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數學教學下藝術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問題導入與游戲結合在一起,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師為了突出問題的趣味性,可以在創設問題的過程中結合一定的趣味游戲,這不但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同時也有助于營造輕松、活潑的課堂氣氛.學生在一種愉悅、輕松的氣氛中接受新知識,不會覺得數學知識是單調而枯燥的,他們會以高漲的情緒和十足的熱情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例如,在講“概率”時,教師將所有學生劃分為多個兩人小組,每個小組的學生分別準備紅白兩種顏色的乒乓球各一個.然后要求同一小組內的一名同學抓取乒乓球,另一名同學負責記錄紅球被抓的次數.教師要求學生進行統計,當抓球總次數在50次或者100次的時候,紅球被抓的次數.學生非常想知道這其中的玄機是什么,因此邊抓球邊記錄,做游戲的積極性非常高.緊接著,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如果我只抓取一次乒乓球,紅球被抓到的可能性是多少呢?也就是概率如何?請同學們根據自己剛才在游戲過程中所做的記錄仔細分析一下,然后做出合理的解釋.由于剛才游戲活動的影響,學生思考問題積極性很強,并且非常急于想知道問題的答案,自然會在接下來的概率學習中有出色的表現.
二、問題導入要為學生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在使用問題導入法的時候,教師一定要使問題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并帶給學生一定的懸念,目的是使學生的求知欲望被激發出來,從而取得出色的課堂數學教學效果.具體來講,數學教師應盡量用生動的語言以及新穎的教學手段為學生設置一些暫時無法解答,讓學生有很強解答欲望的問題.例如,在講“拋物線”時,教師將拋物線的定義呈現在學生面前,“拋物線指的是平面上與一個定點和一條定直線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接著,教師為學生設置帶有懸念的問題:在初中階段已經學過一元二次函數,并且知道該函數的圖象就是一條拋物線,但是通過觀察給出的拋物線定義發現,它與在初中階段的所學并不完全相同,但是二者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同學們能否歸納總結出其中的內在聯系呢?這一問題根本不能在教材中找到答案,為學生留出了充分的思考空間,學生探究真相的積極性被激發出來,課堂效果大大改善.
三、問題導入盡量結合學生生活實際,使學生更好地體會數學知識的實用性
生活是數學知識的源泉,同時數學教學能夠指導人們妥善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高中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數學教學要緊緊圍繞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將生活問題轉換為數學問題,并用數學知識解釋和指導生活.由此可見,數學教師向學生傳授邏輯性和概括性較強的數學知識時,一定要引導學生密切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在課堂上為學生設置一些生活性強的問題,在學生的生活實際中融入相應的數學問題,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用數學知識解答實際問題.例如,在講“不等式”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一些生活化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入分析.如為了慶祝開店五周年,某服飾廣場舉行了讓利酬賓活動,服飾價格分別下降兩次,商家擬定了三種打折方案,問哪一種方案能讓消費者得到最大的優惠.第一種方案:第一次打a折,第二次打b折;第二種方案:第一次打b折,第二次打a折;第三種方案:兩次都打a折和b折之和的二分之一.由于這一問題具有濃厚的生活化色彩,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所以他們會積極投入到思考和計算中,希望找到最為合算的折扣方案.事實上,數學知識與生活問題緊密相連,只是大部分情況下,學生都是在割裂生活聯系的狀態下學習數學,導致數學知識煩瑣而復雜,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一定要突出生活與數學之間的聯系,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重要性,這樣就會在將來的數學學習中表現出更大的積極性.
總之,教師一定要認識到采用問題導入教學法的藝術性,注重問題的創設技巧,只有為學生創設更加合理的數學教學問題,才能引領學生不斷攀登數學領域的高峰.因此,這就需要廣大數學教師不斷研究、不斷探索,使學生在不同的問題情境中感受到數學的重要性,并讓他們在愉悅、輕松的心理狀態下探究數學問題,自主學習數學,取得更加出色的學習成績.
作者:彭元廠單位:江蘇省鎮江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