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創新創業教育對民辦高校教學改革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現如今,眾多高校以創新創業教育為引導,來推進國家教育改革進程,如此創新式教育浪潮的推進,不僅僅是改革標志,更是高校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而適應的“教學反應”,如何基于創新創業來對民辦高校課堂教學、人才培養方案、教學體系等進行改革探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力爭使民辦高校在“雙創”教育下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人才。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學改革;人才培養
引言
隨著傳統的教學管理雖在我國教育發展歷程中有著重要的貢獻,但隨著科技時代的進步與經濟的發展,新時代的產物必然要代替舊物,這種陳舊的教育教學理念已經同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有些沖突,而具有創新思維的新時代人才才是最終培養的目標,作為新一代的高素質人群,大學生以高學歷和較高的專業素質在創新創業能力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雖具備較好的條件但仍需進行系統化、專業化的培養,因此,對于創新創業能力教育的教學方法改革探討十分必要,高校應該對大學生教育教學進行全面的分析,同時也是基于創新創業對整個教育體系進行改革探究。
一、“雙創”背景下教學改革應具備的特點
(一)教學理念多元化
高校教育理念是對于教學教育未來引導的一個指向標,形同與人才培養的指南針,人才培養的形式源于教育理念的設定,現如今大多高校的教育理念依然有滯后的現象,結合現如今創新創業的教育大背景趨勢,傳統的教學理念也應該進行革新,教育教學理念就是整個教學的“魂”,多元化的教學理念可以營造多元化的思維模式,而思維模式是鑄造創新人才的重要性,是激發潛在創新能力不可或缺的能力。很顯然,單一化的傳統教育教學理念已經滿足不了培養創新人才的需求,故需教育教學理念要把多元化式融入進來。
(二)教學手段信息化
現如今的信息時代已然改變了以前的生活方式,校園生活也處處充滿信息化,教學手段是教師通過一定方式傳授知識于學生的方式,傳統的課堂教學手段無法滿足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目的,所以教學手段也要具備創新形式,利用學生對于信息化的感興趣點來切入教學模式,通過多元化教學手段來進行授業解惑,變被動式學習為主動型學習。通過豐富的信息化教學手段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們學習的興趣,還可以更加全面地對學生各方面進行培養和評估,對于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有著輔助性作用。
(三)實踐課程豐富化
課程的設置對于高校改革是一個重要的部分,在趨于多元化、實踐化的信息時代,特別是對于財經類和工科類院校來說,實踐課程在高校的課程比重應該比較大,在教學課堂改革方面,根據社會根據時代演變的產物來優化課程,增設的實踐課程較為豐富和多元化,課程實踐課程不僅僅是學生們獲取知識的源泉更是將課本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模擬基地,是學生們達到學以致用為了滿足社會發展的關鍵性階段,“雙創”教育離不開仿真的實踐類教學課程,所以,在眾多高等學校的制定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實踐課程展有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對于創新創業教育一定是建立在與社會“零接軌”的環境中來進行培養的。
(四)良好的教學團隊建設
人才的培養過程中,不僅是通過教學理念的灌輸,自身的學習能力,還取決于一個優秀的教學師資隊伍對其輔佐,“雙創”背景下,要想培養一批優秀的創新式人才離不開一個優秀的“雙師型”背景的優秀教學團隊,“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是高校對于師資方面提升的一個方向,不僅僅限于教學職稱方面的進取,教師要深入企業實踐,然后結合實踐進行案例教學是高校需要加強的方向,優秀的教學團隊應該保持科研與教學相對均衡的良好比例,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人才的培養得益于一個教師知識的深度和廣度,高校應該在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時還應該注重不斷提升老師的專業能力。
(五)豐富的校內外實習基地
高校學生是學校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未來社會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對于社會創新型人才的需求,不僅僅是上述提到的方面,還有最后一個重要的實質性環節,建設豐富的校內外基地來進行實習與實踐,此環節能夠使學生實戰化理論知識,提高實踐能力,可以更好地將學生精準的對接社會需求,對性的培養與實踐,使學生對理論知識進行實踐化,給予學生難得的實踐經驗,使高校學生獲取實用性的知識與能力,進而為對接社會輸出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雙創”背景下河南民辦高校在教學改革措施
河南民辦高校性質不盡相同,在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本文以財經類院校為例來針對高校教學教育改革措施。
(一)將“創新”注入教育教學理念
拋開傳統的固有模式,有針對性地進行轉變觀念,將學生“一味附和標準答案”學習思想轉變為“發散尋找更多答案”思想,使教學理念新起來,個性化起來,改成重點就是建立和實施“非標準答案考試、取消60分及格”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梢栽噷嵭蟹菢藴蚀鸢缚荚?,使學生們不再死記硬背知識點,而是考驗學生在課堂中學習了多少知識。另外,可以將傳統的課程學分制畢業模式轉變成多元化學分轉化形式,全方位培養學生的維度。積極將“創新”融入教育教學的理念當中,根據“錢學森之問”的方向來制定教育目標導向,實施改革方法,時時刻刻將鮮活的創新思維融入教育教學當中,比如,注重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發掘學生潛力的第二課堂,變“灌入式教學”為“引導式教學”,秉持“以學生為導向”的教學理念。
(二)多元化“藝術”教學
在教師授課時,要結合不同階段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施不同的教學手段,所謂多元化“藝術”教學,筆者認為或可利用信息化輔助,通過一個實物來引發思考行為,通過情景式思考達到解惑的目的,“藝術”教學可以分為肢體藝術、視覺藝術與行為藝術。以河南民辦財經類高校為例,肢體藝術可以是教師在授課前,先引入一個互動游戲或活躍氣氛環節,使學生們得出一個概念性的結論或結果,此結論是課程的內容的引子,間接引導學生進入良好的課程教學;視覺藝術可以的通過PPT“藝術”性展示給學生們觀摩,在引入學生興趣點基礎上配合課件的美觀的視覺輔助,學生的記憶點就會增加;行為藝術可以是在枯燥的專業理論課程中,適當的以“反轉課堂”形式,以生動有趣的教學形式來講解某知識內容,這都是藝術化教學的形式。當然“藝術”教學概念很廣泛,不僅僅是幾個例子中的列舉,需要老師們根據實際情況和專業特色來實施。
(三)豐富實踐課程,培養“三個能力”
應該適當增加實踐課程在總課程中的比例,以契合人才培養方案對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目標的要求,著重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創新創業的能力和社會擔當的三個能力。這三種能力可以使學生有一種敢于創新,敢于思考,敢于實干的能力,正如,美國的杜克大學最近采取了一個“推倒重建式”教學模式,十分注重創新式思維教學,突破原有的“單一接受知識”模式,變為“用知識去創造式知識”的模式。有關研究得出,在國外財經類人才培養方面,其開設的實踐課程學時比重幾乎高達百分之五十,而國內大多財經類高校開設實踐類課程的比例平均數僅為20%左右。筆者建議,在增大實踐課程占比同時,還應將一批針對性的專業選修課轉為必修課另外還要加大理論課程中附帶實踐課程的學時。值得注意的是,不能盲目開設實踐課程,一定要結合學生專業及水平,應當合理地規劃,根據學生四年人才培養方案循序漸進,適當的集中實習或分布幾個學期的實訓,不能僅僅滿足學時的安排要求,多元化創新式考核方式不但能精準的反映學習培養效果,更能提高學生創新式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筆者在此依然以財經類專業為例,可通過加設發散思維式提問增加考核分值比重來增加學生的重視程度,也可選擇反轉課堂的形式進行期末考核。目前,大多實驗課程考核方式依然以撰寫實驗報告、測試軟件操作的正確性等考核方式來評判學生階段性的學習程度,在此考核形勢下,易出現依賴他人,缺乏獨立性與積極性的現象。所以,豐富的考核方式也是培養人才的手段之一。當然,也要提高學生對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的正確認識,在大多學生的認知當中,實踐課程總是帶有娛樂性,往往不是過于重視,理論課才是重中之重,不能掉以輕心的“考試課”,實則,實踐課與理論課具有同樣的重要性,實踐課是理論課的拓展性補充,二者缺一不可。
(四)優化專業師資隊伍
對于加強教學團隊建設,結合專業特殊情況,努力打造優秀的師資隊伍來優化師資結構。在教師績效考核方面,要重專注教學和一線教師,如今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一些教師為了獲得科研的成績或者滿足高校對于教師的科研要求,出現“七分科研,三分教學”的現象,為了改變這種不良現象,學校可以自審下,對于每學期的科研要求是否過于繁重,并積極開展有關教育教學師德方面的評選活動,積極鼓勵在教學、師德、創新方面突出的一線老師,使得教師們將人才培養、教學任務放置首位;對于教師晉升職稱有一些激勵政策,積極鼓勵青年教師去企業進行掛職鍛煉,此外,在國內外重點高校之間,建立有效的交流學習平臺,使各專業教師能夠實現外出進修交流學習自由。在科研方面,努力將科研教改項目成果進行教學轉化,并努力圍繞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來編寫對應專業學習的優秀教材。使得教師利用自身專業、學術水平的提高,優化課程體系,打造全新創新型教學模式,將專業內容微妙的與教學手段融為一體,達到培養創新人才的目的。
(五)全方位條件保障
硬件條件的保障是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基礎,大學是學術殿堂,這應是師生或生生隨處切磋知識,思維碰撞的環境,創新思維總是都能潛移默化地被激發出來。對此,學??梢詫W生們提供較多的環境供他們交流與探討。另外,在學生們實踐方面,加強校內外實習基地的建設,人才的培養離不開仿真演練與實戰經驗的累積,在進行體統化的學習之后,還要進行實踐檢驗與進一步的歷練。如果說實踐課是一個仿真的練習,那么實習則是對于高校為學生提供的實戰性練習。因此,高校不僅注重課堂建設,還應該加強校內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加強校企合作來解決學生實習難的問題。此外,進一步完善科學合理的激勵師生“雙創”的制度體系,給師生創新創業提供相對規范、寬松的制度環境和政策支持。
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進行良好的創新式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系統工程,現如今,各高校都在不斷進行創新式教學課程的改革,滿足社會新時代下經濟的發展。這種創新式人才的改革是社會必然要經歷的過程,無論從經濟實力還是國家未來教育發展的趨勢,創新式人才的培養都將會是國家重點關注的戰略方面,它將是我國軟實力的堅實基礎。只要我們堅持高度重視本科教育教學創新的工作,且一直以“雙創”為引導,全面系統的進行深化改革,號召各組織、各項工作都以一種全心投入的態度去對待,相信就一定能辦最好的本科教育,來迎合創新創業這個大時代!
參考文獻:
[1]張麗華.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改革與實踐研究[J].山西經濟,2016(14):114-115.
[2]王方國.基于實踐教學改革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研究[J].高教學刊,2015(03):64-67.
[3]蘇志武.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J].中國高等教育,2012(17):12-16.
[4]李永安.我國大學課堂教學的改革策略[J]中國高等教育,2013(05):33-35.
[5]袁旭東.論高校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的途徑[J].長春大學學報,2007(05):72-75.
[6]楊德傳.關于高等教育教學改革之探索[J].管理觀察,2009(02):96-98.
作者:李嘉慧 單位: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