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地方煤礦機械工作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有關機械化裝備文件精神,提升礦井機械化開采及管理水平,增強礦井科技創新能力,促進煤炭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根據《國務院關于堅持科學發展安全發展促進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的意見》和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等四部委聯合下發的《關于推進小型煤礦機械化的指導意見》以及省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地方煤礦實際,經研究決定,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關于推進小型煤礦機械化開采的工作部署,強力推進我市地方煤礦實施機械化開采,實現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確保我市地方煤炭工業安全健康發展。
二、工作目標
進一步提升和完善礦井各主要系統(采掘、供電、提升、運輸、通風、排水、監控),完善安全避險“六大系統”,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增強抗災防災能力,全面提高地方煤礦機械化開采水平,真正做到安全高效的目的。
三、工作要求
(一)進一步完善“六大系統”建設。按照《煤礦井下安全避險基本規范》(試行),進一步完善壓風自救、供水、人員定位等六大系統,2012年6月底前所有煤(巖)與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礦井及高瓦斯、開采容易自燃煤層的礦井全部建設完成緊急避險系統。2013年6月底前所有煤礦全部完成“六大系統”的建設完善工作,加強日常監督檢查。
(二)加快地方煤礦裝備提升步伐。按照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等四部委聯合下發的《關于推進小型煤礦機械化的指導意見》以及省有關文件精神,結合煤礦實際,按照礦井所具備的基本條件和機械化開采工作的要求,制定每個煤礦機械化開采的實施方案和企業機械化發展規劃,并認真組織落實。
一是采掘機械化。根據礦井開采條件,選用適用的采掘機械裝備,中、小型礦井采煤機械化程度達到50%以上,界溝、劉東等礦適當裝備綜采綜掘工作面,掘進裝載機械化程度達95%以上,吉山、趙樓、竇莊等礦要逐步實現工作面小型采煤機開采,掘進工作面實現綜掘機械化掘進。梧南、梧桐煤礦大傾角急傾斜煤層實現機械化采煤,地方煤礦薄煤層實現機械化開采。
二是監控數字化。對全市地方煤礦安全監控系統等進一步優化升級和完善,盡快形成市、縣(區)、煤礦企業三級監控網絡;全市地方煤礦所有礦井形成環繞全礦井的綜合自動化控制網絡平臺,進一步健全安全生產監測監控、工業電視監視、井下定位、井下通風、壓風自救、供水施救、瓦斯智能巡檢等系統,并根據災害情況,裝備監管監測和頂板壓力監測系統。
三是控制自動化。具備條件的礦井安裝皮帶運輸,供電、排水、通風、壓風自動化系統,實行地面遠程控制,實現井上、下中央變電所、泵房、通風機房、壓風機房無人值守。
四是輔助運輸高效化。吳莊礦、土型礦、土型北礦、梧桐礦、房莊礦、梧南礦等礦井斜巷垂深超過50米,必須安裝機械送人裝置、降低勞動強度。根據井下實際,選擇使用連續化、皮帶化、輔助運輸設備,減少運輸環節,提高運輸效果。
(三)堅決淘汰落后的設備和工藝。嚴格落實國家關于煤礦機電設備淘汰的有關規定,堅決淘汰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產品。要徹底淘汰非正規采煤方法和工藝。
(四)加強煤礦技術改造力度。根據《省小煤礦技術改造指導意見》的要求,主要改造制約礦井生產的提升、運輸、通風、排水、供電等系統和環節,進一步優化生產布局,完善系統,提高裝備水平。目前重點抓好竇莊等技改工程。北辰煤礦要以提高瓦斯抽采效果維目標,加快對瓦斯抽采系統進行技術改造,提高抽采的能力;界溝煤礦要以建設現代化礦井為目標,進一步加大安全裝備的投入;劉東煤礦要進一步完善通風、運輸系統的改造,提高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其他煤礦也要根據實際,及時對安全生產的各個系統和環節進行技術改造。通過技術改造,來提高礦井的生產能力、裝備水平和防災抗災能力。
(五)加強對大型機械化設備的管理。各煤礦必須完善煤礦大型設備的購進、安裝、驗收、使用、檢修、報廢管理制度。以后所有新建、技改礦井購買安裝使用的大型設備(如提升絞車、通風機、供電設備等)必須到縣(區)煤炭局備案,在正式運行前必須進行各種性能測試,測定驗收工作。
(六)健全裝備管理制度。在八類機電設備管理臺帳的基礎上要進一步細化、分類、完善,特別是對技改礦井要列為技術裝備管理工作的重點。同時,各縣(區)煤炭局要加大對煤礦企業購買假冒偽劣產品的督查和處罰力度,一經發現要嚴肅追究煤礦有關人員的責任。
(七)嚴格煤礦裝備的性能測試檢測和測定工作制度。全市地方煤礦的提升絞車、鋼絲繩、防墜器、后備保護、主通風機、主排水設備的檢測,要嚴格按照上級主管部門有關文件精神要求和《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進行檢測檢驗。
(八)加強供用電系統設備設施管理。礦井必須有可靠的雙回路供電線路,當一回路發生故障停電時,另一回路應能擔負礦井全部負荷,另外必須配備能滿足提升、通風、排水負荷所需要的發電機組。禁止中性點接地的變壓器對井下供電,每個礦井必須配備4臺以上變壓器,分別向地面、井下供電,并能進行高、低壓切換,所有技改礦井必須按設計要求規范供電系統。
(九)加強對煤礦機械化管理人員的培訓和學習。定期不定期組織機械化管理人員學習掌握新設備、新材料、新知識,要結合實際情況,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實現互動、互補,盡快提高技術裝備水平,為推進我市裝備機械化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習外地先進經驗,定期組織地方煤礦到國營大中型企業學習,到機械化水平高的地方學習,把先進的理念和管理經驗帶到我市地方煤礦中來。
(十)加強與科研院所的技術交流與合作。積極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開展技術交流與合作,通過研究與探索,及時解決煤礦安全開采中存在的技術難題,及時更新安全開采的工藝和方法,及時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煤礦安全生產服務。
(十一)創新科技機制,支持科技成果轉化。創新科技機制,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適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加強對下覆含水層、高地壓、瓦斯治理,無煤塵開采、綠色開采技術的研究和應用。要制定獎勵制度,鼓勵本單位職工自動創新,支持將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對取得經濟效益的實用成果要進行重獎,形成“追求創新,勇于創新,創新要適用,創新有作為”的工作氛圍。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強領導,建立機制。為加強地方煤礦技術裝備現代化建設工作的領導,各縣(區)煤炭局、各煤礦要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并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工作方案,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二)加強監管,完善制度。在全市地方煤礦進一步推進機械化裝備進程中,各縣(區)應每季度組織一次專項性大檢查;市局將組織專業人員開展不定時的抽查活動,年底進行驗收。各縣(區)煤炭局要加強煤礦主要機電動態管理,建立機電裝備動態簡報制度,隨時掌握動態變化。
(三)持之以恒,長抓不懈。要把科技興安放到與安全同等重要位置來抓,按照管理規范化、開采正規化、質量標準化、采掘運機械化、技術經濟合理化的原則,積極引進吸收國有大礦先進的生產經驗、技術和管理模式,引進先進適用的科技產品,推動地方煤礦的建設和發展。
(四)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各縣(區)煤炭局、各煤礦企業要認真貫徹落實文件精神,針對文件要求,制定科技裝備年度目標計劃,逐項落實到位。要結合國發23號文件的學習和市地方煤礦六大安全避險系統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國家對小煤礦機械化建設的要求,細化責任,落實到人,為全面提高我市地方煤礦機械化裝備管理水平,共同打造本質安全型礦井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