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淺談平面設計教學創新培養模式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將企業項目融入教學實踐中
在傳統的教學中,學生的學習只停留在課本上,缺乏嘗試、探索、創新的學習精神,學生的知識與市場完全脫節,根本沒有能力完成具體項目的設計與制作。我們應該和用人單位、企業掛鉤聯系,將企業中的設計項目融入到教學實踐中。企業中的設計項目是課本上沒有的,且老師不再演示,因此教學要鼓勵學生用已有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去思考、嘗試、探究完成企業中的設計項目,真槍真刀地磨練自己,學生會更認真努力地學習、思考,通過思考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有助于提升創新思維能力。
2.對設計項目分階段分組討論
目前,很多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如果在平面設計課程中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就無法進行有創意的設計。筆者采用對項目“分階段分組討論”的方法進行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將班級學生進行分組,每組10人左右。對項目分階段,每個設計階段要進行組內討論。在分組時將活潑類型和文靜類型的學生相互搭配,因為每個設計階段的討論是思維的碰撞,每個人的思維方式、各自想法互不相同,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可以拓展學生的見識,拓寬學習思路。比如項目“設計某公司的企業標志”,將項目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搜索公司的相關資料,每個學生將搜索的資料進行組內討論、分析、提取、匯總有用信息。此階段分組討論,讓學生對公司的企業文化、企業背景等知識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在后面的設計中學生的思維就寬廣了;第二階段提交設計方案,每位學生提交兩個設計方案進行組內討論,此階段的討論是學生們設計思想的頭腦風暴,學生聽取別人的設計構思,取長補短拓寬自己的設計思路;第三階段確定自己的一個設計方案,利用設計軟件完成設計方案初稿。組內學生對每位同學的設計方案初稿進行分析、討論,并對其他同學的初稿談自己的想法和改進建議;第四階段完成設計方案,在組內展示,講述設計方案,將設計思維完整地梳理。這樣分階段分組討論,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提升了創新思維的能力。
3.創設工作情境
教師要創設工作情境,變換角色,讓學生體會思維的轉換,提升創新思維的能力。筆者將每個小組設置為兩個身份——設計公司和客戶。當某小組作為設計公司向客戶進行提案(即提交、展示本組的設計作品)時,其他各組作為客戶出現,對提案小組(即設計公司)提出改進建議,老師也作為客戶出現,對提案小組進行總結,設計好的方面進行表揚,并提出改進建議。提案小組根據各組和老師提出的建議進行設計作品的修改,以便提升設計能力。平面設計課程是專業性實操性強、具有創意美術設計的綜合性的課程。我們只有不斷更新知識、不斷探討新的教學策略和方法,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平面設計人才。
作者:許建銘卞愛蓮單位:南京鼓樓中等專業學校南京下關中等專業學校