美學、藝術觀念、美學思潮有所了解,并在教學內容和授課方式上有所體現。在基礎素描訓練中,可對能體現時代精神意識和審美理念的各種形式的藝術作品進行改造性練習,以洞悉作品美的內涵,可根據不同專業和學生的基礎有選擇地采用與之相符的表現手段進行訓練,如噴繪、拼貼、線描等。
概而言之,藝術設計類素描教學要以服務于專業設計為目的,與時代和專業發展的特點相適應,訓練要從多方位、多角度深化處理視覺信息,每一階段的訓練都應具有充分的開發性和指向性,以期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力,為進一步學習設計專業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