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工程項目建設中交易成本控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在我國工程建設中,建設項目中最常見的管理方式就是業主委托承包商建設?;诖耍こ探ㄔO項目中有了較高的成本交易,而這種高成本使工程項目的效益大大減少了,也令業主的經濟效益受到了影響。因此,該文基于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交易成本的影響因素,探討如何建立完善的信用體制,旨在減少交易成本,提升經濟效益。
關鍵詞:工程建設;交易成本;建筑市場
交易成本顧名思義就是人們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以自愿主動合作為原則,促成交易生效,在這一過程中所花費的成本,從本質上來看,這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成本。區別于生產成本,交易成本是人類相互交往產生的成本花費。從這一概念上來說,交易成本在人類社會交往中是不可或缺的。
以雙方簽訂的交易合同為時間點,在簽訂合同之前工程建設產生的交易成本為事前交易成本,在簽訂合同之后產生的交易成本為事后交易成本。
2內部因素對工程項目建設中交易成本的影響
2.1工程項目交易的不確定性
工程項目較為復雜而且持續時間長決定了工程項目的不確定性。不論是從技術上來說,還是從管理上來說,工程項目都具有復雜性,而這意味著工程項目需有大量的信息基礎,才能保證項目的順利開展。區別于其他的建設項目,工程項目具有特殊性,它的生產、交易過程是同步進行的,因此工程項目具有延續性,生產和交易的周期漫長,因此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各種特殊情況。
2.2承包商的機會主義行為
業主一般采用招標的方式將工程委托給承包商負責建設,在這一過程中,承包商為了順利承包工程項目建設,可能會提供大量的虛假信息。在工程施工階段,承包商作為第一直接責任人,對工程建設的施工內容都了如指掌。從這一點來說,承包商掌握著工程建設的一手信息。較之于業主,承包商對工程建設施工的實際成本有著更為清楚的了解,這一現象直接給承包商實行機會主義創造了條件。
2.3工程項目的資產專用性
在工程項目建設中,因其建設量龐大,一旦選址之后,如果不是出現很重大的自然地質災害事故或其他難以預計大規模的災害(比如地震、臺風等),一般說來,很難再發生臨時更換場址的現象。從這一點來看,工程建設項目的選址具有固定性和專用性。
3外部因素工程項目建設中交易成本的影響
3.1建筑市場信用體系對交易成本的影響
建筑市場信用體系是輔助于建筑市場進行市場管理的運行機制,它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礎之上,采取獎罰分明的手段,對守信行為給予一定的激勵,對失信行為進行相應的制約與懲罰,促使雙方自愿轉變自己的價值取向,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逐漸向誠信靠攏。
3.2建筑市場征信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就目前建筑市場來看,征信市場的相關建設并不完善。中介機構是這一市場的主體,它們可以提供各種不同層次的征信服務?;镜姆疹I域包括采集交易雙方信用信息、分析和處理交易雙方信用信息、歸納整理之后對信息進行專業評估。在確保操作不違法的前提下,保證信用信息符合標準。因此可以將建筑市場征信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歸為2點:1)信用評價指標體系不夠科學,缺乏實用性。不夠先進,欠缺綜合性。2)信用信息管理的信息化平臺不夠完善,缺乏暢通的信息共享渠道,要想獲得交易對方的相關信息,則查詢信息的這一方需向查詢機構提供相當高的查詢費用。
3.3建筑市場信用管理獎懲機制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在建筑市場信用機制中缺乏成熟的擔保主體。就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并沒有專業性質的擔保公司活躍于市場,而承包商之間的同業擔?,F在發展還尚不成熟。銀行是目前市場中最大的擔保主體,它在建筑市場信用機制中占有相當大的份額。因為銀行并非專業性質的擔保機構,因此在建筑市場信用管理體制中,它缺乏專業技術領域的相關知識,尤其是對于工程風險管理這一內容,銀行掌握的知識并不完備,而擔保金的數額是銀行在擔保中主要考慮因素。其次,我國建筑市場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買方市場,在這一市場上,為逃避擔保,獲取最大的權益,交易雙方很容易鉆空子,任意指定一家銀行擔保。從這一點來看,被擔保主體的缺乏較強的擔保意識。
4完善建筑市場信用體系以控制交易成本
4.1建筑市場信用管理法律法規體系的完善
建筑市場信用體系的基本框架包括各項相關制度的具體內容,比如信用信息采集制度,信用信息評價制度,信用信息公示制度,信用信息的使用制度,信用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與運行等。要想從宏觀上管理信用體系建設,需進一步完善建筑市場信用體系中法律法規體系的建設。針對建筑市場信用體系所存在的基本問題,比如國家相關部門、有關協會、各種相關機構在建筑市場信用管理體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承擔的相關責任在相關的法律法規中做出明確的規定,確保在責權劃分時做到有法可依,有據可尋。再比如建筑市場信用體系的建立應由哪些機構負責,建筑市場信用體系的日常維護應由哪些機構負責等。
4.2建筑市場信用體系征信機制的重要性
建筑市場信用體系征信機制主要指的是交易主體之間的信用評估和信用信息共享2個方面。交易主體信息的采集數據是否準確直接影響著征信機制的評價結果好壞,也影響著征信信用體系能否正常運行。
4.3建筑市場信用體系獎懲機制的完善
基于上述問題分析,建筑市場信用體系機制的完善方面可以做如下調整。
4.3.1完善工程保證擔保立法
有關部門需對我國的工程項目法律條文及時進行修訂,使其符合國際標準,研究現行法律條文與工程擔保制度所存在的矛盾,并及時做出調整。
4.3.2培養擔保主體
培育專業性質較強的工程擔保公司,可以承擔高風險的工程建設項目。專業工程擔保公司需滿足以下要求:一是會理賠,有相應的經濟賠償實力;二是有充足的資金保障;三是自身專業素質要過硬,比如有較強的管理能力(招標、承包、合同),有較強的評估能力(工程造價)。
4.3.3培育工程擔保中介服務機構
培育專門的工程擔保中介服務機構,可以促進擔保市場的有序化發展。在工程建設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業主、承包商和擔保人可能對某一領域的知識并不完全了解,而中介可以起到其中任何一方洽談合同或代辦手續或承當相關技術研發風險等。4.3.4強化被擔保主體擔保意識由高一級別的管理機構對下級相關從業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增強其專業技能,再由相關管理部門人員對業主和承包商進行專業技術指導,通過指導使交易雙方認識到工程擔保的重要性,進而促進工程擔保制度進一步完善,適應工程建設的發展進程。
4.4加強業主與承包商之間合作伙伴關系
業主與承包商之間的伙伴關系是控制交易成本的重要保障,只有維護好雙方的關系,才能為交易過程中雙方守信埋下良好的種子。從這一點來看,首先需維持項目互動層面的良好關系,象簽訂雙方均認可的合同、及時解決雙方的矛盾,避免沖突;其次建立全面的評價體系,對雙方之間的合作進行動態追蹤,及時評價、修正,確保雙方的關系可以維持到工程結束。
5結語
該文明確了交易成本的概念,進而分析了內、外部因素對交易成本的影響,詳細地分析了現有建筑市場信用體系所存在的問題,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完善建筑市場信用體系,這樣一來可以有效減少交易成本,保證業主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張睿.工程項目中的交易成本分析及管理[D].遼寧:沈陽建筑大學,2012.
[2]李慧敏.建設工程項目交易費用產生的影響因素分析[J].項目管理技術,2012(8):35-40.
作者:劉剛 單位:中國石油天然氣第六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