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物流管理信息公司管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莆田物流公司致力于向著為發貨方和收貨方提供物流勞務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不斷發展,結合自身業務特點,開發了一套物流管理信息系統。該系統實現了物流各個流程的緊密銜接,為客戶提供貨物從發貨地到收貨地整個物流活動的服務。下面將以系統的主要功能模塊為中心,結合系統運作的各個環節來對莆田物流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統進行分析。
1.1系統功能模塊分析
莆田物流公司現有的管理信息系統從功能上分為辦公、運輸、車輛、財務、查詢、運營和設置7個子系統,其中的運輸子系統包含有托單、調度、跟蹤、到貨等模塊。各個子系統以所包含的基本功能模塊為主相互協調運行,為莆田物流公司的正常運作奠定基礎。下面結合公司業務對運輸子系統中的主要模塊進行分析。
1.1.1托單管理模塊
托單管理是將數據錄入系統,保證運作數據在流程中準確無誤的模塊。該崗位工作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系統中數據的準確性,因此該崗位的主要責任是將托單信息快速和準確無誤的輸入系統,為全網數據共享奠定基礎。
1.1.2調度管理模塊
該模塊實時體現本地貨物情況,計劃安排車輛進行多點接車或拼車配載,并保證車輛的安全性。為登記進場車輛、安排裝車、打印裝車清單和運輸合同等工作提供了一個方便的工具。在選擇相關車輛后,由調度確定的需要由該車輛運輸的貨物信息將全部顯示在車輛配載的頁面上。
1.1.3跟蹤管理模塊
該模塊主要是對運輸的貨物及回單進行全程的跟蹤,并記錄相關的狀態。跟蹤管理員崗位的主要責任就是記錄有關狀態,并在發現問題時及時向相關領導進行反映。跟蹤本地發出的運輸車輛,記錄車輛跟蹤時的地理位置,根據延誤情況修改車輛到達收貨地的時間,記錄車輛事故。
1.1.4到貨管理模塊
到貨管理是運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對到達的車輛進行貨物驗收入庫處理,然后安排工人對到達車輛上的貨物進行卸載,卸貨完成后進行確認。在實際工作中,接車驗收貨物時,應對中途卸貨的簽收單進行驗收,以避免出現監管漏洞。
1.2系統業務流程分析
莆田物流公司現形成以“莆田往華南、莆田往華東”為主的精品運輸線路,以及在國內設立各大網點來完成莆田至全國境內的配送服務,各大網點均通過物流管理信息系統來實現跨公司數據交換,實現了物流信息的無紙化傳遞。
1.2.1貨物托運流程
該系統業務從發貨地的托單管理模塊出發,利用托運單將貨物從發貨地托運到收貨地。托單錄入完成后進行貨物交接,收取相應的運費后貨物進入配載管理,由工作人員進行貨物配載裝車確認后安排發車,隨后進行車輛全程跟蹤。若有安排下線運輸,則貨物交接時進入下線管理,選擇承運方安排發貨并進行發貨確認后再進行車輛全程跟蹤,到達車輛貨物將回單寄回發貨地。
1.2.2貨物到站流程
車輛到達收貨地后進行接車驗收工作,由到達部提領員電話通知客戶提貨或者安排司機配送貨物上門。自提客戶提貨時確認收貨人身份并簽收,若有提付運費則收取相應運費后將相應回單寄出。若客戶需要提供送貨上門的服務,則交由調度人員安排車輛進行貨物配送。
1.2.3貨物配送流程
當貨物到達收貨地后,按發貨客戶的要求將已簽收的回單進行整車寄回發貨地,連同下線物流公司已簽收的回單也一并簽回發貨地。發貨地收到簽回的回單后按下線回單和整車回單分類,在系統中進入回單管理,確認收到的回單詳細信息后進行財務結算。
2建立系統評價指標體系
莆田物流公司管理信息系統評價指標體系結構。該評價指標體系是綜合考慮莆田物流公司目前系統的運行現狀,并結合前人研究的基礎從系統技術水平、性能、效益價值、和操作四個方面構建評價指標體系。
2.1系統技術水平
(1)目標規劃實現度:在評價時根據最終建成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對預期規劃目標的實現程度;(2)軟件質量:在評價時針對系統所使用的開發軟件在使用過程中是否達到預期成果;(3)資源利用率:可根據系統在對數據庫、軟件、硬件、外部設備等各類資源的利用程度進行評價。(4)先進性:在評價時根據系統在總體開發設計上是否具有先進性以及在軟件技術上是否先進。(5)經濟性:在評價時可參考系統從開發至運行所需消耗的資源大小等。
2.2性能
(1)系統可靠性:在評價時依照系統在使用過程中的容錯能力來判別。(2)可維護性:在評價時依據系統對出現的錯誤進行確定和可修正的能力。(3)安全保密性:在評價時可根據系統網絡抵抗干擾破壞和保護自身安全的能力以及數據是否加密。(4)可共享性:在評價時可依據系統內數據是否可跨公司跨部門共享。
2.3效益價值
(1)直接經濟效益:在評價時比較系統的使用過程對整個物流運作所帶來的經濟利益。(2)系統利用率:在評價時從系統從設計到運行中各模塊功能的實現程度方面考慮。(3)用戶滿意度:在評價時主要考慮是在適當的時間、地點將貨物送達或客戶投訴情況。(4)社會效益:在評價時主要考慮系統使用后所達到節能降耗的程度。
2.4操作
(1)輸入、輸出標準化:在評價時可根據系統內輸入的信息與輸出是否存在出入。(2)界面友好與方便:在評價時主要考慮系統操作界面是否遵循以人為本。
3系統評價方法與模型系統綜合評價比較成熟的方法
有關聯樹法、層次分析法、灰色關聯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法等。可知系統的評價指標是一個多層次、多目標的復雜化體系且大多為定性指標,指標評價標準具有模糊性需要進行量化處理,因此選擇采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來實現對系統的評價。
3.1確定評價對象因素集和評語集
該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所包含有兩級指標,其中一級指標因素集為X=(X1,X2,X3,X4),X1表示系統技術水平指標、X2表示性能指標、X3表示效益價值指標、X4表示操作指標;各二級指標因素集為Xn=(Xn1,Xn2,…,Xni),,其中i為各二級指標的個數。評價等級的制定是為了實現定性指標的定量化。專家以10分制評分標準將定性指標量化,從而確定具有連續等額標度的評語集V=(9,7,5,3),其中“9”表示優、“7”表示良、“5”表示中、“3”表示差。
3.2確定指標權重
在指標權重的確定上選擇應用層次分析法的方根法來計算。其中準則層為元素Bi指標,而方案層則為元素C指標。以A-B表示準則層元素Bi(i=1,2,3,4)對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綜合評價A的重要程度的判斷矩陣,以Bi-C(i=1,2,3,4)表示方案層元素C對準則層元素Bi(i=1,2,3,4)優劣程度的判斷矩陣。在構造判斷矩陣時,根據表1所給的重要性標度值來確定,并通過設計調查表以問卷的形式發給評價人員。回收問卷進行數據處理后再根據方根法求出各層指標的重要性判斷矩陣的特征向量,最后根據公式C.R.=C.I./R.I.進行一致性檢驗。當C.R.<0.1時,認為判斷矩陣的一致性可以接受,否則應對判斷矩陣作適當修正。
3.3確定模糊矩陣
模糊矩陣的確定是通過邀請莆田物流公司中10位具有豐富物流從業經驗的專家來對該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評價指標進行逐個評價,按照給予評語的人數占總人數的比例建立隸屬度,對數據進行統計處理后得到價值隸屬度指標。對莆田物流公司管理信息系統各指標進行綜合評價,建立綜合評價模型!B=W•!R,其中W為上步驟層次分析法算得的權重向量,!R表示相應指標層的隸屬度矩陣。
3.4二級指標綜合評價
通過計算結果可知,莆田物流公司管理信息系統的綜合評分為7.2分,表明該系統評價為良,體現了該公司根據自身的經濟實力,設計出可實現物流運作基本功能的管理信息系統。其中操作得分最高為7.6分屬良好,具體觀察隸屬度評分表可發現,各評分人員對于系統是否操作方便、輸入輸出是否標準化較為滿意,體現了該系統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系統技術水平為6.8分是其中最低,問題出現在軟件質量和先進性未能得到評價人員較高的滿意度,由此暴露了該系統在技術上亟待提高,需要提升軟件質量并增加對信息技術的研發和使用。性能得分7.3分,其中可維護性未能得到專家的好評,需要不斷對系統進行更新維護來提高作業效率。效益價值得分7.4分與性能不分伯仲,一定程度上達到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平衡,正體現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是以為顧客服務和企業管理為主的原則。
4結語與討論
通過系統的分析與評價發現,莆田物流公司管理信息系統技術水平落后主要表現在:公司采用人工手寫方式完成托運單的錄入工作,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托運單信息出入;而且揀貨管理缺乏信息技術的支持,導致貨物在裝卸過程中頻繁丟失等。因此該公司應不斷加強信息化建設,開發一套多功能高效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統。從訂單開始,在經濟可行的前提下引入條碼技術,減少人為誤差;在貨物管理方面可采用RFID進行貨物識別跟蹤,最大程度上避免丟貨竄貨現象的發生。在配送管理方面,可采取最優路徑進行貨物配送,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建立和發展第三方物流系統,對于企業向網絡化、信息化和系統化方向發展有極強的促進作用。莆田物流公司在向著第三方物流不斷發展的道路上,需要不斷引進和學習先進的物流管理經驗,提供更加高效優質的信息化物流服務,從而保證企業自身的穩定發展。
作者:陳木真李正紅劉家財鐘連平陳思佳單位:福建農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