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施工企業經濟運行預警管理淺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預警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中一項重要的內部控制活動,體現了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的管理思想。施工企業不像制造企業那樣建立了標準化生產流程,具有非常完備的管理體系,大多數施工企業只關注經營效益,不重視企業管理制度體系建設,尤其沒有建立預警管理機制,這樣制約了施工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施工企業亟須建立經濟運行預警管理制度,提前發現企業經濟活動中存在的風險并及時采取措施處理,以保障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施工企業;經濟運行;預警機制
一、施工企業開展經濟運行預警管理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施工企業做出合理有效的決策
在建筑行業經營環境不斷變化的今天,如何在風險發生前及時捕捉到風險征兆,并做出有效的經營決策對施工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施工企業開展經濟運行預警工作有助于企業管理層盡早察覺出企業運行過程中的異常征兆并及時給予警示,為管理層做出經營決策提供有效參考,從而達到事前預測、事中監控、事后糾偏的效果。
(二)加強過程管控,提升施工企業管理水平
施工企業的經濟運行風險與其工程項目密切相關,從工程開工到竣工,涉及地區差異、生產環境、人員等各方面的影響,不可控因素較多。為避免不可控因素轉變為風險,施工企業必須設計出適合自身的預警機制,不斷提高對風險的識別和預警能力。在風險識別過程中分析和評估風險成因,加強過程管控以健全內部管理機制,提升施工企業管理水平。
(三)施工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的迫切需要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宏觀經濟政策的不斷調整,技術和市場需求結構的迅速變化,施工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以及各類風險也在日益增加。施工企業經濟運行預警作為企業經營的觀測指南,能夠有效幫助施工企業進行風險預警,提高市場預判能力,促進施工企業積極應對風險和參與市場競爭。(四)促進施工企業部門間協作,加強信息共享施工企業業務比較復雜,內部分工較細,職能部門較多,存在信息共享壁壘。開展經濟運行預警工作有助于推動各業務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實現數據實時共享,能夠及早發現問題。
二、施工企業經濟運行預警管理原則
建立施工企業經濟運行預警管理機制,需要考慮施工企業的特殊性,如受宏觀經濟影響較大、生產周期長、不確定性因素多等。施工企業經濟運行預警管理需要遵從以下原則:
(一)服務企業戰略原則
預警本質是企業內部控制活動,保證企業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預警目標必須服務于企業戰略目標。
(二)成本與效益原則
預警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涉及部門較多,溝通協調成本高,計算的風險等級需要多次復核確認,花費精力較多。對于風險較低的單位可以簡化預警指標、減少預警頻率,節約人力資源。
(三)全要素全周期原則
經濟運行預警不是單純的財務預警,還需要考慮非財務信息,如反映企業成長能力的新簽合同額,反映企業生產能力的產值計劃完成率以及重大生產經營事項。堅持定性與定量相結合,不僅重視數據信息,還應關注企業內部文件的文字信息。同時要合理設置預警周期,兼顧工程項目周期和企業生產運營周期。
(四)導向性原則
預警目標是通過預警機制提前發現企業經濟運行過程中的風險甚至危機,及時反饋給管理層,以便于管理層做出決策。所以預警要有的放矢,瞄準方向,針對施工企業的經濟事項和管理層需求設計預警機制,以發現潛在風險,達到預警效果。
(五)自上而下原則
預警工作必須是自上而下的管理行為,上級單位根據集團成員的經濟運行狀況適時進行風險評級警示,下級單位必須及時反饋形成閉合,不是同一層級的內部通報。
三、施工企業經濟運行風險識別
(一)外部風險識別
主要來自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和行業環境變化對企業經營活動的沖擊和影響,可以通過以下指標分析識別出相關風險。第一,目標利潤完成率、收入凈利率,能夠反映出由于市場利率波動、通貨膨脹、環保政策出臺導致企業生產成本上升,盈利能力下降風險;第二,營業收入完成率、新簽合同額,能夠反映出由于產業政策變化、行業競爭加劇導致企業市場份額減少,企業收入下降風險;第三,經營現金凈流量與流動負債比率,能夠反映出由于低支付比例中標項目增多導致施工企業墊資施工、民營企業欠款清理、農民工工資剛性支付等原因加劇的資金流動性不足風險。
(二)內部風險識別
主要由于企業自身經營管理欠佳,兩金居高不下、經營性現金流量不足、項目盈利能力下降、資產負債率不降反升、投資項目回報率低于預期等,以及存在隱性擔保、未決訴訟等事項,導致企業陷入財務困境。可以通過資產負債率、兩金增長率、收入凈利率、利潤質量等指標變動分析識別。施工企業應結合風控部門的風險管理體系,詳細梳理影響經濟運行的風險事項,建立風險事項清單。然后根據風險事項的特征篩選出能夠反映該風險變動的指標,為建立預警指標體系提供支持。
四、施工企業經濟運行預警管理體系建設
根據施工企業經濟運行風險事項,綜合企業所處發展階段、重點發展方向、企業規模等因素建立預警管理體系,并隨企業發展變化適時調整。具體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建立預警指標體系
施工企業應建立以“財務快報”“財務決算”為主要數據來源的雙預警指標體系,實現年度全覆蓋。主要選取以下指標(見表1)作為基本框架,輔之以個性化指標。1.以財務快報為基礎的月度預警指標體系月度預警周期短,頻次高,與財務決算周期不一致,基礎數據收集困難且可靠性較差,宜采取簡便易行的辦法。選取關鍵指標設定時間進度條,輔之以否決性指標,未達到時間進度比例或觸及否決性指標的則進行如通報、約談等示警。不進行風險計量和評級。結合風險管控和業績管理要求,施工企業一般應選擇表2指標進行月度預警,指標組合、預警標準設置因公司管理需要而異。2.以財務決算為基礎的季度預警指標體系季度預警周期較長,符合施工企業生產特點,頻次相對合理,與決算周期一致,基礎數據收集便利且可靠性高,宜采取風險計量和評級進行分析,提高預警質量和效果。結合風險管控和業績管理要求,施工企業一般應選擇表3指標進行季度預警。
(二)風險計量與評級
為合理計算和評價企業經濟運行風險,采取風險評分的方式量化風險。以財務決算為基礎的預警指標體系對各項預警指標分別設定警界值和危險值,以預警指標的實際值與警界值、危險值評價風險高低,實際值優于警界值表示風險較低,實際值處于警界值和危險值之間表示存在一定風險,實際值劣于危險值表示風險較高。預警指標實際值通過企業季(年)度財務決算數據計算取得,警界值和危險值根據國資委當年公布的《企業績效評價標準值》,參考當年同類型同規模企業平均值以及企業集團內同類公司平均值分別確定。1.預警指標風險計算將各項預警指標實際值與其警界值、危險值進行對比計算風險分。計分方法:設某項預警指標權重分為n分,該指標實際值優于警界值得0分;實際值在警界值和危險值之間,按其相對警界值與危險值的偏離度,得1~(n-1)分;實際值劣于危險值得n分。例如:設定“三項應收款率”指標的權重分為10分、警界值為35%、危險值為40%,按計分方法:實際值小于35%得0分,大于等于40%得10分,在35%~40%之間每高1%得2分,若某單位“三項應收款率”實際值為38%,則風險分為6分。各項預警指標風險分相加即為風險總得分。2.風險評級以預警指標風險總得分確定各單位當期風險等級。(1)總得分高于50分,為A級重大風險;(2)總得分高于40分且低于50分(含50分),為B級中度風險;(3)總得分高于30分且低于40分(含40分),為C級輕度風險;(4)總得分低于30分,為D級低風險。當企業出現突發事件,且已有證據表明對企業造成(或即將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或重大財務經營風險時,若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未在當期財務決算報表中反映,則根據風險影響程度對該單位的風險等級上調1~2級;當造成損失或影響特別重大時,直接將風險等級評定為A級。
(三)經濟運行預警通報
根據企業風險評級,結合宏觀經濟環境變化、監管機構發現的重大問題等信息,實行定期和臨時通報。定期通報:于當月結束后次月15日內月度預警通報,主要包括新簽合同額、資產負債率、“兩金”規模等預算指標完成情況;每季度財務決算后30日內完成風險評級并《經濟運行預警通報》,對施工企業集團內各單位風險等級及主要風險點進行公布,主要包括預警指標評分情況、風險等級、風險點、加強風險防范和管控的建議等。臨時通報:當個別單位突發重大財務風險或經營風險時也需出具《經濟運行預警通報》。
(四)風險管理與控制
第一,月度預警被通報單位財務部門應在5日內向上級財務部書面匯報原因及整改措施。第二,季度預警被評定為A級重大風險或B級中度風險的單位,在公布《經濟運行預警通報》后15日內報送《經濟運行預警反饋報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對《經濟運行預警通報》中提出的風險點說明具體情況、形成原因,并評估其未來趨勢;通過自查找到的其他風險點,存在風險的具體情況、形成原因,并評估其未來趨勢;針對當前存在的各種風險點擬采取的管控方案、具體管控措施,以及預期的整改效果。對于評定為A級重大風險公司,其主要負責人、財務負責人應向上級單位總經理、總會計師及相關部門專題匯報;對于評定為B級中度風險公司,上級單位將持續關注其風險變動情況,必要時約談該單位財務負責人,乃至約談主要負責人或開展專項督導。第三,當各單位突發財務及經營風險時,須及時向上級單位報告,并提出風險應對方案。上級單位根據風險評價等級對各單位風險管理和控制情況、經濟運行預警管理情況等進行督導檢查。第四,經濟運行預警納入各單位績效考核管理體系,年度結束,將各季度經濟運行預警評級結果與各單位經營者年薪考核兌現掛鉤。
五、結束語
施工企業經濟運行預警管理強化施工企業的經濟屬性,突出“效益”指標監控,引導企業創收創效;強調因企施策,適時調整,確保預警結果的準確性,保持預警管理系統的生命力。施工企業應重視預警機制建設,建立科學的預警指標體系,提高風險防范能力,助推企業轉型升級。
參考文獻:
[1]鄧偉杰.淺談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J].經濟研究導刊,2012(9):84-85.
[2]鄭曄.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預警的構建及危機防范淺談[J].企業研究,2014(12):96.
[3]王夏枝.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預警體系構建[J].財會學習,2018(32):46.
作者:凡凱 單位:中鐵四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