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行政管理方式創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前言
行政管理方式是指行政機關在實現行政職能過程中采用的方式和手段。它是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為了適應當時的社會生活、政治、經濟及文化等層面發展的需要而不斷發展成熟的,具有高度的靈活性。21世紀是今天,時代的信息化、全球化、市場化及民主化浪潮般沖擊著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并使得社會背景下的公共行政出現了深刻變化。時代帶來的一系列新問題、新要求使得行政權力及政府職能運作方式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與挑戰。
二、傳統行政管理方式弊端
(一)行政管理方式單一化
傳統的行政管理在行為模式具有明顯的強制性、單一性。受眾群體在管理制度的強制下被動接受管理。行政管理過程中有新問題出現的時候,反饋不及時、有效,就不能及時改正行政管理模式上的不合理之處,使得管理缺乏實效。此外,行政管理模式往往會對行政管理主體產生束縛和制約作用,長期下去使得管理主體對管理模式產生依賴心理,便造成行政管理方式創新熱情的衰退,出現慣性管理、惰性管理、這種管理模式缺乏應有的活力和生機,難以提升管理實效。這種單一化的行政管理方式長期沿用下去,不僅不能有效管理受眾群體,還使得政府的形象大打折扣,不利于政府與民眾之間建立起良好的關系,政府的管理理念難以得到落實。
(二)管理效率低、成本高
傳統行政管理方式中的強制性、單向性特點使得民眾產生強烈的反抗意識,產生與政府分離、擺脫政府的錯誤意識,甚至對行政管理產生抵觸心理,不愿意支持或配合行政管理的具體實施。因此,行政管理主體必須花費大量的資金和時間來有效控制和管理公眾限制或拒絕行政管理執行的偏激行為。這不僅使得行政管理政務成本增加,還在一定很程度上降低了行政管理效率,造成政府與民眾處于敵對的尷尬地位。
(三)抑制創新動機,阻滯行政法律制度創新
一般情況下,行政機關在進行公共事務管理時習慣在強制范圍內進行具體行政方式的選擇,受眾群體被動接受行政主體的行政決定,難以獲得提出建議及表達意見的機會,這就使得民眾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嚴重喪失。哈耶克曾說過,“強制不僅使得一個人的思考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培養,還使得一個人對社會的熱情衰退,拒絕為這個強制性社會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傳統行政管理對無論是對行政管理主體還是受眾群眾的創新精神都產生極大的抑制。此外,政府通過單一、簡化的方式來對復雜多變的行政事務進行管理,就使得管理方式的單一性及履行公務的復雜性形成緊張的矛盾關系。遇到一些緊急的問題,政府通過強制性手段來確保事情能有效完成,長久下去,政府遇事習慣性依賴強制性管理手段,這就意味著行政機關的行政管理方式創新的動力與激情已經被磨滅。因此,行政管理方式的傳統弊端對行政主體及相對人都是創新精神上的一種磨滅。
三、法治視野下的行政管理方式創新
(一)打破傳統行政管理方式的單一化管理方式
為了適應新時期、新形勢的發展的需要,行政管理必須摒棄傳統的僵化、落后、不近人情的模式,真正實現面向群眾的科學管理,注重政府與民眾關系的培養。政府在行政管理過程中應該持著服務群眾、造福群眾的理念,通過服務過程接受民眾作直接的反饋與體會,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實現行政管理模式及理念上的科學轉變,推動行政管理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然而,要真正打破傳統管理方式單一化弊端,必須在實踐生活中不斷進行工作反思、積極聽取民眾意見、了解民眾的真正需求。此外,行政管理方式應該實現合理化、多樣化,體現“以人為本”思想,讓民眾通過政府的管理模式真切體會到政府的關心,這樣民眾才會配合行政管理,樂于接受政府管理。使得政府與民眾之間建立起和諧相處的關系。然而,行政管理方式要嚴格遵循規范有序、平等雙向的原則,通過實踐過程中民眾的反饋不斷進行管理模式改良,使得行政在法治的有序狀態下管理實效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二)行政管理方式創新的法制有序化
行政管理方式的有效創新需要在可控的狀態下實現。十八屆四中全會上,主席明確表明了法治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全面依法行政戰略思想。這就使得行政管理在實際推行過程中有了明確的思想理念和行為指標,使得“依法行政”真正貫徹到行政管理工作中。只有行之有效的法律體系作保障,才能使得行政管理模式有效實現單一化向多元化方向發展。然而,行政管理工作要真正做到“依法行政”,需要行政管理者學法、懂法、守法,讓權力關到法治的視野里,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真正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
四、結束語
政府只有深化改革、順應社會發展潮流,有效轉變職能,并實現行政管理方式創新,才能在法治化的視域下有效提高政府管理實效,使得以人為本精神內核得以彰顯,最終達到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與法治政府的偉大目標。
作者:黃濤 單位:河南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干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