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建筑電氣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電氣設備的選擇
變壓器的數量要依據高層建筑的用電負荷來決定,當出現大量一級和二級負荷,用電季節性波動大,用電時間段集中性強時,往往需要兩臺甚至更多的變壓器,單個變壓器的容量要不超過1600kva,兩臺變壓器同時工作時,若一臺突發故障,則另一臺的容量要足以滿足正常情況下的用電負荷,同時還有滿足變壓器的承受力,在需要時可用風冷的方式來處理。在變壓器的運行過程中,還用盡量限制三次諧波,在三相不平衡負荷過程每相容量的百分之十五時,應選用接線為D,Yn11的變壓器。在選擇開關柜時,要對電流、額定電壓、絕緣能力、等進行綜合考察,開關柜的進線與出線應盡量使用下進下出的方式。低壓與高壓開關柜的形式基本相同,均使用斷路器與隔離到開關組合,但為了保證其安全性和檢修的方便,要讓它有明顯的斷點,變壓器的低壓總開關與母線分段開關可以使用選擇式斷路器。
高層建筑電氣的施工
1.電氣間的設置與施工
電氣間由配電間與弱電間組成。所有的供電干線、配電箱以及配電柜都要安裝在配電間內,減量縮短干線電纜。配電間作為供電系統的中心,應設置與負荷中心或其附近處,并盡量避開有水汽、熱量的所在,無關管線要盡量避開電氣間、電梯與樓道。強電間與弱電間要分開設置,若兩者需要同時使用,則應分別設置與電氣間的兩側,或用一定的方式將其隔開,為了避免兩者相互影響,尤其是動力柜與動力箱內的電器元件的交流影響,電氣間內的合用電纜橋架不應使用開放式,要盡量使用屏蔽電纜,并做好接地。出入電氣間的各種管線,縫隙以及板間的孔、洞要采取密封防火措施,在電纜橋架附近樓板或者不同防火區時,一定要使用防火材料進行嚴格的密封與防火。
2.應急照明的施工
高層建筑的樓道內應采用專用的燈具自動延時熄滅開關,而不建議使用普通自動熄滅開關,否則不但容易造成電力的浪費,也會造成燈具的提前損壞,導致出現緊急情況時無法提供有效的照明,影響人員疏散。高層建筑的樓道內照明設施通常都要求具有應急照明的功能,為了保證長時間的必要照明,應采取以下措施:第一,使用專用延時熄燈控制系統,在通常情況下,可以采用普通的燈具使用,實現人走燈熄。應使用三線開關,設計消防觸點,有專用線路連通到控制室,采用雙線供電,當出現緊急情況時,供電線路自動切換為緊急供電模式,進行不間斷供電,保證在意外出現時能夠提供不間斷的持續照明。而且設計簡單,在施工時只需多設計一條控制線即可,目前的高層建筑樓梯間供電線路多采用此種方式。第二,在樓梯間內安裝組合式應急燈,方法為,在一個燈具內安裝兩個光源,一個有控制室內的應急照明供電系統提供電源供給和控制室相連接,實現自動控制,通常不會亮,當出現緊急情況時自動點亮,另一個光源則通過普通的線路獲取電力供給,用普通的自熄開關進行控制,不僅能夠節能,還能夠保證緊急情況下的供電。
3.排煙系統的電路施工
防煙與排煙系統在高層建筑的防火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般有排煙機、風機、防火閥等設備構成。在設備運轉時,能夠及時排出由火災引起的有害氣體,保證建筑物內人員的呼吸,加快人員的疏散,控制火勢的蔓延。由于防排煙系統的設計不能太過集中,因此,其供電線路在進行設計時,要充分考慮供電系統的主回線路,同時還要設計其聯動控制線路。目前,很多國內的生產廠家都將相關設備的接線柱暴露在外面,導致供電和控制線路都暴露在接線處面,沒有達到防火要求。在線路遇到火災時,會導致其電氣絕緣性變差,導致排煙系統不能正常的運作。筆者認為,在防、排煙系統的設計過程中應當遵循以下幾點:首先,施工人員要努力學習并熟練掌握耐火配線的施工手法,在施工中達到其規范要求;其次,在購進相關設備時,要對生產廠家明確要求其產品須具有接線盒,防止線路安裝后暴露在外面,造成火災隱患;第三,施工現場的監理與技術人員應嚴格審查,一旦發現接線柱暴露的現象,要立即要求返廠或進行現場補工,加裝接線盒;第四,防、排煙設備的供電線路和聯動控制線路,要盡量縮短長度,避開防火區域,且要采用耐火電纜。
4.電視系統的施工
有線電視的供電與控制系統,是現在高層建筑電氣應用的重要環節,是居民必備的設施,在其施工與安裝中,要保證在主臥室與客廳都有有線電視終端插座,其設計位置要盡量考慮電視機柜的擺放和電視電源等問題。根據《規范》第6.5.5條,“在設計建造住宅樓宇時,要預先留有有線電視的接入口,一類型的住宅可安裝一個電視終端插口,其他類型住宅可安裝兩個。”明確規定了住宅樓房內電視終端插座的數量,高層建筑的設計施工應對此進行參考。
關鍵詞:分支電纜、結構、性能、設計要求、規范
一、分支電纜的結構與性能
1、產生與技術標準分支電纜是在普通塑力纜基礎上發展而來。由于現代文明的發展,都市的高層建筑越來越普及,在高層建筑配電系統電氣設計中,供電可*性、工程經濟性和施工便利性越來越重要,采用普通電力電纜供電,三者的矛盾總難完全統一,只能根據不同工程而有所側重。按傳統方法,在樓層配電設計中,通常采用的辦法有三種:
(1)放射式,由地下配電間分別對各個樓層引電纜直接供電,卻需要大量的電纜、橋架和較大的電纜井,造價高,經濟性最差。
(2)鏈接法,由配電間引出電纜至底層配電箱,再由底層逐層向上鏈接供電,此法經濟性最佳,但由于層數越多,安全系數越低(安全系數是逐級相乘)。
(3)分區樹干式,把一座高層建筑劃分成n個單元區,每個單元采用電纜接從配電室供電,然后再分配至單元區內各個樓層。經濟性都比較好,經常被采用。
(4)干線電纜分支法,從配電室引出一根(或數根)主干電纜,每個樓層在干線電纜上供頭分支,此法經濟性最好,但施工卻是最麻煩的,更麻煩的是在主電纜上做樓層分支頭時,受電纜的結構和現場施工條件以及人員素質的影響,接頭質量參差不齊,但這種方法卻促使人們想到把接頭與電纜一同制造,由此誕生了新一代的建筑配電電纜——分支電纜。
分支電纜是把經過專門工藝處理的單芯電力電纜作為建筑主干電纜,根據各具體建筑的結構特點和尺寸量體裁衣,預先把分支接頭與分支線、主干電纜一同設計制造。是把上面第(4)種方法中現場施工和管理的工作由專業制造廠完成,而且工藝一致性也帶來了質量一致。
分支電纜較早出現于英國和日本,在技術標準方面,1980年,日本電線工業協會頒布了第一部行業性標準JCS376(1980),隨著技術的發展與進步,在1992年對該標準進行了修訂,放寬了對產品結構材料方面的要求,提高了成品技術指標,目前,國內正規的分支電纜生產廠的產品標準主要是以該標準為基礎。
2、結構分支電纜在結構上,分為單芯型和多芯絞合型兩種,每根單芯分支電纜又可分為三部分:
(1)主干電纜;(2)支線電纜;(3)分支連接體。
目前,因單芯型分支電纜結構簡單,便于生產和施工,已獲得大量應用。按照日本標準的規定,多芯型分支電纜實質上是多個單芯電纜的絞合體,而不是傳統概念多芯電纜的結構,多芯型分支電纜的每項導體外面都有單獨的絕緣和護套,每根線芯有獨立的分支連接體。多芯型分支電纜具備一般多芯電纜的運行性能,國內只有為數極少的大型綜合性電纜廠才具備生產能力,目前也已在推廣應用中。
3、性能分支電纜是一種新型的電力配送電纜,其關鍵性能有兩項:首先,一根具備良好品質的分支電纜,必須是性能優良的電力電纜,對于國內產品,其導體性能、絕緣性能、材料的機械物理性能均應符合GB12706-91標準——電纜的性能是分支電纜產品的基礎指標。
第二,分支連接體的性能至關重要,這是分支電纜的關鍵性能。分支連接體把干線電纜與支線電纜的導體連為一體,并作絕緣防潮處理。從外觀上看,無法知道內部接頭質量,有兩項重要的試驗能夠檢測接頭性能,即機械拉力試驗和電熱循環試驗。對機械拉力試驗而言,分支連接體(含干線與支線導體)的拉斷力應保持在連接前的80%以上,對電熱循環試驗而言,在125次一定時間間隔的額定載荷與空載循環后,分支連接體的溫度不得大于電纜表面溫度的8℃。決定分支連接體的機械與電氣性能的關鍵在于分支連接體的材料和工藝。對廣大用戶而言,應充分關心分支電纜的電纜質量、接頭的材料選擇和生產工藝工裝。
我們講,分支電纜更適合于現代建筑的配電系統,為什么?要分析這個問題,我們必須首先弄清楚相關電氣設計規范中對配電線路的要求。
二、相關規范對建筑電氣系統中配電線路的設計要求
1、建筑電氣相關的設計規范目前與建筑電氣低壓配電系統設計有關的規范主要有:
(1)GB50052-1995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
(2)GB50054-1995低壓配電設計規范
(3)JGJ/T16-92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
(4)GBJ16-87建筑設計防火規范(1997年版本)
(5)GB50045-1995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其中:《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和《低壓配電設計規范》是兩項基礎規范,主要內容參照采用了IEC標準。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中供電系統和低壓配電部分與其規定基本一致,但由于這是一個建筑行業的專業標準,建筑相關的部分規定更具體,如供電系統的負荷簡等級,除規定分級原則外,更規定了各類具體建筑名稱的負荷級別。
由于上述規范在頒布實施時,分支電纜產品在國內還沒有應用先例,因此在規范中并未提及分支電纜,但在眾多條款中體現了設計指導方向,總的說來,有三種觀點:
1、關于配電級數——越少越好;
2、關于配電方式,從高到低依次為放射式>樹干式>分區樹干式>鏈接式;
3、關于安裝敷設方式,應與環境、建筑特征、機電應力等多種因素相適應。
(一)、關于配電級數:對配電級數而言,GB50052-95第3.07條規定:供電系統應簡單可*,同一電壓供電系統的變配電級數不宜多于兩級,JGJ/T16-92《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中8.14條規定:“自變壓器一次側至用設備之間的低壓配電級數不宜超過三級,但對非重要負荷供電時,可超過三級。”上述規范體現了一個要領,那就是配電級數越少越好,越少可*性越高,技術越先進。
(二)、關于配電方式,GB50052-95中第6.02、6.03、6.04、6.05條中提出:“在正常環境的車間或建筑物內,當大部分用電設備為中小容量,但無特殊要求時,宜采用樹干式配電”,“當用電設備為大容量,或負荷性質重要,或在有特殊要求的車間、建筑物內,宜采用放射式配電”,“當部分用電設備離供電點較遠,而彼此相距很近、容量很少的用電設備,可采用鏈式配電,但每一回路環鏈設備不超過5臺,其總容量不宜超過10kW”:“在高層建筑物內,當向樓層各配電點供電時,宜采用分區樹干式配電,但部分較大容量的集中負荷或重要負荷,應從低壓配電室以放射式配電”。
(三)、JGJ/T16-92《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中對配電方式有更為詳細的規定,如:“8.2.15居住小區的高層建筑,宜采用放射式配電”“8.2.2.4除多層民用住宅外的其他民用建筑,對于較大的集中負荷或較重要的負荷應從配電室以放射式配電;對于向多層配電間或配電箱配電,宜采用樹干式和分區樹干式的方式”“由層間配電間或層配電箱至各分配電箱的配電,宜采用放射式與樹干式結合的方式”,“8.2.3.2對于容量較大的集中負荷或重要負荷,宜從配電室以放射式配電對各層配電間的配電宜采用下列方式之一:
(1)工作電源采用分區樹干式,備用電源也采用分區樹干式或首層至頂層垂直干線的方式。
(2)工作電源和多用電源都采用由首層到頂層垂直干線方式。
(3)工作電源采用分區樹干式,多用電源取自應急照明等電源干線。
上述規定,是限于制定規范時,分支電纜尚未在國內推廣應用,供電線路主要依賴普通電力電纜和母線。筆者認為,在應用分支電纜配電后,上述規定應該可以簡化。放射式高于樹干式,又高于鏈接式的觀點。
(四)、關于電纜和母線安裝敷設方式。
GB50054-94中5.5.1、JGJ/T16-92中9.12.1都規定“封閉母線宜用于干燥和無腐蝕性的屋內場所。”
GB50054-94中5.7.2、JGJ/T16-92中4.13.5規定“豎井垂直布線時應考慮下列因素:……。垂直干線與分支線的連接方法。”
GB50054-94中5.7.3豎井內垂直布線采用大容量單芯電纜大容量線線作干線時,應滿足下列條件:
1、載流量要留有一定的裕度;2、安裝及維修方便和經濟。
GBJ16-87《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10.1.4規定:“消防用電設備的配電線路應穿管保護。當暗敷時應敷時應敷設在非燃燒體結構內,其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3cm,明敷時必須穿金屬管,并采取防火措施。采用絕緣和護套為非延續燃性材料的電纜時,可不采取穿金屬管保護,但應敷設在電纜井溝內。
GB50045-95《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對消防電源及其配電,9.1.4條也規定了相同內容。
上述規范說明:電纜配電比母線具有更好的環境適應性,安裝敷設更便利。
在熟悉電氣規范的相關規定后,讓我們來分析分支電纜配電方法與規范的符合性與技術先進性.
三、分支電纜配電的技術先進性
1、分支電纜的配電方式分支電纜配電系統一般如圖所示,在一個n層的大樓中,垂直豎井干線和各樓層供電由一根整預制的分支電纜完成,PG是總配電柜,PX是樓層配電箱,ZJX是轉接箱,當PG與ZJX之間距離不遠時,(滿足載流量與起動運行壓降要求)一般不予選用,這樣可減少一個連接點,節約投資。
2、分支電纜配電的技術先進性從上述配電系統的分析中,可以知道分支電纜可以使樓層配電簡化成二級配電,每個樓層都可以達到最簡單的二級配電,符合規范中配電級數越少越好的原則,這是先進性之一。
分支電纜配電系統的實質是一種放射式配電系統,適用于各種重要場合甚至是特別重要場合的配電,這是先進性之二。
分支電纜是一種經過預制的電力電纜,其外形和結構特征仍然具備電纜特性,而且接頭經過密封絕緣處理,在出廠時經受過水中耐壓和絕緣電阻試驗,因此對環境要求低,能適用于潮濕、鹽霧酸堿等環境,而母線在規范中明確不能應用于這些環境,比母線適用范圍廣。而且,其安裝方式簡便,施工工期短,工費低,符合規范中設計應注重經濟性的觀點,這是其技術先進性之三。
四、分支電纜配電設計的注意點
(一)未遵循規范要求開展設計工作。
在對建筑電氣工程的施工設計圖進行查看時,時常會發現設計未遵循相關規范要求,例如僅僅運用TN-C低壓的配電系統,不但未開展電氣保護接地措施,而且也沒有設計電位的連接,這些做法均無法有效保證工程的質量,同時也為將來的施工埋下了安全隱患。
(二)設計缺乏深度。
在建筑電氣工程中,由于施工圖的設計深度較差,設計的文件也缺乏足夠的可實施性,給實際的施工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不但面對工程施工進度造成了一定影響,同時也難以充分保證建筑項目的質量。此外,普遍存在工程施工圖的設計深度未能達到工程建設要求,或文件的編制深度難以滿足實際施工需求,例如照明系統設計圖中,未將詳細的規格、型號備注出來等,進而導致了電力設備適用性缺陷的產生。
(三)各專業的不協調導致失誤的出現。
在電氣工程防雷接地處理過程中,防雷接地的設計圖僅出現在電氣圖上面,且未按照規范要求進行電位連接裝置,例如在施工圖中,并沒有將作為防雷接閃器的建筑物結構件鋼筋的技術要求、連接點位置、搭接等內容進行詳細標記等。在實際電氣施工過程中,如果施工技術人員缺乏足夠的經驗,且因考慮不周到出現遺漏,均會使得電氣配合及土建產生失誤。其中,外引接地連接點漏設及接地鋼筋網連接點出錯為常見的電氣配合失誤。
二、建筑電氣工程施工中質量管理改進措施
由上述可知,設計階段為電氣工程質量管理的重點,一旦出現設計質量問題,便會引起更多施工質量問題,因此必須采用有效的改進措施,加大電氣工程設計與施工階段的管理力度。
(一)加大電氣施工圖紙的會審力度。
工程正式開工之前,設計、承建單位,以及業主與監理人員均會參與施工圖紙的會審,以期找出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因此,為有效避免施工中不必要損害的產生,就應加大電氣施工圖紙的會審力度,就工程的具體功能情況展開分析,明確建設方的需求及項目的定位;認真審圖,在圖紙會審過程中盡量解決對工程質量及工程造成影響的問題。在對電氣圖紙進行會審時,需對整套施工圖進行通觀、核對,檢查圖紙是否齊全,系統圖、大樣圖、平面圖是否統一,控制設計、動力配電與其他相關專業的要求相一致等。
(二)充分做好專業施工階段的管理工作。
建筑電氣工程管理人員在項目開工前,應對施工圖紙進行分析,并與土建施工技術人員對土建及電氣施工設計圖進行查對,將存在交叉施工的部分列出,并在配合施工前制作好各種預埋件,同時做好防腐處理工作。電氣施工階段的質量管理工作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把好材料質量關,推行質量卡措施,確保各種具備完整資料,只有經過建設及監理單位的簽字方可進入施工現場;其二,做好基礎施工階段質量管理工作,配合土建單位及時做好預埋止水擋板及強弱電進戶電纜穿墻管工作,并提前準備好需要預埋的吊桿基礎螺栓、鐵件、配電柜基礎型鋼,以及吊卡等預埋件,不得出現遺漏;其三,明確電氣工程的重要環節,確定電力電纜、配電裝置及配電箱三個重點設備的交接與協調環節,根據相關規范要求開展超前監管工作,并監控好重要環節的基礎上,促進整個工程系統的質量控制;其四,加大對安裝調試階段的質量管理力度,首先對線盒及配電箱內壓線做好樣板,確保壓接牢固,布線整齊,按規范要求連接接地線,預留好接地端子;在調試設備運行時,應遵循先單體,后聯動,先空載,后帶負荷的原則,并先對繼電器等可調元件進行調整至規定值,再對機械及電氣性能的可靠性進行驗證,重點對導線穿管鋪設及吊頂內線路是否符合規范要求進行檢查。
(三)加強電氣工程安全管理。
電氣工程管理人員在控制質量的同時,還應加強安全管理,堅持安全施工原則,制定相應的安全組織及技術措施,與現場施工人員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工作,同時專門設置專門持證上崗安全員一職。具體操作包括以下幾點:首先,建立施工組織設計以及安全用電措施等審批制度;其次,制定技術交底制度,向施工單位及用電人員施工組織設計及安全用電措施的總體意圖、技術、注意事項等進行了解;其三,建立完善的培訓及安全管理制度,對用電人員及專業電工開展定期用電安全教育工作,嚴格堅持持證上崗原則。
三、結語
1.1供電電源的選擇
在當代高層建筑施工中,選擇供電電源時要充分考慮到用電的暢通穩定,因此,在實際安裝施工中,技術人員至少要設置2個可用的獨立電源,此外這些電源能夠同時使用,還可互相備用,這樣的電源設置,在意外短點的時候,還可起到一個應急用電的作用。因此,設置的2個獨立電源應滿足一下技術條件:首先是通過變電所的線路,采用2個獨立的10kv高壓入戶線;再者另一路要起到備用電源的作用,這是實現高層建筑內重要電氣設備正常供電的重要保障,從而滿足建筑供電需求。此外使用的備用電源一般包括:自帶的蓄電池,以柴油為原料的發電,EPS電源柜。
1.2選擇理想的變電所位置
建筑電氣在高層建筑的應用中,對變電所位置的選擇,對于整個施工工程來說都十分重要。因此,為了避免出現變電所事故和意外,在選擇理想的變電所位置時,應注意以下內容:首先注意,靠近整個區域的負荷中心應是變電所所處的位置,選擇這個位置的主要原因是能夠盡可能縮短配電距離,而且在降低電力損失的同時,還能達到電壓降越小,施工費和材料費越省的目的。在選擇變電所理想位置時,要注意空氣潮濕,灰塵迷茫,有腐蝕氣體并距離振動的區域,絕不是正確的設置位置。水源附近也不是變電所正確的選擇位置,例如:廁所,水池及浴室等等。④靠近火源或干燥易著火的區域也不是變電所正確的選擇位置,如果在情況特殊或沒有其他辦法的條件下,技術人員必須要設置一級防火墻或甲級防火門等防護設備,此外還可設計一條直接通往戶外的走廊。⑤遠離高溫和低洼的地方是變電所正確的位置選擇,如果在地下室設置變電所,注意最下層不易設置,如果存在地下室只有一層情況的話,設置變電所時應有恰當的防水防潮手段。從對以往配電所發生事故原因的分析后,發現安裝于地下室的配電所會因在安裝時并未采取恰當的防水防潮手段,最終造成變電所在安裝使用過程中,進水或嚴重受潮等,這也是影響變電所安全問題的重要因素之一。⑥選擇變電所位置是,還要考慮到在設備更新,增加和修理的過程中,是否便于設備的進出。
1.3變壓器和開關柜的選擇
選擇變壓器時應注意:首先,對于變壓器數目的確定,應依據高層建筑的用電負荷及性質進行合理確定;再者,如果一二級有較大的符合變化幅度,那么隨著季節改變,也會造成較大的用電波動,另外,如果用電的時間段也呈現出高度集中的趨勢,那么技術人員應選擇兩臺或兩臺以上的變壓器。選擇開關柜時應注意:技術人員在選擇開關柜時,應綜合考慮其絕緣能力,電流,額定電壓,斷開及開合能力等。
2建筑電氣在高層建筑中的應用施工
2.1電氣間的架設施工
電氣間包括有弱電間和配電間,在配電間內安裝有所有的供電干線,分配電箱及配電柜,同時還應最大限度減少干線電纜的使用,而且配電站是中心,因此負荷中心附近應是配電站所處的位置,同時無關的管線,最好不要在電氣間內穿過,還應避開樓梯間和電梯井。此外,還應分開設置強弱電間,在需要共同使用的情況下,應在其兩側進行分開設置,或采取一定的隔離手段。另外為了避免兩者不產生影響,合用電氣間時,不易采用開放式的電纜橋架,在采用屏蔽電纜及橋架時,技術人員要做好接地裝置。
2.2應急照明的設計和施工
專用的延時自熄開關應是高層建筑樓梯間的最佳選擇,這種照明具有應急照明的特點,比如在出現火災,爆炸和地震等自然災害的時候,樓梯間的照明必須能保證正常提供,基于此,要想保證高層建筑樓梯間不間斷的照明,應注意以下幾點:高層建筑樓梯間使用專用延時自熄開關,一般情況下是等同于正常燈具的,它可以實現人走燈滅的目標。它的設置為三線開關,不僅有消防接觸點的設置,還可以由專線直接與控制室相連接。它還是雙線路供電,一旦出現緊急狀況,它的線路可自動向控制室電源轉變,而后還能保證不間斷的正常照明。在高層建筑樓梯間內,還應有組合式應急燈的安裝。原理為:同一燈具有2個電源安裝在其中,一個電源供電是由控制室應急照明電線提供,而后與控制室相聯,最終實現自動控制的目標,一旦出現緊急事故,將自動點亮。另一電源供電由一般電線提供,普通的延時自熄開關,就能自行控制。這種設置在實現節能的同時,還能起到應急的作用。
2.3電視系統的設計與施工
高層建筑居民的生活必備設施之一就包括有線電視系統,因此,對有線電視進行供電與控制系統的設計施工要注意,一方面要保證客廳和主臥都有電視終端插座的設置,另一方面在其他位置,要考慮電視機柜的放置,插座的安裝位置。
3結語
1.建筑電氣節能的工作原則電氣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工作人員一定要堅持“符合實際,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確保節能技術的適用性,實際性以及節能性的有效發揮,進而實現節能環保效果的最大化。
1.1適用性:節能技術與建筑電氣工程的實際情況,進行電力的供應與配置,以實現其電力的科學供應,合理優化。
1.2實際性:在建筑電氣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施工人員在材料的選擇以及設備的運用方面,要根據工程的實際需要進行,是回收成本的過程更加科學,合理。
1.3節能性:建筑電氣工程在其施工的過程中,相關的技術人員會根據工程實際情況,采用相應的節能措施,使建筑能源的消耗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減少。
2.建筑電氣節能的特點建筑工程的電氣節能特點為:
2.1同時性:電氣節能的同時性是指同時進行電力生產的輸送、分配和轉換工作,但是不能實現大量儲存。
2.2集中性:統一電氣資源的調度和檢修,建筑工程中電力系統的配置系統是最終用戶端,通過有效的措施提高建筑工程的電氣節能水平,落實電氣節能的政策和方針,保證電氣節能技術的實用性、合理性和先進性。
3.建筑電氣節能技術的應用
3.1對建筑用電進行優化設計建筑電氣工程施工之初,相關設計人員就要對工程進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經過一系列的研究之后,確定設計方案并進行分項施工,對于電氣工程的用電量以及電力負荷方面的計算要嚴格精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節能減排的節能措施得以順利進行,為了能夠確保設計方案的準確性,相關的工作人員一定要親自進入施工第一線,在于工人們進行交流的過程中,收集資料和數據,從中得到工程的總體情況以及電量負荷特點,結合工程結構以及各縣功能的情況進行全面分析,綜合考慮,進而制定出最為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案。在建筑電力工程的建設過程中應用各種新型的節能技術,不斷能夠降低成本的投入,提高經濟效益,還能夠最大限度的節約資源,減少環境污染,是一舉多得重要的舉措。由于建設施工畢竟的環境復雜,工序繁多,因此,監管部門的工作人員一定做好其本職工作,及時的對施工現場進行監督和管理,確保設計的方案能夠得到落實和執行。另外,電力工程中,還涉及到變壓器的問題,我們在選擇變壓器的時候,一定要與工程的電力負荷變化相一致,這樣能夠減少很多無用的電能消耗,進而提高了電能的利用率。
3.2強化管理建筑電氣系統的運行電氣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對于電能的消耗很大,因此工作人員在電氣設備的管理方面要下足功夫。電力設備控制系統的有效管理能夠保障電氣設備工作的穩定性和連續性,進而提高了電能使用率。
二、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