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藝術流派對公共藝術表現手法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波普風格最先興起于60年代的英國,受現代主義設計思潮高度理性特點的限制,英國年輕的新消費群體渴望產生一種打破沉悶、非人性化更能代表自己喜愛的設計風格出現。當時的英國青年設計師受戰后美國繁榮大眾文化的影響,從消費主義、搖滾風格、好萊塢電影等等中找到靈感,開創了一種追逐新奇、色彩艷麗的設計風潮。日本波爾卡圓點女王草間彌生的代表作品《無限鏡屋-數百萬光年外的靈魂》,利用圓點和光斑代表宇宙中最基本的元素,用鏡子打破真實世界和幻覺世界的界限,讓置身其中的人混淆自己的所在的空間。該作品的創作背景來源于草間彌生早期在美國的生活環境,她在美國的十幾年,正值美國波普藝術發展時期,美國復雜的社會環境刺激了草間彌生的創作,使其更加探尋自身的精神世界。該作品在雕塑性的環境和裝置里插入主體,人們在進入時探尋自身和他者之間的關系,以及個人和鏡面之間的關系。波普風格在公共藝術的表現手法上具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在色彩上具有絢麗多姿的形態,在外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象。早期的波普風格多是從各種喧鬧的美式消費主義中提取元素,多數停留在表面裝飾上的改變。草間彌生的系列后期作品升華了波普風格在介質上的選擇,以及在精神內涵上的思考。
2.后現代主義對公共藝術的表現手法的影響
后現代主義設計運動最早從建筑設計開始,它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初期,表現為對現代主義設計和對國際主義的反感。后現代主義是各種藝術主義融合而成的派別,在不同的文學、藝術領域有不同的展現方。由于戰后文化的多元化發展引發了價值的多元化,從而在設計上更多體現了一種多元化的傾向,希望在設計領域打破刻板儀式化的宗教感覺。后現代設計體現出活在當下的物質化傾向,展現給人們一個充滿樂觀創作力和旺盛生命力的時代。新奧爾良市意大利廣場是美國后現代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查爾斯•摩爾的代表作新奧爾良意大利廣場始建于1973年。當時美國政府為了滿足在美國居住的意大利籍居民的文化認同感,在美國的南方城市新奧爾良開始建立了由查爾斯設計的噴泉廣場。設計師通過“拼貼”的手法在廣場上重現了意大利建筑古典符號例如拱門等大量裝飾,風格上不統一的沖突表現了對國際主義千篇一律形式的調侃和挑戰。廣場在后期卻受到了當地居住的意大利民眾的熱烈歡迎。在美意大利籍移民多來自于西西里島,整個廣場就以地圖中的西西里島為模型,表達了對舊文明的懷想。在后現代主義的表現手法上,公共設計的主要表現受到當時對古典文化思潮拼貼式復古的影響,在公共建筑外觀上更多的是一種痕跡明顯的古典化符號,公共性設計的主要點也落在對于外在樣式的探索,充滿了對國際主義冷嘲熱諷的反抗,希望能夠產生更加具有美感的樣式。
3.綠色主義對公共藝術的表現手法的影響
綠色主義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首先從歐美工業發達的國家開始,后來蔓延到全球。綠色主義源于人們對日益惡化的生存環境的反思,是對人與自然和環境三者共存關系的思考,有更高的環境責任感。綠色設計體現在設計中首先是如何將人類接下來的生產生活痕跡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小,其次還有人類自身對生態環境本身的向往追求,希望在生存環境的設計中能有更加具有人情味和原生態的氛圍。在2015年的米蘭世博會設計的“未來食品街區工程”的一部分展品,是利用新的微藻系統做的城市外觀模型,從外部上看具有幾個巨大的三角立面構成了類似帳篷一樣的外部樣式。這個設計的主要要素是微藻系統比普通植物大十倍左右的光合作用,微型海藻系統能通過光合作用產生大量氧氣,并將接收到的太陽能轉化為生物能。通過對這些公共空間的利用,將大面積地產生新的能源,不但能節省資源的消耗,還能緩和全球變暖的未來趨勢。在綠色主義的表現手法當中,公共設計更多涉及的是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從語義造型上引起人們關注,反思失去的地球資源和逐漸擠壓的綠色空間,引導人們環保意識;另一方面是在新材料、新科學技術上的利用上,考慮資源的循環利用,如可降解材料等;或者是對新能源的發現使用,在設計上也更加注重使用壽命和對環境的影響。
4.解構主義對公共藝術的表現手法的影響
解構主義在于打破結構主義的整體統一性,突出局部的特點,對原先事物的整體進行拆解,認為個體的研究比整體結構的研究更有價值。解構主義具有深刻的哲學淵源,早在1967年,哲學家德里達對語言學中的結構主義進行批判,開始提出了“解構主義”的概念。而解構主義作為一種設計風格研究則是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解構主義設計風格從邏輯上粉碎傳統觀念中統一、邏輯、秩序等條條框框的約束,在新的打破重組中,突出局部的重要性,構架出支離破碎的不確定感。解構主義大師弗蘭克•蓋里設計的古根海姆博物館坐落于西班牙西北部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從外部來看像是層層疊疊堆積的花瓣,打破了傳統建筑的模式,從此開創了一種建筑的新形勢,一種充滿變化和很多種可能的空間。在外部材質上,博物館選擇了鈦合金而不是不銹鋼,在當地多陰的氣候中,鈦合金材質讓建筑表面籠罩一層明亮的光輝。解構主義對公共藝術的表現手法上,重新定義和詮釋了公共藝術在造型空間上的可能性,如解構主義對整個設計發展的影響一樣,打破原有的秩序,設計新的形式。解構主義是一種追溯建筑本身,從自然萬物物質規律中找到本質結構,并對結構和秩序進行打破重組。在公共設計上除了涌現了造型空前大膽前衛的外觀,這個時期的公共設計也更多地在功能上考慮人們的心理感受。
5.新現代主義對公共藝術的表現手法的影響
新現代主義確切來說屬于后現代主義中的一個分支,在設計理念上繼續表達現代主義理性的原則;但是也歸納回應了后現代主義的反叛,是設計思維在設計發展歷史上的螺旋上升。蘇州博物館位于歷史文化悠久的蘇州市,整個建筑外表在顏色上選用灰白色與灰黑色這兩種從蘇州傳統建筑中提取的主要顏色,對比與線框的運用也抽取了蘇州傳統建筑的符號元素。在屋頂的設計上通過多面體的高低錯落極具現代審美意識,其中規則的三角形并不是憑空而來,而是脫身于蘇州瓦頂木屋架的數學比例,橫豎之比為2:1。這種比例在蘇州博物館中被廣泛運用于門框、亭子等各個地方,博物館屋頂坡度斜度也與蘇州古民居一樣。正是在這樣細致科學的理性指導下,蘇州博物館才呈現出與蘇州城市肌理完全一致的氣質。新現代主義設計在公共藝術上的表現形式,更多地探討了理性主義與文脈和歷史共存的可能性。新現代主義在公共藝術的設計上不再是現代主義絕對理性的批量化設計,它在公共藝術上引導人們對傳統文明的回想,關注人性化差異,關注歷史文化背景和地域在設計上存在的意義。新現代主義在公共藝術的表現手法上更加注重環境,新現代主義在混亂的后現代主義、波普風格后有一種更加理性的思考,新現代主義有了理性和次序的回歸。
作者:曹磊 高雨辰 汪海溟 單位:天津大學建筑學院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設計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