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心理教育班級管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引起中職院校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
隨著國家對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大力支持,中職院校在提高知識文化教育、指導實踐操作等方面的工作非常出色,但是卻忽視了對中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學生在不同程度上出現了多種心理健康問題。產生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首先是自身心理素質較差。很多學生在就讀中職院校后,生活和學習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對原有的心理結構是一種沖擊,又由于這一階段的學生心智尚未成熟,對于發生的問題缺少正確的自我判斷能力,從而就會引發心理健康疾病和心理健康問題。其次是學校不重視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目前很多學校很少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在如何提高學生的成績上,未能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這樣無疑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不良影響。最后是受不良社會行為的影響。由于中職院校教育的特殊性,學生在讀書期間可不同程度接觸到社會的很多方面,這樣,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就會對學生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最終導致學生出現違法違紀的行為。
二、班級管理中開展心理教育的措施
(一)加強溝通,解除心理戒備
中職院校的學生剛剛經歷人生中的一個轉折,他們大多思想比較單純、年齡較小,隨著對社會的接觸,他們在心理方面逐步出現復雜多變的問題;他們由于離開父母開始獨立的生活,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差,所以表現出更多的不自在,和人相處的時候有很強的戒備心理。所以教師要放下姿態,和學生進行心靈上的交流,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態以及心理變化。在與學生的對話中,教師要以平等的姿態和學生進行交流,充分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能夠廣泛采納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在與學生的交談和對話中,要積極轉變思想,認識到學生和教師是平等的,教師應該主動接近和親近學生,以朋友的身份關心和愛護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溫暖。
(二)合理設置心理教育課程
課堂是進行教學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的重要平臺,也是學生心理發展的重要過程。從教材內容看,教師應該在備課的時候加入心理教育的內容,使之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學校也應該注重思想品德課程的安排,這門課程主要是以教育品質修養為主,注重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和心理素質。教師作為教育的主體,教師的知識儲量不僅會影響著學生,教師的人格也會在教學的互動過程中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教師應該為學生創設一種有利于學習和生活的良好環境,使他們能夠對事物有著正確而客觀的認識。這樣教師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優秀品格、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個性,也能使學生獲得知識,促進他們的成長。
(三)集體輔導和個體輔導有效結合
教師是班級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是開展學生心理教育工作的最佳輔導者,教師要根據心理學和教育學指導學生科學地學習和有效地調整心態,培養他們開朗堅強的性格和樂觀穩定的情緒,以及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抗挫折能力,為他們將來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質。在進行心理咨詢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使學生可以對教師打開心扉,達到情感和心理有效的交流。教師不僅要對班級整體進行心理教育輔導,也要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建立學生心理檔案,進行收集歸類和分析,以積極的心態鼓勵學生和教化學生。
(四)采取靈活方式開展心理咨詢
教師應該采取多種靈活的方式開展心理咨詢活動,時刻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及時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教師對學生在咨詢過程中提出的各種問題和質疑要及時解答和指導,并做好詳細的記錄,方便后續的研究和探討。教師還可以開通電話、網絡或是專欄咨詢等方式,對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心理問題給予及時的幫助,解決他們心理的困惑。教師應該開展形式多樣的咨詢活動,使學生可以選擇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避免不良后果的發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職班級管理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心理調整方法,也能提高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格。開展心理教育還可以幫助學生正確處理與同學之間的關系,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促進心理的健康發展。
作者:張廣飛 單位:江蘇省儀征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