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現代教育技術活動課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當今世紀是信息化飛速發展的世紀。信息的獲取、傳輸、處理和應用能力將作為人們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準的標志,以計算機為基礎的現代信息技術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產與生活的方式和效率,這也給教育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和改革機遇。
當今世紀也是個網絡時代,教會學生使用網絡,就是教會了學生在當今世紀發展和生存的能力。初中生正處于一生中興趣最強烈、愛好最廣泛的時期,他們接受新生事物快,可塑性強。科技活動為學生提供了發展的機會,有些同學的興趣發展下去,就可能成為他們一生的事業。作為科技教育工作者,我們的任務應該是:端正學生科學態度,培養學生科學意識,激發學生科技興趣,訓練學生科學思維,使他們掌握科學方法,塑造科研品質。為此我在進行“魔光筒的研究”一節的教學時進行了大膽的嘗試。
一、教學安排
1、活動主要由三部分組成:A、課前準備,B、多媒體網絡教學,C、談學習心得體會。(本課需安排兩課時)
2、因為魔光筒的一系列實驗對暗室的要求較高,在一般農村學校的教室內不易進行,但實驗的難度較低,學生利用晚上在家里就可以做到,因此,在進行課前準備時,不僅讓學生預習有關光學的知識,收集光導纖維的信息,還布置學生圍繞本篇活動資料進行實驗,同時思考這樣幾個問題:①你的實驗是怎樣進行的?②你觀察到了什么現象?③這種現象說明了什么道理?④它有什么用處?在完成實驗的過程中,要求將觀察到的現象、分析的結果記錄下來。我也參與到學生們的課前實驗中,并選擇部分學生的實驗進行攝像。
3、多媒體網絡教學階段,我充分利用數據庫和計算機網絡,課前制作好重現課前實驗及模擬光的線路等內容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將數據庫的數據及多媒體教學課件裝入相關計算機內,并收集有關光學知識、光導纖維的發明、使用的材料、制作的方法、相關的用途及初步的應用等內容,同時,在網上下載有關內容的網頁,將以上內容組成“魔光筒的研究”的網頁并存放在網絡服務器中。“魔光筒的研究”的頁面按教學目標、基本活動、舉一反三、教學資料等四大部分將所有課件、數據、資料等分層次、多頁面組合起來,各頁面均用超鏈接連接,學生可選擇進入各個部分、各個頁面學習,操作比較方便。在網絡學習中,學生之間互幫互學,他們能通過“網上鄰居”訪問其他電腦的公共讀書文件夾,瀏覽校園網中的相關資料,尋找適于自己的學習伙伴進行協作學習,共同學習交流體會。
二、教學體會
1、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了良好的教學環境,激發起了學生進行活動的濃厚興趣,而在多媒體教學課件中,加入學生做實驗的錄像進行分析,增強了課堂教學氛圍。由于物理學科上還沒有講授光的全反射,對此學生不太容易理解,而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的技術優勢,從聲音、色彩、形象、情節、過程等方面模擬光的反射、折射、全反射等,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創設出一種接近真實情境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完成了對知識的理解、運用和對意義的理解過程。
2、利用校園網的環境,學生能順利地獲取到與活動內容相關的資料,并對獲取的資料進行分析研究。通過網絡教學,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了提高,學生的知識面得到了拓寬,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增強;同時,在網絡學習中,學生之間互幫互學,交流體會,其協作能力得到了培養;而進行有關“魔光筒”知識的信息傳遞時運用的多媒體所具有的交互性、共享性等特點,也為學生創設了自主學習的環境。這樣,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了大量的相關知識,提高了適應將來信息化社會的能力。
3、網絡這一按人類聯想思維特點的超文本結構組織起來的知識庫,特別適合學生進行“自主發現、自主探索”式學習,能為學生發散性思維和創造能力的發展提供肥沃的土壤。其超越教材的廣闊知識領域也促使學生思維開放,并打破了課堂的局限,且又在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實現了有所發現,有所創造。在從網絡這一世界上最大的知識庫、信息資源庫中,學生搜集到大量的信息,還提出了相當多有見地的見解,上網的技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不少學生上完課后,都跑來說,這樣的綜合實驗活動課,不僅使我們學到了課堂教學中所學不到的知識,更能培養我們的探索欲望和能力。希望今后多開設這種類型的課。還有不少同學說,以前到新華書店總是喜歡買一些武俠小說和小人書之類的書看,現在到書店,就站在科普書架前不想走了,就想一口氣把這些科普書都讀完。
通過以上的教與學,我比較充分實現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基本特征----實踐性、自主性、創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學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