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ede8e"></wbr><bdo id="ede8e"><var id="ede8e"><optgroup id="ede8e"></optgroup></var></bdo>
    1. <sub id="ede8e"></sub>
    2. <sub id="ede8e"></sub>
    3. 18禁无遮挡啪啪无码网站,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2018年亚洲欧美在线v,国产成人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毛片一区二区,国产在线亚州精品内射,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
      首頁 > 文章中心 > 文物保護材料學

      文物保護材料學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文物保護材料學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文物保護材料學

      文物保護材料學范文第1篇

      關鍵詞:文物科學保護;實質;方法;準繩

      中圖分類號:K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02-0192-01

      文物保護是一門新興的文理交叉并重的綜合性學科,其內容是多方面的,對文物進行保護時的方法也不是唯一的,可以有多種選擇,這就需要對文物保護準繩有深入的理解。文物屬于歷史長時間沉積下來的物質遺產,是承載著人類深厚歷史文化的積淀,因此,對文物做好保護十分重要。本文就文物科學保護方法進行了研究,以期能為類似工作的進行提供參考借鑒。

      一、文物保護科學的實質

      文物屬于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產物,從物質的角度來講,文物由諸多材料構成,所以文物屬于物質范疇。所有物質都在內部進行著永不停止地發生運動,期間外因又會其作用,物質本身就會出現各種性質上的變化,物質原本的的結構和性能也會發生改變,物質材料會逐漸老化、出現變質甚至發生毀滅,文物也包括其中。換句話說,文物保護學就是對破壞文物的各種因素進行研究,從而在保護文物的技術方面制定更科學合理的標準。

      二、文物保護科學的研究方法

      文物保護在過去的話,把工作的側重點單單放在了經驗總結和技術修復上面,沒有詳細地對學科基礎理論進行研究,所以現在一直在本學科向前發展的過程中起著阻礙的作用。文物保護科學這一概念里,“保護”這個詞具有著雙重含義:首先,要對環境進行嚴格控制,這樣就可以把因為環境因素而引發的文物材料老化變質現象扼殺在萌芽狀態;其次,就文物自身材質來說,要采取一些人為手段,使文物保持穩定狀態;再次,如果采用了上述方法都沒有效果時,為了防止文物繼續老化變質,就很有必要對文物來進行修復處理,重新使其組成材料恢復穩定狀態。所以,文物保護學不僅是科學,更是技術,它有著獨特的研究對象和方法。

      1.文物保存環境研究首先要對一點進行明確,文物保護學中的環境與我們通常所說的環境是不一樣的。一切可以對文物產生影響的外界因素外界因素,都可以歸納到文物保存環境的研究范圍里。文物保存環境研究的任務是對各種途徑,方式、規律展開研究,這樣有利于合理措施的制定實施,把環境因素對文物的影響降到最小值。這樣我們可以看出,文物保護學所講的環境包括了一個很大的范圍,我們通常所說的環境只是屬于其中的一小部分。

      2.文物材料的研究外界環境因素給文物材料老化變質只能算提供了部分條件,文物能不能長期被保存下來,構成文物的材料性質才是關鍵點。對文物材料進行研究,就是要應用物理領域、化學領域、生物領域的研究方法來對文物材料的組成成分、性質進行研究,這樣可以清楚地了解材料的老化過程,制定有針對性的防止老化的措施,給文物的科學保護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3.文物修復技術研究文物的修復工作,涵蓋了兩個方面:第一是指針對出土時已經破碎不堪的文物,為了將其進行利用而完成的修復工作,又叫作修整復原;第二是指為了對文物進行保護開展的修復。如果文物材料呈現極快的老化速度、并且程度也很嚴重時,再不對其實施修復措施,更可能無法保存甚至毀滅,此時就一定要實施修復措施來對文物存在的時間進行延長。修復的最終目的就是使文物更長時間地、更好地保存下來。

      三、不改變文物原狀的準繩

      在當前的文物保護領域,針對文物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論戰一直存在,但是也有個別的國際性協議是大家共同遵守的。世界各國一致認同這樣的準繩:對文物所進行的一切保護與修復都要用完善的理論研究材料作為基礎,不要對文物材料在結構與裝飾上進行改造。我國通過長期的實踐工作,將這一點總結歸納成“不改變文物原狀”準繩。考古學家進行工作時常常會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特殊的一段歷史時期里,不能夠將文物包含的全部信息揭示出來。為了利于后人繼續進行研究,一定要確保文物物質實體具有真實性和可靠性,這就決定對文物所做的保護措施,一定不要使文物原本的狀態發生改變,文物保護工作中這是一條基本準繩。

      四、考古現場文物保護的準繩

      考古現場文物保護主要指從文物被發現出土,一直到送到實驗室的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對文物進行的搶救性或者是臨時性的保護。文物被埋在地下的時候,和所處的環境會逐漸構架成穩定的一種狀態。只要進入平衡狀態,文物材料的變化速率會放緩直到停止。人們把文物發掘出來的一剎那,文物重新進入到新的環境里,它與先前地下環境之間構成的平衡狀態被打破,一定程度上會遭受來自物理、化學及生物方面的嚴重破壞,有可能受到致命的傷害。

      和實驗室比較起來,考古現場沒有完善的試劑藥品,也沒有高科技的儀器材料,許多條件不夠完善,所以現場保護工作都只是暫時性的,很多時候進了實驗室還需要對這些措施進行去除。所以,考古現場針對文物所使用的技術手段和材料,一定不要給實驗室后續進行的處理和考古工作帶來負面影響,在考古現場文物保護工作當中這是總準繩,與實驗室文物保護準繩相比較這也是最明顯的區別。

      考古現場文物保護屬于在特定場合中進行的特殊文物保護,一定要對以下幾點進行注意:

      1.少干預準繩。已經可以確保文物處于安全狀態,就應該減少對文物的干預。如果文物在出土時呈現比較良好的狀態、可以不經過處理進行保存,就不需要進行處理。只需要進行正確包裝,就可以進行保存,一定要牢記的就是最少的處理就是最好的處理。2.可再處理與可逆性準繩。可逆性通常是說針對文物進行一些處理,在以后還可以在不影響文物現狀的前提下將其清除下來。可再處理性通常所知的特性就是即使存在無法清除的材料,也不會對后續的處理和研究造成影響。可再處理性任務所有文物保護處理技術都稱不上是最完美的,往往都帶有局限性和階段性。一但超出階段,很可能有更新、更好的技術出現。以此方面考慮的話,對文物保護的可再處理性進行強調具有很強的可取性。3.事先取樣準繩。考古發掘工作在進行以前,要根據前期對文物調查、勘探得到的信息,設計科學合理的規劃。考古發掘中任何一項處理,都會或多或少地給文物造成污染,導致不準確的分析效果出現。所以,事先取樣準繩在現場是特殊的一項準繩。

      五、選擇文物保護材料的準繩

      如今,高分子材料呈現出迅猛發展的趨勢,更多的高分子材料開始在文物保護領域得到應用。目前,國內外用于文物保護材料里,大部分都是從其他領域“轉換”而來,不是文物保護專屬性的材料,所以會存在著一些缺陷。例如現用額文物膠粘劑就不是很理想,其具有“不可逆性”這樣的致命缺點。破碎的文物如果進行粘接后,想要不對器物造成破壞,很難重新進行分解,后續的校止工作是無法完成的。目前仍然沒有開發出完美意義上的膠粘劑,很多文物的粘接工作都是用環氧樹脂來完成。

      文物具有不可再生的特點,這也就決定文物保護材料必須擁有特殊的功能,和其他的保護材料相比要具有很大的不同之處。對文物保護材料進行選用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改變外觀的準繩。文物防水劑、封護劑等一些用在表面的材料都要受這個特點制約。因為顏色在文物所承載的信息里是重要的一項,如果把有色材料加到文物上,材料顏色和文物原來的表面顏色會發生疊加作用,致使文物顏色發生變化,這樣做就和“不改變原狀”的基木準繩相互矛盾。2.長期耐久性的準繩。文物保護的宗旨就是把文物的壽命盡可能地延長下去,這決定了保護材料必須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持續具有保護功能。如果保護材料有著很快的老虎速度,對文物進行再次處理需要浪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同時防護材料老化失效也會在一定程度上給文物帶來損傷。文物保護材料同樣受客觀規律的影響,會有老化變質的現象產生,這一點是無法改變的。所以,進行保護材料的選擇時,要選擇具有優良性能、老化周期時間長的材料。同時,保護材料一旦老化后,所產生的產物對文物要不會產生破壞,在文物保護材料選擇方面以上都是最基本的要求。3.性能最佳的準繩。之所以進行文物保護材料的選擇,就是為了可以將文物某一方面原有的性能進行最大限度的改變。所以,文物保護材料一定要具有獨特的功能特性,也要具有最優秀的性能。

      六、結語

      綜上所述,文物是特定社會歷史時期的產物,文物的重要意義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認識,隨之文物保護也受到全社會的廣泛認同與重視。文物保護并非是一種簡單的技術手段,而是一門文理科交叉并重的科學。本文就文物科學保護方法進行了研究,相信對有關方面的工作能起到一定的參考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文物保護材料學范文第2篇

      Huang Wenzheng;Zheng Lipeng

      (①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ubtropical Building Science,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1,China;

      ②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Culture and History,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1,China;

      ③Engineering Contracting Co.,Foshan City,Foshan 528000,China)

      摘要:推行全面質量管理是提高文物保護工程質量水平的重要途徑,開展全面質量管理必須做好質量教育、標準化與計量工作、信息管理與質量情報、質量責任制等幾個方面的基礎技術工作。

      Abstract: The important approach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onservation project is to implement the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o carry out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good jobs are necessary to be done on quality education, standardization,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quality information, quality responsibility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basic technical work.

      關鍵詞:文物保護工程全面質量管理基礎技術工作

      Key words: relic conservation project;total quality management;basic technical work

      中圖分類號:TU7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19-0059-02

      0引言

      文物保護工程是指對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和其它具有文物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壁畫等不可移動文物進行的保護工程。文物保護工程分為保養維護工程、搶險加固工程、修繕工程、保護性設施建設工程、遷移工程等類型。

      按照我國《文物保護法》的規定,文物保護工程必須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全面地保存、延續文物的真實歷史信息和價值,保護文物本體及與之相關的歷史、人文和自然環境。

      針對不同歷史時期、不同類型的文物所進行的保護工程,采用的工種、操作工藝和操作程序各不相同的,使用的保護材料也有很大的區別。與其它建設工程出現質量問題一般可以補救措施不同,文物保護工程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就可能破壞了文物本體,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文物保護工程必須嚴把材料質量關、技術關,嚴格執行文物保護工程的操作規程和質量檢驗評定標準,不得以任何理由違反操作規程和降低工程質量標準。

      在文物保護工程中,推行全面質量管理是加強文物保護工程規范化管理,提高工程質量管理水平,促進質量課題研究工作的開展,是保證文物保護工程質量的重要手段。

      文物保護工程推行全面質量管理涉及多部門、多學科、多工種,需要在傳統的文物保護工程質量管理基礎上吸收現代工程質量管理科學的思想和方法,使文物保護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系統化和科學化,為此文物保護工程參與部門和單位必須具備相應的技術基礎,包括質量教育、標準化與計量工作、信息管理與質量情報工作,以及質量責任制等。

      1質量教育工作

      在各種影響文物保護工程質量的各項因素中,文物保護工程各參與者的因素始終是第一位的。提高各參與者的素質,必須對其進行質量教育。因此開展全面質量管理,首先要進行質量教育。全面質量管理強調全體人員參加,強調提高全員的工作質量,以工作質量保證工程質量。質量教育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1 質量意識的教育對職工開展文物保護工程全面質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充分認識全面質量管理是保證文物保護工程質量的必要和有效的辦法,使每個員工都充分認識到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對企業和國家文物保護事業的影響,使其將負責的每一項工作都與工程質量聯系起來,將文物保護工程工作標準和技術規程的執行變為自覺行動,樹立將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的思想。

      1.2 質量管理知識教育全面質量管理是一門科學,除了在思想上有正確的認識外,還必須了解其基本理論、原理和方法。由于文物保護工程屬于傳統管理方法下的手工操作行業,更有必要對全體員工進行全面質量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教育,使全體員工了解全面質量管理的概念,全面質量管理的操作方法和程序,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共同搞好文物保護工程質量。

      1.3 專業技術教育文物保護工程各參與者的技術業務水平的高低,對文物保護工程的全面質量管理影響很大。因此,文物保護工程各參與者不僅要學習全面質量管理知識,還要進行文物保護工程相關技術業務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專項培訓教育。專業技術教育應針對文物保護工程的特點,通過舉辦多種形式的培訓班,將不同歷史時期文物保護工程的操作工藝、操作程序、材料使用等技術傳授給管理人員和操作工人,讓他們掌握不同歷史時期的文物保護的基本知識,提高文物保護意識保護技術水平,掌握所在崗位的技術、業務技能及發展方向,并不斷學習先進技能。

      2標準化與計量工作

      2.1 標準化工作的內容標準化的主要工作是制定標準和貫徹標準,標準化工作是文物保護工程推行全面質量管理的重要基礎工作。文物保護工程的標準可分為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三類。文物保護工程標準化工作的內容,就是以保證文物保護工程的質量為目標,建立健全并組織實施文物保護工程的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使文物保護工程各參部門和全體成員,在涉及文物保護工程的技術、質量、材料、管理等方面的活動,都達到規范化、程序化和科學化。文物保護工程技術標準是對文物保護工程工程質量、工藝及檢查驗收方法等方面所作的相關技術規定。文物保護工程管理標準是文物保護工程各參與部門和單位在文物保護工程實施過程中,為實現其各自管理職能,對有關的重復性事項和工作所做的規定。具體就是把文物保護工程各項管理活動的程序、守則、規范、條款等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作為部門和單位的準則。由于文物保護工程的工作對象、工作環境經常會發生變化,因此,管理工作標準化十分重要。文物保護工程管理標準包括:技術管理標準、組織標準、項目管理標準等。文物保護工程工作標準是企業為了實現文物保護工程的質量目標,按崗位制訂的有關工作質量的標準。

      2.2 計量工作的內容計量工作也是文物保護工程實行全面質雖管理的基礎工作之一。文物保護工程由傳統管理模式向科學管理過渡,其中的重要標志之一就是質量技術管理工作由過去定性的評估轉變為定量的評判,用標準的數字形式和量綱單位,準確反映某一工程實體的形態,或某個工序的特點。文物保護工程在開展全面質量管理工作中,需要采用數理統計方法,以定量的數據作為質量管理工作決策的依據,文物保護工程各種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也需要必要的量值進行表示。文物保護工程計量工作的內容主要包括:文物本體的結構檢測、文物組成材料的化驗分析、文物修復材料的試驗、檢驗等。文物保護工程的計量工作,要求努力改進和完善落后的傳統計量方法,提高文物本體測試手段的科學性、提高計量器具的準確性、保證量具穩定和示值準確,同時做好各種測量和檢測工具的驗收、儲存、保管和發放等工作。

      3信息管理與質量情報工作

      影響文物保護工程質量的因素很多且錯綜復雜,要搞好全面質量管理工作,需要正確地認識和掌握文物保護工程質量的客觀規律,必須深入文物保護工程實地調查研究,掌握齊全、準確的工程質量信息資料,以便對各種工程質量影響因素有清晰的認識,為加強文物保護工程全面質量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

      文物保護工程質量情報包括文物保護工程整個過程中,各環節工作質量的原始記錄、基本數據、問題處理的方法和結果,以及國內外同類工程質量管理的水平和發展方向等信息。質量情報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也是文物保護工程全面質量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基礎工作,其作用在于及時反映影響質量的各種因素的情況,從中找出存在的問題和差距,制訂改善的方向和措施。

      文物保護工程信息管理和質量情報工作,要做到準確、完整、全面、系統,才能真正反映工程質量變化和發展的規律,使之成為質量管理的可靠依據。文物保護工程實施過程中要指定專人負責文物保護工程情報信息和資料的搜集、整理、分類、分析、歸納和存檔等工作。

      4質量責任制

      文物保護工程質量責任制是質量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制度之一。由于文物保護工程的管理工作涉及各部門、各單位和全體參與者,所以各部門、各單位都要有明確的質量責任,每個工種、每個工序、每個參與者都有各自的工作職責和質量標準,在文物保護工程的全部過程中,形成一套嚴密的、貫穿始終的質量管理責任系統。

      文物保護工程的全過程,除了工程施工之外,還包括項目立項、勘察設計和工程驗收等。因此,文物保護工程的管理部門、勘測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和監理及檢測等單位,都要建立完善的相應的質量責任制,包括全面質量管理責任制和全面質量管理制度。

      全面質量管理責任制包括各級領導干部的全面質量管理責任制、職能部門質量責任制、工程項目部和班組的質量責任制。全面質量管理制度包括:全面質量管理工作制度、質量指標考核制度、全面質量管理教育培訓制度、質量信息管理制度、質量獎懲制度和質量管理小組管理制度。

      5結語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文物保護事業日益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國家和地方對文物保護工程的投入逐年成倍增長。此外,文物的數量也成倍增加。在全國登記保護的80余萬處不可移動文物中,有60余萬處是近幾年新增加的。因此,文物保護工程的數量和規模將大幅增加。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歷史文化資源。質量低劣的“文物保護工程”不僅起不到保護作用,反而將對文物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甚至是毀滅性的破壞。從事文物保護工程必須堅持將質量放在首要位置。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從工程的各個環節嚴把質量關,形成一整套嚴密的、科學的工程質量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1]中國質量協會編著.全面質量管理[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2]Karoru Ishikawa. What is Total Quality Control? The Japanese Way .Englewood,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1985.

      [3]蒲倫昌主編.全面質量管理基礎教程[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9.

      [4]邱國棟等編著.煤炭企業全面質量管理與案例[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03.

      [5]Joseph Juran. Managerial breakthrough: A new concept of the manager’s job .New York: McGraw-Hill,1964.

      [7]Thomas Pyzdek. Excerpted from The Complete Guide to the CQE . Quality Publishing Inc,1996.

      [8]賈立武主編.電力企業全面質量管理及案例[M].沈陽:東北工學院出版社,1988.

      [9]孫榮興等編.船舶運輸的全面質量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

      文物保護材料學范文第3篇

      第一條為加強對我省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的管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財政部、國家文物局頒發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使用管理辦法》,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文物行政部門管理和使用的文物保護單位,文物行政部門所屬的博物館、紀念館、文物保護管理和研究機構等文物單位。

      第三條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包括中央財政補助我省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和省財政設立的省級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兩部分。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由省財政廳和省文物局共同管理。

      第四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文物保護事業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國家用于文物保護的財政撥款隨著財政收入增長而增加。”的規定,文物保護所需經費應由文物所在地政府解決。地方政府解決確有困難且符合本辦法規定使用范圍的項目,可申請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

      第五條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的分配和使用,遵循“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堅持“突出重點、專款專用、注重實效”和“統籌安排、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擠占和挪用。

      第六條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的使用和管理應接受財政、文物、審計等部門的監督和檢查。

      第二章使用范圍和支出內容

      第七條省級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的使用范圍:

      (一)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的搶險、維修、保護和安全技術防范、消防;

      (二)經批準的重要考古項目的調查、搶救性發掘、資料整理、報告出版;

      (三)省級博物館館舍、重要文物庫房的維修;

      (四)三級以上(含)珍貴文物(標本)征集;

      (五)三級以上風險單位的安全技術防范、消防;

      (六)重要出土文物和館藏珍貴文物的科技保護;

      (七)經省財政廳和省文物局批準的其他項目。

      第八條省級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的支出內容:

      (一)文物維修保護項目支出,主要包括勘測費、規劃及方案設計費、材料費、專用設備購置費、施工機械使用費、人工費、監理費、維修資料出版費、管理費等;

      (二)文物考古調查、發掘項目支出,主要包括調查勘探費、測繪費、人工費、出土文物修復費、考古遺跡現場保護費、占地補償費、報告出版費(含資料整理費)等;

      (三)博物館館舍、文物庫房維修項目支出,主要包括規劃及方案設計費、材料費、專用設備購置費、人工費、施工機械使用費等;

      (四)文物征集項目支出,主要包括文物(標本)收購費、采集費、捐贈獎勵費、調查鑒定費等;

      (五)安防、消防項目支出,主要包括規劃設計費、設備器材購置費、材料費、監理費、管理費等;

      (六)文物科技保護項目支出,主要包括方案設計論證費、試驗費、人工費、專用藥品藥劑費、材料費、專用設備購置費、聘請專家費等;

      (七)經省財政廳和省文物局批準的其他開支內容。

      第九條國家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的使用范圍和支出內容應遵守國家的有關規定。

      第三章專項補助經費的申請和審批

      第十條各市財政局、文物行政部門和省直文博單位為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的申請單位(以下簡稱“申請單位”)。各縣(市)申請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時,需經市財政局、文物行政部門審核、匯總后,聯合向省財政廳、省文物局提出申請。

      越級上報或單方面上報的不予受理。

      第十一條申請單位應于每年6月30日以前,向省財政廳、省文物局報送下一年度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申請和相關材料。申請省級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的相關材料,包括《省級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申報書》(格式另發)、《省級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申報匯總表》(格式見附件一)以及其他必要材料。申請國家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的按國家的有關規定報送。以上申報材料均包括文字、圖片等書面材料和軟盤。

      專項項目預算編制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科學規范的原則。有預算定額的,按定額計算;無預算定額的,按概算工作量和費用構成計算,各種取費按有關規定計取。預算作為竣工財務決算驗收的依據。

      第十二條根據《河北省省級預算項目管理辦法》的規定,省財政廳、省文物局對申請省級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的項目建立項目庫進行管理。編制年度預算時,省文物局按照本年度工作重點和有關要求,從項目庫中篩選項目,經省財政廳審核后列入部門預算。經批準的省級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預算由省財政廳下達省文物局執行。

      申請國家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的項目由省財政廳和省文物局共同審核匯總后,上報財政部和國家文物局。

      第四章財務管理與監督

      第十三條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實行“專項申報、逐項核定、按進度撥款、年終核銷支出、項目完成后結報”的財務管理辦法。

      第十四條省財政廳和省文物局負責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的財務管理和監督。各市財政局、文物行政部門負責本地使用的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的財務管理和監督。

      第十五條確定后的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由省財政廳下達預算批復或省財政廳和省文物局聯合下達專項補助經費的通知,結合項目實際實行政府采購、財政集中支付或撥付部門。對使用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的大型項目,根據地方資金的到位情況,結合工程進度一次或分次撥付資金。

      第十六條項目完成后的結余資金,原則上收回省財政廳,經省財政廳或國家文物局同意,可以調劑到其他項目,優先調劑到該項目單位的其他項目使用。

      第十七條如遇特殊情況需調整或變更已批準項目或內容的,由申請單位向省文物局提出申請,省文物局報省財政廳或國家文物局批準后,方可調整或變更。

      第十八條年度終了,項目單位使用省級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的,應向申請單位報送《省級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決算表》(格式見附件二)。申請單位于每年1月31日前,將《省級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決算匯總表》(格式見附件三)報省財政廳、省文物局(省直文博單位直接報省文物局)。使用國家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的,按國家規定的格式依照上述時間和程序上報。

      第十九條各項目單位要加強項目實施的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專項資金支出的內控制度。

      第二十條項目單位應加強項目資金的收支核算。每項專款應客觀真實地單獨核算。一項專款包括若干子項目的,還應對子項目進行單獨核算。明細核算科目應按規定的支出內容設置。

      第二十一條項目單位應在項目完成后一個月內,出具項目總結報告和財務決算報告,由市文物行政部門行文上報省文物局,抄報省財政廳(省直文博單位直接報省文物局)。省文物局會同省財政廳組織驗收(或國家文物局直接組織驗收)。對重點項目由省財政廳和省文物局或國家文物局組織專家、委托中介機構進行業務和財務評價。

      第二十二條項目單位應將有關項目的申報文件、批準的設計方案和預算、工程竣工總結報告、竣工決算報告、上級有關部門的驗收結論和審計結論等相關資料立卷妥善保管。

      第二十三條已批準補助并撥款的省級補助項目,在收到撥款后半年內無故仍未開始實施的,省財政廳和省文物局將對該項目予以撤銷,并將已撥經費調至其他項目使用。

      第二十四條使用省級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省財政廳和省文物局將暫緩撥款或不予撥款,并責令其停止施工。

      (一)沒有按照批準的方案、項目內容和預算范圍使用經費的;

      (二)被查明為虛報補助項目的;

      (三)地方承諾的資金沒有到位的;

      (四)其他不具備開工條件和應暫緩撥款的項目。

      第二十五條使用省級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省財政廳和省文物局將分別給予項目單位停止撥款、暫停核批新項目、收回補助經費等處罰,并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觸犯法律的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一)未經批準擅自變更補助項目內容或設計方案的;

      (二)虛報補助經費預算的;

      (三)挪用專項補助經費的;

      (四)因管理不善,給國家財產和資金造成損失和浪費的;

      文物保護材料學范文第4篇

      【摘 要】X射線分析技術在文物保護研究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已成為檢測陶瓷、金屬、石質、紙張和絲制品等不同材質文物的制作工藝和保存現狀的一種有效手段。文章分別就X射線熒光光譜法、X射線衍射分析法、X射線光電子能譜、X射線照相技術、工業CT、同步輻射X射線技術等在文物保護研究工作中的應用情況進行了總結。

      現代科學技術在文物保護研究中已得到廣泛的應用,已經成為檢測文物本體、文物病害及保護修復材料不可或缺的工具,對于基體材料和蛻變產物成分與物相分析,保護修復方法和材料的選擇及評估,文物埋藏環境和保存環境的成分分析,以及對所處環境的監測、檢測、調控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文物的預防性保護及后續的修復處理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

      自1895年倫琴發現X射線以來,X射線分析技術一直在飛速發展,已被廣泛應用于機械、造船、建筑、航天、醫療等領域。X射線穿透力強,穿過物體時強度衰減,可依據衰減程度檢測物體的內部結構。X射線分析技術應用于文物保護研究工作中,已進行了多種嘗試,如X射線熒光光譜法、X射線衍射分析法、X射線光電子能譜、X射線照相技術、工業CT等,已成為檢測陶瓷、金屬、石質和絲織品等不同材質文物制作工藝和保存狀況的一種有效的手段[1]。基于近年來的文獻,本文綜述了各種X射線分析技術的特點及在文物保護領域的應用現狀,展望了X射線分析技術在文物保護工作中的發展前景。

      1.X射線熒光光譜法(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X射線熒光光譜法(XRF)是通過初級X射線光子或微觀粒子激發樣品中的原子,使其產生熒光,來檢測物質成分的一種方法。根據色散與探測方法的不同,X射線熒光光譜法可分為兩類:波長色散X射線熒光光譜法(WD-XRF)與能量色散X射線熒光光譜法(ED-XRF)[2]。XRF因其制樣簡單、可測元素范圍廣、分析速度快、測試準確可靠、可同時測多個元素、不破壞樣品、檢出限可達10PPM等優點[3],已成為實驗室甚至考古發掘現場檢測分析主量、次量和痕量元素的首選方法,在原位與無損分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4]。

      由于XRF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文物保護科研工作者用其進行金屬、陶瓷、木質等文物的元素分析。張茂林等用XRF、同步輻射X射線熒光光譜(SRXRF)等多種技術手段分析了斯里蘭卡曼泰遺址出土的7件青花瓷殘片的結構和成分,并對其產地進行了分析[5]。通過研究文物材料的成分和結構,確定文物的材質及質變產物的成分,查明文物損壞的過程和機理,才能科學地保護文物。孫瑩等用ED-XRF探針及線掃描技術對我國唐代和宋代的長沙窯彩瓷文物樣品的工藝進行了研究[6]。所得結果顯示,此樣品的彩繪工藝不完全屬于典型的釉下彩工藝,而是高溫釉上彩工藝,這對后續彩繪文物的合理保護提供了很好的資料。此外,通過XRF技術可以分析文物埋藏環境,如周圍土壤和地下水的成分來了解文物的保存狀況。例如,通過XRF確定文物保存環境大氣中的氣溶膠、化學污染物等成分,來確保文物保存于最佳環境中,以減少進一步損害[3]。XRF還可為文物保護修復技術提供技術指導和科學依據[7]。王斌等人采用X射線熒光光譜儀等儀器對清代外銷油畫結構與畫層表面污漬及棕色斑點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棕色斑點應為鐵銹,從而提出保護修復時應針對銹斑進行清洗[8]。因此,XRF是文物保護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分析手段之一。

      目前XRF在文物保護工作中的應用也存在不足之處。XRF雖是無損分析,但其樣品室較小,無法滿足稍大一些文物的分析;其次,文物類別豐富多樣,標準樣品還十分缺乏或者說沒有,此外,各種材質的文物XRF測定成分的數據庫也亟待建立[3]。XRF對環境條件要求較嚴格,使用時須考慮光譜干擾、基體效應等影響。

      2.X射線衍射分析法(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X射線衍射分析法(XRD),是根據結晶性物質形成的X射線衍射花樣,對物質內部原子在空間分布的情況進行研究的方法。一定波長的X射線入射到晶體樣品上,組成晶體的原子規則排列時,原子的間距與X射線數量級相同則會發生干涉現象,在一定方向上產生強的X射線衍射。這些衍射線在空間分布的位置和強度與物質的晶體結構對應,即X射線在物質晶體中的衍射現象是很多原子散射波相互干涉的綜合結果。晶體形成的衍射花樣反映出內部原子的分布規律。衍射花樣的特征由兩方面組成:一是衍射線在空間的分布規律,它取決于晶胞的大小、形狀和位向;二是衍射線的強度,由原子的類別和原子在晶胞中所處的位置決定[9]。

      XRD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材料物相及成分分析的方法。XRD在金屬質文物的腐蝕機理研究,石質文物風化產物的分析,壁畫制作材料的研究,以及礦石、礦物顏料等無機質文物的基體材料及蛻變產物研究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劉亮采用X射線衍射、便攜式X熒光光譜儀等分析手段,對湖南出土青銅器的銹蝕產物進行了成分分析,由此推斷出湖南青銅器的腐蝕屬于吸氧電化學腐蝕[10]。張曉梅等人通過XRD揭示了絲織品的老化特征和作用過程,及相應結晶度的變化,為古代絲織品的老化機理研究提供了參考依據[11]。徐國棟等人應用X射線衍射、能譜掃描電鏡等技術研究了扎西康鉛鋅礦中伴生元素Mn的賦存狀態,表明伴生元素Mn主要以獨立的鐵菱錳礦和菱錳礦形式存在[12]。

      XRD作為一種科學的分析方法,可有效地判斷文物的本體和蛻變產物的成分。結合分析結果及文物本身的成分,可以選擇合適的保護方法和材料。對于質變產物,可根據成分的不同,選擇性地處理或清除,以達到最佳的保o效果。

      任何分析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XRD也不例外,如定量分析的精度不高[13],檢測對象也有局限,它主要是用于測定無機組分。

      3.X射線光電子能譜(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利用X射線輻射待測樣品,激發樣品表面原子或分子內層的電子,發射出光電子。把光電子的動能、束縛能作為橫坐標,相對強度作為縱坐標,做出光電子能譜圖,以獲取樣品相關信息。根據能譜圖征譜線的位置,可分析除H、He以外的所有元素,也可根據能譜圖中譜線的強度計算原子的含量或相對濃度。

      武瓊采用XPS技術來分析銀表面的腐蝕產物,證明在不同光照下,銀表面的腐蝕產物可能含有AgNO3、Ag2S、Ag2SO4、Ag2CO3及少量Ag2O,各種腐蝕產物的含量略有差別[14]。馬清林等人利用XPS對春秋時期鍍錫青銅器層的防腐機理進行了研究,Y論是少量微晶態的SnO2與非晶態的SiO2填充在δ相缺陷微孔隙中,阻止了外界侵蝕因素通過銹蝕層對青銅基體的進一步腐蝕[15]。馬丹等人通過XPS、XRD、ICP-AES等技術手段,研究了“華光礁一號”南宋沉船船板殘塊中的硫鐵化合物,發現其主要以FeS和FeS2形式存在,且部分已氧化為硫酸鹽,因此后續保護處理中需對其酸化過程進行重點控制,以利于文物的長久保存[16]。丁艷梅等人通過XPS、XRD探討了復合氣相緩蝕劑作用于模擬帶銹文物的緩蝕機理,證明該復合氣相緩蝕劑可以抑制基體腐蝕,對鐵質文物有很好的保護作用[17]。

      雖然XPS使用廣泛,但只能提供樣品表面的信息,不能為整體的成分提供依據。在文物保護領域,常用XPS技術來分析金屬質文物的腐蝕產物,從而判斷金屬的腐蝕機理。

      4.X射線照相技術(X-Ray Imaging Technology)

      X射線穿過待測物體后有一定的損耗。對于有差異的物體如厚度、密度、缺陷等不同,射線的透過率也就不同,致使射線穿透后的強度有所不同,因而其與底片反應產生的灰度不同。根據灰度影像可判斷物體的內部結構,揭示文物內部的缺陷及其他相關信息[18]。

      X射線照相技術作為一種無損分析手段,在文物保護領域常用于揭示文物的制作工藝、內部缺陷,可提取文物表面被覆蓋的銘文、紋飾等信息,反映文物修復前后的情況,提供文物內部信息及病害的發展狀況[19]。齊揚等人利用X射線探傷儀對漢陽陵陶俑等的制作工藝進行研究,并對其差異進行了分析討論[20]。周華等人利用便攜式X探傷儀對重慶大足千手觀音進行了調查,發現千手觀音石質雕刻品的金箔包體存在不同程度的風化與裂隙,彌補了傳統病害調查方法的不足,為大足千手觀音的保護修復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21]。丁忠明等人利用X射線探傷儀、CT技術測試了3把同心圓首劍,結果顯示這3把同心圓首劍采用了兩種鑄造技術:渾鑄技術與鑄接技術,為此類劍的保護與保存提供了參考依據[22]。

      X射線照相技術以其無損、直觀的特點受到文物工作者的青睞,但作為一種檢測方法,仍有一定限制。X射線照射過的陶瓷器,其熱釋光特性會有所改變或消失,因此進行熱釋光檢測,須在X射線照射前取樣。另一方面,X射線是否會對某些材質的文物有一定的破壞作用,有待進一步檢驗。此外,X射線照相技術只能反映物體的二維影像,對三維實物檢測有一定的局限性[19]。

      5.工業CT(Industrial Computed Tomography)

      工業CT,即“工業計算機斷層成像技術”,是X射線從多重方向穿透斷層,采用探測器探測透射衰減后的射線信息,通過計算機對采集的數據進行圖像重建,憑借二維斷層或三維立體圖像的形式,準確直觀地顯現被測物體內部的結構、組成、材質和殘損情況。工業CT技術是20世紀60年展起來的,在70年代已應用于科學研究中,80年代在國外已用于博物館文物藏品的科技分析。葉琳用工業CT對鐵質熏爐和鐵質鉤鑲進行了初步分析,研究了其組配結構關系,為同類型文物的保護研究提供了參考資料[23]。馬振智等人利用工業CT對陜西歷史博物館收藏的古代棘輪進行了檢查和分析,揭示了古代棘輪的鑄造工藝與內部缺陷[24]。工業CT很適合文物的研究,特別是珍貴文物,能夠獲取更多的古代歷史信息,為古代歷史研究和文物保護提供了科學依據。

      工業CT的缺陷是設備昂貴,且體積龐大,無法到現場進行文物掃描,不利于推廣使用,且高精度地掃描一件文物所需的時間較長[25]。

      6.同步輻射X射線技術(Synchrotron Radiation X-Ray Technology)

      同步輻射是高速帶電的粒子在磁場中沿著弧形軌道運動時所釋放出的電磁波,它具有從遠紅外到X射線范圍內的連續光譜,且高度準直、高度極化、高強度、高輻射功率、天然偏振性、可精確控制等特點[26]。由于同步輻射光源高亮度的優勢,相比于傳統光源,將同步輻射光源運用到X射線衍射、X射線熒光、X射線照相技術等X射線技術中,有著更為先進的靈敏度、超短的采集時間和微米尺度的分辨率等優點[27]。

      凡小盼等人采用同步輻射微束X射線熒光技術,用微區掃描了模擬實驗獲得的熔融黃銅、固態還原反應生成的黃銅和姜寨遺址出土的黃銅片,得到了鋅、鉛元素的面分布信息[28]。汪海港等人通過同步輻射X射線熒光等多種光譜分析手段對安徽蚌埠禹會遺址出土的“紅―黃”彩石進行了研究,確定該礦石主體為褐鐵礦,并無人工熱歷史,是一種性質獨特、地質起源復雜的多金屬天然礦石[29]。資明等人通過同步輻射共聚焦X射線技術對故宮斗彩陶瓷和彩繪樣品進行了元素及化學態的深度分布分析,得到了斗彩陶瓷特有的三層釉結構及彩繪樣品內部顏料的化學信息[30]。

      同步輻射光源極具優勢,但實驗室的建成是一項巨大的工程。目前僅在北京、合肥與上海建有此裝置。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先進的科學分析技術被應用于文物保護領域。但是各種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X射線分析技術也不例外,如檢測成本高、數據庫不全、可能有微量損害、具有一定的輻射性等,所以需要根據文物樣品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分析手段,并結合多種方法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如何將多項分析技術聯合運用并加以規范化,以最小的損傷獲取文物信息,這也是今后文物保護領域發展的重要方向。

      [1]胡東波.文物的X射線成像[M].北京:科學出版社, 2012.

      [2]章連香,符斌.X-射線熒光光譜分析技術的發展[J]. 中國無機分析化學, 2013,3(3):1―7.

      [3]朱劍,毛振偉,張仕定.X射線熒光光譜分析在考古中應用現狀和展望[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06,26(12):2341―2345.

      [4]吉昂.X射線熒光光譜三十年[J].巖礦測試,2012,31(3):383―398.

      [5]張茂林,賈興和,毛振偉,等.斯里蘭卡曼泰遺址出土青花瓷的化學成分分析及產地初探[J].巖礦測試,2008,27(1):37―40.

      [6]孫瑩,毛振偉,周世榮,等.能量色散X射線熒光光譜法探針線掃描分析“長沙窯”彩繪工藝[J].理化檢驗:化學分冊,2008,44(9):807.

      [7]崔強,張文元,李燕飛,等.文物保護與考古中能量色散型X熒光光譜儀的應用[J].敦煌研究,2008(6):104―108.

      [8]王斌,余輝.油畫保護性修復與清代馬口鐵底板的“美國貨船油畫”清洗修復研究[J].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14,26(1):99―109.

      [9]孟田華.云岡石窟風化的綜合分析研究[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2014.

      [10]劉亮. 湖南省博物館館藏青銅器銹蝕物成分研究[J].北方文物,2014(4).

      [11]張曉梅,原思訓.利用X射線衍射光譜研究絲織品的老化[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0,30(1):262―265.

      [12]徐國棟,王冠,程江,等.應用能譜掃描電鏡與X射線衍射等分析技術研究扎西康鉛鋅礦中伴生元素錳的賦存狀態[J].巖礦測試,2014,33(6): 808―812.

      [13]陳坤龍.古代材料的X射線衍射分析及其應用[C]//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第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集.西安: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2002:426―429.

      [14] 武瓊.銀質金屬文物的大氣腐蝕影響因素[D].上海:華東理工大學,2014.

      [15]馬清林,蘇伯民,胡之德,等.春秋時期鍍錫青銅器鍍層結構和耐腐蝕機理研究[J].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35(4):67―72.

      [16]馬丹,鄭幼明.“華光礁一號”南宋沉船船板中硫鐵化合物分析[J].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12,24(3):84―89.

      [17]丁艷梅,許淳淳.復合氣相緩蝕劑對鐵質文物緩蝕機理的研究[J].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2006,18(4):241―245.

      [18]周華,楊淼,高峰,等.射線探傷無損檢測方法在文物考古現場應用最新進展[J].敦煌研究,2013(1).

      [19]丁忠明,吳來明,孔凡公.文物保護科技研究中的X射線照相技術[J].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06,18(1):38―46.

      [20]齊揚,楊軍昌.X射線探傷技術對漢陽陵陶俑、陶動物成型制作工藝的初步分析[C]//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第四次學術年會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439―443.

      [21]周華,楊淼,高峰,等.重慶大足千手觀音便攜X探傷調查及初步研究[J]. 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12,24(4):45―54.

      [22]丁忠明,吳來明,劉延常,等.山東新泰出土同心圓劍首連接技術研究[J]. 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14,26(3):29―37.

      [23]葉琳.工業CT對鐵質熏爐和鐵質鉤鑲的結構初步解析[J].中文物科學研究,2014(4): 53―56.

      [24]馬振智,張健,楊軍昌.陜西歷史博物館藏棘輪的工業CT檢查與分析[J]. 考古與文物,2004(3).

      [25]唐燕.基于近景攝影測量的文物三維重建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學,2013.

      [26]陳健.同步輻射X射線顯微成像的新方法和新技術[D].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5.

      [27]張興香.同步輻射成像技術在科技考古、藝術史、文物保護以及生物學中的應用[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0(12):52―58.

      [28]凡小盼,趙雄偉,高強.同步輻射微束X射線熒光技術在早期黃銅研究中的應用[J].電子顯微學報,2014,33(4):349―356.

      文物保護材料學范文第5篇

      [關鍵詞]承德外八廟;石質文物;文物保護

      中圖分類號:K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12-0306-01

      一、承德外八廟石質文物概述

      承德避暑山莊和周圍寺廟是我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及寺廟群,世界文化遺產,承德外八廟是其重要組成部分。承德外八廟包括溥仁寺、溥善寺(現已不存)、普寧寺、普佑寺、安遠廟、普樂寺、普陀宗乘之廟、廣安寺(現已不存)、殊像寺、羅漢堂(現已不存)、須彌福壽之廟、廣緣寺,石質文物達近百件,多為碑刻、石獅、石象、石雕藝術構件等,這些石雕構件造型優美、雕工細膩,充分展示了清王朝統治昌盛時期的文化、藝術水平,歷史文化價值極高。

      但如今,承德外八廟的多處石質文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出現剝落、斷裂、殘缺,普陀宗乘之廟石象從腰部出現通縫,隨時會斷裂;須彌福壽之廟門前石獅半個臉剝落,右前肢順紋理開裂,成了名副其實的“殘疾者”,東山門石匾字跡難以辨認;溥仁寺慈云普蔭殿丹陛石風化嚴重,高浮雕幾乎成了平雕,而且越來越嚴重;這種自然損壞嚴重影響了文物的價值和傳承。

      二、石質文物病害原因

      要制定石質文物的保護政策,首先要了解文物病害產生的原因,筆者將其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石質文物自身材料特性

      承德外八廟絕大部分的石質文物在創作之初采用就地取材的方法,絕大部分都是承德本地盛產的鸚鵡巖(凝灰巖),只有少量石碑采用北京房山產的漢白玉。通過對鸚鵡巖的分析測試和物理、力學性能試驗,確定鸚鵡巖為酸性的火山碎屑巖,SiO2、Al2O3、K2O高,CaO、MgO、Na2O低,礦物相主要為石英和鋁硅酸鹽礦物(高嶺石及沸石),占95%以上。比重、硬度小,顆粒細小,易于雕刻;但是巖相變化大,固結程度低,孔隙度高(46.6%)、吸水性強(吸水率達5―7%),強度低,火山玻璃及巖屑含量高,抗風化能力弱。由于鸚鵡巖的機理優美、材質細膩、易于造型雕刻等特性,多用于室內外建筑的須彌座、欄板望柱、石碑及雕刻藝術品。

      (二)氣候原因

      承德市處于暖溫帶和寒溫帶過渡地帶,屬大陸性燕山山地氣候,降水充足,平均降水量為542mm,最多可達1500.2mm;晝夜溫差較大,極端最高氣溫41.5℃,極端最低氣溫-29.5℃。。因此在炎熱的夏季,承德地區由于降水多而相對涼爽,被清朝歷代皇帝作為避暑勝地。但這種“避暑優勢”對石質文物的保存卻有著嚴重的危害。絕大多數的石質文物都是露天保存,石材表面受到較多的降水影響,加之鸚鵡巖自身特性,同時較大的晝夜溫差也加大了石料的風化速度、讓大量可溶鹽類淤積在石料表層。當這些鹽類堆積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對石料表面產生化學作用,造成石料堿化、酥粉脫落,嚴重時會直接發生層片狀脫落,讓碑文類文物的字跡彌漫不清、石獅石像等雕塑發生致命性破壞。

      (三)人為原因

      承德作為旅游勝地,人流量較多,而這種人為原因也對石質文物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例如景區周圍游客眾多,車輛排放的尾氣和人為的環境污染已經嚴重破壞了區域的原有自然小環境。近年來整體環境惡化帶來的較多酸雨天氣,也加劇了文物的溶解和脫落。

      此外,在早期的文物保護之中,采取了錯誤的措施,也是造成石質文物損害的重要原因。在早年的石質文物損害處理之中,主要采用的是澆灌方式。在面對風化、剝落、鼓起的石制品修復時,主要采用水泥進行澆注,從而加強石料本身的堅固性和抗腐蝕性。但這種方法也呈現出嚴重的弊端。水泥澆注部分與原來的石料材質有較大差異,難以實現融合,且這種相異性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越發明顯,部分采取水泥澆注的碑體出現明顯新舊石料的斷裂,程度嚴重于石制品的自然風化。部分地區的旗桿基座、鼎爐基座采取水泥澆注,如今卻斷裂明顯、鼓起嚴重,甚至已經危害到了建筑物的安全。這種錯誤的修復手段,也是如今承德石質文物病害的原因之一1。

      三、承德外八廟石質文物保護對策

      在了解了承德外八廟石質文物基本情況及病害產生的原因之后,結合承德外八廟實際情況及相關資料內容,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保護。

      (一)健全檔案資料

      為了完善外八廟石質文物保護措施,有必要健全全面完整的資料檔案,對每件石質文物的建造年代、所選材質、目前現狀、病害成因、發展趨勢、修復計劃、保護措施、數據監測、三維掃描圖像等項目建立檔案卡,為石質文物長期保護打好基礎。

      (二)及時進行保護,降低自然損害速度

      承德外八廟石質文物是已經存在的文物,因此材料選擇上不可更改,因此只能根據材料的特殊性進行補救措施,從而減緩文物自然損害的速度。如盡量避免石制品的露天擺放,針對無法移動的制品或必須露天擺放從而保持整體景觀美感的制品,可制作玻璃防護罩或臨時防雨防雪棚進行保護。玻璃防護罩或臨時防雨防雪棚雖然會影響景觀的觀賞,也破壞了景點的古典美感,但是從文物保護的長遠角度而言,卻是最能夠亡羊補牢的措施。

      (三)制定旅游限制措施,降低人為損害

      在承德外八廟景區之中,重要的碑文區已經通過設定游客隔離線的方式避免游客進行撫摩,從而減少人為損害。但在許多露天擺放的塔基鼎座、石獅石象等,卻缺乏相關的保護。因此筆者認為,相關部門應當進一步加強游客防護工作,通過加設防護欄、玻璃罩等方式,減少游客的觸摸、刻畫、題字等損害。

      其次,也可根據區域的環境情況,對游客進行限制。如設定進入游客上限,從而避免環境超載;在酸雨、沙塵嚴重的天氣之中,可對部分重要文物景區進行關閉,加蓋防雨防風布進行保護,在災害天氣過后再對游客進行開放,從而減少對石質文物的損害。

      (四)加強科技研發、提升保護水平

      石質文物的保護最為依賴的就是科技水平,前文提到的措施只能減緩文物損害的速度,尤其是鸚鵡巖質文物的保護有其特殊性,必須采取針對性方案。由于凝灰巖的主要病害為開裂和泛鹽,應采取粘接和脫鹽的方式加固,例如清洗、裂縫灌漿、細小裂縫勾縫處理、局部修補及表面防風化處理等措施。若要實現文物修復、長久傳承,應當積極進行技術研發,發明創造出更多的材料保護方法。如新發明的細菌科技就可以有效用于石質文物的保護。如孫延忠等發現2,自行篩選的枯草桿菌-Ⅱ能夠有效誘導碳酸鈣結晶,而當這種細菌獲得更多的養分后,能夠加大碳酸鈣的凝結亮。這種方法能否有效修補石質材料的石料空隙,加大材料的密度,從而提升抗風化、抗腐蝕能力。同時,細菌還能夠進行有效進行有效除污,如異化硫酸還原菌和異化硫還原菌就能夠有效清除石制品表面的黑色污垢,還能增加石料的穩定性3。這種細菌在石制品的保護和修復之中,已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實踐驗證尚在觀察和研究之中。

      四、結論

      石質文物是承德的特色之一,具有深遠的歷史和文化價值。針對近年來石質文物損害嚴重的情況,作為文物工作者的我們應當積極加強技術研發和人為保護,從而在減緩文物損害速度的基礎上實行更好、更長遠的修復,才能充分發揮出文物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于秀敏、于秀玲。細菌保護石質文物的應用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0(9)。

      [2] 吳海濤。承德避暑山莊石質文物的風化腐蝕模擬實驗[J]。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12(6)。

      [3] 孫延忠。微生物技術文物保護中的應用研究述略[J]。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08(3)。

      注釋

      1吳海濤。承德避暑山莊石質文物的風化腐蝕模擬實驗[J]。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12(6):4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丁香婷婷色综合激情五月 | 九九色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国产地址二永久伊甸园|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电影|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院| 国产精品欧美福利久久| 在线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综合一区二区在线| 色偷偷亚洲女人天堂观看|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 中年国产丰满熟女乱子正在播放| 三上悠亚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免费区欧美一级猛片| 日本一道本高清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严洲 | 国产影片AV级毛片特别刺激| 日韩深夜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高清中文字幕| 又湿又紧又大又爽A视频男| 中文字幕人妻有码久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密奴|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 成人免费A级毛片无码网站入口| 99RE6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国产欧美另类精品久久久| 精品国内自产拍在线观看| 又爆又大又粗又硬又黄的a片|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 亚洲高清日韩专区精品| 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久久| 国产一级精品在线免费看| 亚洲中文字幕成人综合网|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综合|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彩视频 | 成 人 色 网 站免费观看| 日本一卡二卡3卡四卡网站精品| 中文字幕人妻在线精品| 99福利一区二区视频| 99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