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初中物理課堂探究性實驗教學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教師要鼓勵和引導學生自主實驗,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
探究性實驗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敢于創新的品質。因此,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可以自由發揮和創造的平臺,引領學生獨立完成實驗。例如教師在講解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因素的時候,就可以鼓勵學生勇于探究,盡可能想辦法增大電磁鐵的磁性。學生通過積極思考,利用更多的干電池作為電源,可以吸附較多的大頭針,而且學生還發現改變線圈的匝數也能改變電磁鐵吸附的大頭針數量。這樣學生就得出結論:電磁鐵的磁性與電壓的大小和線圈的匝數有關。雖然學生得出的結論沒有揭示出電磁鐵的強弱本質與電流的關系,但是通過學生自己的思考和動手操作,發現了電壓的大小和線圈的匝數能夠影響電磁鐵的磁性,這也為學生進一步了解和掌握與電磁鐵磁性相關的因素打下了基礎。學生自主實驗,不僅可以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同時可以提高學生對物理課堂實驗活動的參與度,幫助學生更快地發現自身理解的不足之處,更快地掌握教學內容。
2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課外研究,滿足學生的探究欲望
初中學生對新奇的事物有很強的探究興趣和欲望,尤其對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現象,總會有很多的問題和想法,教師由于受到課時、教學設備和大綱要求的限制,無法在課堂教學中給予一一滿足。因此,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課外研究,滿足不同學生的探究需求,開拓各個層次學生的實踐技能。例如教師可以結合實驗冊中的小制作,指導學生制作小型的發電機和電動機;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測量家庭用電器的電功率;為學生提供研究的素材和物理資料,幫助學生探究導體電阻和長度的關系等。根據學生實驗的實際情況和內容,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寫出實驗報告和制作過程,以及自己的探究收獲。如此一來,不但可以讓學生用物理知識和理論來解釋自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種種現象,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讓學生在學以致用的過程中體會到物理的奧妙之處,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探究物理知識的動力。
3教師要注重學生對物理實驗的探究過程和設計能力
初中物理課堂探究性實驗教學最關鍵的就是教師要注重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探究過程和設計能力。因此,教師在物理實驗課堂上,要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地引導和輔助學生去努力完成實驗,讓學生從中有所收獲。多樣化的探究性實驗可以幫助學生更熟練地使用實驗儀器,提高學生動手動腦能力、與人溝通的能力和團隊合作的能力,培養學生養成認真觀察、細致操作的良好習慣。同時,教師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對實驗的設計能力。例如教師在引領學生“探究凸透鏡成像”的時候,就可以為學生提供實驗裝置,以及凸透鏡和凹透鏡,讓學生自行探究“矯正近視眼需要用什么透鏡”。學生就可以利用實驗裝置,以及凸透鏡和凹透鏡,調節物體和透鏡的距離,使物體在光屏上呈現清晰的像,從而使學生得出正確的結論。總之,探究性的實驗教學可以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培養學生勤于思考、樂于動手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物理綜合能力,也使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明顯地改善。
作者:陸麗單位:江蘇省徐州市東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