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
小學是人生中的基礎階段,小學教師的職業道德亦關系著學生的學習效果。雖然大部分小學教師做到自覺遵守職業道德,但仍有部分小學教師存在瑕疵,不具備正確職業道德素養。本文將從優秀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要求入手,探究我國當代小學教師職業存在的問題,從而研究優秀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途徑,切實提高小學教師職業道德素養。
關鍵詞:
優秀;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
教師是小學教育成功關鍵的因素之一,一名合格的小學教師應該具備高尚的道德品質。隨著經濟的發展,部分外來文化逐步涌入國內,導致部分小學教師的職業素養逐漸降低,對素質教育的實施從而產生了嚴重的阻礙。因此,提升教師的職業道德品質,探究優秀教師職業素養建設路徑成為現階段教育事業需要重點關注的任務,亦是小學教師工作的必然要求。
一、優秀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要求
1、具備師愛
學生的發展是教師教學工作的意義,沒有學生,亦不存在教師這一職業。因此,教師必須對學生有著真摯的愛意,真正的師愛是一種高尚的道德情感。師愛是教師工作的基礎,也是必要條件。只有教師對學生熱愛,才能做到對學生平等對待。教師在教學時利用情感教育,可以與學生建立信任的關系,從而得到良好的教育成果,達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2、具備自律行為
小學生的思維與道德具有極高的可塑性,易被教師的行為所影響,教師需要具備良好自律的行為為學生做出榜樣。此外,教師的自律行為不僅要體現在課堂教學中,還需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高尚的品格及正確的行為。利用文明禮貌與尊重對學生進行培養,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影響。教師亦需做到表里一致、恭敬謙卑,為學生做出示范,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3、具備團結協作意識
團隊協作意識是教師職業道德中的重點內容之一,學生的發展與成長需要全體教師共同勞動才可實現。一個團結互助、相互協作的教師團體,是教育工作順利的重要需求。每名教師都應該做到關心集體的發展,認真完成自身任務,嚴格要求自己,從而不斷提升自身教育水平及思想道德素養,并發揚集體道德追求,并做到互相幫助、互相尊重,用正確的行為為學生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學生可通過教師的行為規范自身的行為。
4、具備健全的人格
健全的人格是當代小學教師必須具備的心理素養之一。經過研究發現,教師的人格是否健全影響著其自身的教育與成果,亦對學生人格是否健全發展產生著影響。健全的人格是教師職業道德素養的中心靈魂,根據現階段小學教育發展的情況看,小學教師需要具備優秀的自我意識,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從而具備良好的個性。其中自我意識的構建,需要教師對自身的思想、行為等方面進行正確的認知與感受,從而時刻自省,即使發現并改正自身的缺陷,最終形成自尊、自強的心理品質,自覺抵制社會中的不利因素,進行自我調節,嚴格要求自己,從而為學生的成長起到表率作用,以此促進學生具備奮發向上的品質。
二、當代小學教師職業存在的問題
1、對工作不夠熱愛
教師對工作的熱愛是小學教育事業中的重要需求,但經過對當前小學教育進行調查,發現我國部分小學教師極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影響,從而對工作產生懈怠心理。大部分教師對教學失去興趣,僅是將書本內容告知學生,并未給予學生其他拓展性練習,無法引導學生全面發展。并要求家長在課后幫助學生學習與訓練,將教育行為由教師推及至家長。此外,有部分教師認為小學教育的工作內容較高,但收獲的報酬較少,從而對教育工作的熱情逐漸減退,影響著學生的發展。
2、對學生不夠尊重
由于我國傳統教育中“師道尊嚴”的想法,部分教師認為只有嚴厲才可保障學生的發展,從而導致教師缺乏與學生的溝通,無法正確了解小學生內心真正的想法。且小學生年齡普遍較小,行為上難免會出現調皮的狀況。部分教師對學生嚴詞厲行,將主觀思想推及至行為之上,從而產生差別對待學生的現象。不被教師尊重的學生將會出現厭學、消極的情緒,甚至部分教師還對學生惡語相向,對小學生價值觀、人生觀的樹立產生著消極的影響。
3、不具備團結合作意識
團隊合作是當代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教師隊伍只有團結合作,才能形成正確的教育體系,從而給予學生最好的教育。但我國部分教師之間仍然存在著團結意識較弱的特點,此類教師只顧一味的強調自身的教學成果,而忽視了其他教師教育中的問題,且對其他教師無法公平對待。當出現教育問題時,教師大多獨立解決,解決結果常出現不理想的情況。此外,由于教師之間關系著考評、利益的競爭,導致其團結意識不足。
4、廉政意識缺失
經過調查發現,我國部分教師對學生產生差別對待的原因之一是家庭條件的好壞。由于家庭條件較好的學生家長可在一定程度上給予教師相應的幫助,因此教師對學生將會有著明顯的差別對待。且部分教師仍有收取家長禮品的情況,并利用工作的便利條件進行推銷,導致不良風氣在教師隊伍中蔓延,影響著學生的發展。
5、不具備創新性
部分教師沒有形成終身學習的觀念,安于現狀,不能主動參加學校組織的進修與學習活動,對于部分工作存在拖拉現象。但現階段,滯后的教學理念與方法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滿足學生的需求,并且隨著課程的深入,教師的創新性愈來愈重要,需要教師做到與時俱進。
三、優秀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途徑
1、完善領導機制
建設優秀的小學教師職業道德體系需要完善其領導機制,加強教育行政部門與學校機構對教師職業道德的統籌、領導、管理、部署。切實做到對教師進行統一領導,將制度與組織落實,令教師在工作時形成專業教師團隊,并下達不同類型的任務,使教師可分工合作,并保障領導班子可對教師進行齊抓共管的目標,使教師形成團結協作的意識,從而轉變為相互配合的良好情況。此外,學校應該將加強教師職業道德體系納入學校發展的總體目標,并采取有效的路徑,健全管理機制,將職業道德建設貫穿入學校管理的總過程中,將教師職業道德素養作為學校考評體系中重點考評內容與重要指標。
2、健全保障機制
教師這一職業公益性較高,但要求教師不求回報是不現實的,由于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家長與學生通常對教師的精神境界與職業素養有著更高的期望,但同時社會卻忽略了教師的物質需求。導致當代小學教師的工作壓力較大且工資水平不高,從而使教師對工作熱情減弱,進而引發教師道德規范的缺失。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需要健全出一套系統且完善的保障機制,使教師的工作匯報可以滿足其需求,政府也需對教育事業進行有效投入,提高小學教師的收入,并幫助小學教師解決困難,為建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體系奠定基礎。
3、完善激勵機制
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過程中,教師本身的積極性、能動性及創造性有著重要的作用。為了保障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有效開展,需要建立相關的激勵機制,以此培養教師對工作的認同感,并通過相應的激勵過程提高小學教師的職業自信,從而調動其積極性以及主觀能動性。學校要以精神激勵與物質激勵作為激勵機制的主要內容,切實做到幫助教師解決其現實問題,并在教師團體中樹立榜樣與標桿,不僅要進行表彰,亦要幫助教師提高其職業道德養成的競爭意識,并通過物質激勵,提高教師的自信心,從而保障教師做到主動反省,不斷加強自身道德素養,通過嚴于律己的方式,提高自身價值。
4、建立約束機制
小學教師是小學生成長道路上的指明燈。學校需要建立有效的約束機制,對小學教師的行為做出規范。為此,學校可設立相關的規章制度,并建立完善的監督體系,對教師的行為及語言進行有效的監督,并建立相關道德建設效果的反饋機制,使行政部門與社會同時進行監督,保障教師主動按照規章準則支配行為,從而保障職業道德建設的順利開展。
5、健全評價機制
教師職業道德評價機制在教師工作中必不可少,其是考核教師是否達到標準的一項重要手段。科學的建立評價機制能夠有效的推進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高其道德素養與教育水平。但在建立評價機制前,需要對教師進行有效的培養與訓練,告知小學教師小學教育的重要性,并定期舉辦講座使教師了解不正確的行為有哪些,從而做到主動改正。而建立評價機制的過程中,需要將評價內容設立的多樣化與具體化,摒棄過去教師考核機制,創新教師評價形式,使教師評價更具有靈活性。此外,在評價中,需要做到民主、公開化,保障評價的有效性與準確性。為此,學校可通過走訪班級的形式,觀察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處方式,并與學生進行交談,根據學生表達內容判斷教師行為是否達到標準。學校亦可建立其他考核機制,檢驗教師對正確行為的了解程度,以此評價教師是否具備職業道德素養。
四、結語
教師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指明燈,只有教師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對學生的教育才具備實效性。且在整個教育階段中,小學尤為重要,因此加強優秀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任務迫在眉睫,需要學校對道德建設有所重視,切實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
參考文獻:
[1]汪鵬.小學教師職業道德養成路徑研究[J].職業教育,2016,(02).
[2]賈松林.淺談農村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1,(08).
[3]劉建君.小學教師職業道德現狀的調查[J].當代教師教育,2014,(01).
作者:羅潔穎 單位:曲靖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