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大學生素質拓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認證流程的規范
素質拓展認證工作的流程一般包括:素質訓練項目憑證積累——學期末團支部發出認證通知——個人進行認證申請——自主選擇填寫內容(根據素質拓展認證的模塊,每個模塊4-5條)——基層團支部認證會進行認證(認證方式可以同學相互認證和原始憑證認匠相結合)——填寫認證內容,進行公示——公示結束進行填寫——院系認證中心——學校認證中心——形成網絡版,建立電子檔案。
但是這里班級團支部參與第一層級把關值得討論,支持者認為高校擴招后學生人數劇增,院系團總支書記可能不是很熟悉學生情況,如果認證時間是以一個月為一個階段,要對全院系四個年級幾百甚至上千學生進行認證,工作量非常大。反對者對班級團支部參與第一層級把關的權威性、效果、公正性、學生干部的工作時間如何保證提出質疑。
認證時間安排要科學化。班級認證、院系認證、校級認證的具體日期和時段要合理安排,不同層級的認證時間段和具體日期肯定不同,既要照顧到教學正常秩序的保證,又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干部和團總支的工作性質和工作特點,還要照顧到學生素質拓展活動的規律以及就業應聘的日期安排。
公示制度是一次性安排還是多級安排?一次性安排可能會存在著學生的自我保護或班級保護,因為這種認證是一個激勵性認證,但又不一定是排它性的,可能最后導致平均主義的產生。因此,在構建多級公示和公示懲罰制度的同時.還應該建立申訴制度,允許學生對認證中心的認證活動進行監督和申訴鑒定。
二、認證機構的設置
目前,某些高校現行的“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組織機構為二級體系設置,即學校“大學生素質拓展中心”(校級組織)和學院“大學生素質拓展中心”(院級組織)。這兩級組織之間呈領導與被領導、指導與被指導、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
然而,二級機構的設置忽略了最基層的強大力量——團支部,因而無法深入到基層中去,無法讓廣大同學都真正了解素質拓展的意義,認識素質拓展的重要性,未能有效地開展素質拓展的認證工作。筆者曾在某高校新生入學后組織了一次抽樣調查,發放問卷460份,實收436份,回收率94.78%。結果顯示,知道大學生素質拓展認證中心的同學有120人,占調查總人數的27.5%,不知道的同學有316人,占總人數的72.5%。此數據說明該校大學生對于素質拓展認證中心的知曉程度還是相當低的。組織機構的不健全勢必影響到素質拓展計劃的有效實施。
“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組織結構應該按照三級組織體系設置,即學校素質拓展中心、院系素質拓展中心和團支部素質拓展小組。上級組織逐級考核下一級組織的工作績效;下一級組織可以對上級組織的工作提出具體的建議和意見,并可參與具體的決策與實施工作。
其中,學校素質拓展中心(校級組織)負責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總體規劃,制定實施辦法,并指導各級素質拓展體系的建立與完善,確定素質拓展項目的運行機制并提供組織實施的政策保障。院系素質拓展中心(分院或系級組織)負責素質拓展填寫,核實并保證素質拓展證書的內容。團支部素質拓展小組(班級組織)負責對大學生各類素質拓展項目的參與和總結評定。
三、認證形式的統一
大學生素質拓展認證的最終結果,將以書面認證和網絡認證兩種形式來體現。認證中心在申報簡便、公示有效、認證科學、證書統一的原則下,要確保網絡和書面版證書的統一。
1.書面認證
《大學生素質拓展證書》由
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學聯統一格式、統一印刷要求。為便于管理,每本證書設定一個全國唯一的編碼。編碼格式為“**一*****——********”。其中,第—組數字為省區代碼,第二組數字為大學代碼,第三組數字為學生學號。(省代碼和學校代碼采用教育部統一招生代碼),證書記錄的內容要求簡潔。以陳述性語言說明在何時、何地以何種身份參加什么素質訓練項目,取得怎么樣的結果。
2.網絡認證
網絡認證必須要建立素質拓展的專題網站,而網站內容的主體是一個數據庫,它與學校的學籍管理數據庫相聯系,按照班級、專業、學號和姓名等要素詳細記錄各個同學的基本情況。該系統為每個大學生建立了一個《大學生素質拓展網絡證書》,主要是供大學生查找和檢測自己網絡證書內容使用。
學生可以隨時自主登陸網站,點擊素質拓展欄目,輸入自己的學號,確認后就可以看到自己所參與的各種活動和相關資料。如發現有錯誤或遺漏的項目就可及時與相關的認證部門聯系更正。
網絡認證的過程通常包括填寫、認證、公示和監督四個階段。
填寫階段。每個學期進行認證時,由學校發出通知。在填寫證書期間,每個同學可以登陸素質拓展網站,輸入自己的學號,查看自己的網絡素質拓展證書。接著,在素質訓練數據庫的每個模塊中選擇自己曾經參加、并認為最為重要的素質拓展項目(4—5項)并確認。也可以根據自己在活動中的身份和其它作用進行補充和完善,系統將對輸入的信息隨時儲存。
認證階段。通常采取“誰組織、誰認證”的方式與班團支部認證相結合。組織單位將對每位同學提交的項目進行認證。認證通過全班同學的共同認證,同時被認證的同學也可以提供相關的證明人、原始憑證進行證明。確認后,同學的提交項目將在網上公示欄進行公開認證。認證后的內容,個人不能夠改動,只有上一級別的認證中心才有權進行修改。
公示階段。每個同學的素質拓展證書中提交的項目經過上述組織單位和團支部認證后,將在網上公式欄中進行公示。在公示期間,所有的素質拓展證書中有關項目將對所有的同學開放,可以進入瀏覽(不可以修改),所有的素質項目詳細記錄也都可視。同時,同學們可以在意見窗口中提出個人公示意見。這些意見由班級認證中心進行查證、修改。公式期間結束,班級認證也就結束,信息上傳上級認證中心。
監督階段。院系對上傳的信息進行一定比例的抽查,按照對應的素質訓練項目進行查找和驗證,并通過電話等方式查詢素質訓練項目負責人。以上所有認證環節結束后,本學期的網絡證書也就完成,一方面可以網絡版儲存在數據庫;同時也可以打印出來。
通過素質拓展書面及網絡認證,大學生在畢業的時候就可以得到一份類似《畢業證》一樣的《大學生素質拓展證書》。前者證明了學生大學期間課程學習是否合格;后者則記錄了學生在大學里素質拓展的基本情況。隨著素質拓展社會認同的不斷提高,這本證書的重要意義也將日漸突顯。
四、結束語
“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以推行《大學生素質拓展證書》為依托,通過職業導航設計、素質拓展訓練、建立評價體系和強化社會認同四個基本環節,使利用“第二課堂”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工作有形化、具體化、規范化、制度化。《大學生素質拓展證書》也日益成為廣大畢業生求職的必備證明。高校應充分認識到素質拓展認證工作的重要性,使大學生素質拓展工作與課堂教學互為補充、并駕齊驅,促進青年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學聯.關于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意見.(2002)14號文件[Z].
[2]郗杰英,周揚帆.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理論與實務[M].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4.
[3]甘霖.論大學生素質拓展與青年人力資源開發[J].中國青年研究,2003,(3).
[4]夏種家.“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在復旦[J].中國青年研究,2003,(3).
[5]楊詠梅.以素質拓展統攬高校共青團工作[J].思想理論教育,2003,(4).
[6]韓建新,劉曉娜.關于構建大學生素質拓展體系的探索[J].上海青年,2003.
摘要: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是高校團組織多年來參與學生素質教育的經驗總結。通過有效地開展素質拓展認證,頒發《大學生素質拓展證書》,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才。本文圍繞“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認證工作展開思考,對認證的機構、流程及形式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實施;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