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煤礦防洪應急預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應急預案;編制;管理
一、引言
“預案即預先制定的行動方案,應急預案又稱應急計劃,是針對可能的重大事故(件)或災害,為保證迅速、有序、有效地開展應急與救援行動、降低事故損失而預先制定的有關計劃或方案”。1詹承豫, 顧林生:《轉危為安:應急預案的作用邏輯》,載于《中國行政管理》,2007年 05期 ,第89頁。]應急預案是應急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進行危機處理的基礎和橋梁,是增強企業危機應對能力的關鍵。有利于降低自然災害、事故災害、公共衛生事件、安全事故對企業的侵襲,有利于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化應急管理為常態管理,實現企業的轉危為機。
目前,盡管我國《安全生產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都對企業應急預案編制與管理作了一些要求,但是我國至今未出臺具體的指導企業應急預案編制的框架指南,造成了各企業預案編制大多流于形式,缺乏實際的內涵,更難在突發事件的應對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因此,加強企業應急預案的編制與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我國應急預案編制與管理研究的概況
通過查閱國內相關學者對應急預案編制與管理研究的文獻資料,筆者發現,我國應急預案編制與管理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預案編制的內容
1.從應急預案包含的內容角度
吳宗之(2002)2等認為預案編制的基本內容應取決于它的類型,因此,預案編制的內容包括預案概況、預防程序、準備程序、基本應急程序、特殊危險應急程序、恢復程序。王文俊(2006)等3 在分析國內外200多套應急預案的基礎上,得出預案主要包含:預案的適用范圍;組織結構;資源;工作流模板;預案的其它內容(如預案目標、預案原則等說明)。
2.從應急預案操作的流程角度
刑娟娟(2004)等認為,應急預案的內容包括方針與原則、應急策劃、準備、響應和恢復、預案評審和改進這六個內容,其中,每一項內容下面又包括有若干項二級要素4。
3.從預案文件體系的角度
鐘開斌、張佳等認為,一個完整的應急預案包括總則、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管理流程、保障措施、附則、附錄。5此外,不同的預案根據事故的等級、預案類別的不同而在詳略程度方面存在不同,但大致而言,預案的文件體系主要包括預案、操作程序、說明書和記錄四級文件體系。
(二)預案編制的步驟
1.系統論
邢娟娟從系統論的角度探討預案編制的步驟,認為,預案編制可以包括需求分析、框架設計、分工編制、系統集成、綜合審核、批準和這六個基本過程。
2.程序論
從程序論的角度探討預案編制的步驟,陸立德等給出的應急預案制定程序包括識別問題、搜尋、整理、分析 、預測有關災害的歷史和現狀的資料,掌握典型個案、建立范本,并通過全面論證和認真權衡,對預案進行合法性論證6,但是沒有給出編制預案的具體實施步驟。周慧娟認為編制過程可分為下面5個步驟:成立預案編制小組,危險分析和應急能力評估,編制應急預案,應急預案的評審與,應急預案的實施。7
3.基于響應績效的應急預案編制過程
基于響應績效的應急預案編制過程以過程論的應急管理思想為指導,將預案編制分為現狀與需求分析、程序與組織制定、預案保障計劃制定等三個內容。
通過查閱資料發現,2003年以來,特別是汶川大地震和08年南方冰凍雪災的影響,預案編制與管理越來越受到了各行各業的青睞,各部門和單位都編制了應急預案,如公共場所火災應急預案,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環境污染事件應急預案等等。但是,通過比較研究,發現預案編制的步驟基本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成立應急預案編制小組;
(2)研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及現有預案的回顧;
(3)風險分析及組織應急能力的評估;
(4)預案編制;
(5)預案的評估;
(6)應急預案的修改與更新。
(三)預案的管理
1.將預案管理分為事前、事后以及故障診斷系統。
國內有學者將預案管理系統共分為事前預防系統、事后處理系統、故障診斷系統。這三個子系統是互相聯系的, 其中,第二、三子系統輸出的信息一般都會反饋回第一子系統,并且將此作為下一階段事前預防系統的信息,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系統。8
2.將預案管理視為通過對信息的分析,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識別可能帶來的威脅,并對這些情況制定相應的預備性處置方案,一旦預測的情況發生,就可以按照預訂的方案行動;同時,根據具體的事態發展及時調整行動方案,以控制事態的發展,將可能發生的損失降到最低,維護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9
3.將預案管理視為動態的管理過程,預案管理包括預案的的編制、演練、修訂和更新等。有學者認為,應急預案的動態管理包括:1、嚴格按照應急預案實施應對處置工作,2、按照程序調整預案規范的處置措施,3、適時修訂和完善預案內容,4、對預案進行實踐檢驗,5、實行對應急預案雙重保管。10
三、我國企業預案編制的情況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黨的十和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基礎建設為主要抓手,切實貫徹中央、省、州關于加強防災減災工作要求,不斷加強地震監測預報、震災預防和緊急救援三大工作體系建設,全力推進防災減災事業向深層次、寬領域、高水平發展。
二、工作計劃
(一)組織開展非煤礦山企業應對自然災害安全檢查工作
加強組織領導,對非煤礦山企業逐一開展應對自然災害安全檢查工作,重點對防洪設施、采場邊坡、尾礦庫壩體及下游人員設施等進行檢查。督促指導非煤礦山企業對礦區安全設施及周邊環境進行全面自查,建立地質災害監測制度,指定專門機構、專門人員具體負責防范強降雨、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引發的安全生產事故的工作,層層分解任務,落實責任。
會同國土局,了解掌握轄區內地質災害情況,對處在地震活動帶、山區、河谷等易發生地質災害重點區域的礦山要有針對性地開展重點檢查,真正把防范因強降雨、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引發生產安全事故的各項工作措施落到實處。
(二)認真全面排查整治災害隱患
在汛期等重要時期,積極組織開展災害風險隱患排查和整治工作。深入廣泛動員和組織干部群眾,深入居民住房和學校、醫院、工廠等各類公共場所,對地質災害防御、消防、抗震防雷、衛生防疫、安全生產、交通運輸、環境安全等重點領域,進行實地檢查。同時,根據排查結果,區分輕重緩急,及時制定和落實整改措施,逐個消除安全隱患,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
三、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深化公眾對防災減災工作的認知度
(一)抓重點,利用每年“安全生產月”活動,開展抗震設防宣傳進企業,增強企業抗震設防的責任意識,規范施工。
(二)抓機會,建筑抗震設防宣傳進頭腦
結合“5.12”防災減災日活動、“4.18”地震日的宣傳,以地震災害實例向社會公眾大力宣傳防災減災知識、地震災害常識、防災避震知識,增強群眾的法制意識和科學知識,不斷提高公眾應對和處置地震突發事件和地震謠言的能力和水平。
當前,流域已進入主汛期。受酷暑及強降雨天氣影響,我市進入自然災害和安全生產事故易發期和高發期。6月14日下午,河右岸因暴雨引發大面積山體滑坡,河道,形成堰塞湖,直接威脅下游沿岸2000多名群眾生命財產安全。6月21日上午,竹山縣發生一起煤礦安監人員巡礦失蹤事件。這些自然災害和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為全市安全穩定工作敲響了警鐘,為確保汛期全市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現就做好當前各項安全工作緊急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各地、各部門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切實加強對汛期各項安全工作的領導,認真落實安全工作“兩個主體責任”和“兩個負責制”。要認真研究、周密部署、抓實抓細汛期各項安全工作,確保思想、組織、措施、工作、責任五落實。各地要組織住建、安全生產、國土資源、氣象、水利、公安、消防、武警等部門,建立健全聯動和協同應對自然災害引發事故災難的機制;要及時掌握水情,做好惡劣天氣的預測預報,確保汛情等信息和調度指令的暢通。要制定和落實汛期安全工作的各項預防措施和應急預案,抓好防汛物資及救援物資的儲備,有效防范和應對各類事故的發生,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二、明確重點,排查隱患。各地、各部門要按照開展“隱患治理年”和“百日安全生產督查專項行動”的要求,把隱患排查治理、汛期安全生產與百日安全生產督查專項行動緊密結合,以排查治理易由自然災害引發事故災難的隱患為重點,切實加強對水庫、堰塘、河流、城鎮、水電站、泥石流易發區、山體滑坡易發區、防洪設施和各類水利在建工程等部位監控;切實加強地質災害隱患點防范檢測;切實加強金屬礦山與非煤礦山的安全生產流程管理;加大對水上交通安全、道路運輸生產安全和交通基本建設施工安全的督查力度,落實各個生產環節的安全生產措施;切實加強對學校、商場、歌舞廳、車站、碼頭、廣場等人員密集場所、公共聚集場所的安全防范及疏導管理等。要切實加大隱患排查治理力度,立足于治大隱患、防大事故。
目前,全縣已進入汛期,經縣政府同意召開全縣防汛工作會議,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全面安排部署2009年防汛工作。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全面把握防汛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
近年來,我縣暴雨、冰雹、滑坡、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災害頻發,全縣農田水利、交通、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不同程度毀壞,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特別是進入汛期后,防汛工作任務更加繁重,各鄉鎮和縣直相關部門要從全局的高度出發,把防汛工作擺在突出位置,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抓好防汛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一是要充分認識抓好防汛工作的重要意義。做好防汛工作,不僅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而且直接影響到全縣經濟社會的全面可持續發展。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從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出發,立足防大汛、抗大災的要求,時刻繃緊防汛安全這根弦,高標準、嚴要求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爭取防汛抗災的主動權,保障和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是要充分認清我縣防汛工作面臨的形勢。近年來,我縣自然災害頻發,每年都遭遇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對我縣經濟社會發展造成極大影響,防汛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雖然我縣不斷加大對水利建設的投入,水利工程的防洪標準和防汛能力有了較大提高,但由于防汛基礎設施還很薄弱,全縣的水利工程總體防汛質量仍然不高,特別是河道行洪能力下降,整體抗災能力受到嚴重影響。我縣農村經濟基礎差,加之易發洪災的重點地區大都是在經濟發展程度低的山區,生產、生活條件差,基礎設施落后,遭到災害襲擊后,生產恢復和重建工作困難重重。
三是要充分認識防汛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我縣通過大力開展水利工程建設,防洪減災能力有了明顯提高,但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全縣河道治理進度緩慢,水庫調蓄洪水和水利工程整體防洪能力較低,尚未形成較完整的防災抗災工程體系,加之地形破碎、植被條件差,遇到連陰雨和強降雨極易發生山洪、泥石流、塌方及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縣城防洪基礎設施比較薄弱,涉河違章設障現象時有發生,非法采砂現象依然存在,水情和災害的預測預報仍然落后;防汛應急管理中還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部分鄉鎮應急管理體系不夠健全,應急處置能力不強,抗洪搶險隊伍、物資落實不到位,因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人員流動性大,應急搶險人員不穩定,應對突發性災害的能力不強。
面對嚴峻的防汛形勢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各級各相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做好防汛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防大汛、救大災的思想都不能松懈,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把形勢估計得嚴峻一些,把困難估計得大一些,把準備工作做得扎實一些,認真查找薄弱環節,提高應急管理水平,隨時應對可能發生的災害,最大程度地減輕災害損失。
二、強化措施,狠抓落實,扎實做好防汛各項工作
(一)嚴格落實防汛工作責任制。
做好各項防汛工作,落實責任是關鍵,只有落實嚴格的防汛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才能為做好防汛抗災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各鄉鎮要迅速把行政首長負責制落實到位,實行領導干部掛村包片制度,將責任層層分解落實,責任到人,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工作局面,確保防汛工作措施落到實處。各鄉鎮各部門必須始終保持高度警覺,尤其是進入汛期,各鄉鎮和各部門要服從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的統一調度指揮,形成下級服從上級,局部服從全局,上下貫通、左右聯動的防汛工作格局。實行防汛責任追究制度,對防汛工作實行不定期督查,對于在防汛工作中沒有盡到責任,有瀆職、失職行為或造成重大損失的,將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二)加強水災隱患排查整治。
各級各相關部門要組織專門力量,對河流、公路、水庫、水電站、學校、煤礦、地質災害多發區等災害隱患進行排查,加大檢查和巡查力度,對存在問題及時進行整改,全力消除隱患,嚴防重特大事故發生。對滑坡、泥石流易發地、山洪災害易發區和重點水庫要落實監測、預警預報和人員撤離等防災避災措施,要增加巡查頻次,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采取措施,組織群眾安全撤離,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員傷亡和減少財產損失。對主要河流、重點河段,要進一步搞好清淤除障工作,確保河道安全行洪。4月30日召開的全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會議后,各鄉鎮在全鄉范圍內開展了全面的安全隱患排查,對排查出的各種安全隱患,各鄉鎮要積極采取措施加以治理,特別加強滑坡、泥石流易發段,水庫、水電站等重點水利工程的安全隱患治理工作,要有敏銳性,切實加強巡查,確保防洪度汛安全。
(三)積極做好防洪救災準備。
各級各部門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科學防控、依法防控、群防群控”的防汛理念,認真抓好防汛工作,做到形勢早分析、措施早研究、物資早準備、責任早落實、預案早完善、思想落實、組織落實、工作措施落實、搶險物資落實和搶險隊伍落實。
一是建立和完善防汛應急預案。各鄉鎮、各相關責任部門要從防汛搶險的實際出發,制定完善的預防、撤退、搶護、救災方案,以加強物資儲備、防汛指揮、通訊聯絡、群眾轉移、搶險救災、衛生防疫等各個環節為重點,及時完善防汛應急預案,把每個環節工作落實到縣、鄉、村、組、戶,加強對山區群眾的宣傳教育,提高對山洪災害的識別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識。進一步強化防汛組織管理,建立機構健全、管理有序、運轉高效、程序規范的防汛工作組織體系。進一步完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調度的運行機制,加大組織協調力度,調動各成員單位參與防汛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發揮各成員單位的作用,形成管理規范、協調有序、權責明確、步調一致的聯動機制。一旦發生災情,多部門聯合會商,及時作出工作部署,組織聯合工作組趕赴一線,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協助開展工作。
二是加強防汛搶險隊伍建設。各鄉鎮要結合實際組建相應搶險救災應急隊伍,水利部門要進一步充實搶險應急分隊人員力量,加強對各級搶險應急隊伍的培訓,使各級應急人員了解洪水發生規律和安全避險常識,確保做到安全操作,盡量避免人員傷亡,同時嚴禁組織學生和未成年人參與搶險。進入汛期,各級應急隊伍要嚴陣以待,確保發生險情能及時出擊,真正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千方百計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廣大黨員和各級干部要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積極參與抗洪搶險救災。
三是做好物資準備。做好防汛物資準備是防汛工作的重要任務。各級各部門要按照“防大汛、抗大災”的要求和“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制定防汛救災物資儲備計劃,及早組織調度。縣水務局要切實按照防汛物資儲備的有關要求,搞好物資儲備,用于重大險情的搶險應急和調劑鄉鎮儲備的短缺。
(四)嚴格依法治水。
進一步加大河道清障力度。縣防汛指揮部辦公室、水利行政主管部門和相關職能部門要嚴格貫徹執行《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及相關法律法規,對在河道內違規設障、違規采砂、違法建筑和破壞水利工程等違法行為,采取強硬措施,堅決依法清除,確保行洪安全。要加強在建工程項目的管理,制定在建工程度汛計劃,落實度汛措施。
(五)抓好黃水河水庫防汛工作。
5月2日,我帶領縣水務局、氣象局等部門到黃水河水庫施工現場開了一個現場辦公會,對施工單位和*鄉提出了一些要求。施工單位和*鄉要落實防汛責任,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和辦法,切實加強黃水河水庫防汛工作。施工單位盡快制定應急預案,送縣防汛辦審批,同時要按照縣氣象局的要求設置雨量觀測點。
三、加強領導,嚴肅紀律,確保今年防汛工作取得全面勝利
(一)加強領導,靠前指揮。
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加強對防汛工作的領導,認真落實行政首長負責制,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各級領導要切實負起責任,對宣傳動員、物資準備、資金投入、工程建設、預案制定、搶險救災全面負責,做到領導到位、思想到位、資金到位、物資到位、措施到位、指揮到位,確保汛期不出問題。發生災情,相關領導及主要責任人要立即趕赴現場,靠前指揮,迅速組織搶險救災。
(二)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
各鄉鎮和相關部門要及時調整、充實加強指揮部力量,建立完善的防汛網絡。進入汛期后,各級防汛指揮機構、縣防汛指揮部成員單位和重點防洪單位要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確保信息暢通,要加強對值班人員的管理,不得出現脫崗、漏崗等情況。實行雨情、水情和險情報告制度,一旦發生險情必須第一時間準確及時報告縣防汛辦,同時報縣委辦、縣政府辦。
(三)嚴肅紀律要求。
各級各部門要從大局出發,堅決服從縣防汛指揮部的統一指揮和調度,下級防汛指揮機構必須堅決服從上級防汛指揮機構的指揮,嚴肅防汛工作紀律,做到令行禁止、政令暢通。嚴格防汛責任追究制度,對因工作不力,造成重大不利影響和損失的,要嚴肅依法依紀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四)進一步明確部門職責。
一、排查管治的范圍
一切非煤礦山企業。
二、排查管治的首要內容
(一)堅持健全規章準則、操作規程的狀況,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和人員持證上崗的狀況,執行建立項目安全“三還”準則的狀況,制訂應急救援預案和進行練習訓練等狀況。
(二)能否依照開采設計方案組織生產,開采近況與設計技能材料和圖紙能否相符。
(三)依照《爆破安全規程》要務實施爆破功課的狀況,能否符合爆破安全間隔、落實了爆破功課設計和功課規程、制訂了避免危及人身安全和中毒梗塞變亂預防辦法和落實了爆炸物品的貯存、購置、運輸、運用及清退注銷準則;爆破功課人員能否持證上崗等。
(四)地下礦山能否設置了至少有兩個自力的、直達地上的、能行人的安全出口,各生產程度(中段)和采區(盤區)能否設置了至少有兩個能行人的安全出口。
(五)地下礦山采礦功課掘進、回采、運輸、提高、通風防塵、防排水、頂板治理、地壓監控、供電、爆破、職業風險等關鍵環節的安全情況。
(六)地下礦山堅持機械通風系統及通風治理準則的狀況;風質、風量、風速能否知足安全生產需求和規程要求。
(七)地下礦山制定和落實采空區治理準則及采空區處置方案的狀況。
(八)地下礦山制訂和落實頂板治理準則、對頂板不穩定的采場監控手段和處置辦法的制訂及落實狀況。
(九)地下礦山落實防備水害準則狀況,能否查清了采空區及拋棄井積水;地表挪動帶、淪陷帶范圍內嚴重水體及導水結構的情況能否清晰;制定和落實防洪、防透水及排水辦法及應急預案的狀況。
(十)露天礦山能否按設計方案自上而下分臺階開采,臺階高度、邊坡角度能否符合《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或《小型露天采石場安全生產暫行規則》要求。
(十一)露天礦山采場工作幫能否按規則按期檢查,露天邊坡不變性能否進行按期監測。
(十二)排土場設計明確排土場排土工藝、排土挨次、排土場的階段高度、總堆置高度、安全平臺寬度、總邊坡角、廢石滾落能夠的最大間隔等的狀況;能否依照設計要求進行排土功課。
(十三)深凹露天采場裝備專用防洪設備的狀況;排土場截洪、防洪和排水設備及避免泥石流辦法能否落實。
(十四)對存在超層越界、亂采濫挖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取締狀況。
三、工作時段
(一)第一時段(3月-4月)
1.對年排查出、未整改到位的嚴重隱患進行整改銷號。
2.制訂2012年隱患排查方案,堅持隱患排查責任制,安排隱患管治專項資金。
3.對停產復工礦山的排水、機械通風、巷道維修、邊坡監控及治理、主要設備和生產系統的隱患進行排查管治及檢查驗收。
4.結合隱患排查管治行動,開展非煤礦山企業證照到期的換證工作;組織指導對企業業主、礦長、安全治理人員教育培訓,做到上述人員的持證上崗率100%;完善防塵系統檢測、監控,保證企業職工身體健康;具體落實安全風險典當金準則,有方案、分步調執行安全風險典當金的繳存工作。
(二)第二時段(5月-9月)
1.增強對金屬和非金屬礦山重點生產環節、關鍵部位的監督檢查。增強對違背設計組織施工、生產的檢查,避免發生重特大變亂。
2.增強汛期檢查,制訂汛期水害預防工作方案,落實除險加固及防排水設備、物資、資金、預案,監控礦山鄰近地表水體(河道、山洪部位、水庫)等。
3.檢查堅持機械通風系統及治理準則狀況,對風量、風速、風質不克不及知足安全生產需求和規程要求的礦山企業,一概停產,并暫扣安全生產答應證,整改仍達不到要求的,提請本地縣政府依法予以封閉。
(三)第三時段(10月-12月)
1.嚴重隱患的整改銷號。對限制時間內不克不及完整改的嚴重安全隱患制訂監控辦法,并獲得落實。
2.針對礦山冬天生產的特點,增強對機械通風、頂板、防排水系統運轉隱患的排查管治。
3.避免歲終突擊生產,加大防“三超”、反“三違”、打“三非”的力度。
4.堅持健全隱患排查管治和嚴重風險源監控的長效機制。
四、工作要求
(一)增強指導,落實責任。各區(市)縣安監局要切實增強對非煤礦山安全生產隱患排查管治工作的組織指導,堅持和落實隱患排查管治責任制,健全工作機制,明確職責,縝密部署,精心組織,全力抓好此項工作。各生產運營單位要切實負起隱患排查管治的主體責任,企業法定代表人負總責,組織開展本單位隱患排查管治工作,落實整改資金和責任,制定隱患監控辦法,限日整改到位,并實時向本地縣政府及主管部分申報。
(二)突出重點,具體排查管治各類隱患。突出安全治理基本單薄的重點企業以及全國“兩會”、汛期、“”時期、第四時度等重點時段,切實加大工作力度,果斷遏制重特大變亂的發生。要組織對各非煤礦山企業的安全隱患進行具體排查管治,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改不留后患。
(三)增強監督檢查,保證獲得實效。各區(市)縣安監局及有關部分要切實增強對隱患排查管治工作的監督檢查和指導,進一步完善工作方案和相關準則辦法,規范監督檢查的辦法和順序,采取巡檢、抽檢、互檢等方法,深化基層和生產一線增強催促指導。增強行政法律,嚴厲打擊不合法違法建立、生產、運營等行為,對不具有安全生產前提且難以整改到位的非煤礦山企業,依法提請本地縣政府予以封閉取締。對因隱患排查管治工作不力而激發變亂的,要依法查處,嚴厲追查責任。
(四)增強宣布道育,普遍發起職工群眾。要經過各類路子教育指導各非煤礦山企業,深入認識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管治工作的主要性、需要性和緊迫性,加強做好隱患管治工作的自動性和自覺性,落實企業的主體責任。要充分依托和發起廣大從業人員參加隱患排查管治工作,堅持監督和鼓勵機制,組織職工特殊是專業技能人員具體認真認真地查找各類變亂隱患。
(五)標本兼治,著力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各區(市)縣安監局及有關部分要以隱患排查管治為契機,不斷增強和規范安全治理與監督。要認真分析近年來的典型變亂案例,深入汲取經驗,觸類旁通,推進隱患排查管治工作,預防和根絕同類變亂的發生。要具體落實各項安全生產治本之策,加速處理影響安全生產的深條理矛盾和問題,堅持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