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溫雨季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高溫雨季混凝土施工,除要嚴格遵照材料選用、配合拌制、運輸、澆筑、抗滲及養護等一般技術規范,還要根據高溫雨期特點,制定相應的技術措施,特別是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溫度、濕度,提高作業速度,做好工程試驗檢測等,以確保工程質量。
關鍵詞:高溫;雨季;混凝土施工;技術
高溫雨季混凝土施工是指在天氣炎熱、降水較為頻繁的季節,因氣溫和降水對混凝土的質量造成負面影響的情況下所進行的施工。高溫雨季混凝土施工不但要時刻關注和準確把握天氣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組織方案,盡可能避開高溫時段和降雨時段組織施工,并做好施工區、生活區的排水措施。更重要的根據高溫雨季特點,設計并執行有效的施工技術方案。
1高溫雨季混凝土的拌制
高溫雨季混凝土施工中的混凝土拌制要重點關注四個環節:一是材料的選用和保管。在高溫雨季所用的水泥、砂料、石料等應采取防曬降溫措施,以降低拌制前骨料的溫度,對于砂料、石料可采取定期噴水方式降溫。施工用水泥,要加強儲存中的防雨防潮,一旦受潮結塊的則不得用于工程中。拌和用水通常選用飲用水,如選用其他水源要進行水質和試塊的比對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為降低拌合時的溫度,可采取冷卻裝置對拌合用水降溫,必要時也可在拌和水中加入碎冰塊降溫。對外露的拌和系統、水管、儲水池(箱)、皮帶運輸機等要采取措施遮蔭隔熱。二是配合比控制。應當根據工程現地實測的坍落度損失,綜合考慮運輸時間和工程時間等,適時合理調整配和比設計。三是含水量控制。在高溫雨季混凝土拌制過程中,應當增加對砂料、石料的含水量進行檢測次數,每個臺班均不得少于一次。在雨后拌制混凝土,必須先檢測后調拌。四是早期強度控制。在配料方面,可通過摻加減水劑或以粉煤灰等活性材料,取代部分水泥,減少水泥的使用量,以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強度。要控制緩凝劑的使用量,并不斷檢查混凝土的凝固時間。
2高溫雨季混凝土運輸與澆筑
高溫雨季混凝土施工中的運輸與澆筑應當根據條件,精心選定運輸方式和時機,提高速度,確保持質量。一是做好模架及鋼筋準備。澆筑模板支架應當牢固可靠,具備相應的強度,能夠確保模板的穩定,避免因地面軟化導致基礎沉降或支架垮塌,造成結構斷裂及損壞。鋼筋、鋼絞線應保持防水、防潮。雨后澆筑混凝土前要及時將模板和鋼筋上的淤泥、雜物等清除干凈。外露的鋼筋、鋼絞線及金屬件等要采用覆蓋或纏裹等防銹措施。二是要盡可能地縮短運輸的時間,最好采用混凝土運輸攪拌車,在運輸的過程中進行慢速攪拌,但不可在運輸過程中邊加水邊攪拌。如道路或車輛受限,可就近選址建立攪拌站,以盡可能縮短從拌和到澆筑的時間,并能夠盡快開始養護。采用無攪拌運輸車輛運送坍落度較小的混凝土,必須采用內壁平滑、無滲漏、有頂蓋的容器。混凝土后卸出,容器內無剩余混凝土,要保證入倉前混凝土的均勻和不離析。采用泵送、輸送帶、吊斗等輸送混凝土時,應考慮運輸能力和速度,要能夠與拌和、澆筑同步,以確保混凝土在初凝前完成澆筑工作。三是要確保各類設備的完好率,能夠在施工全過程平穩連續運行,確保澆筑工作的連貫性,如因故形成澆筑過程中斷,間隔時間要小于前一層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或能夠重塑的時間。四是加強澆筑作業時機控制。通常情況下,混凝土澆筑溫度應嚴格控制在28℃以下,當估計混凝土的絕熱溫度不低于45℃時,澆筑溫度還需進一步降低,模板、鋼筋及周圍環境溫度不宜超過40℃。因此澆筑一般宜選擇在一天中溫度相對較低的時間段進行。在混凝土澆筑前,應進行相關試驗,以確定在作業過程中最高氣溫下混凝土在分層時的覆蓋時間,并在施工過程中加以嚴格控制。如果沒有可靠的防護條件和措施,一般不宜在雨中澆筑結構混凝土。新澆筑好的混凝土在終凝之前,應覆蓋好,防止被雨淋。五是采取必要的降溫措施。澆筑場地如有條件應有遮陰條件,以降低鋼筋、模板的溫度,必要時可對鋼筋、模板、地基進行噴水降溫,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澆筑過程中不能有附著水。六是在混凝土澆筑前,應進行相關試驗,以確定在作業過程中最高氣溫下混凝土在分層時的覆蓋時間,并在施工過程中加以嚴格控制。混凝土必須按一定厚度、順序和方向,逐層澆筑,要在下層混凝土初凝或者能重塑前完成上層混凝土的澆筑。如在傾斜面上澆筑混凝土時,應從最低處開始逐層升高,保持好水平分層。此外,為加快速混凝土的修整速率,修整時可用噴霧器對遮蓋物少量灑水,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現裂紋,需要注意的是不可對混凝土表面直接施水。
3高溫雨季混凝土的養護與修飾
高溫雨季混凝土施工中的混凝土養護,受高溫和雨水的雙重影響,必須加強控制調節。在高溫條件下,路面、橋面混凝土的養護,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在澆筑完成后立即架設棚罩,待混凝土收漿后再進使用粗麻布覆蓋和灑水養生。覆蓋時不能損傷混凝土表面。除施工現場沒有足夠的清潔水源用于養護,一般不宜單獨使用養護膜覆蓋法養護。特別是在高溫時段,灑水養護要及時,養護用水要與拌合用水相同,最好采用自動噴水裝置進行,保持養護面始終濕潤,不可形成干濕循環。覆蓋物保持濕潤狀態最少7天。混凝土構造物豎直面拆模之后,通常要立即用濕潤的粗麻布纏裹,然后外部再用塑料膜包緊,以防止雨水沖刷和侵蝕,但粗麻布應至少7天保持濕潤。對橋面等平整度要求高的混凝土表面,澆筑完畢,也可立即用優質的養護劑噴涂,待混凝土初凝后再進行覆蓋灑水養護,以保護混凝土橋面不受破壞。在高溫條件下,混凝土的養護還應加強溫差的控制,通常內外溫差不大于25℃。在混凝土強度未達到2.5MPa時,不能使其承擔人員、車輛及其他工程設施的荷載。高溫雨季混凝土的修飾,主要選擇在無雨時進行。如果混凝土的外露面沒有裝飾設計時,主要對澆筑時無模板的外露面進行壓光或者拉毛。對于有模板的外露面,應當安裝同一類別的模板并涂刷同一類別的脫模劑,做到模板光潔,沒有變形、無漏漿。如果發現表面質量有缺陷時,要根據嚴重程度,分析原因并采取改正措施修飾。對表面有一般抹灰和裝飾抹灰等裝飾設計的結構,要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采用表面平整的模板,拆模后按設計所要求的裝飾類別進行具體裝飾。
4高溫雨季混凝土工程的檢查
高溫雨季混凝土施工,受外部自然條件變化影響大,必需加強全程各環節的檢查控制。一是施工作業面檢查。為保證施工速度和質量,要保證施工作業面與作業能力相適應,不會因氣候變化中斷作業。二是防洪防澇檢查。對受洪澇危脅的工程應立即停工,一定要施工的要有必要的防范措施,并在施工前對排水系統進行嚴格測試。三是混凝土拌合的檢查。檢查各種衡具的精確性,在每一班次開工前都要對計量設備進行全面的校準。檢查攪拌設備的功能,通過試驗保證其達到規定的指標。檢查混凝土的均勻性、坍落度、粘聚性和保水性等各項指標。四是降溫防曬措施檢查。在混凝土澆筑和養護過程中,每天至少要檢查4次環境溫度,并做好相關檢查記錄,當溫度超過許可最高溫度時,混凝土攪拌和澆筑中,要采取必要的防曬和降溫手段,也保證混凝土澆筑的質量。五是制取試件,指導施工。在高溫雨季混凝土施工前,除要制取標準條件下的養護試件與結構外,還要制取相同數量的試件或結構,在相同的溫度、濕度條件下進行養護,檢查28天的試件強度和結構的穩定性,以指導工程施工。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8).
[2]肖強.混凝土施工[M].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7).
[3]趙軍.混凝土施工技術[M].中國海洋出版社,2006(2).
作者:房興峰 單位:蚌埠市公路管理局直屬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