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基層林業管理部門林地資源管理與保護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基于基層林業管理部門的視角,從林地資源保護、封山禁牧、森林防火、病蟲防治等方面探討了林地資源管理與保護的舉措,以達到更加科學、合理地管理和保護林地資源,有效發揮生態林業建設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目的。
關鍵詞:林地資源;管理與保護;長效機制
1引言
林地是森林賴以依存的基礎。林地是林木及其林下動植物生存與繁衍唯一的棲息地,沒有林地就不可能有森林的存在,只有林地占幅達到一定的比率,森林的生態效益、社會生態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才能得以發揮[1]。林地資源直接影響著林業建設,林地資源的破壞使防風固沙能力大大減弱,從而影響著生態環境,使經濟作物減產等,同時林地資源也間接影響著民生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2]。所以林地資源管理作為加強森林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至關重要,如何保護林地資源、鞏固綠化成果,有效發揮生態林業建設的社會、經濟、生態效益,是林地資源管理與保護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2林地資源管理與保護的必要性
生態環境是當今世界密切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空氣和水資源污染、土地退化、森林資源缺失、物種多樣性銳減等生態問題的出現,都是惡化的環境在向我們鳴笛。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一道,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3];黨的“”報告前所未有地提出了“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的論斷。林地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寶貴資源,更是不可或缺的環境要素,加強林地資源管理與保護是保護森林資源,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內容。目前,雖然各級林業管理部門都充分認識到了林地在林業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并高度重視林地資源管理與保護工作,但是林地資源管理與保護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傳統管理模式制約,在實際操作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如職能交叉,執法不嚴格;人們生態意識和法制觀念相對淡薄,違規占用林地、隨意改變林地用途、亂砍濫伐現象嚴重;城市建設過程中重景觀觀賞性輕生態功能,導致城市林地系統整體性及生態防護功能較差;林木的病蟲害現象較嚴重,防治害蟲的技術過于陳舊等。因此要建立林地資源管理與保護的長效機制,確保國家森林生態建設和產業化建設的持續、健康發展。
3林地資源管理與保護的具體措施
3.1做好林木和林地資源保護工作
嚴守林業生態保護紅線,嚴禁將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國有林場、濕地公園等范圍內的林地轉為建設用地或其他用地,重點打擊炒賣林地和非法擅自改變林地范圍、性質、用途和亂砍濫伐亂采濫牧以及蠶食林地行為,加快森林植被的恢復。進一步完善林業資源管理制度,嚴格履行征占用林地審批手續,加強對林地林木補償費的征收管理,通過植樹造林、退耕還林、異地造林等形式確保林地總面積不減少。同時加大執法力度,加強森林資源源頭管理和經營加工領域管理,曝光各類林業違法案件,有效遏制林地的非法流失。另外高度重視生態護林員隊伍的建設,強化林區治安秩序,增強農民林地保護意識和法制觀念,切實加強林地資源的管理與保護。
3.2強化封山禁牧工作
封山禁牧是恢復生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途徑,是促進農業、林業,以及其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因此,封山禁牧工作要納入生態考核范圍,消除各級干部畏難情緒,定期或不定期開展禁牧督察工作,對禁牧工作不力、疏于監管的各級領導進行問責。同時通過報紙、電視、網絡、傳單、現場會議、進村入戶等多種形式加大對封山禁牧的宣傳教育,不斷提高群眾的認識,引導農戶自覺轉變飼養方式,遵守封山禁牧制度,打消其偷牧的僥幸心理。另外加大對重點區域、不同時段、早晚夜間的巡查力度,堅持不懈地把封山育林工作抓緊抓實抓好,確保森林栽得下、管得好、存得住。
3.3加大森林防火力度
森林火災是森林最危險的敵人,也是林業最可怕的災害,它會給森林帶來毀滅性的后果。森林火災不但燒毀成片的森林,傷害林內的動物,而且還降低森林的繁殖能力,引起土壤的貧瘠并破壞森林涵養水源,導致生態環境失去平衡[4]。森林防火是全社會共同承擔的事情,所以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樹立警示牌、發送手機短信、電視循環播放、網絡、面對面宣傳教育、向每家每戶發放森林防火宣傳單等形式,使森林防火做到人人皆知。同時切實加強野外火源管控和重點林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比如造林工程要設計建設防火通道,大面積造林要預留隔離帶或營造灌木隔離帶;林區要道口設立檢查站,避免發生因上墳燒紙、林區吸煙等行為引發森林火災。另外建立智能預警和指揮系統,實現森林防火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強大森林防火隊伍,做好火情調度和處置,有效保護森林資源的安全。
3.4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控
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是促進林業生態健康、維護生態安全的重要保障。為預防、控制林業有害生物災害的發生,林業管理部門應對全部森林資源進行有害生物調查監測,全面及時準確地掌握林業有害生物的動態信息,及時發現、及時除治。同時加強植物檢疫監管,防止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傳入和擴散,確保林木資源安全。另外落實病蟲防治的目標責任制,尤其是可以利用植保無人機對綠化苗木進行噴灑農藥,這樣不僅速度快、效率高,同時有效解決農藥殘留及土壤、水源污染問題,切實保護綠化成果,確保林業又好又快的發展。
4結語
林地資源管理與保護不僅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更是未來社會發展的重任[5]。林地資源是一種有限的自然資源,林業各級管理部門要積極宣傳林業各項法規制度以及林地保護知識,提高全社會保護林地資源、依法使用林地的自覺性、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同時積極建設林業地理信息系統,實現各類信息資源的整合利用,提高林業建設規劃的科學合理性,預防和減少災害發生,提高林地資源管理與保護的有效性與科學性,使林地資源管理與保護工作真正形成“總量控制、定額完成、合理供地、節約用地、占補平衡”的管理機制。只有這樣,才能對國家生態環境的建設和可持續發展起到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顧培倩,黃淑華.柴河林業局林地保護利用存在問題分析及相關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3):205.
[2]地理國情監測云平臺.土地利用數據[DB/OL].2017-04-24.http://blog.sina.com.cn/s/blog_b8c14a430102wwiy.html.
[3]陳海嵩.中國環境法治中的政黨、國家與社會[J].法學研究,2018(3):3.
[4]武學斐.森林防火,高科技的戰役—武警警種學院的科技發展之路[J].中國減災,2012(6):56.
[5]幸力.加強林地林木資源管理工作[J].福建農業,2015(3):166~167.
作者:高艷波 單位:榆林市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