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呼吸疾病防治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氧化氮NO:夜間久咳不止,難以入睡,該如何選用藥物?
白春學:首先需要明確病因,排除哮喘、胃食管反流等疾病。若有必要,還需進行胸部CT、肺功能和氣道激發試驗等相關檢查。
張蓉180:咳嗽已有1個多月,胸片無異常,服用抗生素已三周,川貝吃了一周,還是有咳嗽,這是怎么回事?
白春學:如果你沒有服用ACEI(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類抗高血壓藥物,需進行肺功能、支氣管舒張激發試驗、24小時食管pH監測等檢查,排除咳嗽變異性哮喘、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引起的咳嗽。
簡單Dsimple:患過兩次氣胸的患者,如何預防第三次發作?謝謝!
白春學:已發生過兩次氣胸的患者需要做一次胸部高分辨CT檢查和肺功能檢查,還需做哮喘的相關檢查,以便發現氣胸的危險因素。治療方面,首先需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同時輔以支氣管舒張劑和化痰藥物,防止肺大皰進行性加重。若肺大皰再次破裂,可以行胸膜固定術。
幽閉公主smn:請問哮喘和喘息性支氣管炎有什么區別?
白春學:哮喘和喘息性支氣管炎是兩種不同的疾病。哮喘是過敏原誘發引起,喘息性支氣管炎可以與過敏原無關,但兩者癥狀相似。支氣管舒張試驗、過敏原測定和氣道激發試驗有助于鑒別診斷。
新晴微微:我的一個親戚患支氣管擴張多年,時常發作,不知這病治得好嗎?
白春學:支氣管擴張是一種器質性病變,主要依靠內科治療,如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抗感染和對癥治療等。如果病情反復發作,癥狀較重,且病變局限在一個肺段內,可以考慮手術治療。
大眾醫學雜志:若想深入了解呼吸病防治相關知識,歡迎登錄《大眾醫學》官方網站,搜索關鍵詞“慢阻肺”“肺炎”“支氣管擴張”等關鍵詞,可閱讀近年來在《大眾醫學》雜志上發表的相關文章。
caixiafe:我最近1個月反復聲音嘶啞,晨起有痰,咳嗽一兩聲,有時鼻塞。近兩天,咳嗽加重、少痰,夜間和晨起明顯,影響睡眠,但沒有發熱、氣促等,胸片未見明顯病變。我現在口服清咽利喉顆粒,不知我這種情況該怎么治療,有必要服用抗生素嗎?
白春學:反復咳嗽、聲音嘶啞,偶有痰的情況可以由很多原因引起。你應去醫院就診,行進一步檢查(如胸部CT、過敏原檢測等),在明確病因的基礎上,接受針對性治療,千萬不能盲目治療。
鴻音:有感冒征兆,吃什么藥可以預防?
白春學:感冒癥狀主要包括:發熱、流涕、咳嗽等,若伴有全身肌肉疼痛,還要排除流行性感冒。預防感冒的最好方法是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如加強體育鍛煉等。免疫力較弱者,如老年人,可以接種流感疫苗。
天生愛戶外de狗狗:吸煙、吸二手煙和感冒有關系嗎?
白春學:有關,香煙煙霧中中含有很多有害物質,會影響呼吸道纖毛功能,影響人體免疫功能。無論吸煙者,還是吸二手煙者,都容易罹患感冒、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部腫瘤。
病人毛大大:我一位朋友的父親今年60多歲,前段時間被查出患有阻塞性肺氣腫。請問肺氣腫患者平時該如何保養,有哪些注意事項?
一、發病原因
1.空氣流通不暢
首先,為避免禽舍內溫度過低,保證家禽發揮正常的生產性能,養殖戶往往把禽舍密閉太嚴。家禽在有限的空間內吸人的氧氣越來越少,呼出的二氧化碳越來越多,隨著濃度的增加,對家禽呼吸道粘膜的刺激越來越厲害,很易引發各種疫病。即使禽舍天窗敞開,由于無法形成空氣對流,大部分有害氣體,如氨氣、二氧化碳、硫化氫等仍滯留在禽舍中。
其次,個別養殖戶禽舍內的取暖條件較差,只用幾個煤球爐升溫,且沒有排煙管道。煤球升溫的效果本來就很差,加之燃燒消耗有限的氧氣,并把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直接排到禽舍中,使禽舍中空氣質量愈來愈差,也易引發各類呼吸道病。
2.溫度控制不當
首先,禽舍較高的溫度需要用煤來維持,燃煤的成本高低往往很大程度上決定養殖盈利與否,例如:冬季每只雛雞取暖費用一般在0.5~1元左右,很多時候基本上等于養雞的利潤,個別養雞戶為降低成本緊縮取暖用煤,雛雞舍內育雛溫度僅在30℃左右,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雛雞的成活率,同時提高了料肉比。其次,溫度高低不定,這更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白天人有精神,升溫較容易,育雛舍溫度往往在40℃左右,一到晚上尤其下半夜2-3點鐘,氣溫下降,人們也很難有精力提高舍內的溫度,使溫度降到25-26℃,氣溫的巨大反差,增加了家禽的應激反應,很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
3.濕度重視不夠
首先,冬春季養殖多數人都能考慮到通風和保溫,但很少有人去考慮濕度,認為那是可有可無的事,禽舍內溫度一高,必然帶來濕度下降,剛剛出殼的雛禽很難適應干燥的環境,飲欲增加很易造成脫水,同時由于溫度高使飲水量大大超過水料比的界限,也很容易使人們誤解,如果按常規的飲水量投藥,極易導致少數家禽發生中毒的現象。其次,人們為保持較高的溫度頻繁地添加煤碳,由于空氣干燥,濕度較低,大量的煤灰粉末在空氣中長時間飄浮,這樣一來雛禽很易吸入氣管,長時間吸人就會造成雛禽的氣管堵塞,窒息死亡。這也往往是雛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發病誘因。
二、控制措施
1.在雛禽半月以后應以通風為主,較低的禽舍,可在天窗上加高煙囪,最大限度加大空氣流通,以此減少病原的濃度。尤其有霧的天氣更應注意,由于外部氣壓低,禽舍內有害氣體很難排除,應盡快用排風扇等將有害氣體及時排除,減少有害氣體對家禽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增加禽舍內的氧氣含量,降低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幾率。
2.冬春季取暖最好的辦法是用暖氣、火墻或火坑取暖,盡量減少燃煤對禽舍內氧氣的消耗,如果不能做到這些。在舍內取暖也一定安裝煙囪,并及時檢查。保持通風流暢,避免將有害氣體二氧化碳排在舍內,造成禽舍內空氣污染。
3.盡量保持育雛舍內溫度的恒定.避免溫度忽高忽低,減少對雛禽的應激。這就要求育雛人員要有較高的責任心,當然也可用溫度調控裝置保持禽舍內溫度正常。
【關鍵詞】呼吸機;并發癥;預防;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13-0211-02
呼吸機在危重癥的治療和搶救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將一個個瀕臨死亡的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但使用呼吸機過程中如果處理不當將引起一系列致命的并發癥,會將尚存的一線希望化為烏有。因此,在我們臨床工作中如何加強護理,盡量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就顯得尤為重要。本科自2009年1月―2009年12月因病情需要使用機械通氣的患者共38例,因痰液粘稠導致導管堵塞5例,病人煩躁而使導管脫出6例、反復吸痰導致粘膜損傷者9例、氣管切開引起皮下氣腫者2例。 插管后心血管抑制21例,肺部感染者30例,其中有1種并發癥者5人,同時有2種者19人,同時有3種并發癥者10人。所有38例患者中經積極治療成功脫機者27例,因經濟困難自動出院和死亡者11例。為進一步提高護理質量,預防并發癥的發生,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 呼吸機治療常見的并發癥
1.1 與人工氣道有關的并發癥主要有損傷、導管堵塞、氣管黏膜潰瘍等。
1.2 呼吸機通氣支持直接引起的并發癥主要有:通氣不足、通氣過度、氣壓傷等。
2 呼吸機治療常見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
2.1 與人工氣道有關的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
2.1.1 損傷 為了避免損傷氣道,醫生應加強技能培訓,提高插管成功率;插管過程中應動作輕柔,避免反復插管,護士應認真觀察,及時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對于插管困難者或不配合者,如果生命體征平穩,可遵醫囑應用肌松劑或鎮靜劑來協助完成插管。
2.1.2 對循環系統的影響 對于不配合的患者在建立人工氣道前采取適當的藥物鎮靜或局麻,可避免對循環系統產生不良影響。
2.1.3 導管堵塞 分泌物、痰液一定要及時清理,吸痰要徹底、到位,對痰液粘稠者應加強濕化、膨肺后徹底吸痰,避免痰液粘于管壁上引起導管堵塞。對于躁動不配合治療者應妥善固定氣管插管,口腔內放置一枚牙墊,避免患者將導管咬扁,造成導管堵塞。
2.1.4 導管誤入一側支氣管 妥善固定導管,每班認真檢查導管的深度,聽診兩肺,判斷兩側呼吸音是否一致,并及時準確記錄,如果深度發生改變,立即給予調整。
2.1.5 導管脫出 妥善固定導管;呼吸機管路不應固定過緊,應有一定的活動余地,對于躁動、不配合的患者更應注意,以免牽拉使導管脫出;翻身時一定先把管路從機械臂上放下翻身后再重新固定,以免牽拉引起導管脫出。對于不配合治療或無意識的患者應給予適當的約束,并加強巡視,以免自行拔出插管。
2.1.6 氣管黏膜潰瘍 做好氣囊管理,氣囊壓力過大會造成氣管黏膜毛細血管血流減少或中斷而出現黏膜壞死,壓力過低則出現誤吸,氣囊壓力維持在20-25mmHg可以同時避免以上情況發生,因此,每班必需嚴密檢測氣囊壓力。對于長時間應用呼吸機而無法脫機的患者,應及早氣管切開,避免局部長期受壓。吸痰時負壓不可過大,時間不宜過長,避免短時間內反復刺激氣道,放入吸痰管時不應給負壓,以免導致黏膜破損,進而出現潰瘍;嚴格無菌操作,有效清理呼吸道,避免氣道黏膜繼發性的感染。護士在護理過程中要嚴密觀察痰液的性質、量。
2.1.7 皮下、縱隔氣腫 氣管切開24小時內護士應嚴密觀察有無皮下氣腫、縱隔氣腫的發生,定期檢查皮下有無捻發音,如果有要及時通知醫生,及時給予處置,并記錄皮下氣腫發生的部位、范圍,注意氣腫范圍有無擴大。
2.2 呼吸機通氣支持直接引起的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 轉貼于 中國論文下
2.2.1 通氣不足 應用呼吸機治療應選擇合適的呼吸機管路,減少呼吸死腔,保證呼吸機管路的密封,嚴密根據患者的病情選擇合適的參數,觀察患者的病情發生變化時,及時調整呼吸機參數。
2.2.2 通氣過度 患者如出現通氣過度的情況,應及時通知醫生調整呼吸支持參數(減少潮氣量、減慢支持頻率、降低觸發靈敏度),增加呼吸回路死腔(延長呼吸管路),也可使用藥物抑制患者自主呼吸,同時積極處理高熱、疼痛等。
2.2.3 氣壓傷 預防重點在于鼓勵患者自主呼吸或采用部分通氣支持方式,限制支持潮氣量,合理設置高壓報警限。
2.2.4 心血管功能抑制 預防及處理上應鼓勵患者自主呼吸,盡量不使用呼氣末正壓,并使用強心藥、升壓藥等穩定病人的心功能。
2.2.5 肺部感染 預防上應重視:無特殊要求,病人取床頭抬高30°臥位,進行適當的胸部物理治療,定時翻身、叩背、引流、震顫、咳嗽、充分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采用封閉式吸痰方法;采用合理的氣道濕化方法,臨床上常采用蒸餾水加溫濕化,蒸餾水每天更換,濕化罐每星期更換一次;進行聲門下潴留物的持續引流;進行人工氣道護理時要嚴格無菌操作,插管內充分進行吸痰,并將口腔分泌物及時吸凈,口腔護理2次/天,防止分泌物流入氣道引起肺部感染;鼻飼時應將床頭抬高30-45度,可減少胃液反流,如疾病情況不允許,可協助患者右側臥位以利于胃的排空,在鼻飼或進食前需檢查氣管內導管的氣囊,并根據需要充氣,避免食物反流時誤吸;增加營養支持,增強機體抵抗力;嚴格進行呼吸機消毒與維護,做好呼吸機的終末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呼吸機管路內的冷凝水應及時傾倒,呼吸機管路末端應低于氣管插管的位置,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感染;呼吸機管路一星期更換一次,污染的隨時更換。
關鍵詞肉雞;呼吸道疾病;發病原因;防治措施
肉雞呼吸道疾病是指肉雞呼吸系統發生障礙,影響機體正常生理功能的一類疾病的統稱。臨床癥狀表現為呼吸羅音,口鼻有粘液,氣管充血或出血,肺充血水腫,嚴重者咳血,伸頸,上氣不接下氣。
1垂直傳播(種蛋帶病)
1.1發病原因
有的苗雞一出殼就發病,主要是孵化場污染及父母代種雞染病所致。種雞染菌,則該批次種蛋孵出的苗雞就會帶有病原,肉雞在生長過程中就會發病,這種內源性疾病是垂直傳播造成的。
1.2防止措施
(1)購苗要選擇產品質量穩定的、防疫措施好的大公司苗雞。經檢測,沙門氏菌陽性率在5%以內。
(2)運輸途中做好保溫措施,保溫與換氣兼顧。但要防止賊風,苗雞運輸過程中若受寒,也會造成呼吸道疾病。
2溫差
2.1發病原因
肉雞育雛溫度要求1~3日齡33~35℃,4~6日齡30~33℃,以后每2d降1℃;晝夜溫差不要超過5℃,如果溫差超過5℃以上,就會造成肉雞生理應激,對呼吸道黏膜刺激太大,從而發生呼吸道疾病。
2.2防治措施
按照肉雞飼養的溫度標準施溫,特別是夏秋交替季節晝夜溫差大,要做好雞舍保溫與換氣的協調工作,雞舍內的晝夜溫差不要超過5℃。育雛后期,飼養員一般因疲勞等原因會放松對雞舍溫度的管理,這時場長、技術員要加強對雞舍的巡查工作,防止溫度出現大的波動。
3空氣質量
3.1發病原因
雞的排泄物在雞舍內產生有害氣體,如NH3、H2S、CH4等,如果濃度高,就會刺激雞的上呼吸道黏膜。黏膜長期在有害氣體的刺激下,會發炎、充血、出血、發生病變或弱化其功能;當上呼吸道發生病變,會影響到肺部氣囊,若氣囊病情加重,會影響正常的氣體交換,導致肉雞腹水癥,誘發CRD、ND、IBD等疾病。
3.2防治措施
在做好保溫的同時,做好通風換氣工作,任何極端低溫都不能將雞舍的邊窗、天窗全封閉,一定要保持空氣清新;雞舍內墊料不能太濕,墊料越濕,氨氣濃度就越大,要及時更換潮濕的墊料;墊料中雞糞越多,氨氣濃度也越大,當墊料中雞糞達到50%時要更換1/3~1/2墊料,既能保持墊料中微生物菌群正常,又能減少雞舍內的有害氣體。
4飲水衛生
4.1發病原因
飲水不衛生,細菌、病毒隨飲水進入雞體內,會引發疾病。飲水污染,雞群最容易發生大腸桿菌病,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里,一旦腸道發生疾病,必然會波及到呼吸系統。
4.2防治措施
做好飲水消毒工作,保持水中余氯含量4~6mg/kg,能夠抑制大腸桿菌數量,殺滅全部病毒。每天擦洗2次自動飲水器,將洗后的余水倒去,自動飲水器管末端是重災區,每天排污1~2次。飲水器的高度平雞背,水位保持1cm左右。
5灰塵
5.1灰塵致病原因
如果雞舍內墊料過于干燥,通風量偏小,則灰塵大,灰塵進入雞的氣管,附著在黏膜上,影響黏膜上纖的正常運動,長期大量的灰塵滯留在氣管上,會造成異物性氣管炎、肺炎,此病在臨床上很難用藥物治療。
5.2異物性氣管炎、肺炎的防治措施
秋冬及初春是墊料較干燥的季節,可以用灑水壺在墊料中灑一些水,或用一根細水管插入墊料中,讓水在墊料下面,沿水泥地面均勻滲透,再用鐵鍬翻動一下,使墊料保持一定的濕度,這樣雞舍中不容易揚塵,在保濕的前提下,適當加大通風量,也會減少舍內的灰塵。晴天在午間帶雞噴霧消毒,也能兼而降低灰塵。減少舍內灰塵,是防止異物性氣管炎、肺炎的最有效辦法。
6疫苗反應與免疫接種
6.1發病原因
有的疫苗接種后反應較強;部分傳染病有明顯的呼吸道癥狀。
關鍵詞:西葫蘆;病毒病;生理病害;防治方法
在西蘆葫生產過程中,常常出現葉片皺縮、畸形,呈“雞爪狀”,這一癥狀就是菜農常說的西葫蘆雞爪子病。引起西葫蘆雞爪子病有兩種原因,一種是由于病毒侵染引起的,叫做西葫蘆病毒病;另一種原因是由于2,4-D蘸花不當引起的藥害,它是一種生理病害。
1 西葫蘆病毒病
1.1 癥狀
西葫蘆病毒病有以下三種癥狀:
(1)呈系統花葉或系統斑駁。葉上有深綠色皰斑,重病株上部葉片畸形呈雞爪狀,植株矮化、葉片變小,致后期葉片黃枯或死亡。病株結瓜少或不結瓜,瓜面具瘤狀突起或畸形(黃瓜花葉病毒和甜瓜花葉病毒)[1]。
(2)病葉發皺,葉緣成鋸齒狀,葉面上生深綠色泡狀突起(西瓜花葉病毒2)。
(3)形成系統花葉、矯化,局部褪綠,系統明脈,黃化花葉,葉片畸形、壞死,果實畸形等癥狀,影響產量和品質(小西葫蘆黃化花葉病毒)[2]。
1.2 防治方法
(1)種子消毒。播前用清水浸種3-4小時,再放入10%磷酸三鈉溶液中浸種10分鐘,撈出后,用清水沖凈,再催芽播種。或種子經干熱處理,即70℃恒溫處理72小時。
(2)輪作。定植用地要進行2年以上輪作,結合深翻促使帶毒病殘體腐爛;有條件的施用石灰,促使土壤中病殘體上的煙草花葉病毒鈍化。
(3)采用配方施肥技術。噴施愛多收6000倍液,植保素7500倍液或α-奈乙酸20ppm,增產靈50-100ppm及過磷酸鈣,1%硝酸鉀,增強作物抗病力。
(4)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灑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0.5%抗毒劑1號200-300倍液;5%菌毒清500倍液;20%病毒寧水溶性粉劑500倍液;高錳酸鉀1000倍液;硫酸鋅100倍液。
(5)田間及時滅蚜。可選用25%抗蚜威乳油3000倍液,或20%菊·馬乳油2000倍液。
(6)生物防治。在定植前后各噴一次“NS-83”增抗劑100倍液,能防病增產。應用弱病毒疫苗N14防治煙草花葉病毒,衛星病毒S52防治黃瓜花葉病毒。具體方法:用7-9根9號縫衣針綁在竹筷頭部蘸N14(或S52)100倍液后,輕刺葉面接種。
2 生理病害
引起西葫蘆“雞爪子病”另一個原因是由于棚室內用2,4-D沾花引起的藥害。在氣溫15℃-20℃時,用2,4D蘸花濃度一般在10-15ppm,濃度相當小,農民在配制藥液時沒有精密的稱量工具,一旦濃度大就會引起藥害。出現葉片或生長點向下彎曲,新生葉不能展開,多變得細長,葉緣扭曲、畸形,莖蔓凸起,果實畸形。癥狀與西葫蘆病毒病癥狀極相似。另外,即使濃度適宜,如果蘸花方法不當也會引起藥害。一般早上蘸花最好,中午和下午蘸花,由于棚室內2,4-D蒸發濃度到一定程度,西葫蘆就會受藥害。一旦產生藥害后,用赤霉素(九二Ο)20-30ppm噴灑,能減輕藥害程度。這時就不要再噴防治病毒病的藥劑了,否則會越噴越嚴重。
參考文獻
[1] 呂佩珂,李明遠,吳鉅文等.中國蔬菜原色圖譜[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