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股指期貨風險的探討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引言
股指期貨是以股票市場的股票價格指數為買賣對象的期貨,是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相結合的產物,是一種間接買賣股票的經濟活動。股指期貨是世界上交易量和流動性最好的金融衍生產品和證券市場最為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之一。股權分置改革即將全部完成,為開啟股指期貨掃清了障礙,股指期貨的推出不僅為市場提供了一個交易工具,同時也拓寬了我國證券市場投資的渠道,從更深層次的意義上講,股指期貨的推出將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帶來新的歷史機遇,將對資本市場和期貨市場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由于股指期貨交易是保證金交易,具有以小博大的杠桿效應,因而能夠給交易者帶來數倍、數十倍以上的收益,同時也可能給交易者帶來巨大的損失。股指期貨交易的止損機制使股指期貨的價格有自我強化波動的特征,從而擴大了價格波動的風險。此外,股指期貨的“到期日效應”容易導致多空雙方故意拉抬、打壓現貨市場價格,使現貨市場價格產生劇烈波動,使投資者不易判斷其走勢,加大了投資的風險。特別是我國,由于證券市場發展不成熟,還會存在一些特有的風險,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將會對證券市場產生嚴重的影響。因此,研究我國股指期貨蘊含的風險,提出有效的防范風險的措施,對于我國證券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我國股指期貨風險分析借鑒國外股指期貨市場的發展狀況,結合我國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的具體情況,我國股指期貨交易主要存在以下風險
(一)市場環境風險
1•市場過度投機的風險股指期貨推出的目的之一是完善證券市場機制、抑制市場過度投機,但是在短期內難以改變交易者的投機心理和行為,這從我國證券二級市場的高換手率和高市盈率可見一斑。股指期貨對交易者的吸引力主要來源于其損益的放大效應,在一定程度上,股指期貨的推出有可能又引進了一種投機性更強的交易品種,因此有可能進一步擴大證券市場的投機氣氛。從我國商品期貨市場發展可以看出,商品期貨市場對套期保值、價格發現功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惡性逼空行為也時有發生,因此要警惕市場過度的投機行為。
2•市場效率方面的風險現階段,我國證券市場是一個低效的弱勢市場。由于交易主體獲取信息的不對稱性,其所承受的風險也大相徑庭。主力機構可以利用資金和信息優勢通過影響證券現貨市場價格進而影響期貨市場價格,而中小投資者因在資金、信息等方面處于劣勢而承擔著更大的風險。另外,由于股指期貨的損益放大效應,股票指數的輕微變動就會導致期貨賬戶資金的巨幅波動。如果交易過于集中于少數幾家機構中,一家出現危機,將引致多米諾骨牌效應,誘發嚴重的金融危機。資料表明,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股票指數期貨投資的虧損最大。3•交易轉移的風險股指期貨因為具有交易成本低、杠桿倍數高的特點,會吸引一部分投機者或偏愛高風險的投資者由證券現貨市場轉向股指期貨市場,產生交易轉移現象。在市場資金供應量一定的情況下,股指期貨推出的初期,對存量資金的分流可能沖擊股票現貨市場的交易。如日本在1998年推出股指期貨后,指數期貨市場的成交額遠遠超過現貨市場,最高時曾達到現貨市場的10倍,而現貨市場的交易則日益清淡。大多數國家歷史經驗表明,股指期貨推出后,由于產生交易轉移,股票價格呈下降趨勢,給投資者帶來了一定的風險。
(二)市場交易主體風險股指期貨有三種交易主體:套期保值者、套利者和投機者。而參與交易的投資者包括基金、券商、保險、QFII等機構投資者以及中小投資者等,投資者因參與不同性質的交易而不斷地進行角色轉換。雖然股指期貨最原始的推動力在于套期保值交易,但利用股指期貨進行投機與套利交易是股指期貨迅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1•套期保值者面臨的風險大多數投資者參與股指期貨的目的是進行套期保值以規避風險。設立股指期貨的目的是為了向廣大投資者提供正常的風險規避渠道和靈活的操作工具,但套期保值交易成功是有前提條件的,即投資者所持有的股票現貨與股票指數的結構一致,或具有較強的相關關系。在實際操作中再高明的投資者也不可能完全做到這一點,尤其是中小散戶投資者。套期保值風險主要源于錯誤的決策:一是套期保值者在現貨市場上需要保值的股票與期貨指數的成份結構不一致;二是對價格變動的趨勢預期錯誤,致使保值時機不恰當;三是資金管理不當,對期貨價格的大幅波動缺乏足夠的承受力,當期貨價格短期內向不利方向變動時,投資者沒有足夠的保證金追加,被迫斬倉,致使保值計劃中途夭折。
2•套利者面臨的風險套利是跨期現兩市的。根據股指期貨的定價原理,其價格由無風險收益率和股票紅利決定。一方面,從理論上講,如果套利者欲保值的股票結構與期貨指數存在較強的相關關系,則套利幾乎是無風險的。但獲取這種無風險的收益是有前提的:即套利者對期貨理論價格的正確估計。如果估計錯誤,套利就有風險。由于我國目前利率沒有市場化,公司分紅派息率也不確定,并且股票價格的變動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由股票的內在價值決定的,種種原因使得套利在技術上存在較大風險。
3•投機者面臨的風險如前所述,投機者面臨杠桿作用、價格漲跌不確定性、交易者自身因素等產生的風險,簡單地說就是投機者處在一個不具確定性的市場中,任何風險在杠桿作用下都將放大。股指期貨市場中,投機交易在股指期貨交易成交量中往往占很大比重,參與交易的資金流動快,使得股指期貨市場的價格波動比其他的市場更為劇烈。
(三)市場監管風險由于我國證券市場體制不健全,如沒有做空機制,導致政策干預市場過多??v觀我國股市10多年的發展歷史,政策干預的痕跡處處可見。當股市低迷時,靠政策的春風刺激股市;當股市一路上漲時,靠政策干預遏制股市的上漲勢頭,結果導致股市下跌、交易清淡。推出股指期貨后,如果政策干預行為存在,將會給投資者帶來一定的投資風險。目前,《期貨交易管理條例》雖已實施,但與之相配套的實施細則和相關法律還不完善。股指期貨推出后,如果不能及時推出《期貨法》,將會給股指期貨的監管帶來一定的難度,也就意味著未來股指期貨的交易規則變數較大,游戲規則的不確定性將蘊藏著巨大的風險。
三、我國股指期貨風險控制對策
(一)加強投資者教育,培養理性的市場交易主體投資者教育是股指期貨準備工作的重要內容,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的工作,是股指期貨能否運作成功的關鍵。因此,在股指期貨推出前,有必要加強投資者教育,使他們對股票市場和股指期貨市場的基本知識、風險和運行原理以及兩者之間的關系有一個清楚的認識,成為理性的市場交易主體。只有在投資者理性的情況下,政府的“信號效應”和市場的潛在規律才能發揮作用,“羊群效應”得到減弱,有利于市場的平穩發展。
(二)合理安排準入制度,嚴格界定市場參與主體在股指期貨推出前,必須首先考慮市場準入問題,即參與股指期貨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哪些人可以進行股指期貨交易?為保障投資者利益,在股指期貨發展初期,有必要提高投資者的準入門檻??梢酝ㄟ^制定較高的保證金要求,將一部分風險承受能力較低、對股指期貨知識缺乏了解和投資經驗不足的中小投資者暫時排除在外,以減少市場風險。待條件成熟、取得經驗后再逐步向廣大投資者包括國外投資者開放。在套期保值者、套利者、投機者三者中,要加強股指期貨套期保值者的培育,把券商、基金和保險公司作為套期保值交易的主體,同時積極發展各種套利交易,引導投機者進行理性交易,以保證股指期貨功能的發揮。
(三)建立完善的法規與監管體系為保證股指期貨交易安全運作,必須建立完善的法規與監管體系??山梃b發達國家金融衍生品市場的法規體系,結合我國國情,建立健全股指期貨市場的法律法規制度??稍趯嵤镀谪浗灰坠芾項l例》的基礎上制訂《股指期貨交易管理辦法》與《股指期貨交易規則》;同時,從長期考慮盡快制訂《期貨法》,使股指期貨交易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著力構建證監會、證監會派出機構、各期貨交易所、期貨協會以及保證金監控中心等五位一體的監管模式。建立和完善期貨監管機構對期貨業的宏觀調控和監管,期貨業協會對期貨業的行業自律性監管,期貨交易所對期貨經紀公司的監管,期貨公司對經紀人和客戶的監管。合理配置監管資源,提升監管效率,為股指期貨的推出保駕護航,確保股指期貨的平穩推出。超級秘書網
(四)增強股指期貨交易的透明度增加交易透明度是保證交易公開、公平、公正的前提條件,是對金融衍生工具的基本要求,可以使交易者享有更低的融資成本和交易成本,達到控制風險的目的。在實際操作中,增加股指期貨交易透明度應包括:充分披露相關信息,最活躍的會員公司名稱,買賣數量及未平倉合約數,指數套利在現貨市場所產生的交易量,指數套利在現貨市場的了結部位等。
(五)建立突發事件應急反應機制建立靈敏快速的突發事件應急反應機制,及時有效的處理突發事件,可以將風險控制在最小范圍內,保障市場交易平穩運行。(1)引進熔斷機制,建立市場應急制動措施。熔斷機制是指對某一合約在達到漲跌停板之前,設置一個熔斷價格,使合約買賣報價在一段時間內只能在這一價格范圍內交易。設置熔斷機制的目的是讓投資者在價格發生突然變化的時候有一個冷靜期,防止作出過度反應。熔斷機制能夠對股指期貨市場的交易風險提供預警作用,不僅給交易者提出警示,也為期貨交易的各級風險管理者提出警示。熔斷機制有助于投資者及時了解把握指數波動的原因,從而做出理性的判斷,使投資者有機會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有效防止風險的突發性和降低風險發生的程度。(2)設立應付突發事件的基金。一是建立股指期貨平抑基金,主要用于應對整個市場因突發性事件出現恐慌局面或巨額資金的惡意投機。
資金來源可通過發行受益憑證,如股票或債券等方式籌集;二是設立交易所風險準備金,主要為維護股指期貨市場正常運轉提供財務擔保以及彌補因不可預見的風險帶來的虧損。資金主要由會員交納,每個會員所繳納資金與其分類時所處位置相聯系,其動用應遵循事先規定的法定程序,經交易所理事會批準,報中國證監會備案后按規定的用途和程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