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方法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電子技術基礎是一門實踐性強,應用性廣的基礎課程,對于學生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非常重要。但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由于課程本身的限制,許多學生對知識掌握得不夠,教學往往達不到預期目標。本文針對這一教學現狀,具體分析探尋該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進與創新。
關鍵詞:電子技術基礎教法研究
電子技術基礎是一門課時短、內容多、輕理論重實踐的課程,對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課程本身的特點,課程進度稍快往往就會使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識,學生的學習存在困難,致使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要想改變該課程的教學現狀,就要總結經驗,積極探尋新的課程教學方法。
一、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隨著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對電子技術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因此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的學習,不僅能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電子知識,為后續學習打下基礎,也順應了社會發展的需求。但是現階段本課程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由于這門課程是電子技術的一門基礎課程,涉及的知識較多,而真正的教學過程課時卻較少,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夠,實踐能力也較差,遠遠達不到預期目標。
二、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方法改進與創新
1.講解形象直觀,激發學習興趣
電子技術基礎這門課程涉及的概念與理論較多,知識點抽象難懂,學生很難通過教師的表述理解透徹。此外,在課堂上學生聽懂了,并不代表知識點理解了、掌握了,還需要教師通過一些特殊的方式讓學生加深理解,增強記憶,提高能力;通過一些更為直觀的教具、圖片,使學生將理論與實際物品結合起來,利用計算機對聲音、圖像、文字、flash的處理能力,形成聲、圖、文并茂的形象化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采用啟發式教學模式
在課堂教學環節中,啟發式教學有助于引發學生的思考以及學習興趣。對于電子技術基礎這門課程,教師在運用啟發式教學模式時就是要從最簡單的電路入手,分析電路的組成以及工作原理,讓學生自行查找電路存在的問題并指出解決的方法,并對改進后的電路的特點進行總結,啟發學生思考由電路結構的改變給電路性能帶來的改變;通過一系列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歸納總結的方式推進教學的進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也使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更加透徹,形成一種思維模式,便于以后問題的解決。
3.適當引入電子技術學史,緊密聯系時代前沿實際
在教學中適當引入電子技術學史,有助于學生了解在電子線路研究發展的歷史。新產品,新發現的推出,也是新思維模式的形成。了解這些發展史也有助于學生在學習電子線路時形成新的思維,學會發散思維看待電子技術問題,并且有利于學生的科技創新。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從科學的角度解讀一些電子線路規律的建立過程,創設情境,如果你是科學家,該怎么解決類似的問題,從而介紹科學進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科學家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電子線路基礎這門課程的實踐性與實用性很強,學生也能通過學習電子技術學史,了解到電子技術與生產生活、科學實際密切相關,從而在學習該課程的過程中,更加注重實驗。鼓勵學生要勇于創新,站在時代的前沿思考問題,不斷將新的知識、新的技術充實到電子科技方面,使學生的眼界更加開闊,學習興趣更加濃厚。
4.理論聯系實際,增強實踐能力
電子線路基礎這門課程,在生活中的實用性很強,這就對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在有限的課時中,既要完成理論知識的建立,又要通過設計不同的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在進行課堂演示實驗時,教師要邀請學生參與其中,共同解決實驗中出現的問題。
5.靈活運用教材,寓教于樂
教材是教學的參照范本。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主體,依據學生的特點,恰當地選取教材,制訂合適的教學計劃。對于學生自主能力差,思維懶惰等問題,教師在教材的選擇上應更加注重其實用性,在教學過程中要改革教學模式,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依據本學科的特點,制訂更為有趣的教學計劃,增加與學生的互動環節,制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小結
電子線路基礎對于學生以后的專業知識的學習以及實際應用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改變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是教學的重中之重。作為一門系統理論課程,該課程要求學生不僅要有牢固的理論基礎,更要有很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依據學生的特點,改革教學模式,運用多種方法提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李麗.淺析電子技術基礎教學[J].職業,2012(17).
[2]高代敏.中職電子技術基礎教學策略分析[J].電子世界,2014(14).
作者:黃瑞田 單位:莒縣實驗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