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經濟管理問題與對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在我國各個層面的深入改革進程中,三農問題是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問題,只有完善的解決實際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才能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解決我國農村經濟問題,我們要重視問題,構建完整的農村經濟管理體系,創新農村經濟增長點,克服和解決農村經濟發展的阻礙,為農村經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引導農民留村,組織技能培訓,提高農業從業者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農村經濟;經濟管理;農村發展
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農村經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而在現今深化改革,繼續推進的情況下,我國目前的農村經濟的管理較為混亂,不利于長遠的可持續發展。我國的農民數量超過九億,這就說明農民是我國的主要構成部分,其涉及到的相關問題都不能讓我們忽視。然而,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農民由于自身綜合素質不高,外加接收信息的渠道有限,導致農民只顧眼前利益,盲目跟風的情況大有人在,直接導致農村經濟的處于混亂的狀態中。
一、農村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的大部分農村地區,還存在著各自為政的散亂式農村經濟發展狀態,使得農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資金成為,卻得不到期望的收益,甚至還將農用土地以及水等公共資源造成了難以根治的破壞。總的來說,農村經濟的管理較為落后,跟不上了時代的發展步伐,其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缺乏對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視
在我國的農村經濟管理中,大部分都由本村的村長等人員組成,而由于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水平不一致,使得部分的管理人員對經濟管理完全就不懂,農村經濟管理名存實亡。在目前的體制下,大部分的農村都配備了新農村指導員,而這些工作人員大部分都流于形式,沒有參與到實質的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中。由此表明了我國在農村經濟的管理工作中重視度不夠,導致我國農村的經濟的管理還處于落后的階段,既沒有完善的農村經濟管理體系,同時又缺乏合理的引導、糾正機制。
(二)支撐農村經濟的勞動力的大量流失
在我國目前的農村經濟活動中,人力仍然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原因是由于我國的機械化農業推廣面還不夠深入,而部分地區以山地為主,土地結構難以開展機械化農業,需要人工勞動力的地方較多。而隨著外出打工的人員越來越多,留在農村的大部分是一些老年人以及兒童,其勞動力可見一斑。在失去主要勞動力的情況下,農村經濟難以推進,部分地方的農村經濟止步不前,甚至出現倒退的現象,只剩老年人的農村回到老人們的年代。
(三)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人員綜合素養較低
現階段的農民主力由于小時候缺乏足夠多的素質教育,其綜合素養較低。這一現狀帶來的直接問題就是新興的農村經濟理念得不到推廣,一些新興的農業科技得不到認可,或是農民難以掌握這些新興的農業技術。在市場經濟的大浪潮中,農民自身力量的不足,使得其只有被浪潮吞沒的結局。農民粗放型的經濟方式,致使農民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中一直處于劣勢的位置。
二、農村經濟管理解決問題的措施
三農問題是困擾我國發展的重要問題,農村經濟的管理問題同樣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在我國各個層面的深入改革進程中,農村的經濟管理問題同樣不能落下。只有認認真真的對待現存的問題,踏踏實實的解決問題,才能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而不是成為發展的絆腳石。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決我國農村經濟問題:
(一)重視問題,構建管理體系
由于我國社會主義國家的性質決定,在農村經濟管理中國家的宏觀調控占有著重要的位置。在農村經濟的管理問題中,我國政府部門應加強人力以及財政的投入,積極參與到其中,構建出完整的農村經濟管理體系。在農村經濟管理體系中,首先應構建一個完整的組織構架,依據農村經濟的特點,組建一支“戰斗力”高的團隊出來。在團隊中應保證專業人才的位置,同時還應配備調解員,負責與農民的溝通交流。在農村經濟管理體系中應依據市場規律,結合國家政策制定科學的綱領和規范,同時還要注重監督機制的構建及其貫徹落實。
(二)創新農村經濟增長點,引導農民留村
針對農村勞動力的大量流失,應依據不同地方的經濟特色,制定和創新農村經濟增長點,克服和解決農村經濟發展的阻礙,為農村經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與此同時,政府工作人員還應積極引導農民開展科學合理的農村經濟,特別對于在外長見識或是取得一定成績的農民應進行深入的探討,鼓勵其為家鄉造福。在一些情況特殊的地區,還應給予一定的財政支持,特別難開展農村經濟的地方,可以在保持基本勞動力的基礎上,讓農民有選擇性的外出打工。
(三)組織技能培訓,提高農業從業者的綜合素養
對于我國農民綜合素養較低的現狀,政府部門應積極組織農民進行技能培訓,開展知識進村活動,提高綜合素養。在對農民的培訓過程中,可以選取部分學習能力較強的農民進行深入的教學,讓其將新興的農業技術帶到農村中,通過親身的實踐,以農民的角度對新技術的講解,也更容易讓其他的農民接受。知識是改變農村經濟發展的根本之路,可以在農村中設立技術學習基地,定期播放農業技術教學視頻,或是購進相關書籍,供人們自由閱讀。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的農村經濟管理是較弱的一塊,其現狀不容樂觀,管理體系以及人員的滯后等等問題,影響了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在解決我國農村經濟管理的問題時,應加大對其支持力度,全面構建農村經濟管理體系,提升管理人員以及農民的綜合素養,加強管理人員的責任心,提高農民參與的自信心。與此同時,還應完善相關的法律體系,保證農村經濟糾紛能夠得到合理、合法的解決,為農村經管理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李曉峰.提高農村經濟管理的科學性[J].農村經濟.2013(12)
[2]張向明.關于鄉鎮經濟管理問題的探討[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0(02)
[3]徐會軍.經濟新常態下經濟師職業定位與價值[J].財經界.2016(02)
[4]吳麗麗.加強鄉鎮經濟管理工作的思考與對策[J].現代經濟.2009(11)
[5]張軍明.如何農村集體經濟的管理與統計[J].商場現代化.2014(08)
[6]李虹琳.有效提高農村經濟統計的準確性與科學性[J].現代經濟.2012(07)
[7]王曉麗.如何加強農村經濟統計與管理[J].現代經濟.2007(11)
作者:徐熙 單位:山東省臨沭縣大興鎮經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