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語文教學情感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在這種情況下
引出課文第三自然段的第二句話,多媒體展示,讓學生大聲朗讀。在此基礎上出示問題:試想勞動人民在修筑長城時會遇到什么困難?(教師引導,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引讀,層層深入。如:是呀,那時沒有汽車、火車、沒有起重機,靠的就是他們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無論天氣多么惡劣,工程多么艱辛,靠的就是他們……無論環境多么殘酷,山勢多么險峻,他們就是靠著……一日又一日、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他們就是靠著……。
2.難怪作者從內心深處發出這樣的感慨
出示課文相應部分,在學生感情得到升華的基礎上引導?!岸嗌賱趧尤嗣瘛边@個句子用了一組關聯詞,“多少……才”,這樣的關聯詞語的應用可以讓學生仿寫。這樣很自然地讓學生感覺到古代勞動人民在當時的條件下多么不易,自然而然地產生對勞動人民的熱愛之情。在這種情感教育下學生真正體會到建造長城真的很不容易,學生會情不自禁地贊嘆“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通過這樣的教學,讓學生自然而然產生感情,學生對祖國對人民的愛會油然而生。又比如在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一課時,教學目標不只是讓學生認識字詞,熟讀課文,我們還要求學生在讀課文的基礎上體會課文所蘊含的深刻感情,正是這種感情的朗讀,文本的教育讓學生體會地震中的父與子的偉大,父與子感情的不一般。通過對課文的學習,讓學生深深的體會到美國社會家長對孩子的愛,是一種教育而不是一味地包辦、溺愛,也讓學生深深體會到孩子的勇敢、正義、助人,從而更深刻地體會到在危難之時我們應該怎么做。由本篇課文擴展到自己與父母之間發生的小故事,這就是人生觀的體現,是對學生人生觀的教育。一曲《愛的奉獻》將小愛延伸到整個社會,真正地引導學生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縱觀整篇文章教學體現了語文教學與學生情感培養的有機結合。
二、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實現情感教育
在教學中發揮情感的感染力,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認真備課,深入挖掘課文中的情感因素。不同的課文具有不同的情感,這些情感蘊含在字里行間。在課堂上教師要充分運用文本內容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并以教師的激情帶動學生的情感,形成情文并茂,讓情感共鳴。比如有一篇自讀課文《有的人》是詩人臧克家為紀念魯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而作,全詩共七節,詩中列舉了完全對立的兩種人,通過對比,熱情歌頌了熱愛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無情鞭撻了反動統治者的丑惡行徑,同時向我們提出了人生價值的重大課題。在教學這篇課文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我采用“學案”教學,我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一是通過多形式朗讀課文,培養語感,提高能力,激發興趣,讓學生從字里行間體會文章的感情。二是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采取師生互動的形式,走進詩歌,更進一步體會感情。三是抓住對比,重點探究,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詩歌深刻的內涵。在當今社會形勢下我們應該怎樣做?比如:我們應該把魯迅的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化為自己學習的動力,刻苦努力,發奮圖強以期學有所成,報效祖國,報效人民。通過這樣的問題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
三、通過生活中的實際例子
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生活處處有情感,在現代教育理念的引領下我們不知能拘泥于課堂教學,社會生活更是豐富多彩。我們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盡可能運用生活中的實例進行情感教育。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課堂上課外延伸這一環節進行教育,我們還可以把學生帶出教室,讓學生走進實際生活。平時的節假日、雙休日特別是中國傳統的節日如中秋節、春節,重陽節、清明節這些團圓的日子讓學生體驗與親人團聚時的情感;在特定的場景中體驗歡笑與快樂,悲傷與感動的情感,學生身臨其境時就會產生情感體驗,就更能理解和感悟文章中相似的感情教育,化為對課文學習內容的理解與感悟??傊?情感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課題,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通過情感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作者:李蘭雪單位:河北省平山縣孟耳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