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小學預算管理與會計核算協同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預算是計劃工作,是用貨幣形式表示的用于控制未來經濟活動的計劃,是經濟決策所確定目標的貨幣表現。中小學校的預算管理,是對各學校內部的各種財務及非財務資源進行分配、控制、考核,是教育系統財務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能夠幫助單位各部門確認自己的工作目標,是量化的教育事業發展規劃。預算的編制、執行以及評價是中小學校預算管理的重要環節。會計核算是執行工作,是以貨幣為主要度量,對經濟業務和預算執行的過程與結果進行持續地、系統地記錄,產生一系列會計信息的過程。根據財政部、教育部聯合頒布的《中小學財務制度》第五條規定,各中小學校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即在預算管理體制不變、單位理財機制不變、會計主體不變的前提下,統一銀行賬戶、資金、人員,集中辦理資金結算、經費收支核算和會計報表編制,從而實現統一發放工資、統一會計核算、統一財務公開的一種會計核算制度。實行會計集中核算,能夠建立統一高效的會計核算制度,對預算資金實行統一的管理和會計核算,從而保證各預算單位的支出符合財務會計制度和部門預算,做到專款專用,防止各項資金的混用。會計核算為預算管理提供有效信息,預算管理則為會計核算提供準確的依據,兩者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預算管理與會計核算的有效結合,可以提高預算管理和會計核算的水平。預算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高質量的會計核算信息和完善的會計核算系統作為保障,而預算管理效率的提高可以提升會計信息的質量。中小學校不斷加強預算管理和會計核算的有效銜接是推動財務管理水平提升的關鍵。在實際財務管理活動中,各相關部門的相關人員都應正確認識預算的重要性,立足于當前存在的問題,行之有效地改進策略,這樣才能提高預算管理和會計核算的工作效率,從而提升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益,使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具體而言,加強中小學預算管理與會計核算有效協同,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建立動態的預算管理與會計核算相互協調的應用體系
中小學校應理解財務預算決定會計核算的內涵。一方面,要樹立財務預算的主導作用,杜絕沒有預算的支出;另一方面,要意識到預算不準確的地方可以通過會計核算加以修正,利用會計核算的動態管理效果,調整并改進預算方面的差異性,保證會計核算與預算要求保持一致性,實現預算管理與會計核算的緊密結合。
二、建立預算管理與會計核算沖突的解決機制
針對財務預算和會計核算口徑不一致的問題,首先要規范并完善預算編制方法,使財務預算編制精細化,可以將各事項預算細化到支出經濟分類,對預算細化的項目、經費來源、開支范圍等內容做詳細的信息表,讓預算編制數據更有利于被多角度統計,建立預算管理與會計核算的銜接關系。例如,在所有預算資金中公用經費支出是最為靈活的,各學校可以按照實際情況,調整人均標準、物均標準,加強趨勢分析、比例分析,推行零基預算、滾動預算等更具科學性和靈活性的預算編制辦法,提高公用經費預算管理的可操作性,保證各項教育教學活動的高效運行。
三、以加強預算績效評價管理為基礎
各中小學校應建立健全預算考核機制,增強預算管理和會計核算的合理性、科學性和規范性,強化經費項目負責人的支出責任。建立經費項目的績效評價機制,充分利用會計核算的執行效果,將項目審核評價結果作為考核應用的重要因素,關聯到項目部門、項目成員的職位績效。打破信息孤島現象,以財務部門為核心,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調關系,進一步強化相關人員的責任意識。同時,嘗試引進第三方評價體系和機制,加強績效審計,落實績效問責,使財政資金效益最大化。
作者:蔡旻 單位:杭州市景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