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局思想建設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09年,我局團委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落實團的*大和*屆二中全會、團市委十四屆二次全會、團區委*屆三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創新,在推動我區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進程中展現新形象、新作為、新創造,努力推動我局共青團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導青少年,推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一)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引導青少年。引導廣大青少年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根據青少年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推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增強中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充分發揮共青團的優勢和作用,創新青少年思想教育模式和途徑,在青少年中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引導青少年進一步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注重創新教育手段,充分運用互聯網、手機等現代傳媒,開展生動活潑的思想教育。
(二)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實踐活動,促進共青團活動的特色發展。以慶祝建國60周年和迎接2010年*亞運會勝利召開為契機,利用“公民道德宣傳日”、“學雷鋒日”、“志愿者服務日”、“亞運倒數一周年日”等重大節慶日,積極組織開展團隊匯演、講座、演講、知識競賽、參觀學習等活動。結合“校園六節”等傳統活動的開展,繼續深化五四紀念活動、“生態*我的家”、“我愛書香校園”、“校園文化藝術節”、“成人宣誓”等品牌活動,拓展德育實踐活動的形式和載體,推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新成效。
二、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團隊自身建設,增強團隊的戰斗力
(一)深化“黨建帶團建”工作。堅持黨建帶團建的要求,緊緊依靠黨組織,積極爭取黨組織的支持,借助黨建工作形成的新格局和新成果推進團的建設,從思想、組織、作風等方面全面鞏固和加強共青團建設。全面加強中學生黨校和中學生團校的建設,提高教育效果。
(二)健全局團委管理制度和組織制度。籌備召開區教育局第六次團員代表大會,總結近7年團工作,選舉產生新一屆委員會,力促完善團組織機構。按照團市委提出的學校團工作的“一體化”工作思路,構建教育局直管學校團工作體系,探索“三化”的團建目標,努力做到在團的活動、團員管理、團員發展方面形成團的組織建設規范化;在學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校園文化、教育教學、管理服務、學生維權以及凝聚青年教工方面發揮團的作用;在團的工作經費、團的工作陣地等方面形成團的工作保障機制化。加強教育系統共青團工作指導,重視團建工作理論和實踐創新,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引導共青團工作的健康發展。
(三)加強團隊干部的隊伍建設。圍繞團組織工作中心,依托中學生團校,從思想品德、團務技能、團支部工作方法等方面著手,堅持經常性開展學生團干部的培訓工作。使學生團干部真正成長為開展團組織工作的得力助手。加大對教師團干隊伍的培養,開展研討活動,撰寫論文,加強理論研究。繼續舉辦團隊干部培訓班,并爭取納入繼續教育體系,健全團隊干部的培訓機制。
(四)加強教工團支部建設和師德教育。開展師德辯論賽,選派優秀代表參加*市教育系統的決賽。繼續“*市青年文明號”評選活動,推廣學校優秀教工團支部活動的經驗。各學校教工團支部應該發揮積極作用,召開青年教師座談會,了解青年教師的需求,引導青年教師立足崗位,建功立業,組織青年教師開展學習、教學等各項技能比賽活動。
三、扎實深化青年志愿者服務活動,加強志愿者隊伍建設
(一)以迎亞運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志愿服務工作,繼續努力擴大志愿者隊伍在共青團成員中的覆蓋面,動員廣大青少年積極投身到志愿服務活動中來,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等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志愿活動,促進志愿服務在學校中的制度化和常規化。廣泛開展學雷鋒、義務植樹、義務獻血、助老助殘服務、網絡宣傳等志愿者活動。
(二)組建“*區教育系統敬老服務隊”,為我區教育系統的離退休老同志開展“送溫暖”、“講講貼心話”的志愿服務。
四、以關注青少年民生問題為核心,竭誠為青少年成長成才服務
(一)切實維護廣大青少年合法權益。以貫徹落實《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為重點,扎實推進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加強對青少年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養青少年的健全人格。通過夏令營等形式組織各類青少年自護自救技能培訓、拓展訓練活動。
(二)積極開展扶貧濟困工作,關注困難學生心理健康。對貧困青少年、殘疾青少年、單親青少年等弱勢群體開展“真情送溫暖”活動,積極開展扶困助學資金的申請與發放,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問題,尤其要進行心理輔導。
五、切實加強團隊陣地建設,積極引導青少年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一)加強學生社團組織的建設和指導。局團委繼續對各學校學生社團進行調研和摸查,了解學生社團的建設情況,加強團組織對學生社團組織的指導,對學生開展組織引導、權益維護、就業指導等服務。各學校團組織要積極發揮特色社團的作用和影響力,積極推動學生社團組織的建立和發展。
(二)以新型傳媒和載體組織動員青少年。各校團組織要主動適應網絡時代青少年群體的特征,善于借助報刊、廣播、電視、手機等社會媒體的力量,重視運用“教育局團委QQ群”、飛信等新的媒體形式,使現代傳媒成為組織動員青少年的有效陣地。繼續辦好*教育信息網“團隊工作”網頁,充分利用網站宣傳各項活動的組織開展,出版團報,交流工作信息,加強青少年工作研討,發表學生團員文章,交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