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ede8e"></wbr><bdo id="ede8e"><var id="ede8e"><optgroup id="ede8e"></optgroup></var></bdo>
    1. <sub id="ede8e"></sub>
    2. <sub id="ede8e"></sub>
    3. 18禁无遮挡啪啪无码网站,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2018年亚洲欧美在线v,国产成人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毛片一区二区,国产在线亚州精品内射,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夯實現代農業發展基礎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意見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夯實現代農業發展基礎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夯實現代農業發展基礎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意見

      *年全縣農業農村工作總的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發展現代農業為方向,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加大對農業的投入,著力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強化農村公共服務,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新農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促進農業農村經濟更好更快發展,糧食產量繼續穩定在22萬噸以上,農業增加值增長3%,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4%。

      一、加快構筑現代農業發展的產業體系

      (一)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積極爭取上級涉農項目資金,支持龍頭企業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用地給予優先安排,大棚、欄圈等生產用地視為農業用地(但不得改作他用);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生產用水、用電實行價格優惠;強化勞動力技能培訓。充分發揮聚信擔保公司的作用,加大為中小企業融資力度,金融機構要加大對龍頭企業的信貸支持,重點解決農產品收購資金困難問題;組織龍頭企業參與國內各種貿易、展銷和商貿洽談活動,縣財政適當補貼費用。以培植省級龍頭企業為重點,力爭1家龍頭企業實現年銷售收入過億元,1家龍頭企業年銷售收入過5000萬元,1家企業成為省級以上龍頭企業。

      (二)大力培育農產品品牌。積極發展農副產品加工企業,重點發展食品加工業,逐步形成一批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促進農產品由初級加工向深加工和精深加工轉化。強化龍頭企業自主創新的意識,引導扶持龍頭企業爭創州級、省級知名品牌。加大農業“三品”申報力度,落實省州關于“三品”認證的獎勵政策。*年申報無公害農產品5個、綠色食品5個、有機食品1個。加大特色農產品開發力度,努力開發三里香米、*魔芋、三里泡菜、景陽核桃、景陽雞、馬坡茶、花坪桃片糕、關口葡萄等特色農產品,力爭全年新注冊10個農產品商標。

      (三)建設特色農產品板塊基地。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對全縣產業布局進行科學規劃,完成《*縣特色農產品板塊基地建設規劃》。加快煙葉、畜牧、林果、魔芋、藥材、蔬菜六大特色產業發展。按照“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要求,建立起區域性的支柱產業和板塊基地。大力開展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特色農產品都要制定相應的地方生產標準,每個鄉鎮要建5個以上標準化生產示范村。

      二、著力改善現代農業發展條件

      (四)加強農田水利和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強化和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制,控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規模。鼓勵農民發展綠肥、秸桿還田和施用農家肥,提升土壤有機質。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工程、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農業綜合開發工程,按照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的要求,建設一批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高標準農田。完成高坪灌區工程,啟動長梁灌區工程,完成平陽二號水庫、渡浪溝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完成陰坡河、紅珠河等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的前期工作。嚴格行使政府強制性工程質量監督職能,加強對全縣在建水利水電工程的質量監督。解決13000人的飲水安全問題。抓好防汛抗旱工作,強化防汛風險隱患排查,確保全縣水庫、在建水電工程、山洪災害點、中小河流安全渡汛。

      (五)抓好煙葉基地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1384萬元,修建水池123口,總容積6萬立方米,鋪設管網200千米,修建排洪溝渠7.6千米,新建密集烤房30棟,建標準晾房7941間。投資150萬元擴建一個標準化煙草收購站。

      (六)加強農村道路交通建設。建設高坪至巫山鄧家公路30公里,高燎至紅土公路15公里,高速公路連接線23公里。完成農村公路通暢工程120公里,農村公路通達工程30公里。建好3個五級站,建設一批侯車棚、招呼站。完成209、318國道大中修工程,干線好路率達90%,干支平均好路率達80%。加強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管理,加大農村公路重要危險路段安保工程建設力度。克服重建輕管的思想,高度重視建后后續管理養護工作,強化受益農戶的養護意識,落實農村公路養護責任制,落實好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資金。鄉鎮政府、村民委員會要采取多種形式對鄉道、村道進行日常養護,要形成制度和村規民約。

      (七)建立維護農業安全的有效機制。積極推進畜牧獸醫管理體制改革,健全機構,理順關系。抓好以高致病性禽流感為重點的重大動物疫病預警、預報、預測和檢疫工作,完善疫情處置應急預案。落實畜牧防疫經費,動物疫病強制性免疫密度必須達到100%,落實重大疫情撲殺畜禽資金補貼政策。加強植物檢疫和病蟲害綜合防治工作,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資金納入財政預算。加強農業防災減災工作,加強氣象監測站網建設,做好人工影響天氣工作,提高天氣預測預報水平。探索建立“政府補助、企業資助、農戶自愿參與”的農業政策性保險機制。完善農業重大自然災害應急處理機制,加強防汛抗旱物資、資金、技術儲備檢查,落實好抗災救災措施,力爭在災害發生時把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八)推進農業機械化??h財政安排專項資金用于農業機械化示范區建設,重點推廣機耕、機防、機收和煙葉、茶葉等經濟作物生產加工新技術、新機械。加大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爭取和落實力度,激發農民的購機熱情。培植農機大戶,組織開展農機跨區作業。加強農機安全監理,開展“平安農機”創建活動。

      (九)加強林業生態建設。培育森林資源,夯實林業產業基礎,認真實施天保工程,積極爭取退耕還林計劃,提高生態安全水平。完成人工造林4萬畝,封山育林3萬畝,森林蓄積量增加2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增加1個百分點;加強森林管護,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0.03‰以內,森林病蟲害防治率達到90%以上。杜絕重大森林火災及人員傷亡事故發生,杜絕重大植物疫情發生,案件查處率達100%。加強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維護生物多樣性。正確處理保護與開發的關系,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提高對森林資源開發利用水平,積極發展森林生態循環種養業,大力發展生物質新材料、生物質能源、森林生物制藥、森林食品、生態旅游等新型產業。培植以森林食品、林果加工、林業副產品開發為主的林業企業。

      三、不斷強化現代農業的科技和人才支撐

      (十)完善農業科技推廣與應用體系。調動縣級農業技術人才的積極性,提高鄉鎮服務中心農業技術人才的業務素質,駐村公務員和村主職干部要掌握1—2門實用技術。一個鄉鎮每年要培植3—5名科技大戶。開展農業科技進村入戶活動,切實抓好“一站、一欄、一員”科普陣地建設工作,搞好魔芋軟腐病防治、油菜免耕稀植、食用菌栽培、輕簡栽培、病蟲綜防、水果優質高產、平衡施肥、機耕機收等實用技術的試驗、示范和推廣。轉變養殖觀念,調整養殖模式,發展規模養殖,建設畜禽養殖小區。改變人畜混居、畜禽混養的落后狀況,大力推廣“豬+沼+X”的高效生態農業模式。抓好畜禽品種改良、飼料供給、動物防疫等基礎性工作,縣財政安排一定資金對新達標的生豬人工授精站實行以獎代補,力爭優質二元母豬比例達到65%,三元雜交率達到60%,出欄比例達到60%以上,抓好景陽雞地方品種保護和標準化體系建設。

      (十一)提高農業科技隊伍服務能力。加強基層農業科技人員在崗培訓,有計劃地選派農業科技人員到大專院校進行知識和技能更新培訓,縣財政給予適當補助??h政府根據產業發展需要,認定并命名一批農業科學技術專家,分產業、品種成立相應的農業科學技術專家組。設立農業技術推廣獎,每5年對推廣農業技術有重大影響、取得重大成果的給予獎勵。

      (十二)加強農村信息化建設。繼續發揮電信信息化主力軍作用,進一步抓好電信“村村通”工程的實施。加快移動基站、電信網絡建設步伐,提高通訊網絡覆蓋率。積極協助電信部門維護通信公益設施暢通,保障通信安全。積極創造條件,組織開通“三農熱線服務”,抓好農村信息化示范鄉鎮、示范村建設,逐步建立完善電腦、電視、電話“三電合一”農業信息網絡服務系統。

      四、大力加強現代農業的市場體系建設

      (十三)積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宣傳實施《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在鞏固規范原有專業合作組織的基礎上,各鄉鎮至少要新發展1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力爭成為農村專業合作社試點縣。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開展市場營銷、信息服務、技術培訓、農產品加工儲藏和農資采購經營。

      (十四)加快建設農產品專業交易市場。改造或建設一批設施先進、功能完善、交易規范、輻射廣泛的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做好紅巖寺魔芋產品交易市場的前期工作,在城區內新建一個農產品專業交易市場。繼續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支持農資超市和農家店建設。加快培育農村經紀人、農產品營銷專業戶和農村各類流通中介組織。認真落實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支持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直接向超市、農貿市場配送農產品。

      (十五)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宣傳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在重點地區、品種、環節和企業,加快推行標準化生產和管理。創造條件開展農產品質量檢測能力建設,逐步形成“以州級檢測為中心,以縣檢測為基礎,以企業自檢為補充”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加強農資市場監管,大力開展農資打假專項行動,依法查處假冒偽劣種子、農藥、肥料、農機等農業生產資料,探索建立農資經營企業信用檔案和質量保障賠償機制。

      五、培育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的新型農民

      (十六)大力開展農民培訓,加快勞動力轉移。以實施陽光工程、技能就業計劃、雨露計劃為重點,加大農民職業培訓力度,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6000人。發揮教育、科技等部門和共青團、婦聯等組織在農民轉移培訓中的作用,努力擴大培訓覆蓋面。實施“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開展“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試點工作。支持勞動密集型、資源加工型企業發展,促進農村勞動力就近就地轉移。加強勞務信息網絡建設,開展輸出地和輸入地勞務協作,舉辦農民工現場招聘活動,提高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組織化程度。培植1-2個勞務品牌,提高勞動力就業的市場競爭力。做好農民工就業的公共服務工作,妥善解決農民工子女上學、工傷、醫療和養老保險等問題,切實維護務工農民的合法權益。

      六、強力推進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和新農村建設

      (十七)加快農村能源建設。從世行貸款、國債、財政扶貧等渠道籌資,按照“一池三改”標準建設13000口沼氣池。按照沼氣池入戶率80%以上、“一池三改”100%、沼氣池使用率100%的要求,建成全州生態家園建設示范鄉鎮。每個鄉鎮選擇1至2個村重點抓好“豬-沼-果-菜”等高效生態農業模式技術運用,按照沼氣池入戶率90%以上,“一池三改”100%,沼氣池使用率100%的要求,建成12個“農業生態循環經濟”示范村。完善農村沼氣池物業管理體系,建立適合農民需要的沼氣池后續管理服務機制。縣政府對建成全州生態家園建設示范鄉鎮的獎勵10萬元,對達標的村,縣政府給予每村5000元的獎勵。

      (十八)堅持整村推進扶貧開發。繼續實行“一名縣領導帶一個部門,組建一個專班,包一個村扶貧”的幫扶制度。全面完成*年實施的20個重點貧困村“整村推進”工作任務。繼續通過資金捆綁的方式用于*年新啟動的重點貧困村“整村推進”建設。完成扶貧搬遷任務438戶、1752人。開展貧困勞動力培訓600人,轉移就業率達到95%以上。力爭貧困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以上,解決0.5萬赤貧人口的溫飽問題和0.8萬人低收入人口的基本脫貧問題。

      (十九)扎實推進新農村示范村建設。實行“一名縣領導帶一個部門,組建一個專班,包一個村建設”的制度,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年啟動的12個和今年新啟動的12個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建設。采取資金捆綁、民辦公助、以獎代補的投入方式,建設項目明確到村,建設資金封閉運行,嚴格監督,跟蹤績效考核,按進度分段撥付。以農業產業化為核心,以基礎設施建設、村莊集中整治和生態庭園建設為重點。要堅決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要遵循規律,堅持以經濟發展為中心,以規劃為指導,統籌謀劃,分步實施,循序漸進,整體推進,確保新農村建設取得成效,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和勞民傷財,堅持以政府主導、農民主體的原則。引導和鼓勵農民自主投入新農村建設。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各級各部門要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抓好落實,繼續從縣直單位抽調精干力量組成工作隊,派駐到村一定幾年不變,保持相對穩定,建立健全考評機制。

      七、推進農村社會事業發展

      (二十)鞏固發展農村義務教育。進一步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和“校財局管”模式,認真落實國家一系列的義務教育政策。實施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農村寄宿制學校、中西部農村初中改造和新農村衛生新學校建設工程,實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二期工程。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辦學條件,穩定和充實教師隊伍。認真做好“普九”鞏固提高工作,確保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注重農村學前教育,關注農村留守兒童。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

      (二十一)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積極發展農村衛生事業。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穩定低生育水平。加快建立健全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新機制,夯實基層基礎工作,全面推進優質服務,加強流動人口管理,維護正常的生育秩序。切實加強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積極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規范合作醫療運行管理。擴大合作醫療覆蓋面,力爭全縣參合率達到80%。切實加強地方病、結核病和艾滋病防治工作,計劃免疫“五苗”接種率達到95%以上。繼續實施“降消”項目,全縣孕產婦死亡率控制在60/10萬以下,住院分娩率達到80%以上,新生兒破傷風發病率控制在1‰以內,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控制在20‰以下,孕婦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率達95%以上。普及疾病預防和衛生保健知識,引導和幫助農村樹立良好的衛生習慣,減少疾病發生。

      (二十二)繁榮農村文化體育事業。抓好鄉鎮文化體育服務中心建設,加強農村文化隊伍建設,創新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形式。爭取國家、省專項資金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為部分村配置體育器材設備。積極爭取資金,加大村村通有線廣播電視工作力度,解決邊遠貧困村收看(聽)廣播電視難的問題。對已通有線廣播電視的鄉鎮、村,要落實好網絡維護資金。

      (二十三)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鞏固“福星工程”成果,提高“五?!睂ο蠹泄B水平。妥善解決好孤兒生活、就醫、上學等問題。積極爭取國家、省財政安排的民政救助專項資金,用于農村特困人口救助。擴大對五保戶、農村特困戶、特困優撫對象中患重大疾病人員的醫療救助面,提高救助標準。管好用好福利彩票留成公益金,按一定比例用于開展農村特困戶大病救助。爭取省專項投入,加快社會福利機構建設。積極探索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災害應急救援系統。

      八、認真落實國家各項支農惠農政策

      (二十四)認真落實農業支持補貼政策。認真落實國家各項惠農政策,不能用于抵扣“一事一議”、不能用于抵債、不能挪作他用。國家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農業生產資料綜合直補等集并為農業綜合補貼,用“一折通”一次性發放到農戶,使補貼政策的落實更加直接、便民和及時。

      (二十五)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力度。認真研究中央、省、州關于新農村建設的政策、投資方向,圍繞農業產業結構升級、農產品板塊基地建設、優質農產品加工等積極爭取項目。把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轉向農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村的比重。存量適當調整,增量重點傾斜,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固定資產投資結構和信貸投放結構,縣財政每年對農業總投入的增長幅度要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確保對“三農”的投入逐年增加,建立穩定的投入增長機制。積極籌措資金,支持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沼氣池、整村推進、新農村建設。運用貼息、補助等綜合政策措施,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大力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引導社會資金投入,培植龍頭企業。切實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九、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增強現代農業發展動力

      (二十六)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鞏固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做好完善農村土地二輪延包的后續工作,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切實保護農民土地承包權益。圍繞解決外出務工農民土地拋荒問題,探索土地流轉經驗,辦好土地流轉示范樣榜。切實抓好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調處,積累土地仲裁機構建設經驗。

      (二十七)深化農村綜合改革。認真落實省州農村綜合配套改革一系列重大政策,鞏固鄉鎮綜合配套改革成果,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按照保障公益性,放活經營性的原則,深化公益性服務組織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嚴格管理,強化考核,積極探索加強基層農技服務體系建設的措施和辦法,建立起“以錢養事”的長效機制。認真組織落實農村公益性服務項目,所有公益性服務項目經費由財政直達服務組織。

      (二十八)加強農民負擔監管。繼續實行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和“一票否決”制度,層層簽訂《農民負擔監督管理責任狀》。農民負擔監管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切實做好村范圍內“一事一議”籌資和投工投勞的引導和規范工作,嚴禁超標準、超范圍進行籌資籌勞。

      (二十九)加強農村財務和集體資產管理。對村級財務和集體資產進行全面審計和清查,確保村級財務運轉正常、農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鎖定村級債務并積極化解,杜絕鄉村兩級舉債搞建設,認真落實村賬站管制度,村級轉移支付資金要足額到位,不準挪用和擠占。不斷強化村務公開的實效性。全縣鄉鎮100%實現農村財務管理電算化。

      (三十)深化農業“小三場”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積極探索農業“小三場”的改革。穩妥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逐步建立起“產權歸屬清晰、經營主體到位、責權劃分明確、利益保障嚴格、流轉規范有序、服務監管有效”的現代林業產權制度。

      十、切實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

      (三十一)堅持黨管農村原則。黨管農村工作是我們黨的一個傳統和重大原則。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強和改善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各鄉鎮黨政主要領導要親自抓“三農”工作,鄉鎮黨委要明確一名領導分管“三農”工作。同時,要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密切與農民群眾的聯系,深入農村調查研究,深入群眾了解民情,深入基層解決問題,扎扎實實地做好各項工作。

      (三十二)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和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鞏固和發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成果。認真組織開展好“弘揚八種風氣、創學習型機關”的主題教育活動。深入開展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繼續從縣直機關抽調干部組成農村扶貧工作組和新農村建設指導組。工作隊進鄉駐村,包村扶貧,鄉鎮也要落實好“公務員駐村責任制”。實行“聯責、聯評、聯考”。選好配強鄉村黨組織領導班子,充分發揮村民自治組織以及青年、婦女組織的重要作用。搞好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和培訓工作,提高基層干部隊伍綜合素質。認真做好村干部報考公務員工作,加快建立基層干部考核激勵機制和選拔任用機制,充分調動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

      (三十三)加強農村民主法制建設。進一步推進村務公開,完善村民民主理財、民主評議村干部、審計監督農村集體財務等制度。深入開展農村普法教育,引導農民牢固樹立法制觀念,提高農民群眾依法維權的能力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性。建立農村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解機制,運用多種手段化解矛盾。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切實維護農村社會穩定。

      夯實現代農業發展基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意義重大,全縣各級各部門要圍繞建立“產業*、文化*、活力*、和諧*”的目標,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扎實工作,開拓進取,為促進全縣農村經濟更好更快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人妻日韩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 男女啪啪18禁无遮挡激烈|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 亚洲精中文字幕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乱人伦中文字幕成人网站在线| 无码免费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 夜夜爽77777妓女免费看| 日本一区二区三深夜不卡| 国产精品午夜精品福利| 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国产一级小视频| 久久国产自拍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色| 超碰成人人人做人人爽| 久久亚洲精品情侣| 天天综合亚洲色在线精品| 日韩av色一区二区三区| av在线播放国产一区| 亚洲综合黄色的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专区|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成人午夜福利| 男人狂桶女人高潮嗷嗷| 少妇被多人c夜夜爽爽av|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黄色片| 麻豆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 成人网站免费观看永久视频下载| 天堂在线最新版av观看| 人妻少妇偷人无码视频| 国内精品综合九九久久精品| 国产99青青成人A在线| av高清无码 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福利视频合集|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AA片在线播放天| 国产在线线精品宅男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