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學語文課堂中差異教學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教學目標分層化
語文課堂教學目標由教師預先設定,教師根據學情和課程標準制定全班統(tǒng)一的學習目標。而差異教學的目的是讓所有學生都能有所發(fā)展,學有所得,因此每名學生都應有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所以,教師可以在統(tǒng)一的教學目標的基礎上依據學生特點設計差異目標,即在默寫背誦的基礎上增加寫話、補文等拓展性要求。
2.創(chuàng)設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
小學生多具有性格活潑、天真爛漫的特點,教師如果采用單一的教師講述、學生做筆記的方法教學,必然會導致課堂枯燥無味,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久而久之,課堂氣氛沉悶,學生不能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影響教學效果和效率。因此,教師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拉近教學與生活的距離,這樣學生才能暢所欲言,交流各自的觀點和看法,展現自己的個性特點。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引入班級趣事趣聞、猜謎語、播放幻燈片和音樂、分組討論、分角色朗讀、組織辯論賽等靈活的教學方法,運用多媒體等先進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打開心扉,投入到課堂中來。比如在執(zhí)教《陶罐和鐵罐》一課時,教學的情感目標是讓學生體會鐵罐的驕傲無理和陶罐的謙虛平和,理解不能用自己的長處與別人的短處相比,朋友間要相互尊重。教師可以讓學生從紀律、美術、體育、音樂、禮貌程度、獨立性、寫作能力、朗讀能力等幾個方面進行互評,從而發(fā)掘體會自己的長處與短處,由教師進行總結,看來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那么只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用自己的優(yōu)點和別人的缺點比較,得出其他同學不優(yōu)秀的結論有沒有道理,對不對?然后再引入課文內容。再比如學習《媽媽的賬單》一課時,可以老師提問學生在家做家務的情況,由學生集體回答,此時引入課文,讓同學討論小彼得的做法,組織一場小規(guī)模的辯論賽,這樣一來學生能更加深刻地認識課文中蘊含的人生哲理,同時也覺得語文課程的學習充滿了現實意義。
3.靈活彈性的作業(yè)布置
要讓學生得到長足的發(fā)展,語文教師的差異教學應不僅局限在教材講解上,而且應該體現在課堂作業(yè)的布置中,讓學生從機械的抄寫中解放出來,鍛煉發(fā)展自己的特長。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知識能力將作業(yè)分為必做作業(yè)和選做作業(yè),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要求,與此同時,為了增加學生的學習動力,可以對主動做選做作業(yè)的學生進行額外獎勵。作業(yè)的形式上可以多種多樣,比如圖畫作業(yè)、朗讀作業(yè)、表演作業(yè)、觀察日記、給老師的一封信、游覽名勝古跡、學雷鋒做好事等等,讓不同的學生能從作業(yè)的完成過程中得到認同感,提升自信心。
4.多元化的評價機制
語文教學的對象是學生,不同學生的學情不同,思維能力不同,學習能力也不同。所以教師在給予學生評價時,也不能依照相同的標準進行,既不可一味地鼓勵,也不能總打擊學生。比如對于學生課堂回答問題的評價,要從回答的內容、語言組織能力等多個方面判斷,同時指出學生的優(yōu)缺點,做到客觀合理的評價。對于基礎不同的學生可以設立不同的要求,對于后進生,應該多肯定他們的勇氣和智慧,并給予鼓勵,對于優(yōu)等生,應該趁機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刺激他們前進。教師的評價因學生而異,但都應包含著教師真摯的情感,切忌空洞的表揚或者一味的否定,教師應該明確指出學生在哪些知識層面、能力層面、心理層面有進步,哪些知識點掌握得不夠扎實。語文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教會學生學會學習,解放學生的頭腦,讓他們學會思考;解放學生的眼睛,讓他們自己觀察;解放學生的嘴,讓他們表達自己的觀點。正因如此,挖掘學生潛能,解放學生個性,在尊重個體差異的前提下進行教學,是每個語文老師都要完成的基本任務。
作者:吳燦松單位:福建漳州平和大溪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