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導游業務實踐教學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專業教師短缺,缺少實踐經驗
我國旅游業是一個新興行業,旅游教育起步較晚,旅游專業大多數是在相應學科的基礎上轉化而成的,因此旅游專業的授課教師大多是由于課程需要,從其他學科“半路出家”轉行過來的,在授課中他們或多或少都會帶有自己原專業的特點。同時該課程的任教老師有的雖是從旅游院校畢業的,但也大都是從學校直接到學校,缺乏到旅游企業體驗的經歷,不具有導游實踐經驗,教給學生的也只是僅憑從書本上所學的理論知識,這實際上還是一個從理論到理論的環節。
2.課程設置不合理,理論與實踐相脫節
一方面受傳統的教育思維模式局限,多數院校在該課程設置上,大都受“常規”教學的制約,理論課時仍占主要地位。另一方面院校由于缺少相關配套教學實踐設施,例如:導游講解所需要的實訓儀器、設備、器材或實訓基地,于是干脆省去實踐實訓環節。此外,目前我國旅游教育的實訓教材很少,如模擬導游環節的教學光盤,這使得教師講課時,沒有相關實踐內容可以借鑒,只能過多的強調理論知識,大大忽視實踐技能訓練。例如在導游服務規程這一章節,導游人員接團前應該做什么?帶團過程中應如何對客服務?送團時要做好哪些工作?如果沒有讓學生進行實踐模擬,僅憑教材上所講的讓他們看看、背背,教師授課內容顯得十分的空洞,且很沒有說服力,學生也不能真正了解導游帶團中實際的內在聯系,一切過程都只能靠學生的想象力來完成。還有在景點講解時,缺乏實踐經驗的學生,只能死背導游詞,講解機械式、面無表情。這種現象在每年的導游證現場口試中普通存在,且多數為在校學生,這個問題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關注。
3.實訓單位與院校之間的矛盾
針對導游實訓環節的實施,多數院校在認知上還有不足,且操作上還有難度。一個方面是由于企業對學生的要求不像對本單位職工那樣嚴格,而學校由于實訓教學的組織管理問題,如沒有一套合理健全的實訓管理制度,或由于學校師資方面不足等原因,導致學生在實習期間紀律渙散,造成多數學生根本沒有學到真正的知識。實際上學生到旅行社實訓一周,可能比在學校學半個學期的理論課更能學到東西。另一方面實訓單位可能由于自身的一些原因,使學生在實訓期間根本無法動手操作,如在旅行社實訓期間,考慮到怕讓學生在操作上出現差錯,硬了團,引起客人的不滿,因此實訓單位不讓學生操作團隊,只讓其跟團,眼觀手不動。這樣整個實訓到結束時,學生還是學不到技能。此外由于實訓單位本身的原因,實訓時間和場所的限制,學生在實訓中取得的實訓效果不佳,旅行社可容納實訓學生的數量有限,若是安排的學生過多的話,很難讓每個同學都能輪上一次。所以大多數的導游實訓,學生基本上處于“幫不上忙”、“插不上手”的狀態,即使真的讓他們操作也無從下手。二、完善《導游業務》實踐教學的基本思路
為了能真正促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發揮實踐教學在培養導游職業素養、提高綜合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筆者認為《導游業務》課程的實踐教學應該反映該課程重應用的培養目標,體現導游行業對應用性人才的需求特點,提升學生在實踐教學中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1.不斷完善和優化實踐教學課程體系,適應市場需求
導游教學只有與市場緊密結合,全面把握市場變化情況和發展趨勢,才能有針對性地培養出適合行業需要的人才。為此,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必須改變實踐教學過分依附于理論教學的狀況,探索構建一個分層次的、臺階式上升的實踐教學體系。把實踐教學體系分成基本技能練習、實地導游見習和畢業綜合實習三個階段,增加《導游業務》實踐教學環節的比重,確保實踐教學學時。根據不同階段、不同深度的實訓確定實踐教學要求、內容和目標,安排相應的實訓場所、專業指導教師、制定相應的組織管理辦法,為學生定時、定點、定任務上崗實訓創造良好條件,充分利用企業和學校的不同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使學生在思想觀念、專業理論、專業技能等方面真正受到職業化的、全方位的培養和鍛煉。
2.豐富技能訓練項目,靈活運用動態式教學方法
根據旅游業的發展趨勢和導游業務應用性強、發展變化快的特點,教學中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比簡單傳授知識更為重要,而教會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能力提高的一種具體體現。為此,《導游業務》課程教學應從培養學生能力出發,在教學中不斷豐富技能訓練項目,緊密聯系導游行業的發展與趨勢,及時為學生做好職業技能測試,讓學生就職業所需能力與目前自身已具備的能力進行自測,測試內容不僅包括導游基本技能,而且包括運用這些技能所必備的知識和心理情感、價值觀念、意志品質等非智力因素。根據測試結果獲取學生的學習信息,并在此基礎上,為每個學生制定出針對性的培訓方案。另外,教學中應靈活運用案例教學法、換位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等各種教學方法,加強對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研究、開發與應用,采用電視錄像片、光盤等多種形式進行導游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力,實現實踐教學從“量”到“質”的轉變。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實踐教學水平
旅游教育的行業特征要求從事專業教學的教師要有較強的“旅游專業教師”的角色意識。他們不僅是教師,也應該是旅游從業人員。《導游業務》專業師資隊伍的要求是具有較高教學能力、豐富的閱歷和經驗、開闊的知識視野和綜合的知識結構。為此,要創造條件,開展對專業教師的專業提高培訓,實現教師“雙師型”素質目的。一方面招賢納士,招聘一些既有理論水平,又有實際經驗的業界人士加入教師隊伍,增強師資力量;另一方面,定期選派教師到外進修,學習先進教育思想、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同時,鼓勵專業教師到相關旅游企業兼職、掛職、頂崗鍛煉,及時更新業務知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從而提高自身的實踐教學水平。
4.建立穩定的實訓基地,加強校企合作,共同參與人才培養
加強校企聯系,擴大教學和學生實訓空間是實現導游人才培養的有效手段。為了保證實踐教學的效果,旅游院校不僅應該建立導游模擬實驗室或實訓基地,讓學生按教學計劃定期到實驗室或實訓基地進行專業性、綜合性的實踐學習,還應該通過協作關系,與有關企業共同建立比較穩定的實訓基地和校企合作關系,使行業、企業直接參與人才的培養過程,共同完成人才培養目標。一方面,可積極邀請業界人士和優秀導游來學校講學、介紹經驗,及時把一線的實用知識和最新理念灌輸給學生;另一方面,可加強與企業的結合,走利用社會資源,開門辦學的路子。通過學校和用人單位共同確立人才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尤其是共同設計學生實習教學內容,既解決了理論脫離實際的問題,提高教學質量,又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職業化素質、綜合能力和就業競爭力。
實踐教學是成功地實施導游人才教育的一個關鍵環節。各類旅游院校應當為學生創造可持續發展的空間進行潛能開發,注重學生對職業崗位的良好適應性和應有的就業彈性,堅持專業知識、實踐能力和個人素質三方面結合的培養宗旨,不斷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更新教學內容,強化實踐環節,為蓬勃發展的旅游業輸送更多優秀的導游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培英:試論我國高校導游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06,(01)
[2]熊友平錢曄:高職類導游業務實訓教學改革初探[J].職教與成教,2006,(02)
[3]李兵論職業能力培養型導游業務課程教學模式的構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01)轉
[摘要]實踐教學是旅游院校《導游業務》課程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和就業競爭力的有效手段。本文針對旅游院校《導游業務》課程實踐教學的現狀,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較為切實可行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導游業務》實踐教學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