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加強中職化學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緊扣教材內容向學生滲透環保意識
從環保的角度來看,中專化學教材中許多物質的制取反應、化學工藝等等都是值得討論和重新考慮的。這給改革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把教材與生活相結合,對學生開展環保教育,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引發他們的環保熱情。教師必須向學生系統介紹危害人類生存的三大環境問題,使學生在中學階段就對自己的處境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如學習完“硫和硫化物”,教師可與硫酸、二氧化硫等知識相結合,分析水污染、酸雨污染、大氣污染等,使學生了解“倫敦煙霧事件”的內因。還可結合1942年的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給學生講清其形成過程及危害,從而提高學生對環境污染的重視程度,鼓勵學生做一個愛護環境的青年。在日常生活中,主動購買帶有“中國環保標志、愛護臭氧層”或“無氟氯化碳”標志的產品如冰箱、空調等。在教學中介紹環保知識,讓學生既認識環境污染的重要性,又認識環境改造的可能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又如,在講“電解及其應用”時,教師可針對生活中廢棄電池亂扔的現象進行解釋。在廢電池中含有這些鉛、鎘、汞這些重金屬污染物,一粒小小的鈕扣電池可污染600立方米水,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價值,并造成永久性公害。因此教育學生對于廢舊電池不能隨意亂丟而要分類處理。上世紀50年生在日本的震驚中外的水俁病就是由于汞污染造成的。
二、在實習操作過程中,加深環保意識
我校每學期都為學生安排2~6周不等的實習,在整個實習過程中,學生親眼見證了很多與環保有關的內容,且這些鮮活的實例比起化學理論中反復強調的環保知識更直觀。一方面,教師可以以環境污染物為試驗樣品,進行觀察分析與研究。例如測定實驗廢液的PH,并用這樣的水澆灌植物,短期內就會發現學生喜歡的植物會出現不好的狀態,從內心使他們認識到廢水真的不能亂倒?;蛘呓o魚缸中加入一點,魚馬上就不對勁了,可以更好地理解工廠廢液對人類的生活會造成那么大的影響。另一方面,化學教師在自己做或指導學生做實驗時,也可以切身實地地進行環境教育。但實驗必定會涉及到有害、有毒的物質,從某種意義上講學校中環境污染主要來源于化學實驗。我們不能因為化學物有毒怕傷害學生因此就省略這些有毒的實驗,而應創新改進實驗,減少環境污染。例如:在化學實驗中,對部分實驗從實驗技術、方法、儀器等進行重新設計,把分散的實驗綜合起來,這樣,可防止有毒氣體進入空氣,而且,還可以節約藥品和縮短實驗時間。如:在做有毒氣體排放實驗時,教師可增加尾氣處理裝置,以減少有毒氣體的排放;實驗結束后將廢液、廢物放入指定地點,這樣既可以減少污染,又可以教育學生在環境保護方面用綠色化學的思想來指導,更能有效地防止污染。
三、在化學課堂之外,組織多彩的活動來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1.興平有很多化工、電子以及機械廠,每家工廠都會有廢液排出。積極利用課外活動配合課堂教學,開展環保教育。例如組織學生從污染問題嚴重的地方開始尋找污染源,并對污染源的成分進行分析測定。進行“河水、雨水酸堿性的檢測”、“干電池的收回和利用”等活動,也可以帶領學生參觀垃圾處理場,知道隨意燃燒垃圾對大氣所產生的危害有多大,而這些惡果大自然最終又會反作用于我們自身。
2.根據學生大多是農民子女,結合家庭實際情況,教育他們農田里所施用的各種農藥殘留也對土地是有所傷害的,鼓勵學生注重環保的同時,將來盡自己的努力解決這一讓農民關心的難題。而對于日常生活中的環保問題,則可以開展專題講座的形式向學生介紹,如節水、節電、節氣;不亂倒污水、亂丟電池;不使用污染環境的物品。通過這些信息的介紹讓學生懂得從自身做起,減少污染,保護環境,從而改變生活習慣。
3.利用3月12日植樹節、5月31日世界無煙日、6月5日世界環境日等紀念日,組織學生參加社會上的環保法律法規的宣傳,讓學生們在宣傳中了解我國有關這方面的規定和常識,以提高學生在思想上的認識。
四、結語
總之,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并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讓每位學生都養成環境保護意識,使他們認識到自己是環保的主人,讓全社會重視環境問題,對保護我們賴以棲息的家園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作者:賀美珍單位:西北工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