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電市場營銷策略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農電市場的設備落后、線路陳舊。主要變電設備仍舊是戶外簡易式設備,變電器老化、供電線路絕緣性減弱、各種表箱和接戶線腐蝕嚴重等問題比較普遍,造成供電能耗高、性能差,加之在電能使用過程中私拉亂接線路的現象嚴重,缺乏相應的保護措施等,不僅使供電質量受到很大影響,而且極易引發安全事故,沖擊電網的穩定運行。
2.農網低壓線損大,制約農電市場發展。應當承認,經過農網改造,農網線損高的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在改造過程中由于政策原因,農業用電線路并未列入改造范圍,導致農電線路維護不到位,尤其是低壓線路年久失修,地爬線、私拉亂接線路的現象嚴重,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加之由于原來由用戶承擔的線損、變損轉移到了農電企業,以及農電企業供電范圍大、配電變壓器容量不匹配等原因,致使大多數的縣供電公司低壓線損成本不降反升。農村季節性、時段性用電負荷的不均衡,使得配變輕負荷運行現象嚴重,存在“大馬拉小車”現象,致使電力損耗加大。農村臨用電情況較多,非計劃用電掛鉤現象以及竊電現象嚴重,也是低壓線損率偏高的原因。線損大已成為制約農電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3.資金投入不足,管理體制不完善。農村供電地域大、輸變電線路半徑長、用電負荷分散、配電網絡不完善、布局不合理,導致單位電量投入成本高、電力損耗大、運行維護費用高,最終導致農村供電成本遠遠高于城市。由于缺乏資金,電網建設滯后,部分供電設施年久失修,阻礙了縣級電力市場的開拓和發展。隨著農村用電負荷和用電量的快速增長,使得農村電網建設嚴重滯后于農村經濟發展,也使得農網的線路過載、末端電壓低、電源支撐點少等一系列不合理的問題暴露無疑。同時,由于電網管理體制不完善,缺少常規化的巡檢機制,相關人員專業知識薄弱、老齡化嚴重、整體水平低,致使出現突發問題時不能及時解決。
4.生產企業的市場疲軟及農民電力消費意識不強,使得開拓農村電力市場任重道遠。受經濟形勢的影響,一些鄉鎮企業產品積壓、開工不足,既影響用電量的消費,也加劇了電費拖欠。而供電企業收繳電費的主要方式就是對欠費企業限電或停電,其結果必然是售電量的劇減,形成惡性循環。此外,網改后農網電價大幅降低,但由于經濟條件限制和小農意識影響,很多農民還缺乏對電力消費的意識,舍不得投入資金改善用電條件。因此,對企業拖欠電費實施有效回收,增強農民的用電投入,是農電企業經營者必須考慮的問題,可以說開拓農電市場任重道遠。此外,農村電力市場營銷管理基礎薄弱及行業作風問題,也都是農電市場存在的不容忽視的問題。
二、農電市場實施精益化管理的必要性
1.實施精細化管理是農電市場服務“三農”的關鍵舉措“三農”問題一直是黨和政府十分關注的問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國務院“關于‘十一五’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了推進農村的電力體制改革,促進農村的電力事業發展的指導性意見。“深化電力體制改革若干意見”將于年底出臺,電網企業將按照政府核定的輸配電價收取電網費,按電網企業的功能由市場定位,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投資配電業務。這對于發展農村電力事業,改善農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使農電企業更好地服務“三農”,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農電市場實施精細化管理,能夠提高農網供電質量和安全可靠性、降低線路損耗、切實減輕農民負擔,是服務“三農”的關鍵舉措。
2.實施精細化管理是農電市場服務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必然要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國家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將為開拓農村電力市場帶來新的歷史機遇。農電企業是農村輸、配電網絡建設和維護農村電力設施的“主力軍”,肩負著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優質、可靠、安全的用電支持與服務的重任。因此,農電企業的發展水平,關系到新農村建設的好壞,更關乎和諧社會構建的成敗。農電企業必須積極推進農電體制改革,實施精細化管理,尋求新的突破,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努力踐行科學發展的企業歷史使命,促進新農村建設。
3.實施精細化管理是農電市場城鄉統籌發展的現實要求國家電網公司提出的“三集五大”發展戰略,歸根到底就是要實現“用一體化電網、服務和管理,推進城鄉供電一體化建設”。我們認為,打破供電的城鄉二元結構,是農電整體劃轉后,農電企業規范化管理的最有效途徑。因此,實施精細化管理,探索電網建設和供電服務城鄉一體化新模式,是縮小城鄉差距,統籌城鄉電網協調發展的現實要求。事實上,農電市場營銷與普通產品營銷有很大區別。電力產品交易本身包括諸如發電、輸配電、供電等一系列環節,交易過程瞬間完成,產品無法保存;農電市場營銷的重點在電力系統的終端,即供電環節的營銷上,盡管在供電市場前有發電、輸配電市場,但都是電力系統的內部環節;電力營銷中涉及的中間環節,如發電、輸配電、計量、收費和售后服務等專業公司,其要求明顯高于其他產品;電力產品的技術進步策略僅反映在產品生產的“過程”中,并不反映在消費者購買的“電能”這個產品上;電力產品涉及國計民生,其定價常受政策限制,且其制訂、變更的過程非常復雜。上述特點直接決定了農電市場營銷必須實行精益化管理。
4.實施精細化管理是農電市場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前提和基礎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電力必須先行。農網建設的現代化,可以擴大電能在農村的廣泛應用,擴大農村的消費市場,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環境,鞏固農村經濟的發展基礎。尤其是國網公司提出的“一個目標(構筑城鄉一體化農電發展模式)、三項內涵(新農村、新電力、新服務)、四點思路(建設新型農網、創新體制機制、提升隊伍素質、服務農村發展)、五大工程(農村電網改造升級、新農村電氣化建設、農電管理創新、農電隊伍職業化建設、供電服務品牌化建設)”農電戰略的實施,有賴于農電市場的精細化管理作為支撐。因此,積極推進農電市場的精細化管理,不僅是農電企業的任務與使命,更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前提。
三、農電市場精益化管理的策略
1.構建精益化營銷服務體系具體要做到:建立培訓體系。采取各種切實可行的方式強化員工的優質服務意識、市場意識和競爭意識,強化營銷人員的營銷服務技能的培養;建立檢查排查服務體系。對管轄區域內的所有客戶的用電情況進行排查,形成“隱患排查、安全梳理、匯報公告、整改計劃、檢查監督”的精益工作流程,對排查發現的供用電安全隱患逐一制訂整改措施,幫助、督促客戶制訂整改計劃,及時跟蹤整改情況;構建差異化的服務體系。售前服務應簡化各種工作流程,體現出責任高效,售后要搞好各種電力應用服務,針對不同的用電客戶制訂出量身定做的差異化服務,規范供用電秩序,進而促進電能的合理使用;構建供電營銷服務監督體系。定期走訪、交流,通過座談、征求意見等各種形式,傾聽意見,了解需求,接受監督,改進服務。
2.大客戶營銷精益化服務用電容量大、電壓等級高、負荷大以及用電性質重要的客戶統稱為電力大客戶,具有電壓等級高、設備用電量大、接線復雜、對供電系統影響大等特點。電力大客戶一般都代表著地方的大、中型企業,其供電效果如何,會對供電企業產生重要影響,其電費回收的情況直接影響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對于電力大客戶營銷策略是否準確,將對供電企業的業績影響很大。為此,應結合大客戶的用電規律,積極開展和實施對大客戶的精細化、個性化管理,及時跟蹤和改進供電服務,把營銷的重點轉移到提高客戶忠誠度上來,切實建立起與大客戶的長期、穩定、互助、合作的雙贏關系。
3.電費管理精益化服務對農電市場而言,“雙結零”一直是電費收繳工作的重要目標之一。除了做好供電優質服務、保證供電質量與效率等工作外,還要找準切入點、突破收費難題,應采用以下方法:推行預購電制,加大分次劃撥、預付費的實施力度;對電力大客戶實行分次收費模式;強化“負荷控制購電”制的推廣;落實“一戶一策”政策;加強高排放、高能耗、高污染等重點用戶的電費回收工作;強化營業推廣,實行繳費送禮品活動以及分時電價制度;對電費回收困難及居民客戶實行“上門服務”“親情服務”。具體來說,對于農村用電客戶,要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實現城市和農村電價標準統一,認真做好促銷工作,以占領農村廣闊市場。而對于農業生產用電,如農業灌溉用電、水利設施操作用電、農作物栽培及收獲后機械設備用電、農產品冷藏及倉儲用電、水產養殖用電、畜牧用電、農副業加工、作坊、養殖業用電等,要理順產權關系,明確產權人,及時簽訂用電產權協議書,明確設備的維護、維修等工作,改變用電管理的混亂現象,業擴報裝及時到位。農副產品的深加工,加工業、養殖業、手工作坊等使用電力作動力,將對農電市場的進一步開拓帶來美好的前景。對此,應廣泛做好用電營銷宣傳,出臺激勵政策,提供各種便利,積極指導其合理用電,并進行相應的技術指導。
4.增值和有償精益化服務對于不在農電企業責任范圍內的輸配電設施及電器產品的試驗、檢修、維護等“額外工作”,以及設備、設施產權不屬于農電企業的維護等工作,農電企業在權衡有償成本、有償風險、解決客戶的燃眉之急等方面的基礎上,通過簽訂維護等相關協議,為用電企業提供有償服務,這也是穩定電力銷售市場的一條重要途徑。在開展有償服務時,要界定好檢修、維護的標準,理清責任范圍,制訂合理的收費標準。此外,要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提供各種增值服務,如為客戶提供管理和咨詢服務,幫助客戶進行電力理財等。
5.知識營銷精益化服務作為營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知識營銷越來越受到重視并被廣泛應用。農電企業應積極通過各種信息媒體、網站、營業窗口等傳播途徑,堅持“互利互惠、誠實守信、兼顧利益”原則,向廣大用戶提供各種用電政策信息、安全用電常識、用電技術、電費電價等方面的知識,廣泛傳播電力需求管理技術與知識,宣傳和介紹綠色照明、高效節能設備、蓄冷蓄熱產品、家居生活電氣化等知識,引導客戶科學、合理用電。采取激勵政策及措施,推廣高效節能用電產品,免費培訓客戶,讓客戶全方位感受到電能的優越性。
6.高效優質精益化服務農電企業應牢固樹立“客戶至上”的服務理念,以服務承諾為牽動,以示范窗口為龍頭,牢固樹立“精益服務”意識,提升全員服務技能。開展各種形式的業務培訓活動,增強市場競爭意識和服務意識,積極踐行“你用電,我用心”的國網公司服務理念,努力超越客戶的期望值,打造人民群眾滿意工程。推行主動服務和跟蹤服務模式,業擴報裝服務、收費等服務的“一條龍”“契約式”服務模式,全口徑實施標準化服務。規范服務渠道、服務項目和服務行為。“真誠服務,共謀發展”,實施“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等優質服務策略。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營業網點,簡化工作流程,實現“內轉外不轉”,加快業務辦理效率,縮短報裝周期。合理安排檢修時間,建立“三全”(全天候、全過程、全方位)快速服務反應機制,建立“定期聯系機制”,對客戶的意見、投訴或建議,設立專業部門,委派專人處理,對處理的結果要及時予以答復。
7.信息化精益營銷服務信息化營銷已成為電網企業的一種主流營銷方式。農電企業應積極順應這種先進的影響模式,采用先進的科技手段,不斷完善營銷管理信息系統、輸配電及供電地理信息系統、服務熱線系統及客戶服務管理系統的功能,及時分析通過各系統采集到的數據信息,掌握客戶用電需求的規律,努力建設集“咨詢、服務、報裝、投訴、抄表收費、事故定位、負荷預測和監測”等功能于一體的供電服務信息化平臺,從而達到對農電市場服務的全過程的精益化管理。通過供電服務信息化服務平臺,及時反映工作中的問題和客戶的需求,使信息化自始至終貫穿于電力服務的全過程。
作者:于躍孫超安玉興于海平單位:沈陽工程學院電力學院沈陽供電公司康平供電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