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優質護理對生活質量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目的探析優質護理在慢性腎功能衰竭血液透析中的應用意義。方法結合研究目的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00醫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80例慢性腎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開展分組試驗,分組方法選擇隨機數字表法,對照組40例患者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40例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優質護理。完成護理后對比組間患者腎功能、生活質量、并發癥。結果干預前組間腎功能指標(血肌酐、血尿素氮)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腎功能指標均低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上述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組間生活質量各項分值(物質生活、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生活質量各項分值均高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生活質量各項分值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慢性腎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開展優質護理,有利于改善患者腎功能,降低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可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優質護理;慢性腎功能衰竭;血液透析;腎功能;生活質量
慢性腎功能衰竭是嚴重進行性腎損害,病因復雜,可導致患者腎臟代謝功能受到影響,病情遷延,對患者生活質量影響較大[1]。血液透析是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常見方式,血液透析是腎功能衰竭患者腎臟替代治療的一種方法,其通過對機體內環境紊亂予以糾正,使小分子水溶性毒物得到清除,實現對腎臟、腎功能的保護。然而其治療時間較長,容易出現一系列并發癥,因長期精神、經濟負擔影響,患者容易出現焦慮、抑郁、悲觀等負性情緒,若得不到及時疏導,容易引起心理障礙,降低患者依從性,影響患者心理狀態,導致治療效果下降[2-3]。因此在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期間需開展相應的護理干預。優質護理模式是基于常規護理,將護理流程轉化至臨床護理以及管理的各個環節中,有利于促進患者康復[4]。現就優質護理對慢性腎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腎功能、生活質量的影響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結合研究目的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00醫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80例慢性腎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開展分組試驗,分組方法選擇隨機數字表法,對照組40例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31~77(54.12±10.12)歲,病程為1~10(6.21±1.22)年。觀察組40例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優質護理,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30~75歲,平均(53.12±9.15)歲,病程1~9年,平均(6.43±1.02)年。研究通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執行,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診斷、納入及排除標準1.2.1診斷標準參照《內科學》第8版[5]提出的關于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診斷標準。1.2.2納入標準①患者經腎功能檢查、臨床檢查等均確診為慢性腎功能衰竭;②患者血液透析時間超過3個月;③患者信息資料完整;④患者在知情情況下加入研究。1.2.3排除標準①伴有其余嚴重臟器功能不全;②伴有精神障礙、交流障礙、認知障礙;③妊娠期、哺乳期女性。1.3方法1.3.1對照組對照組開展常規護理,予以患者心理指導、健康宣教,并指導患者開展透析治療、用藥治療,做好入院指導等,同時落實常規透析護理。1.3.2觀察組觀察組增加優質護理。(1)評估。組織主治醫師、責任護士、疼痛專科護士、心理疏導師、協調員等建立優質護理小組,責任護士、主要照顧者通過對患者機體情況進行評估和反饋。定期開展討論會議,進一步完善護理工作。(2)診斷。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臨床表現為原發病癥狀,肌酐清除率下降后,腎功能代償期的患者受應激影響可導致病情加重,甚至引起尿毒癥,而解除應激狀態后即可恢復正常腎功能。血液透析是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主要治療方案,而患者對透析治療缺乏了解,容易引起治療應激,加重病情。因此護理人員需加強與患者的交流,了解其對血液透析的知曉程度,并針對性開展講座,通過發放健康手冊或視頻播放等方式開展個性化教育,消除患者的疑惑[6]。(3)計劃。由護理小組總結和分析血液透析治療工作的護理重點,并依據需求制定護理方案[7]。對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針對性予以干預,要求護理人員按照計劃全面、細致開展護理工作,確保后續工作的開展。(4)實施。①飲食指導:加強對水鈉攝入量的控制,指導患者進行優質蛋白飲食,確保每日能量攝入為30~35kCal/kg,60歲以上的患者每日能量攝入為30kCal/kg,肥胖患者則減少能量攝入。磷攝入過多可導致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因此需限制磷攝入量,每日磷攝入量要求不超過800~1000mg。限制鉀攝入量。對患者血壓進行控制,糾正貧血。指導患者合理作息,保持充分睡眠;②心理疏導:血液透析治療時間較長,患者容易出現情緒波動,表現為焦慮、恐懼、焦躁等,護理人員需針對性對患者開展心理疏導,予以患者鼓勵,并傾聽患者訴求,告知患者血液透析的治療事項,強調血液透析的安全性,介紹成功案例,減輕患者內心壓力,并鼓勵患者家屬予以患者更多陪伴和關心,提升患者的治療信心[8]。③運動指導:鼓勵患者積極參與娛樂活動,依據患者喜好選擇打拳、下棋、散步等,放松患者身心。管床護士每天負責督促執行,并對患者病情情況予以記錄和反饋[9]。(5)評價。掌握患者病情資料同時,由主治醫師進行病情匯報,責任護士則匯報護理情況。依據患者病情開展討論會議,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進一步整改和優化護理方案。1.4觀察指標①腎功能。采集兩組患者透析前、透析后1d的晨間空腹靜脈血液5ml,離心處理,獲取上層血清,應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腎功能指標,包括血肌酐、血尿素氮,并進行比較。②生活質量。采用健康測量量表(SF-36)[10]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價,評測內容包括物質生活、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四項,單項分值為100分,分值越高則生活質量越高。記錄和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各項生活質量分值。③并發癥。記錄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水腫、心力衰竭、高血壓、高鉀血癥。1.5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以[n(%)]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腎功能比較干預前組間腎功能指標(血肌酐、血尿素氮)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腎功能指標均低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上述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干預前組間生活質量各項分值(物質生活、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生活質量各項分值均高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生活質量各項分值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2.3兩組患者并發癥比較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臨床可出現代謝性酸中毒、水鈉代謝異常、鉀元素代謝異常、蛋白質異常、糖類代謝異常、鈣磷紊亂等癥狀,部分患者可累及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血液系統、骨骼系統、消化系統等,具有較高死亡率。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在臨床上主要開展血液透析治療,然而長期透析對患者心理狀態、生活質量有一定影響,因此臨床上需要配合相應的護理干預[11]。隨著社會的發展,常規護理模式難以滿足患者的實際需求,臨床應用存在局限性。優質護理模式結合了現代護理理念,注重以人為本,將護理流程轉化為系統化運行,從評估、診斷、計劃、實施、評價五個階段開展護理干預,以換位思考的形式了解患者心理狀態、所處環境,并針對需求制定相應的護理干預,促進患者恢復[12-13]。周明玉等[10]對80例慢性腎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結果顯示開展優質護理的優質組在生活質量、腎功能指標改善方面均優于采取傳統護理的傳統組,優質組的并發癥發生率也低于傳統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顯示,干預前組間腎功能指標(血肌酐、血尿素氮)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腎功能指標均低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上述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組間生活質量各項分值(物質生活、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生活質量各項分值均高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生活質量各項分值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上述研究結果相符。提示開展優質護理,有利于改善患者腎功能、生活質量。分析顯示,優質護理整合身心、社會、文化等因素,將患者作為中心,強化基礎護理,深化護理內涵,針對患者需求以及病情予以高質量護理服務,提升了患者對透析治療的認知程度以及依從性,從而提升治療效果以及生活質量[14-15]。綜上所述,對慢性腎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開展優質護理,對患者腎功能、生活質量改善均有積極影響,值得推廣。基于本研究為單中心回顧性研究,仍存在局限性,為確保結論準確性,還需進一步完善研究。
作者:段海燕 王菊英 單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00醫院腎臟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