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生活飲用水管理制度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這次檢查的重點是看縣水廠、鄉鎮集中式供水單位和二次供水設施、學校二次供水。目的是依法加強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監管工作,規范生活飲用水生產經營單位的生產經營行為,讓老百姓喝上衛生安全飲用水,確保不發生介水傳染病的爆發流行。
檢查內容主要是看企業是否有有效的衛生許可證、衛生管理法規標準及規范、衛生管理制度、規章、有無專兼職衛生管理人員、檢驗人員等。執法人員每到一處都耐心地向企業負責人及水管人員宣傳《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及相關的法規知識,嚴格按照省衛生廳的檢查內容逐項檢查、核實。
目前已對我縣縣水廠、大山鎮水廠、大閘、精忠中學、科苑小學、行知中學、春暉小學、慧智小學二次供水等多家單位進行監督檢測,采集出廠水及管網末稍水進行采樣監測,共采集43個樣品進行理化及細菌檢驗。從8個單位檢查情況看,除二家水廠外,二次供水單位軟件條件較差,如沒有清洗、消毒和檢驗記錄、無水質污染事件報告制度、從事供管水人員缺乏應有的衛生知識、健康檢查。但水箱及蓄池設施基本符合衛生要求。
檢查結束后,我縣衛生執法部門將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認真清理、總結分析、建立衛生監督檢查長效機制,加大飲水衛生的執法力度。我們力求通過這次檢查提高工作效力,增加執法力度,使我縣百姓真正喝上安全水、衛生水。
為確保學校(托幼機構)飲用水衛生安全,保護廣大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證學校正常教學秩序和校園的穩定,結合教育系統實際,現就加強飲用水管理提出如下要求:
加強飲用水安全組織管理
各級各學校(托幼機構)要充分認識到飲用水管理的重要性,建立飲用水管理組織機構。實行飲用水安全責任制,明確主要領導是本單位飲用水安全第一責任人,具體科室和人員負責本單位飲用水安全工作,建立健全生活飲用水管理制度,保證資金、措施到位。
飲用水從業人員的衛生要求
學校供、管水人員每年應進行健康體檢,取得健康證并進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凡患有痢疾、傷寒、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飲水安全疾病的,不得從事飲用水管理工作。供、管水人員在出現咳嗽、腹瀉、發熱、嘔吐等情況后應立即脫離工作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礙飲水衛生的病癥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崗。供、管水人員應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各類生活飲用水的衛生管理要求
(一)直飲水
學校直飲水機的安裝應選址合理,遠離廁所等污染源,不得露天或半露天。應確定專人負責飲水機的管理,保持機器及其周邊環境的衛生整潔。寒、暑假期間將飲水機內的余水排出,新學期開學前聘請專業機構或人員對飲水機加熱內膽和冷熱水管路進行清洗消毒,更換過濾芯。學期內,各單位可根據自身實際,更換濾芯,每2個月進行一次水質檢測,若檢測結果不合格,則及時與廠家取得聯系,查找不合格原因,及時解決。維修、清洗、消毒、換濾芯、水質檢測等應做好記錄或存檔。
(二)桶裝水
1.學校大桶水采購實行準入制度,產品質量、標識等符合國家標準。學校要有固定的封閉式場所存放大桶水,做好索證登記和驗收登記,建立臺賬。
從生產廠家直接采購時,應留存蓋有生產廠家公章的生產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質監或衛生部門出具的水質檢測合格報告復印件,水質檢測報告應每學期索要一次。每次購貨時要索要并留存每批次大桶水的出廠檢驗合格報告復印件及蓋有供貨方公章并簽字的每筆購物憑證或送貨單。
從流通經營單位采購時,應當查驗并留存經銷單位加蓋有公章的營業執照和食品流通許可證、質監或衛生部門出具的水質檢測合格報告復印件,水質檢測報告應每學期索要一次。每次購貨時要索要并留存每批次大桶水的出廠檢驗合格報告復印件及蓋有供貨方公章并簽字的每筆購物憑證或送貨單。
2.做好桶裝水飲水機的清潔消毒工作,定期對機器進行清潔消毒,消毒頻次和間隔時間可根據飲水人數和用水量確定。每2個月進行一次水質檢測,檢測合格后方可供師生飲用。對消毒日期、方法、使用的消毒劑索證情況、消毒人員等內容進行記錄存檔。
(三)茶爐水
茶爐的安裝應選址合理,遠離廁所等污染源,不得露天或半露天,不得簡易應付。使用的水源水質應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的衛生標準。加熱溫度須保證達到100℃,并在醒目位置設置安全須知(包括不宜飲用生水、及防止燙傷等)。
(四)自備水源
采用自備水源的學校應選擇水質良好、水量充足、便于防護的水源。每學期開學前對水源水進行檢測,檢測合格后方可飲用。水井、蓄水池必須密封加蓋,落實相應的水源保護措施,嚴防污染事件發生。學校落實專人對自備水源的安全質量進行管理,建立清洗、消毒、定期檢測和檢修制度,規范操作規程,落實防范措施。對采用人工投加消毒劑消毒飲用水的學校,要正確掌握消毒劑的用量,科學管理保證供水水質安全衛生。
做好飲用水安全事件應急管理
建立飲用水安全應急處理機制,完善應急預案,提高飲用水安全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保證發生水源性安全事故時,措施得當,處理及時,最大程度地減少安全事故的危害,以確保廣大師生的健康安全。
區轄區面積1727.07平方公里,人口21萬余人,有14個鄉鎮及1個街辦,飲用水類型分為:市政供水(自來水)、鄉鎮集中供水、學校自備供水、分散式供水。鎮、前進鎮、金江鎮、五十一街辦、總發鄉政府及學校使用市自來水公司供應的自來水;生活飲用水采用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兩種方式;除鎮、五十一街辦外,其他各鄉鎮偏遠村社均存在分散式供水的情況。截止目前,全區共有鄉鎮集中供水單位10戶、學校自備供水單位6戶,合計供水人口近2萬人。各鄉鎮集中供水、學校自備供水及分散供水水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干旱的影響。
二、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情況
區衛生局按照上級主管部門的工作部署,結合本區實際,組織區衛生監督所依法開展了飲用水衛生監督工作。
今年1-4月,我局多次組織衛生監督所對全區鄉鎮集中供水、學校自備供水進行衛生監督檢查,共出動衛生監督員146人次,車輛64臺次,監督鄉鎮集中供水、學校自備供水72戶次,監督頻次達4次/戶以上,對鄉鎮集中供水與學校自備供水衛生許可證持有情況、飲用水衛生管理制度的建立、管水人員的健康體檢及衛生知識培訓、衛生設施的完善及使用、水源保護飲水消毒凈化處理等方面進行了檢查。針對各供水單位存在的問題,及時向供水單位相關責任領導進行了通達,并下達了衛生監督整改意見書72份。
三、本區當前生活飲用水存在的問題
本區除使用自來水的鄉鎮、街辦、學校外,其它鄉鎮、學校因受地理位置、天氣、地方經濟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均存在如下衛生問題:
(一)水源地衛生防護差: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第十三條規定:“飲用水水源地必須設置水源保護區。保護區嚴禁修建任何可能危害水源水質衛生的設施及一切有礙水源水質衛生的行為”。本區務本鄉供水站、啊喇鄉政府供水點、大龍潭鄉政府供水站、大田鎮集中供水工程、鎮供水站、平地鎮集中供水站、太平鄉供水站、鎮供水站、中壩鄉政府供水點及啊喇校區、大龍潭校區、中壩中心校、民族中學中壩教學點、鎮中心校、務本中小學校集中式自備供水采用的水源水主要是山區巖層水、水庫水,取水點的水源水周圍為自然山地,無衛生防護帶,也無任何警示標識,鎮供水站還存在水源地(雙河水庫)周邊有農田、農戶的情況,很容易導致水污染事件的發生。
(二)飲水消毒處理不到位:國家《生活飲用水集中式供水單位衛生規范》第十六條規定“集中式供水單位配備的水凈化處理設備、設施必須滿足凈水工藝要求,必須有消毒設施,并保證正常運轉”,但全區各供水點均無完善的凈化、消毒處理設施,水質未經任何有效凈化和消毒處理即提供飲用的單位有:務本鄉政府供水點、布德鎮供水站、大龍潭鄉政府供水點、鎮供水站、平地鎮供水站、中壩鄉政府供水點、大龍潭鄉校區自備供水、中壩中心校自備供水、區民族中學中壩教學點自備供水、鎮中心校自備供水、務本中小學校自備供水。
(三)人畜飲水工程:全區各鄉鎮村社飲水除分散式取水外,已開展人畜飲水工程,但各村社飲水工程點同樣存在水源地無防護帶、無警示標識,水質未經消毒處理。
(四)水質衛生檢測情況令人擔憂:監測工作處于被動態勢,飲水監測往往是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監測要求后,相關單位才提出申請,缺乏主動性,造成水質監測率不高。同時,由于飲用水未經有效消毒處理,多數供水單位水質檢測不合格,主要是大腸菌群超標(見附件2)。
(五)飲用水衛生管理不到位:根據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第七條“集中式供水單位必須取得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簽發的衛生許可證”;第九條“供水單位應當建立飲用水衛生管理規章制度,配備專職或兼職人員,負責飲用水衛生管理工作”;第十一條“直接從事供、管水的人員必須取得體檢合格證后方可上崗工作,并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等條款之規定,飲用水的凈化、消毒及管理是一項長期不懈的工作,必須要時時做、天天做,若堅持不好,則會出現安全隱患,嚴重威脅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甚至出現飲水安全事件,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和社會的不穩定。但我區目前多數鄉鎮屬偏遠山區,市政供水無法覆蓋,多數自備供水單位因受水源地選擇條件和經濟條件的限制,衛生及防護設施簡陋、不完善,甚至沒有,根本達不到基本的衛生要求,不具備辦理衛生許可證的條件,因此多數供水單位無衛生許可證;且無專人負責飲水衛生管理工作或管水人員未辦理健康證明;也未按照衛生要求進行水質處理等。
(六)飲水安全意識差:部分村民、學生有長期飲用生水的衛生習慣,衛生意識較低,缺乏安全飲水觀念。在我區有的鄉鎮還出現村民投訴當地飲用水中投加消毒劑進行飲水消毒,影響飲水的“口感”等問題。另外,部分村民甚至鄉鎮干部由于長期(一代仍至幾代人)飲用當地未經消毒處理的水,對飲水存在的衛生問題熟視無睹,對衛生部門提出的整改意見更是不以為然,毫無飲水安全意識。
四、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工作下步打算
(一)在現有的基礎條件下,克服困難,繼續加強生活飲用水的衛生監督工作力度,逐一排查供水不安全隱患,做到一個不漏,全面徹底,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做出責令整改意見并及時上報信息。
(二)加大宣傳工作力度,宣傳生活飲用水安全的重要意義,宣傳普及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知識。
(三)積極向上爭取專項經費,為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工作創造有利條件。
五、工作建議
區除市政供水管網覆蓋的區域外,其余鄉鎮、學校飲水主要以地下淺表水為飲用水水源,部分村民直接飲用水庫水或山泉水,所有的水源均無有效防護措施,且飲用前都未經過完全處理就直接飲用,這部分飲用水實際上只能算是“方便水”,無安全可言。故建議:
(一)農村村民及部分學生缺乏飲水安全的健康意識,沒有水源保護的意識,在目前農村飲水改造工程投入經費尚未到位,不能全面飲用經有效消毒、凈化供用自來水的情況下,應注重鄉鎮、學校飲用水水源位置的選擇和保護,大力開展飲水健康的宣傳,在各鄉鎮和學校廣泛持久的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對飲水水源的衛生防護,防止水源受污染,尤其是糞便的污染,提高村民和學生自覺保護水源意識,提倡飲用開水的習慣,是當前改善農村飲水衛生的重要措施。
(二)各鄉鎮政府、農村中小學校應組織學習相關法律、法規,把飲水安全作為第一要務,提高飲水安全意識,建立并完善飲用水衛生管理制度,指派專人辦理健康證明并經衛生知識培訓,全面負責飲用水衛生安全管理。
(三)各鄉鎮政府、農村中小學校應加大對本地居民、學校供水系統的資金投入,認真及時落實衛生監督整改意見,盡快完善相關衛生設施,最終達到從水源地到村民用戶、學校管網末梢水全過程的衛生規范處理,飲用水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確保廣大群眾身體健康。
(四)建議區政府責成各鄉鎮、學校投入經費,嚴格按照《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進行工程化治理,確保各轄區內人民群眾和學生的生活飲用水安全。
(五)各鄉鎮、學校在工程化治理未完成前,要提出確保各轄區內人民群眾和學生的生活飲用水安全的臨時解決方案和措施并及時加以實施。
(六)建議區政府建立部門-鄉鎮協作機制。由區水務農機局牽頭,環保、衛生等相關部門共同參與,指導并協助各鄉鎮、學校做好飲用水衛生安全工作。
第二條本條例適用于市城區范圍內生活飲用水二次供水設施的設計、施工、驗收、維修、清洗消毒和使用。
第三條本條例所稱二次供水是指單位或個人使用儲存、加壓等設施。
包括高低位水箱、貯水池、水塔、泵站、閥門、氣壓罐、電控裝置、水處理設備、消毒設備、供水管道、管網等。本條例所稱二次供水設施系指在城市市政供水設施外連接的自建供水設施。
第四條市住房與城鄉建設委員會(簡稱市住建委。市衛生局負責城區二次供水的衛生監督監測工作,其他有關單位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二次供水的管理工作。
第五條市住建委應對二次供水實行統一規劃管理。水壓及水量不足時,應當設置二次供水設施。
第六條凡新建、擴建、改建二次供水設施的單位。經批準后方可施工安裝。
二次供水工程項目的設計和施工必須符合《二次供水設施衛生規范》和相應的設計規范。
必須經市住建委會同衛生部門驗收合格,二次供水設施竣工后。取得《二次供水衛生許可證》后,方可投入使用。
應在之日起30日內,本條例前已建成和使用的二次供水設施單位。分別向市住建委和市衛生局申請登記,并辦理《二次供水衛生許可證》方可繼續使用。
第七條二次供水設施選址、設計、施工及所用材料。并有利于清洗和消毒。
第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將二次供水設施與城市供水管網直接連通。因特殊情況確需直接連通的必須經市住建委同意。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安裝管道泵從城市管網內直接抽水。
第九條二次供水設施的產權或管理單位應當建立衛生管理制度。
第十條二次供水設施的產權或管理單位對二次供水設施應當進行經常性檢查、監測。確保二次供水設施完好和正常運行,保證安全供水。
二次供水設施沒有管理單位的業主應當委托具有資質的單位或者具有專業知識的人員負責設施的日常運轉、保養、清洗、消毒。
第十一條直接從事二次供水管理和清洗消毒的工作人員。取得健康證明后方可上崗。
第十二條二次供水設施產權或管理單位必須建立生活飲用水衛生管理檔案。并對水質進行檢驗,及時發現和消除污染隱患,保證居民飲用水的衛生安全。
第十三條二次供水設施應符合下列衛生要求:
(一)二次供水儲水設施周圍10米范圍內不得設置廁所、滲水坑、堆放垃圾及污水排放口。
(二)二次供水儲水設施的溢流口、檢修孔、透氣孔等必須采取足夠防污染措施。
(三)二次供水過程中。必須具備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衛生許可批準文件。
第十四條二次供水設施清洗、消毒后。水質檢驗由清洗消毒單位或其委托的具有資質的單位進行,水質檢驗結果及時報送市住建委和市衛生局。
第十五條水箱(池)清洗、消毒和水質檢測費。
第十六條衛生部門對二次供水的水質應定期進行監督監測。并責令限期清洗、消毒,水質達標后方可繼續使用。
第十七條飲用水二次供水設施產權或管理單位發現二次供水水質不符合衛生標準和要求的應立即通知供水企業和衛生部門共同查清原因。防止污染擴大。造成事故的應妥善處理,并在24小時內報告市衛生局。
第十八條住建、衛生等部門應加強信息溝通。
第十九條住建、衛生、供水企業等部門和單位應加強水質檢測信息共享。
第二十條實行二次供水衛生安全信息制度。市衛生局定期在本市新聞媒體公布二次供水水質監測檢測結果。重大緊急情況要立即向市政府報告。
第二十一條對違反本條例規定的單位和個人。
Abstract:The rural water supply source and water quality are introduced briefly and the main problems of how to manage the drinking water project in rural areas are discussed.
關鍵詞:農村人畜飲水安全;現狀;問題;管理辦法
Key words:rural drinking water safety; the status quo; issues; management approach
中圖分類號:TV2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06-0168-01
1農村供水水源與水質情況調查
萊蕪市農村人畜飲水困難的地區多屬山區、半山區和邊遠貧困地區,交通不方便,村莊比較分散,經濟基礎比較落后,人畜飲水多采用地面水、地下水和降水。
地面水多采用河水及水庫水。河水的流速和流量受季節和降水量影響較大,渾濁度和細菌含量較高,水質有明顯的季節變化,暴雨時泥沙含量增加,細菌含量也急劇增高。而水庫蓄水量受氣候條件及農業用水影響較大,一年之中水位變幅較大,水質一般較好,渾濁度較低。這是目前農村人畜飲水采用的方式主要之一。
采用地下水時,地下水的水源、水位與地形、地質情況有關。因為地下水分淺層地下水、深層地下水和泉水。淺層地下水補給水源較近,短時間內大量取水時,水位急驟下降,供水量受到限制,水質與周圍環境密切相關,容易受地面污染物污染。渾濁度較輕,一般無色,水中鈣離子的含量偏高,部分地區的飲用水鐵、錳含量超標;深層地下水補給水源較遠,水量有保證而且水位穩定,水質大多無色透明,細菌含量一般符合衛生標準。但是通常水的硬度較高,鐵、錳、氟化合物含量超標;泉水水量因地形、地質情況差別很大,水質可以,但常含有與地質有關的某些化學元素。
降水因地區不同降水量各異,水質的好壞與當地大氣污染程度及收集方法都有關系,是缺水山區的唯一水源。
2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
黨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保障飲水安全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之一。積極響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號召,農村人畜飲水工作被列為萊蕪市委、市政府為民辦的實事之一。農村人畜飲水工作需要把提高水源保證率、改善水質,解決飲水安全問題放到第一位。
2.1 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當前農村飲水安全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嚴重,加上農村供水工程標準低,缺乏水處理等配套設施,水量和水質沒有保證。受資金的制約,飲水標準得不到徹底改善。此外,村民離取水點的路程過遠,以前修建的飲水工程大多為水井、水池等小型、分散工程,水源保證率低,遇到連續干旱就會重新出現飲水困難。有不少農村村民直接從溝河、水庫及方塘中取水飲用,這部分水的水源水質根本不能確保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近幾年來,雖然農村經濟得到較快發展,溫飽問題已基本解決,居住、電力、交通等條件已逐步得到改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農村飲水設施建設基本停留在以前的水平,嚴重落后于其他基礎設施建設。大部分飲水安全工程缺乏水處理設施,水質達不到國家規定的標準。飲水不安全對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構成了威脅。因此,農村飲水安全成為目前人民群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2.2 農村人畜飲水的水質要求為確保農村人畜飲水的安全,農村供水的水質必須符合國家現行《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水質標準主要包括物理性狀、化學性狀、毒理學及細菌學四大類指標。
水的物理性狀主要包括渾濁度、臭和味等指標。首先要求水質從感觀上對人體沒有不良刺激。
水的化學性狀主要包括pH值、總硬度、鐵、錳、銅、鋅、揮發酚等指標。超過一定程度時,會使水發紅發黑,產生異味、臭味,水燒開時會產生沉淀現象,生產、生活用水都不應該選擇這樣的水。在農村最常遇到的是含鐵、含錳以及硬度過高的地下水,這種情況需采取除鐵、除錳措施。但是降低水的硬度則比較困難,在農村中基本無法實現,徹底解決的辦法只有另外選擇水源。
水的毒理學指標主要包括氟化物、鋁、砷、氰化物等有害物質,這部分物質的含量超過衛生標準時將對人體產生危害。因此,含氟量過高的水,不應該選擇作生活飲用水。
水的細菌指標包括細菌總數和大腸菌群,通過消毒措施,讓水質達到流行病學上的安全標準,成為群眾可以飲用的安全衛生的水。
2.3 解決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問題的一些思路確保農村飲水的水質符合國家現行《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徹底解決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作迫在眉睫。解決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問題的思路是:符合建設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改善農村飲用水條件,實現飲水安全,提高農村飲用水的質量。
3人畜飲水工程管理
人畜飲水工程建完后,必須加強管理。管好用好人畜飲水工程,才能保證工程效益的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