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SRTI訓練法在導游實務教學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srti概述
(一)SRTI定義
SRTI訓練法是教師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設置一個個任務項目,步步引導,讓學生參與發揮主觀能動性完成任務,進而掌握各項學習內容的一種創新式教學方法。它是一種以學生參與發揮主導作用為主,教師引導、激勵和全程指導為輔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表面上是學生完成任務,實際上需要教師對各個項目進行精心選擇和設計,既要達到讓學生掌握知識和提升能力的目的,又要吸引學生興趣激發他們參與和完成的動力,這無疑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精力。
(二)SRTI在高校教學中的作用
SRTI訓練法能夠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的作用。教師將部分學習內容轉化為一個個任務項目的形式,布置給各個小組“公司”,充分利用學生被激發起來的積極性,在課后時間發揮團隊合作的優勢完成項目。在這個過程中,可以:1.增強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尤其是當前大學生至關重要。目前大學生多為“90后”,以獨生子女為主體,總體上明顯缺乏團隊合作意識;2.鍛煉開發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學校的各種社團,目的也是為鍛煉學生各項能力,但僅限少部分大學生參加。絕大多數的大學生是普普通通,不積極也不落后,很多學生渴望參加,但缺乏推力。針對這一現狀,以課程為主線的任務項目式練習,就能夠使每一個學生都參加并發揮各自優勢能力,盡管有的是主動,有的是“被推動”,總之讓學生能力得到了鍛煉與提升;3.發揮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在每一個項目布置之后,小組需要自行思考解決的方法,策劃實施的步驟,并付諸實際行動去實施,最后以書面的實行完成報名并進行現場匯報。每一步都是自己在做,教師只是對其進行“隱形”或啟發式的指導。
二、SRTI訓練法的實施過程
SRTI訓練法主要通過設置任務激發學生興趣。對于一門新課,能夠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有很多種,如自身對課程興趣、學生對開課教師的認同或喜愛度等。這對學生的吸引非常重要,關系到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筆者利用學生對新課的新奇和青春期的好奇、好動、好勝心理,設置第一個項目任務激發學生興趣,如下:首先,以成立公司的形式,讓學生自由組成團隊,并進行自主命名。這是在教師限定小組人數的前提下,各組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組內成員。小組以公司的形式固定下來,并自行命名,引起學生的好奇并調動起其參與的積極性。其次,明確“公司”內的員工分工,并進行現場匯報。成立公司之后,每一組自行推薦小組負責人或稱公司經理,并上報每個人的工作分工與職責,如策劃、宣傳、外聯等。此舉目的是發揮小組中每一個同學的作用,并避免個別同學濫竽充數,既是一種激勵手段,也是一種督促方式。再次,管理并運營公司,參加課程中的各項比賽。學生可以將之前學習的管理學和經濟學相關知識用于實踐中,并在運用的過程中根據自身不足再去重溫或深入學習相關知識。如企業的決策、計劃、組織、管理等等。學生能夠主動的感受專業知識的重要,而非被動的告之,既激發他們自主學習的興趣,又避免他們對被動傳授的抵觸。老師布置的每一次任務就是一個項目,每個小組都發揮各自組團的力量完成,并用現場匯報的方式參加評比。筆者以《導游實務》課程為例,該課程是旅游本科教學主干課程之一,能夠具有代表性。三、SRTI訓練法在《導游實務》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導游實務》課程作為旅游管理專業骨干課程之一,應用性極強,需要學生不斷地實踐與練習,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參與課堂的熱情極為重要,因此,在此課程中嘗試SRTI訓練法,以求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更好地教學效果,實現學生學習的良性互動。
(一)以旅游公司的形式自由組成團隊,引發好奇心,調動參與積極性
《導游實務》課程主要教學內容是導游服務技能,導游員是主體,因此在設計的時候,讓學生以組建旅游公司的形式,自行組合,選擇成員,另外讓其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自行命名,并在班級內部注冊。課程中教師根據近幾年的實踐經驗,將小組人數限定在6-8人。據以往的實踐來看,人數過多,易產生分工不清,濫竽充數現象;人數若過少,鑒于旅游管理專業每年級學生約200人的規模,出現小組過多,而教師偏少,教師指導壓力過大,且團隊合作能力鍛煉方面難以達到預期效果。限定人數之后,教師將要求說清楚,學生即進行自行組建旅游公司,選擇成員。小組以公司的形式固定下來,需要自行命名并在班級內部注冊。這一舉動引起學生的好奇并調動起其參與的積極性,他們饒有興趣地按照要求組成了6-8人的團隊,并煞費苦心的設計了自己的公司名稱。如“星期八旅行社”、“神馬旅行社”、“Magic國際旅行社”、“八大豪俠旅游公司”、“造夢空間旅游公司”、“足跡旅行社”、“合唱團旅游公司”、“黑皮旅行社”、“SUNFLOWER國際旅行社”等。
(二)現場匯報各“旅游公司”職務與分工,保證項目的訓練質量
為了讓每個小組發揮名符其實的作用,避免濫竽充數,教師要求各小組在課堂中現場匯報各“旅游公司”的組織結構與分工。要求每組時間3分鐘,每次匯報時選派發言人。學生課后必須認真組織語言材料,現場匯報時也鍛煉了他們語言表達能力和現場反應能力。如“SUNFLOWER國際旅行社”侯騰騰作為公司經理,耿宗男作為公司策劃總監、高戲雪擔任執行總監、李美君擔任外聯部主任等。
(三)合理設置各個項目,提高教學質量
根據《導游實務》課程的內容,課題研究組將部分內容轉化為任務項目的形式,布置給各個小組“公司”,如為了讓學生掌握導游詞的創作內容,教師在介紹導游詞創作要求之后,讓學生進行“校園導游詞”創作,并現場講解比賽,充分發揮各“旅游公司”的作用。各小組接受任務之后,利用課余時間收集資料,團隊討論創作線路,在與老師的商榷下確定最終線路,并進行創作分工。各小組認真學習導游詞創作的規范與技巧,認真完成初稿。之后各團隊嘗試講解,在實踐中進行調整。最后選派代表參加現場演講比賽。在整個過程中,各小組皆認真完成了任務,在完成任務過程中有過團隊摩擦,在摩擦中認識自身的角色與分工,不斷進行團隊磨合,提升了團隊合作能力。他們將這一項目圓滿完成,體會到了完成項目的充實感,在展示作品時體會到了勝利的快樂,團隊合作的快樂。諸如此類的項目如在導游服務規范一章,為了讓學生掌握導游服務的規范與講解的技能,設置“特色旅游線路設計與導游講解”項目;在介紹導游發展及趨勢一章,設置“優秀導游員事跡匯報”項目等。這些項目可以充分利用學生被激發起來的積極性,在課后時間發揮團隊合作的優勢完成項目,達到遠遠高于課堂講授的效果。
(四)執行項目匯報制度,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在每一個項目完成之后,各小組均要進行現場匯報或講解,提高了學生對項目完成的質量,并無形中深化了項目研究深度。學生通過撰寫報告,直至現場匯報,解決問題能力、人際溝通能力、文字處理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等綜合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四、討論SRTI在發揮良好作用的同時,當然也出現些許問題,在此一并提出,與大家共同商榷探討。首先,學生課后完成項目的時間略顯不足。《導游實務》課程作為專業主干課程之一,一般高校將其安排于第2或第3學期,而這個時間段學生所修的課程往往較多,部分學生由于時間原因致使項目完成質量不高,也有部分學生因此抱怨項目的設置,沒有將專業學習的積極性與興趣保持下去。其次,課堂師生互動時間與目前教學時間發生沖突。現在的課堂多為2個班同時上課,再加上課程內容安排比較緊,課堂中安排每個小組現場匯報演示的時間太少,且班級人數較多,組數太多,在有限的時間內較難完成預定的匯報任務。教師在處理的時候,多采用課后時間,但鑒于上述學生課后時間較緊張,總體效果應有更好的發揮空間。筆者同時進行的另一項嘗試“2+1”課堂教學(即2課時課堂教學,1課時課堂技能訓練),正在試圖解決這個問題,但鑒于整體課時太少,目前效果也不太明顯。其次,團隊合作出現摩擦,同步的團隊合作指導略顯滯后。項目的完成依靠小組的共同智慧與合作,由于當代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在人際溝通與交往上易出現以自我為中心,以自己想法為第一準則的現象,因此在團隊合作中較容易出現摩擦和矛盾。如何引導學生處理好這些矛盾,使他們真正的快速成長,不僅需要專業教師的輔導,若能得到其他相關心理及人際關系處理上的指導,效果則更好。
作者:吳小偉仲崇慶陳彥單位:淮陰師范學院歷史文化旅游學院淮陰師范學院文通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