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村莊環境衛生整治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為確保我區按時完成村莊環境整治任務,根據《市區村莊環境整治實施方案》的要求,有效整合資源,形成統一合力,結合村莊環境整治“六整治”“六提升”的內容,現將區各有各單位在村莊環境整治工作中的任務作如下明確:
區住建局負責全區村莊環境整治總協調工作,指導督查康居鄉村的創建,指導督查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指導督查村莊公共配套設施建設,指導督查區域供水和飲用水安全,指導督查村莊建筑風貌的保留和修繕等。
區委農辦要結合全區“三新”建設任務,負責指導督查新社區按康居示范村標準建設新社區。
規劃分局負責轄區規劃區范圍內的規劃布點村莊的確定,對轄市指導、支持村莊環境整治工作,牽頭審核村莊環境整治規劃,指導督查村莊按整治規劃實施,配合市住建局組織村莊環境整治技術人員的培訓,定期按年度任務和類型,在JPG區區域地圖上繪制全區村莊環境整治圖。
區城管局負責村莊生活垃圾的收集、轉運和處置的技術指導和督查,確保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指導督查環境基礎設施布點和村內路燈的布點建設,指導督查村容村貌和環境衛生的整治,負責指導督查制定村莊環境衛生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督查環境衛生長效管理經費、專業隊伍和實施情況;
區財政局負責村莊環境整治專項經費的落實,監督、審計資金的使用情況,確保資金的安全運行。
區環保局要加強工業污染源的環境管理,確保達標排放,督查環評和環保“三同時”等制度的落實情況,負責督查對不符合規定的工業廢棄物加工點的取締,配合區農委指導整治農業廢棄物,督查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排放達標情況。
區水利農機局負責指導督查農村河道溝塘的疏浚,把整治環境村莊的溝塘、河道清淤與整治作為今后三年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重點,指導督查飲用水水源地的保護,指導和督查河道溝塘疏浚機制的建立,督查河道溝塘有害水生植物、垃圾雜物和漂浮物等的清理。
區交通運輸局負責指導督查村莊道路建設,落實規劃布點村莊和行政村客運班車的開通,確保2015年全區班車通達率達100%,今后三年農路改造、建設的資金重點扶持整治村莊。
供電部門負責指導督查新一輪的農網電力改造,指導、協調整治村莊的供電桿線無償移位與改造,今后三年農網電力改造資金重點用于整治環境村莊。
國土分局負責協調整治村莊建設公共配套設施所需土地指標問題;
區衛生局負責指導督查農村改廁進度,確保到2014年完成無害化衛生戶廁改造,確保規劃布點村莊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50%,配合區城管局指導督查村莊環境衛生的整治;
區農委負責農業廢棄物處理的技術指導和督查,積極探索農業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和規范畜禽集約化養殖,確保到2013年全市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7%以上,規模畜禽養殖場糞便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率達85%,配合住建局指導督查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到2015年,確保全區村莊綠化覆蓋率達到35%以上,指導督查整治村莊綠化栽植和綠化景觀設計,提升綠化美化水平;
一、指導思想
深入踐行科學發展觀和省“811”生態文明建設行動要求,緊緊圍繞我鎮加快建設“現代化生態型濱河工業小城市”的總體目標,按照政府主導、宣傳發動、全民參與、因地制宜、城鄉統籌、綜合整治、長效管理的工作原則,全面開展“四邊三化”行動,著力改善城鄉環境面貌,優化人居環境,不斷滿足全鎮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生活質量需求。
二、工作目標
總體目標:通過“四邊三化”行動,到2014年全鎮主要公路邊和河邊一定區域(高速公路用地外緣起向外200米,普通國省道公路用地外緣起向外100米)影響環境的“臟亂差”問題得到有效整治,鎮區道路兩旁、施工重地、90%行政村(社區)居民住宅屋邊、河道兩岸的垃圾得到有效清理,農貿市場、外來人員聚居地等重點區域“臟亂差”現象得到有效整治。“四邊”區域潔化、綠化、美化水平顯著提升,城鎮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城鄉居民環境衛生意識進一步加強,生活品質進一步提高,著力打造環境優美的“現代化生態型濱河工業小城市”。
具體目標:
公路邊:縣道公路(潯練線、湖鹽線、虹東線、花烏線)兩側宜林地段綠化率達到95%以上、平均單側綠化寬度15米以上。按區要求,做好鄉道(練市至含山、柳柏線、練市至新華、練市至悅新、馬腰花林、練市至嚴家圩)的三化工作。
河邊:累計完成河道整治55.328公里,完成河道保潔336.96公里,主要河道兩岸宜林地段綠化率達到95%以上,新增河岸綠化18公里以上。
村邊:進一步完善垃圾統一收集處置體系,重點清除村莊各類積存垃圾、衛生死角,切實改善村容面貌。
三、工作步驟
一是準備階段(2013年2月—3月)。召集鎮各部門召開專門會議,認真學習省、市、區“四邊三化”行動方案。成立“四邊三化”工作領導小組,全面摸清全鎮“四邊”區域環境“臟亂差”問題的現狀,明確整治的重點區域、重點內容、主要項目和工作要求。在全面掌握目前現狀的基礎上,著手制定“四邊三化”行動方案和推進計劃,分解任務,明確職責。
二是實施階段(2013年4月—2014年6月)。到2013年中,基本解決高速公路、主干公路沿線和鎮區的環境整治問題;到2013年底前,基本完成普通公路沿線及京杭大運河等河流沿岸環境整治;到2014年一季度結束前,基本完成各行政村的環境整治工作;到2014年6月底前,做好查漏補缺工作,進一步鞏固提升整治成果,全面完成“四邊三化”任務,并建立完善長效管理機制。
三是驗收階段(2014年7月—9月)。鎮“四邊三化”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對“四邊三化”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檢查,總結上報“四邊三化”行動完成情況。
四是迎檢階段(2014年10月—11月)。在完成自查總結的基礎上,做好迎接區生態辦和市級、省級考核組檢查驗收工作。
四、主要任務
(一)推進公路邊“三化”工作。著力開展“五整行動”,即沿線環境衛生整治、墻體立面整治、違章搭建(堆放)整治、道路美化整治和廣告牌整治,推進我鎮重點公路沿線“三化”行動。加強高速公路、國省道公路、縣道公路沿線整體景觀設計,推進環境綜合整治和聯合執法,做好廣告路牌規范、違章建筑清理、村莊立面整治、道路綠化美化等工作,使交通干線沿線成為展示區域形象的景觀大道和生態走廊。注重典型示范,打造一批樣板示范路。
(二)推進河邊“三化”工作。根據“水清、流暢、岸綠、景美”的總體要求,以國省道公路沿線和村(居)民聚居點為重點,采取水系溝通、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河道保潔等治理措施,進一步加強河流兩岸的植被保護和人工綠化工作,恢復河道自然生態功能。加強對城郊河道和農村河道的清淤、疏浚、清障、保潔、生態護岸等綜合治理。建立城鄉河道(含村莊河溝池塘)長效保潔管理制度。國省道公路沿線河道、城郊結合部農村河道(含池塘水體)無法溝通、難以疏浚的應采用生態修復技術進行水質治理和景觀治理。
(三)推進環境綜合整治。以“美麗鄉村”和“魅力水鄉”建設為契機,深入推進沿線村莊連片整治。建立完善垃圾統一收集處置體系,重點清除高速公路、國省道公路、縣道公路沿線村莊各類積存垃圾、衛生死角,切實改善村容村貌。因地制宜,大力種植喬木和鄉土樹種,形成道路河道喬木林、村莊周圍護村林的交通沿線村莊綠化格局。加強交通沿線村莊立面整治和景觀設計,注重與村莊風貌相協調,通過植被、水體、建筑的組合搭配,形成四季有綠、季相分明、層次豐富的綠化景觀。整治鎮區環境衛生,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加快城鎮環境美化、衛生潔化、空氣凈化、公共設施配套化進程。
(四)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堅持標本兼治,把集中專項整治與健全長效管理機制結合起來,在完成階段性整治工作的基礎上,注重常態管理,建立長效機制。一是要建立健全沿線環境衛生長效保潔機制,延長保潔時間,及時處理、集中處置沿線范圍零星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實行全天候保潔;二是要建立健全綠化管理和養護長效機制,重點加強入鎮口、主干道路沿線等區域的綠化;三是要建立健全“四邊”區域村莊保潔長效機制,深入推進沿線村莊環境整治。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成立練市鎮“四邊三化”工作領導小組,由鎮黨委書記張國良、鎮長朱建學任組長,下設辦公室(設在鎮城建辦),張鋒任辦公室主任。責任部門為城建辦、農業辦、土地整治辦、安監中心、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綜合監察中隊、國土所、環衛所、各行政村(社區)等。其他機關部門、事業單位等要做好配合協調工作。把“四邊三化”環境衛生整治與美麗鄉村、魅力水鄉建設等行動緊密結合,建立溝通協調、督導檢查、專項考核、進度通報、信息報送等工作制度,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二)明確部門分工。鎮“四邊三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組織協調、定期檢查工作進展、撰寫階段性總結報告,并定期向工作領導小組匯報。鎮城建辦牽頭負責公路用地內的環境衛生、綠化美化工作以及農村區域環境衛生整治、鎮區市容環境衛生整治、建筑揚塵和綠化管理和建筑工地污染防治工作;鎮農業辦牽頭負責河溝池塘整治和“四邊”區域的綠化工作,把沿路周邊村莊的區域環境衛生納入美麗鄉村創建;安監中心牽頭負責“四邊區域”的煙塵控制工作;鎮衛生辦牽頭負責把“四邊三化”工作納入衛生鎮和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鎮國土所、鎮綜合監察中隊牽頭負責“四邊”區域內違法用地、違章建筑的管理和整改工作;各村(社區)負責相應區域“四邊三化”工作的協調配合工作。各牽頭部門要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實推進。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結合踐行黨的群眾路線,通過實施農村環境衛生集中整治,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臟、亂、差問題,改善居民的生產生活環境,為建立健全長效保潔機制,不斷提升農村環境衛生水平創造有利條件。
二、存在問題及整治范圍
存在的問題:各社區、村工作開展不平衡,垃圾圍村現象仍然存在;主要道路、河邊、干渠邊垃圾成堆;衛生保潔存在死角或盲區,只注重村內一兩條主要道路和硬化路面的環衛保潔,背街小巷環境衛生管理不到位;對原垃圾堆放點沒有進行徹底封堵,存在亂堆亂放現象;宣傳發動不到位。
整治范圍:街道駐地、所轄各村莊區域范圍內的道路、路域、水域、村莊內部及周邊區域。
三、工作重點
按照屬地管理原則,重點對各村“三邊三底三界”(村邊、路邊、田邊,河底、溝底、灣底,縣界、鎮界、村界)的存量垃圾進行集中清理,徹底解決垃圾圍村現象;抓好沿濰膠路、穆響路、眉南路、尚莊村后路兩側的路域整治;沿引黃干渠兩側姜草、糊沙、生活垃圾、藥瓶藥袋清理;沿濰汶河西岸穆三、望莊等村的垃圾點清理;各村內主大街兩側違章建設及背街小巷“三大堆”清理。在抓好“凈化”的同時,逐步推進“五化”;積極發放一封信和開展群眾滿意度問卷入戶調查,村村到、戶戶到,面對面征求群眾意見和建議。
四、方法步驟和時間安排
(一)宣傳發動(2015年5月12日-5月13日)
各社區、村通過村內廣播、重新粉刷墻體標語、懸掛條幅、發放致廣大居民的一封信,逐村逐戶征求意見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環境衛生集中整治的重要意義和具體要求,形成濃厚工作氛圍。教育和引導廣大村民講文明樹新風、講衛生、愛環境,自覺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為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順利開展打好輿論基礎。
(二)集中整治(2015年5月12日-5月20日)
堅持邊宣傳發動,邊集中整治的原則,壓茬進行。各社區、村結合本轄區實際,對照工作重點和《農村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標準》(附后),在宣傳發動的基礎上,強化群眾的主人翁意識,號召村兩委干部、黨員戶帶頭,群眾齊參與,集中人力、機械迅速掀起農村環境衛生整治。集中整治期間,各社區每周提報2-3個村,由街道組織社區第一書紀、總支書記分兩組于每周六進行集中觀摩;同時,督查室要逐社區逐村進行督查,對行動快,效果好的村進行表揚,整治不徹底的村進行通報批評,以此來推動集中整治工作順利開展。
(三)檢查驗收(2015年5月21日-5月31日)
活動結束后,將對各村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情況進行驗收。驗收結果由兩部分組成,一是街道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按照工作重點和整治標準,進行現場驗收打分;二是活動期間,黨政辦開展兩次環境衛生群眾滿意度電話調查,對調查滿意率達到90%以上的,達標通過;滿意率達不到90%的,不達標,由社區人員給調查對象當面反饋,并限期整改。
(四)建立長效機制
集中整治行動結束后,要建立衛生保潔長效機制。各社區、村要積極與保潔公司包村人員銜接,將清理好的街巷及時移交給保潔公司托管,避免形成新的“三大堆”;同時,各社區、村要結合農村環境衛生標準,教育引導廣大村民樹立“自己家園自己建、自己環境自覺維”的意識,將農村環境衛生納入《村規民約》,定期進行廣播宣傳,定期開展評比活動,推動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持續開展。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街道成立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街道整個整治活動的組織協調和監督檢查。各社區、村要制定具體整治方案,嚴格標準要求,層層分解任務,落實工作責任,扎實推進整治工作。
一、目標要求
按照市、縣指示精神,結合本鎮實際,重點對城市出入口、城鄉結合部、城中村、居民庭院及住宅小區環境衛生、綠化美化亮化、道路設施等進行綜合治理,并抓好日常保潔工作。徹底改變全鎮城鄉環境面貌,提高城鄉文明程度,使全鎮人居環境得到顯著提升。
二、實施內容
(一)、城市出入口、城鄉結合部環境整治。通過整治,使城市出入口、城鄉結合部、城中村及主要道路沿線村道路兩側無違章建筑、無違章占道、無垃圾殘土、無污水、無殘墻斷壁、無柴草堆、糞肥堆和物料堆、無散養家禽、無殘缺樹木,使有礙觀瞻的建筑、違建住宅、廣告、牌匾得到有效整治。真正達到“干凈、整潔、路暢、村綠”。重點做好以下地段的環境整治工作:
1、做好徐連高速公路出入口及245省道沿線村莊的環境整治(責任單位:張莊村、湯莊村、牛山村、英疃村);
2、做好323省道沿線村莊的環境整治(責任單位:牛山村、湯莊村、曹林村、東蔡村、西蔡村、張谷村);
3、做好晶都大道沿線村莊的環境整治(責任單位:英疃村、貫莊村、望東村、望西村、湖西村);
4、做好市縣路沿線村莊的環境整治(責任單位:和堂村、茅墩村);
5、做好牛辰路、牛桃路、牛安路等道路沿線村莊的環境整治(責任單位:貫莊村、張谷村、曹林村等村);
6、做好城中村城區主要道路沿線的環境整治(責任單位:各城中村)。
(二)、城區住宅小區及居民庭院環境整治。配合縣市容環境指揮部、城管部門對轄區內背街小巷、無物業管理小區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進行徹底清運,清理小廣告、拆除私搭亂建、清理亂堆亂放,實現轄區內無衛生死角、無亂堆亂放、無違章建筑、無垃圾積存。配合建設部門,加強物業住宅小區環境管理,取締飼養禽畜、違章搭建、隨意堆放裝修垃圾、車輛亂停亂放等違規行為。規范收集、運輸和處置生活垃圾,全面清理衛生死角,做到小區環境整潔美觀。(責任單位:各社區居委會)
三、實施步驟
(一)宣傳發動階段(4月22日—4月25日)。各村要完成各自整治工作的摸底調查,制定具體的工作方案,明確主要任務、目標和工作措施,報鎮“春雨”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同意后實施。
(二)組織實施階段(4月26日—5月24日)。各村按照環境綜合整治的總體目標和任務要求,要集中力量抓好主要整治任務的落實,盡快改變環境衛生面貌,創造干凈整潔的城鄉環境。
(三)考核驗收階段(5月21日—5月28日)。鎮黨委、政府對整治工作將進行全面考核評比,檢查驗收,對成績突出的予以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的在全縣通報批評,并限期改進。同時,迎接縣考核組對我鎮整治工作的考核驗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鎮里成立“春雨”行動領導小組,由鎮長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責任單位負責同志任成員。各村(居)要成立領導小組,村支部書記和居委主任負總責,要落實經費,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要結合實際,選準突破口,找好切入點,齊抓共管,整體推進,下大氣力抓好整治活動各項工作落實。
(二)廣泛宣傳,全民參與。鎮“春雨”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建立信息通報制度,編發整治活動簡報。各村(居)要加大宣傳力度,采取多種形式,積極開展“春雨”行動宣傳活動,擴大社會影響面,形成人人關心、參與整治活動的良好社會氛圍。
以元旦春節期間城市管理及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集中整治方案為載體,堅持“統一領導、屬地負責”的原則,大力開展場鎮容貌秩序、環境衛生和農村衛生等專項整治行動,突出解決城鄉環境治理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建立健全管理長效機制,實現管理規范化、精細化、常態化。
二、組織領導
為確保集中整治工作取得實效,成立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集中整治領導小組,主要負責整治工作的組織協調,督促檢查考核,處理整治過程中的突發事件。
三、整治內容
(一)場鎮環境秩序整治內容
1.沿街店面“門前五包”責任制度落實到位,街面無垃圾雜物亂堆放,無垃圾渣土暴露堆存,無衛生死角,街道綠化帶(地)內干凈整潔,建(構)筑物、市政設施和綠化帶樹上無亂拉亂吊掛繩索、衣服、拖把等現象。
2.非機動車在規定地點整齊有序停放,無亂停亂放現象。
3.街道兩側建(構)筑物、地面及市政設施上無亂畫亂貼的小廣告,商家玻璃櫥窗內外無亂張貼宣傳促銷廣告,店外無擺放的燈箱、廣告牌。戶外廣告與店招店牌設置規范,完好整潔,與街境一致,無未經審批擅自設置及改變審批內容設置現象。無橫(條)幅廣告亂張掛,無流動廣告現象。
4.無游商攤販亂設攤點占道經營、無坐商跨店經營、無占道作業、無占道娛樂,無違規設置的各類占道亭棚,無未經審批擅自開展或改變審批內容開展占道宣傳促銷活動,無噪音超標擾民現象。
5.臨街面建(構)筑物陽臺、屋頂無亂堆放雜物和晾曬衣物現象,無亂搭建現象。
6.無其他不符合街道環境容貌秩序管理要求的現象。
(二)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內容
1.轄區內無任何垃圾池焚燒或損壞,還原所有垃圾池原來的本色。
2.村莊全域無積存的陳年垃圾。
3.村莊道路、河道、溝渠及居民房前屋后沒有垃圾堆、漂浮物。
4.農房立面基本保持整潔。
5.公告設施、垃圾收集容器與運輸工具完好、潔凈,周圍無垃圾、無污水、無污跡。
6.家禽家畜堅持圈養,人畜分離。
7.村莊道路與公共場所無亂停亂放、亂曬、亂堆現象。
8.村莊內無亂搭亂建、無亂貼亂畫、無亂涂亂寫、亂吊亂掛。
9.生活垃圾清運無拋、灑、滴、漏、吊掛現象。
10.無秸稈、垃圾焚燒現象。
四、時間安排及工作步驟
(一)集中整治時間
兩個月
(二)工作步驟
1.明確任務,制定方案。各單位按照整治內容對管理轄區進行全面排查,根據轄區內環境衛生和秩序存在的突出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治方案,明確任務,組建整治隊伍,做好整治前宣傳動員等各項準備工作。
2.突出重點,集中整治。各單位要按照制定的方案,對重點區域、難點問題集中力量反復進行整治,對重點時段、重點路段的突出問題進行有效突破,對不服從管理的相對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依法給予從重處罰,以嚴管重罰的高壓態勢保證整治工作取得明顯實效,進一步有力提升河沙形象。
3.落實責任,鞏固成果。
此次集中整治結束后,各單位要在鞏固整治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網格化管理制度,落實定人、定崗、定路段、定任務、定獎懲等“五定”責任制,強化執法人員工作責任心,狠抓隊伍紀律作風建設,嚴格落實督查考核和問責機制,做到工作事事有人管,責任件件有人擔,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各單位要高度重視此次集中整治工作,認真組織安排好人員、車輛、工具等整治力量,按照方案進行整治,確保整治工作達到預期目標。整治時必須重視收集、固定證據應對突發事件,為公安機關打擊暴力抗法提供支撐。
(二)加強宣傳,營造氛圍。要加強宣傳力度,河沙廣播站要借助村村通廣播加強環境整治的宣傳。黨政辦要利用鎮短信平臺及時通報各單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各單位要利用各種會議、活動以及深入各社各戶加大環境整治的宣傳力度,為整治工作營造濃厚輿論氛圍。
(三)協調配合,保障到位。居委會要及時收集、運送各單位生活垃圾。派出所、交警中隊,執法中隊要加大執法保障力度,嚴厲打擊阻礙執法和暴力抗法行為,切實維護整治人員合法權益,為整治工作提供強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