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感恩書信作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敬愛的xx教師:
您好!
您近來身體好嗎?工作生活順利嗎?每一天過得開心嗎?我很喜歡您,喜歡您的課,喜歡您笑臉。您每一天都要辛苦的備課,改作業,不厭其煩的教育我們,為了我們而操碎了心。可是您仍那么開心,那么歡樂,笑容總是掛在您的臉上。您對我的關心,我永遠難以忘懷。
您還記得嗎?那是一個臨近期末考試的日子,我們每一天都像一只只疲倦的小鳥,可是我為了能考出一個優異的成績,忍受著。在期末考試的前一天,您把我叫到您的面前,對我說:“王宇潔,你考試的時候,不應當錯的不要錯,細心一點,閱讀看看懂,不要做那么快,時間很多,作文好好寫,寫好了多讀幾遍,千萬別丟字了……”我認真的聽著,一股溫暖之情,在我的心頭久久回蕩,這時,我感到多么幸福,您就像我的媽媽一樣,對我百般呵護。可是考試下來,成績不盡人意,我只考了88分,我差一點哭下來,好怕應對您,應對您那一張失望的臉。放學以后,您把我留了下來,對我說了好多好多的話。痛心疾首的批評,使我內疚了,對不起,我讓您失望了。從那以后我便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不辜負您的期望,絕對不再讓您生氣,擔心,失望,發揮出最好的自我。
還有一次,是四年級時候的事了。那次我們上體育課,我不細心從單杠上摔了下來,渾身上下都在疼,下了課,我一進入教室就見您慌慌張張地跑來,問我哪兒不舒服,要不要緊,疼不疼,去醫務室查一下吧。我鼻頭一酸,眼淚差一點兒奪眶而出,我好感激您。
忘不了,您的循循善誘,諄諄教導,忘不了,您的耐心講解,細心輔導,更忘不了您在燈下的嘔心瀝血,辛苦耕耘,您用心血點燃我們心頭的明燈,您用真情喚起我們潛在的智慧,您是我們航船的指明燈,無怨無悔,默默無聞的奉獻。劉教師,您的恩情,我終身難忘!
祝您工作順利,天天開心!
10.敬禮,_____!
【命題分析】
本次作文是一道半命題作文。所謂半命題作文就是命題人限定題目的部分內容,然后讓學生將題目補充完整,再進行寫作的一種作文形式。它介于命題作文和話題作文之間,將命題作文的限制性和話題作文的靈活性集于一身。既能檢驗學生的寫作水平,又給了學生一定的寫作自由。
揣摩出題者意圖,本次作文具有如下特點:
時代性。2008年,災難與榮耀并存。雪災、地震突如其來,破壞家園。多難興邦。正是在災難面前,上至總理,下至普通人;無論老人,還是小孩;不管是領導,還是群眾都團結一心,眾志成城,表現出了一個民族的凝聚力與向心力。激情洋溢的八月,北京奧運會上,中華運動健兒發揚奮勇拼搏的精神,奪得一枚又一枚獎牌,鮮艷的五星紅旗高高地升起,運動員們一次次地敬禮,激起了國人的愛國豪情。敬禮,中華兒女!敬禮,向著五星紅旗!
思想性。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家人的呵護下成長,衣食無憂,一帆風順,自我意識強烈,但親情觀、感恩心淡漠。本次作文正好引導學生對家人,對社會,對自然充滿感恩之心和敬仰之情。
寫作半命題作文,補充題目是最關鍵的。“題好一半文”,它關系到作文的選材、立意、詳略、表達方式以及文體等等。補題之前,一定要認真琢磨已有部分題目的含義,這樣我們才能結合自已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和寫作優勢來補全題目。補題要盡量與眾不同,有獨創性。
“敬禮”,《現代漢語詞典》上解釋為:立正、舉手或鞠躬行禮表示恭敬。可見,敬禮是出于一種敬佩,一種感激,一種珍重,一種感恩的行為。雖然是道半命題作文,但“敬禮”就是文題的核心詞。它的后面可填寫:老師、陌生人、笑傲寒冬的臘梅、以生命的名義、向著五星紅旗、震撼心靈的行為……
學生要選擇自己最有話可說的內容來補全題目。然后,對整個文題作一番檢查,看看文題是否簡明,生動,準確。
【思路點撥】
選材立意:十四五歲的學生雖然人生閱歷、知識積累還不是很豐富,但多多少少在腦海里儲存了一些作文的素材。提筆寫作之前,要注意作文選材。一般而言,新穎、富有時代氣息的材料;真實、能觸感的材料更能感染讀者,打動讀者。
看到“敬禮,_____!”這個文題,我們很容易想到一些畫面:獨臂英雄丁曉兵左手敬禮,永葆戰士本色;三歲男孩郎錚擔架上敬禮,心懷感恩;廖輝一舉奪冠,千言萬語化作一個標準的敬禮。作文時,可選取其一或其二記敘抒情。
關于立意,我們可以多角度地考慮:通過對社會、人生、自然中所崇敬的人、事、物的聚焦抒寫,提煉中心,升華主旨,傳遞出“敬禮”的思想內核。即:表達對他人的贊美和感恩之情,抒寫對人的崇敬;抒寫社會之事,抒發愛國的情懷,流露對事的崇敬;敬畏自然,敬畏生靈,抒發對物的崇敬……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希望同學們能發揮自已的創造性,想他人未想,言他人未言,選材得當,見解深刻。
行文技巧:結構形式不拘一格:題記、小標題、并列段、書信、演講辭等形式的恰當運用,有利于快速切題,可使作品層次清晰,便于展開思路,便于抒寫情感。
以《敬禮,杜麗!》為題,可寫成書信體文章,贊揚杜麗在爭奪首金失利的壓力下,調整心態,四天后奪冠的魄力,表達敬佩之情。
語言生動展示文采,語言好比人的服飾打扮。俗話說:“三分長相,七分打扮”,可見裝扮對人的意義重大。同理,恰當的用詞可使句子更富生命力,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可大大增加作品的魅力。
真情實感引人共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我手寫我心,用真情撥動讀者心弦,自然能引發讀者萬千思緒,激起他們的情感體驗。
選擇文體:新課程標準,淡化文體,但我們寫作時,還是要明確一種文體。學生可根據平時的作文訓練,選擇自已最擅長的,最有話可說的文體,以期最大限度的發揮寫作才能。
作文題目蘊含著特定的命題意圖,或暗含做人的道理,或蘊藏積極的情感,或指明遠大的立志方向。我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準確把握命題者的意圖,讓文章有意義。筆者所說的“有意義”包含兩個方面:(1)力求意義真、新、深;(2)要通過某種方式準確無誤地傳達給讀者。
如徐州市2008年中考以“成長回眸”為題作文。根據題目我們就可以知道命題用意:記錄成長歷程,展望美好未來。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影響自己一生的人、事、物,我們回眸過去就是為了更好地面向未來,讓過去的經歷成為我們前進道路上最光亮的一筆,所以寫這個題目一定要注意文章的積極意義。如我們可以以時間節點為序,回眸逐漸成長的過程:7歲時,愛看《西游記》,孫悟空頂天立地迎難而上;10歲時,迷上《三國演義》,學會了堅強;13歲時,《名人傳》讓我孤傲的心漸成一泓清泉;今年15歲了,回眸成長,懂得了“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你還要在文章中把你所要表達的意義準確無誤地傳遞給讀者。一般在文章的結尾處,以議論或抒情的方式表達,文字不必過多,但要切中關鍵之處,做到錦上添花。
二 幾種作文形式的審題構思對策
1.命題作文,要抓住題目的關鍵詞
示例:《那一刻,我笑了》
“那一刻”要抓住特定的時間、場景;“我”,要書寫文中的自己;“笑了”表明所寫的事情蘊含健康的道理、情趣、智慧等,“我”能心領神會。
生活類選材示例:家中氣氛“異樣”父母相互斗氣插敘其中原因我做“和事佬”:互相尊重,遇事商量處理父母和好如初表揚我長大了,學會做事我笑了。那一刻,就是父母和好并表揚我的一刻。包含三重含義:(1)相互尊重、理解;(2)家庭的育人環境應和諧;(2)在父母的稱贊中感受到自己成長起來,這都是笑的主因。切記:點明或是含蓄點明非常重要,這是文章的“命門”。
2.半命題作文,就需要你有“七十二變”的本領
你要在命題者留下的橫線上慎重地填入你將“變化”進去的內容。當然,你能變得越小越好,“以小見大”嗎?
示例:《與 相伴》
審題注意:相伴是一個過程,可長可短,可以是一生,也可能是一段。如與同學相伴只是三年,但是從他那里學到的“善于理解他人”的思想卻可以終生相伴。這就是審題中的難點部分。
添加詞語忌諱“大、空”,如加入“理解、挫折、母愛、感恩、自然”都太大。我們要通過小添加,反映上面的大主題,如《與善良的你相伴》(寫善良的你理解人的事情,由此引發自己人生如何去對待別人);《與30分相伴》(它教會我如何面對挫折,如何吸取教訓);《與一碗清湯面相伴》(母親每天為我做一碗清湯面一次特殊的清湯面感受、理解母愛自己也做一碗清湯面,回饋母親,懂得感恩。反映“母愛”、“感恩”兩個互補的主題);《與秋葉相伴》知秋去冬來,逝者如斯;《與落紅相伴》知化泥護花,鞠躬奉獻;《與殘荷相伴》乃悟出淤泥不染;《與書香相伴》而明“腹有詩書氣自華”。文章千秋遠,立意萬代長!
3.話題作文應注意的問題
話題作文,你將獲得“天馬行空”的機會,選擇自己最拿手的文體,大膽作文吧!首先你要擬一個漂亮的標題。
示例:以“真情”為話題作文
擬題引導:(1)添加修飾語:《回味真情》、《窗外,有真情在等待》、《牽手真情》、《真情,不差錢》、《忽悠真情,蹉跎人生》。(2)隱含真情:《謝謝你,我懂了》、《溫柔的教誨》、《因為嚴,所以愛》、《抓緊·放手》、《白紙紅字》(寫給閱卷老師,表達真摯的感激之情,可以采用書信體)、《不能說的秘密》(真情自在心中);《獨上西樓》(李煜的真情)、《你的香肩扛著誰》(黛玉的真情)、《南山種豆,東籬采菊》(陶淵明的真情)。
三 落筆前要先“折騰”
把一件事寫完整、寫生動是學生基本能力的體現。記住:寫任何一件事情都不要強求“是我親身經歷的”,要明確作文其實就是一種“藝術的加工”,是“來源于生活的創作”。那么,一件事情如何展開呢?首先要選擇一件事的精彩之處,細加推敲;其次對于選擇好的材料,要善于“胡思亂想”,放膽“折騰”。再次,注意結尾扣題。
例如作文題《凝視你的雙眼》,可這樣來打開思路:
第一步:解決“寫誰”的問題,即選材。
生活寫實:(1)熟悉類:父母親屬老師同學朋友等。(2)偶然見到類:商場購物時營業員走過大街時乞討者路遇無助的孩子街道賣貨的人等。
自然寫實:(1)鳥類:麻雀、鸚鵡、八哥等。(2)魚類:常見的金魚等。(3)其他小動物:小狗、小貓、小雞等。
寫虛材料:(1)歷史人物:屈原凝望江水的雙眼王昭君回望故鄉的雙眼李清照寫詩時的雙眼陶淵明采菊東籬下的雙眼。(2)文學作品和影視中人物的雙眼:黛玉葬花時的雙眼林沖忍辱負重的雙眼。
第二步:解決寫什么“事情”的問題!解決“為什么凝望”(哪些應詳寫,哪些應略寫,人物描寫重點刻畫什么?)
情節構思:一次考試,自己沒考好向母親說出實情,母親內心的苦痛、酸楚、無奈、無助之情涌滿雙眼。凝望母親的雙眼,讀懂母親望子(女)成龍(鳳)的心,也讀懂了母親的悵惘!作為人子,面對這雙眼睛——愧疚、反省一起涌上心頭!母親為花澆水,借以鞭策我!凝望母親的雙眼,我的心也陽光般燦爛起來(示例也可以寫成功后父母“獎勵”我的溫柔喜悅的眼光)。
對母親的動作、神態、外貌要細細刻畫,尤其是眼神要富于變化,賦予動態感。經典語言:(1)我知道你沒考好!(2)我清楚你沒用功!(3)我原諒你過去的失敗,希望你從頭再來!(4)花和人一樣,花不澆水,就會死亡;人不努力,就會失敗!
第三步:解決放在什么“環境”中寫的問題。
如開頭營造具體環境:春末,花落,風輕吹;殘陽,倦鳥,步徘徊。
母子對話時的景物選擇:客廳中久未澆水的幾盆海棠花,耷拉著葉子,枯萎著花瓣——情景結合,暗示苦果都是自己沒有用功造成的,為后文寫母親澆花教育我埋下伏筆。
第四步:解決表達什么主題的問題。
主題:母愛、母親的理解與教育對我激勵很大,我也要奮起,不負母親期盼的眼睛。
第五步:解決采用什么結構的問題:(1)小標題式(可以直接用詩詞做標題,也可以自己擬,如:一場考試,一場寒;一番話語,一番暖;一雙聰慧眼,一片燦爛天);(2)“三”字結構,按時間發展順序寫作,可以采用遞進結構;(3)書信類結構;(4)鏡頭式結構;(5)總分總結構;(6)中心句引領的結構;(7)懸念設計結構;(8)小說“開端、發展、、結局”的創作。
第六步:解決“首、尾或者尾與題目”的照應問題(精彩的開頭與結尾的預設)。
開頭的預設(首):春末,花落,風輕吹;殘陽,倦鳥,步徘徊。兩種寫作內容任選,用情境引入正文,先抑,與后文的主題提升形成對比。
結尾的預設:媽媽,凝視你的雙眼(扣住文題),我知道:春末,花雖隕落(扣住開頭,首尾呼應),但秋的果實正在含苞(含蓄地提升主題思想)。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筆者認為:要使流動兒童“易于動筆、樂于表達”,空洞的鼓勵和表揚效果是有限的。只有貼近生活實際,創設讓他們有強烈傾訴愿望的話題,才能打開 “話匣子”,感受成功表達的愉悅,從而真正建立筆下的自信。下面,結合具體教學實踐,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一、融入新家,感受生活的變化
流動兒童每到一個新的環境,都有一個逐漸融入的過程,有對居住環境的融入,也有對社會生活的融入。
新家、新學校、新老師、新同學、新朋友……害怕、擔心、期待、委屈、歡樂……可謂酸甜苦辣咸五味雜陳。流動兒童的內心活動一定是豐富而劇烈的,有很多感受需要傾訴。但他們往往又比較拘謹,不輕易主動吐露自己的心聲。如果說這是心門上加了一把鎖,那么,老師真誠的關愛、同學熱情的友愛,就是打開這把鎖的鑰匙。
我班上的小燁是一名流動兒童,剛來時沒有朋友,我囑咐班委多關心她,帶她一起玩。我也多次和她進行親切愉快的交談,還上門家訪。短短一個月,她就活潑起來了,綻放出了燦爛的笑容。我指導她學寫日記、記讀書筆記,經常點評、反饋,與其互動。漸漸地,她的語言表達開始流暢起來了。
《新課標》也特別提示我們:“少寫命題作文。加強對平時練筆的指導,提倡寫日記、書信、讀書筆記等。”
二、美食美景,介紹家鄉的秀美
葉圣陶說:“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我們要引導流動兒童寫自己生活中熟悉的東西,切忌空洞抽象的命題。我至今還記得一些流動兒童的描述:浙江的孩子寫在溪流中,用竹子做的工具捕魚;湖南的孩子寫騎在牛背上唱歌;廣西的孩子寫他們那里美味的竹筒飯……多么有趣的話題,多么繽紛的生活!
好作文應當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反之,脫離生活、閉門造車,必然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會挫傷孩子對寫作的興趣。
三、感恩父母,體會生活的艱辛
流動兒童的父母,以打工或做小生意的居多。我所了解的,有賣茶葉的,做鋁合金門窗的,彈棉花的 ,也有搞建筑施工的。
父母的勞苦、生活的艱辛,可以成為打開流動兒童情感閘門的突破口。教學中,我引導孩子們從細微處體悟父母的辛苦和對自己的關愛。很多孩子在進行深思以后,對父母有了更深的認識,他們懷著感恩之心,寫出了凝聚著真情的文字:
“爸爸媽媽彈的不是棉花,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希望。在我心中,那是世界上最動人的樂曲。”
“看到爸爸戴著安全帽,站在那高高的樓頂辛苦地工作,我的心突然一酸,眼淚止不住地涌了出來。爸爸,我為你驕傲!我一定會努力的。兒子一定要讓你過上美好的生活!”
語言樸素,但真摯感人。這印證了一句名言:“文章應該事真、情真、理真,否則就如剪彩為花、刻紙為葉,不可能有生命活力。”
四、施展本領,講述勞動的技能
流動兒童常年在外,生活自理能力往往都比較強。他們掌握了很多技能,有的還能成為父母工作上的小幫手。我搭建平臺,給流動兒童展現本領的機會,他們的積極性可高了!有的教大家生煤球爐子、有的談撐船的技巧、有的傳授買菜討價還價的經驗,有的現場秀廚藝,還有的給大家講幫父母照看店鋪的故事……同學們講得神采飛揚、活靈活現,聽得大家津津有味、歡笑不斷。
通過這樣的展示活動,流動兒童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強,寫作的思路也更開闊了。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原生態的生活寫照、獨特的個性體驗,在這樣的基礎上,寫作訓練往往事半功倍。
五、思念故鄉,抒發真摯的情感
俗話說:“金窩銀窩,不如家里的狗窩。”外面的世界再好,也不可能動搖故鄉在我們心中的神圣地位。“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流動兒童雖然有父母朝夕陪伴,但畢竟客居他鄉。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誰不思念自己的故鄉呢?誰不思念故鄉的親人呢?
李民龍同志,男,現年52歲,大專學歷,中學一級教師。1974年2月任教至今,曾任雙嶺小學校長,現任莊里鎮山西初中語文教師,兼任語文教研組組長,校代會負責人。30多年來,一直工作在教學一線,特別是近三年來,擔任初三畢業班語文教師,取得了可喜成績,深得師生和家長的好評。
二、主要成績
1.做平凡教學工作為不平凡事業
在教學上,李老師不斷學習新大綱,走進新課程,鉆研新教材,積極探索,銳意創新。大膽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充分挖掘學生潛能,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將傳授知識、發展智力、培養能力融為一體。注重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材施教,科學導向,收到良好效果。所授學科,多次在統考中成績優異。2000~2001學年度上學期所授初一政治,獲得莊里片視導室優異成績榮譽證書。2000~2001學年度下學期所授初二歷史,獲得莊里片視導室成績優異榮譽證書;初一歷史獲得莊里鄉黨委、鄉政府優異成績榮譽證書。2002~2003學年度所授初一政治獲得莊里片視導室成績顯著榮譽證書。2003~2009年度,擔任的兩個班語文教學,六次被評為校級模范教師,年度責任考評均為優秀。
2.扎實做教研工作,培養青年教師為教學骨干。
身為語文教研組長,李老師自知肩上的重擔。數次為全校師生做語文教學研討報告會,給學生做演講、朗誦示范。“感恩教育”優秀習作和演講賽,李老師做了細致的工作,使學校的這項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平日里,經常與語文教師共同探討教學方法,評教評學,有序進行。多次在公開課、示范課上,指導青年教師掌握課堂教學方法,取得了優異成績。指導、幫助、培養多名青年教師成為學校教學骨干。同時,李老師利用課余時間指導多名教師撰寫論文分別在國家級雜志上公開發表,并榮獲優秀論文證書。
3.積累教學經驗,撰寫學術論文。
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李老師也積極撰寫論文,有多篇論文在國家級、省級以上的雜志上公開發表。其中,撰寫的《淺談中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一文,發表于1999年的《渭南教育》,2000年此文又被《中華教育文選》收錄,并獲得全國優秀論文二等獎。同時,又在“2004~2005年度當代優秀論文學術成果獎”評選中此文又再次榮獲特等獎,獲得特等獎杯、獎牌。其間,撰寫的《走進新教材點滴》一文,2003年榮獲縣教研室三等獎,在《陜西教育》雜志“優秀論文評選”中榮獲一等獎。由于李老師在教育教學方面的成績突出,于2002年個人的優秀事跡被《中國人才辭典》收錄。2008年撰寫的《催人淚下的諷刺喜劇――〈范進中舉〉賞讀》一文,在“全國優秀論文、課件評比”活動中榮獲一等獎。
4.作文教學中師生互動,學生習作熱情高漲。
在初三的作文教學中,大多數學生不會寫作文,怕寫作文。針對這一情況,李老師積極探索,確立了確實可行的教學方法。例如:在教學作文《校園一角》時,讓學生走出課堂,融入校園,仔細觀察校園特色景點,交流感受。習作點撥:開頭點題――承上詳寫――結尾深化。學生寫出作文后,先開展學生之間互評,最后老師再給予點評。學生的習作熱情高漲,作文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部分學生習作還被有關報刊登載。
三、典型事例
1.滿腔熱情搞教育,嘔心瀝血育桃李。
2006年,為了集中精力全面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李老師決定關閉親手在家操辦的養殖場。近幾年養殖場紅火,每年的收入可觀,但為了有更多的時間提高教學成績,李老師還是放棄了養殖業。在此之后,李老師擔任初三畢業班語文教學,一心撲在教學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曾有人問道:“李老師,養殖多掙錢呀,你為什么放棄呢?”李老師笑著回答:“錢多固然好,但不是我的最高境界追求,教師的快樂是桃李滿天下,為國家培養更多的有用之才。”
2.幫貧扶困,慷慨解囊。
去年的5•12汶川大地震,舉國上下,無不震驚,誰人不生愛心。教師教育學生要獻愛心,李老師積極帶頭捐款,用行動代替說教,收到了良好效果。
在今年本學期,同校的崔老師突發急病,生命危在旦夕,在西安救治,家庭經濟困難。學校校長帶頭捐款,全體教師很受感動,都紛紛慷慨解囊,李老師雖然手頭拮據,也捐獻了一個月的工資。
在全國第五屆書信大賽中,全校學生積極參與。李老師班有好幾個學生平日作文不錯,沒參加大賽。李老師主動了解實情,原來是他們家庭經濟困難,沒錢交納報名費,李老師當時就決定為他們全部交納了相關參賽費用,最終這幾個學生都順利的參加了書信大賽。
3.教書育人比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