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政經信息文本翻譯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政經信息文本具有以下特點:專有名詞多,使用頻繁,專業術語或半專業術語多,具有新聞文體的特征,屬于信息功能的文本。翻譯時應采取交際翻譯法,以譯文讀者為中心,忠實傳達原文信息為基本策略,同時靈活變通,適當運用譯段;翻譯專有名詞和專業詞語或半專業詞語時應遵循準確性、一致性策略。
[關鍵詞]政經信息文本一致性信息忠實靈活譯寫
一、引言
地方政府門戶網站的英文版有大量內容和信息要求翻譯,其中一個主要欄目是政經信息的新聞報導。其主要目標讀者群是外國商人,目的都是對外介紹、宣傳本地的投資環境和投資信息,讓外國商人了解當地的經濟、社會、文化、城市建設等。本文從跨文化傳播和譯者認知主體性的角度,探討政經信息文本的翻譯策略。
二、詞匯特點及其翻譯策略
政經信息文本詞語的最大特點是專有名詞多,使用頻繁,涉及到許多政府機構、單位組織、社會團體等的名稱,如:外經貿局,xxx市委,xxx市政協等。政經信息文本專有名詞中還涉及到許多外資企業、國際組織、國外機構,它們的中文名稱是其英文名稱的譯文,因此,翻譯時,必須采取回譯法,通過Google等收索引擎,找到其英文的原用名稱,以保證企業、機構、組織名稱翻譯的準確性和一致性。如恒諾微電子國際有限公司的英譯名是HANAMicroelectronicsPublicCo.,Ltd.
政經信息文本詞語的另一個特點是:半專業性的詞語或專業詞語多,涉及內容廣,涵蓋領域多,如政府管理、經濟、貿易、海關、教育、文化、體育、旅游;農業、工業、商業、建筑、人口、房地產、交通、規劃等。這些詞語的翻譯都要求統一、準確,如:軟件外包softwareoutsourcing。
由于政府機構、單位組織、社會團體等單位名稱屬于專有名詞范疇,其語用特征要求專名專用。政務信息文本中涉及到的黨和政府組織,社會團體等單位名稱由于其政治的嚴肅性和名稱的惟一性,其譯名必須專名專用。然而,網站翻譯顯示諸多專有名詞并沒有做到專名專譯,顯得相當混亂。例如寧波市政府網站在一篇報道中對寧波政協的翻譯是thePeople''''sPoliticalConsultativeConferenceofNingboMunicipality,該譯文采用的是中文名稱簡稱的翻譯,該類翻譯對于大多數讀者而言,可能會帶來理解和認知的困惑。而寧波市政協官方網站的醒目標題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寧波市委員會,其英譯文是NingboCommitteeofCPPCC。廣州市政府網站在06年9月13日的一篇報道中把中國共產黨廣州市委譯為theCommunistPartyofGuangzhou.而在9月20日的報道中使用了正確英譯文:GuangzhouCommittee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
為避免類似的混亂,地方政府網站的譯者須遵循專名專譯的原則和一致性策略,考慮到各級黨組織和政府機關本身內涵的確定性和嚴肅性,注重參考法定依據或權威依據如國務院辦公廳2002年2月印發的《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英文譯名》最新修訂本,某機構的官方自選英文名,“人民網”及“中國日報”等權威媒體上的英譯。對使用簡稱形式的單位、機構、團體,應使用其全稱形式的英譯文。如遵循這一策略,一般不會出現譯名混亂的現象。
實踐證明,通過搜索引擎如Google等追尋各種組織機構、單位與社會團體名稱的全稱及其英譯名,和各種半專業性的詞語或專業詞語,巧妙利用搜索引擎和其提供的局部雙語對應網絡語料,可以彌補譯者相關專業知識欠缺的不足,輔助譯者斟酌選定相關機構、單位與社會團體名稱的英譯名以及專業、半專業性詞語的常見譯法。研究表明局部對應英漢網絡語料具有一定的雙語詞典潛能,其在翻譯中具有輔助作用(賀文照,2006:85)。
三、文本功能特征及翻譯策略
1.信息忠實與靈活變通相結合
政經信息文本從體裁看是新聞文體,從功能看屬于信息功能。信息功能文本的核心就是其傳達的信息和事實,翻譯時應遵循忠實傳達原文的信息和事實的策略。同時,信息類文本的原作者的地位并不像表情功能文本作者的地位那么神圣(Newmark,1988:40),加上有些信息文本寫作較粗糙,不夠嚴謹,因此,翻譯時,譯者應充分發揮其主體性,根據原文所要表達的信息以及平行語料的特點,靈活地、適當地對原文的結構和內容等進行調整,符合譯語的需要,增強譯文文本的可讀性,更好地在跨文化交流中傳達原文要表達的信息,為譯語讀者所樂于接受。“大量的信息文本寫得不夠好,有時候還不準確,‘修正’那些事實和改變其文體是譯者的職責”(Newmark,1988:41)。
因此翻譯時要以信息和事實的傳達為中心,以目的語讀者的需求和譯語相應體裁的行文特點為依托,發揮譯者的主體性,對那些寫作較粗糙,不夠嚴謹的原文結構和內容進行適當調整,更好迻譯原文信息,貫徹翻譯的忠實原則,采用交際翻譯法。如:
“平均1.3秒誕生一件皮衣,平均48秒制成一組皮革沙發,年出口額全國第一,海寧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皮都。”8月3日,“中國皮革產業海寧峰會”組委會負責人一席話,引來全國28家新聞媒體記者的熱烈掌聲。
“Aleathercoatismadeevery1.3secondsandasetofleathersofaisassembledevery48secondsonaverage.TheexportvolumeofHaining’sleatherproductsranksfirstinChinaeveryyear.HaininghasbecometheleathercapitalofChina”,saidtheheadoftheorganizingcommitteeofChinaLeatherIndustry(Haining)SummitonAugust3.Hiswordsmetwithuniversalapplauseofthereportersfrom28domesticnewsmedia.
原文選自網站提供的有關某皮革峰會報導的開頭部分。翻譯將第二部分拆分為二,增加某某人說,使譯文更符合譯入語中類似新聞報導的行文習慣,忠實地傳達了原文的含義。
2.以讀者為中心的策略
英文版的潛在讀者主要是在當地工作的外商,關心地方涉外政策、經濟、文化發展的外國友人,他們瀏覽網站的主要目的是快速攝取有關信息。翻譯時,我們必須考慮他們的這種需要,考慮他們的期待視野和審美習慣,考慮譯語行文特點和語言差異。由于漢英話語組織方面的重大區別,即“漢語傾向于使用重復手段,而英語傾向于使用替代手段(潘文國,2002:348)”,政府網站翻譯原文也常常使用重復手段,因此翻譯時,必須重視這一差異,應盡可能避免這些重復手段,使原文信息簡潔明了地用英語表達出來,以滿足網絡讀者快餐式攝取網絡信息的需要,并符合英語行文習慣。優秀的寫作應簡明扼要,凡在句中不增添句子意義的詞語,均應編輯刪除(Pinkham,2000:1)。試看以下譯例:
進一步完善老年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為老服務、老齡事業、老年法制、老年精神文化、老年人社會參與等6大體系,推進老齡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努力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學、老有所教、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初譯者完全忠實于原文結構和重復手段進行翻譯。考慮到兩種語言的差異,考慮到譯入語讀者需求和英文行文需要,我們在審稿和定稿過程中,對原文和初譯稿中重復使用的詞語進行修改。將原文中的前五個“老年”合并,用foragingpopulation表達,第六個“老年”用代詞their替代。后面的六個“老有”合并,用asocietywhereallagingpopulation表達,同時將該部分原先使用的動詞進行了適當的調整。為使譯文更精煉和更符合邏輯,初譯稿中的promotethecoordinateddevelopmentof…修改為coordinatethedevelopmentof…,用V-ing的形式替代初譯稿中對原文第三層含義的并列處理方式,以表達原文“進一步完善……體系,推進……發展”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后面六個“老有”這樣的邏輯關系。修改譯稿如下:
Weshouldfurtherperfectthesixsystemsofsocialsecurity,socialassistance,agingservices,legalsystemandspiritualcultureforagingpopulation,andtheirparticipationinsocialaffairs,andcoordinatethedevelopmentofagingservicesandtheeconomyandthesociety,strivingtorealizeasocietywhereallagingpopulationcanenjoydailyhelpandmedicalcare,haveaccesstolearningandeducation,maketheircontribution,andhavewhattheyareinterestedin.
四、結語
總之,地方政府網站政經信息類文本的翻譯,應以忠實于原文的信息為基本原則,從跨文化交際的角度,考慮讀者需求,發揮譯者的認知主體性,采取靈活變通的方法,提高翻譯質量和譯文的跨文化交際效果。
參考文獻:
[1]賀文照:局部對應英漢網絡語料及其輔助翻譯功能[J].嘉興學院學報,2006(1),PP81~85
[2]潘文國:漢英語對比綱要[M].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2
[3]Newmark,Peter:ATextbookofTranslation[M].PrenticeHallInternational(UK)Ltd,1988
[4]Pinkham,Joan:TheTranslator’sGuidetoChinglish[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