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護理風險評價管理與效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具體的操作方法如下所述:對風險因素進行分析,①護士上崗的責任心不強,私自不上崗、惰崗;②醫院的規章制度不健全,而且不嚴格執行;③護士在操作的過程中操作不完善,對一些規定不嚴格執行;④有些護士缺乏一定的護理知識,在臨床上的護理經驗不足;⑤在進行無菌操作時的無菌觀念不強以及在進行消毒隔離時不嚴格執行;⑥在一些緊急情況下觀察處置的不夠及時,延遲了搶救的好時機;⑦護士的三查七對的觀念不強,在執行過程中不嚴格執行,在給藥、輸血等一些細節問題上出現錯誤;⑧在進行操作時患者的部位識別錯誤,而且告知患者的情況不恰當以及護患溝通存在一定的問題;⑨使用的藥品不安全,以及儀器、設施不安全;⑩護理記錄不恰當,醫生和護士記錄的不一致;○11其他。
對上述的每一項危險因素進行評估,來確定患者是否存在這些護理風險,對可能發生護理風險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對相應的護理風險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及管理對策,最后對取得的效果進行評價。護士每天對急診科的患者進行評估,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護理方法,對2011年急診科發生事故、意外、護理差錯以及醫療糾紛的例數進行統計,并與實施護理風險評估前的2010年急診科發生事故、意外、護理差錯以及醫療糾紛的例數進行比較。
統計學處理選用SPSS17.0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風險管理實施以后2011年急診科的患者發生事故、意外、護理差錯以及醫療糾紛的例數明顯比未實施護理風險管理的2010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3討論急診護理的安全問題不僅與患者的生命密切相關,還關系到醫院的生存與發展。急診科的護理工作的風險性比較高,但是護理的風險性又是不可避免的,只有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降低。不斷提高護士防范風險的意識,提高護士自身的能力和責任心,巧妙地把操作技能和心理護理結合起來,才能夠有效的減少護理風險事故的發生。
醫院急診科的護理質量的評估與護理風險的管理密切相關,隨著社會不斷的進步,公眾的自我保護意識逐漸的提高,一旦發生糾紛醫院所耗費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均比較大。護士在一不留神的情況下就會違反操作規程,使患者的不滿度增加,因此就增加了投訴率。所以對護理風險因素進行正確的分析,制定與之相對應的解決方案,降低醫療事故的發生率,從而使醫療糾紛的發生率明顯降低,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
作者:袁梅英單位:新疆和田地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