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圍繞各類事業和諧發展提高效率和水平實施方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殖場,各鄉鎮黨委、人民政府。縣委各部門,縣直各單位:
認真貫徹落實。現將《縣圍繞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提升辦事效能和服務水平工作實施方案》印發給你請結合實際。
提升辦事效能和服務水平,為推進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依照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市開展提升年活動實施方案>通知》辦字〔2011〕3號)市圍繞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提升辦事效能和服務水平工作實施方案》效能辦發[2011]4號)以及縣委辦公室、縣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縣開展發展提升年活動實施方案〉通知》萬辦發[2011]7號)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扎實推進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為鞏固機關效能年和守業服務年活動效果。繼續加大民生工程實施力度,主要圍繞“就業和創業、社會保證、社會救助、醫療保證、教育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住房保證、扶貧開發、群眾生產生活”等八個方面,集中辦好市政府確定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66件實事,認真查找并切實解決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過程中存在突出問題,進一步提升機關辦事效能和服務水平,不時創優發展環境,全面提升發展質量,為我縣科學發展、進位趕超、綠色崛起奠定堅實基礎。
二、工作任務
(一)完善組織協調機制
1成立專門領導機構。縣直有關部門單位要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擬定實施意見、組織實施、開展監督評估和考評工作。各鄉鎮(場)也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落實責任并負責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的實施。
2層層分解落實責任。縣直有關部門單位要依照職能分工。層層分解落實責任。各鄉鎮(場)各部門單位是組織實施的主體,要進一步將目標任務落實到責任單位,落實到責任個人,推行倒查問責制,確保各項政策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
3建立聯動推進制度。各部門各單位要通過定期召開工作協調會和調度會等方式。通力合作,形成合力,確保工作步伐一致、銜接有序、整體推進、取得實效。
4建立信息通報制度。各部門單位要通過工作簡報、網站專欄等方式。定期通報工作進展情況,交流推廣典型經驗和做法,促進社會各項事業順利實施。
牽頭部門:縣財政局;配合部門:縣人保局、縣民政局、縣衛生局、縣教體局、縣住建局、縣房產局等)
(二)完善項目實施機制
1制定工作方案。縣直有關部門單位對新增、擴面和提標的政策。要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按規定順序報批后盡快付諸實施;對繼續執行的政策,要及時總結經驗,針對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進一步完善工作方案。為保證政策實施的時效性,各項政策實施工作方案原則上在今年5月底前都要制定頒布。各鄉鎮(場)各部門單位要依照總體要求,結合自身實際,做實做細實施方案,精心組織,精細操作,確保各項政策順利實施。
2規范操作順序。各部門各單位在政策實施過程中。要加強對基礎信息和數據的調查和審核,嚴格按政策要求確定享受對象,并在規定范圍內做好享受對象的公示,接受群眾監督,堅決做到規定范圍的一個都不能少,不在范圍的一個都不能補”對工程類項目,要嚴格執行基建順序和公開招投標等程序,確保陽光運作,確保工程質量,并按時完成目標任務。
3推行政務公開。各部門各單位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原則。及時公開政策措施、對象范圍、補助規范、實施進度、實施效果等情況,做到公開時間及時、公開內容完整,維護群眾的知情權,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對發生變化的事項要及時更新,方便辦事群眾。要主動公開人民群眾表達訴求、反映意見、解決問題的渠道,認真做好群眾來信來訪工作,努力使群眾的合理訴求得到解決,維護好群眾的切身利益。
4實行跟蹤問效。各部門各單位要強化誠信建設。真正取信于民。要對政策實施全過程進行跟蹤問效,深入基層和群眾中調查研究,發現問題,增補措施,及時整改。縣直部門單位要充分發揮在實施政策過程中的牽頭主體責任,加強對政策貫徹落實情況的督查,確保政策實施做到不打折,不走樣;同時要下移工作重心,深入基層和項目了解情況,切實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牽頭部門:縣財政局;配合部門:縣人保局、縣民政局、縣衛生局、縣教體局、縣住建局、縣房產局等)
(三)完善資金管理機制
1積極籌措資金。縣鄉財政部門要繼續堅持公共財政“四個傾斜”和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可增長、可持續實施的原則。確保民生支出的增長高于經常性財政收入的增長,又要積極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資源投入,形成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多元籌資機制。縣鄉財政部門要認真測算各項政策資金需求和負擔比例,積極籌措本級配套資金,及時足額列入預算,確保配套資金不留缺口。
2確保資金平安。縣財政部門對各項政策資金。采取公式法、因素法等合理分配資金,確保資金分配做到順序嚴格,公開透明,規范有序。要進一步加強資金監管,將各類財政資金統一歸口縣國庫股管理,嚴格依照政策規定和支付管理方法撥付資金。切實完善財政資金平安管理內控機制,加強銀行開戶管理和對賬工作,認真開展資金平安隱患自查,排除資金平安隱患,確保財政資金平安。
3加快撥付進度。縣財政部門要進一步深化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并通過提前下達轉移支付指標、預撥、墊付等方式,切實加快資金撥付進度。推行限時辦結制,對上級財政下達的轉移支付資金,縣財政部門要在30日內分解下達到縣直有關部門單位和鄉鎮(場)財政所;救災、應急等資金,要依照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的原則,第一時間將資金撥付到位。對發放到個人的補助資金,要采取“一卡通”等方式及時足額撥付到位;對工程類項目補助資金,要實行專戶管理,確保資金專款專用。
4加強績效評價。縣財政部門要逐步推進財政資金的績效評價工作。進一步提高財政投入的時效性、平安性。今年要選擇一些政策覆蓋面廣、社會關注度高、資金規模大以及群眾反映強烈的專項資金,集中時間、集中精力,認真開展績效評價工作。要建立資金績效激勵與約束機制,將績效考評結果作為下年度安排預算的重要參考依據,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牽頭部門:縣財政局)
(四)完善監督檢查機制
實行條塊結合,各鄉鎮(場)各部門單位要本著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精神。對推進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工作開展有力的監督檢查。各實施部門要建立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和監督約束機制,及時開展自查自糾工作,重點做好關鍵環節和關鍵崗位的檢查控制。縣審計、縣監察局,要采取隨機抽樣、暗訪、排查等方式,對資金保證及使用情況、工程進展和效能情況開展重點檢查,對查出的弄虛作假、虛報冒領、截留挪用等違法違紀行為,要嚴肅追究單位領導和相關責任人的黨紀、政紀責任,構成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置。同時,各部門單位要通過設立投訴箱和舉報電話等方式,接受公眾和媒體輿論監督,形成監督合力,推動各項工作有序實施。
牽頭部門:縣紀委監察局、縣審計局;配合部門:縣財政局)
(五)完善服務效能考核機制
對推進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服務效能進行層層考評。年終,各部門各單位要定時間、定任務、定要求、定獎懲。將對縣直部門單位和鄉鎮(場)推進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服務效能進行考核評比。
牽頭部門:縣財政局;配合部門:縣紀委監察局、縣統計局等)
三、工作要求
(一)統一思想。增加工作的主動性和責任感,建立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的領導責任制,形成黨委、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協調落實、上下聯動推進的工作機制,切實把黨和政府的關懷落實到基層去,體現在群眾中。
(二)上下聯動。分解和落實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工作責任,形成“抓系統、系統抓”工作局面,各部門單位要切實做到分工明確,責任落實,人員到位,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三)統籌協調。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兼顧各方利益,加強協調配合,深入實際,深入基層,廣泛接觸群眾,傾聽群眾呼聲,解群眾疾苦,認真排查梳理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中的新情況、新問題,積極采取措施加以解決,務求實效。
(四)完善機制。完善政策措施,創新體制機制,積極推進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著力在政策的鞏固、規范、完善、提高上下功夫,努力構建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